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隋唐天字七書》第154章 狠穩當世唯李密,困龍終有飛天時
南方,才是楊廣的歸宿地。

他只能捨棄北方,龜縮到江南一隅,他將自己封閉封鎖起來,自欺欺人地過完剩下的為數不多的日子。

別人的好日子才剛開始。

舊王已去,新王當立,北方大地,需要新的力量,逐鹿中原,這個遊戲重新開始。

於是,真正的英雄湧現。

他們雄霸天下,如果機緣一到,就可能問鼎中原,這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首先脫穎而出的是李密。

但李密並沒有立即過上好日子,相反,他過了一段非常苦逼的寒酸歲月。

當年,楊玄感造反失敗,李密及其黨羽,被押送前往楊廣在高陽的行營。

造反是死罪,李密並不認命,他一生以天下蒼生自許,並不想就這麼稀裡糊塗地死去。

於是,他精心策劃了一個完美的逃跑方案。

李密也第一次展示出他的組織和領導才能。

他先是在內部的小圈子達成統一的意見,他勸說幾個同陷囹圄的同