快點來登入喔~!!
《隋唐天字七書》第184章 忠勇無雙堯君素,後繼有人王行本
堯君素和河東城一樣,堅強而有硬度。

屈突通非常有知人之明,這是他選定接任他守護河東的將領。

他相信,堯君素是一個可以和河東城共存亡的人,也是一個必然以死殉國的國士。

他沒有看錯人。

堯君素大有來頭,他是楊廣還是晉王時的舊人,楊廣因為他是龍潛之舊,對他多有提攜,放心大膽讓他帶兵作戰,堯君素也不負楊廣的知遇之恩。

他勇猛而頑強,並且素有膽略,頗得軍中將領的信任。

在隋末群雄並起之時,很多隋朝的部隊或多或少,都有兵將變節投向義軍,但堯君素治軍嚴謹,只有他的部隊,全軍一心向隋,從不曾走脫一人。

現在,他獨擋一面,守護河東城,這是楊隋王朝最後的榮耀。

但屈突通還是必須要去招降堯君素。

河東城下,舊人相見,故國已多秋,兩人殊途,相顧無言,悲不自勝之間,唯語淚先流。

屈突通見到昔日部下,也無法抑製自己內心的真實情感,他愧悔交集,泣下沾襟。

氣氛壓抑到極點,旁邊的眾多將士也見景生情,全都哽咽痛哭。

他們知道,連屈突通都已經投降,天下大事已不可為。

大隋亡了。

昨為大隋臣,從今之後,就是亡國奴了。

但正事還是要辦,屈突通說明來意。

他對堯君素推心置腹地說道;「吾軍已敗,義旗所指,莫不響應。事勢如此,卿當早降,以取富貴。」

堯君素早就立定志向,誓做守節之臣,他斬釘截鐵地回復道:「公當瓜牙之寄,為國大臣,主上(楊廣)委公以關中,代王(楊侑)付公以社稷,國祚隆替,懸之於公。奈何不思報效,以至於此。縱不能遠慚主上,公所乘馬,即代王所賜也,公何面目乘之哉!」

屈突通無力反駁,但依然勉強為自己辯解道:」籲,君素,我力屈而來。」

堯君素不為所動,嚴詞拒絕道:「方今力猶未屈,何用多言。」

他早就抱有必死之心,正如他對自己的部下所說:「吾是藩邸舊臣,累蒙獎擢,至於大義,不得不死。」

他要以一死以酬楊廣的知遇之恩。

滴水之恩,湧泉相報,長安已遠,洛陽猶在。

但中間已是山水相隔,音訊不通了,堯君素為了盡忠,詳細將河東城的情況寫了一封信,想寄給洛陽的越王楊侗。

他製作了一去木鵝,將這封信寄在它的頭頸之上,然後放入黃河,讓它隨波逐浪,希望能有幸被下遊的洛陽收到。

堯君素的行動感動了天地,河陽守軍得到了這封赤膽忠心的書信。

越王楊侗大為感動,他立即派人冊封堯君素為金紫光祿大夫,這是正三品的大官,並且,還專門派人衝破封鎖,當面表彰堯君素。

這是無上的榮耀,人生至此,足以無憾。

堯君素求仁得仁。

李淵並沒有放棄堯君素,一直想用招降的方式來解決河東的問題。

於是,只要東都洛陽有歸降的官員,李淵一律把他們派到河東城下,陳述利害,想動搖堯君素的軍心和和抵抗的勇氣,從而兵不血刃拿下河東城。

李淵對於堯君素的招降,是真誠而耐心的。

因為唐兵在河東城下折損較多,雙方已結下解不開的深仇,為了打消堯君素的顧忌,李淵開出了一個非常特殊的條件。

他特意賜給堯君素一張金券,特別承諾他投降之後,可以免死。

李淵應該確實有誠心,他賜的是金券,而不是普通的鐵券,似乎也表明自己的赤誠。

但堯君素依然不為所動。

李淵準備做最後的努力。

他重施故伎,想用親情來籠絡招降堯君素,於是,李淵將他的妻子派往河東城下說服他。

他的妻子向他傳遞了最新的消息,「隋室已亡,天命有屬,君何自苦,身取禍敗。」

堯君素對自己狠,對他的妻子更狠。

他在城上大聲呵斥道:「天下事非婦人所知。」

然後,彎弓搭箭,他的妻子應弦而倒。

一個連妻子都殺的人,當然是不可能投降的。

於是,只剩下武力解決一途,河東城被重重圍困。

堯君素雖然決意殉國,但也知道大事不可為。

於是,他和部下作了一個約定,「必若隋祚永終,天命有屬,自當斷頭以付諸君,聽君等取富貴。今城池甚固,倉儲豐備,大事猶未可知,不可橫生心也。」

堯君素視死如歸的心態,感染了他屬下的將領,加上他治軍一向嚴明,賞罰公正,這支身處絕境的部隊,竟然保持了頑強的鬥志。

在很長時間內,他們和堯君素同甘共苦,一同進退。

但是,他們守城的意志再堅強,也只能向現實低頭。

城外是重重疊疊的唐軍,上天無路,入地無門,任何的補給都不可能送進河東。

河東已是一座孤城,一座死城。

拖延也不過是晚死幾天而已,這一天終於要來了。

河東城雖然儲積豐厚,但只有消耗,沒有補充,很快就消耗殆盡了。

於是,相似的一幕,在中國歷史上,重複上演。

因為沒有食物,城內開始人吃人。

河東城,撐不下去了。

並且,堯君素屬下的將領從小道消息得知,江都楊廣已經被宇文化及殺害,隋朝完了。

那他們的堅持就變得毫無意義。

身體和精神上的雙重崩潰,讓他們終於走出最後一步。

堯君素被他的部將殺死,河東城投降唐朝。

但事情並沒有完,這一部分參與殺害堯君素的守軍,很快得到了殘酷的清算。

這並不是李淵將他們殺害,而是,河東城真的是一座有非常有硬度的城市,他又迎來了另一位隋朝的守將。

堯君素剛去,王行本又來。

王行本是堯君素的死忠,當時他率領七百精兵,被外派到另一城市駐守,當他聽到河東兵變的消息時,他沒有任何猶豫,立即揮軍進入河東城。

他立即展開了殘酷的清算,所有參與兵變的兵將,總數達到數百人之多,也全部被無情誅殺。

毫無疑問,王行本也只能一條道走到黑,他繼續在河東城和唐軍死命對抗。

區區王行本,小小河東城,幾經風雨之後,早已是殘破不堪,他再也沒有生氣去挺直身軀,他已經垂垂老矣。

王行本只能依靠外力,才有一絲活命之機。

他把握住了這個機會,因為在劉武周的全力攻擊之下,河東城以北,基本已經全境盡墨,而劉武周的前鋒,驍勇絕倫的大將宋金剛,已和河東城相距不遠。

王行本立即和宋金剛聯合抗擊唐軍,這是他唯一的出路。

但這也是一條不歸路。

王行本雖然在宋金剛的援助下,取得了很好的戰績,但這同樣也成為他催命的導火索。

李唐王朝,天命所歸,統一天下是大勢所趨,宋金剛將在一代傳奇戰神李世民的攻擊下,倉皇北去。

王行本再一次孤立無援,這一次,他選擇投降唐朝。

但他做出決定的時間太晚了。

一來他已和唐朝結下血海深仇,二來他也或多或少,牽扯進一樁針對李淵的離奇的謀反案,

於是,雖然王行本投降李唐,但他依然被清算斬首。

河東城,隋朝最硬的一座城市,戀戀不捨地落下它最後的殘照餘光。

但宋金剛的萬丈光芒,卻開始刺痛整個李唐。

因為,李唐王朝將在劉武周和宋金剛的衝擊下,遭遇最慘痛的失敗。

這種巨大的壓力,甚至讓李淵一度想放棄整個河東郡(山西),於李淵而言,這確實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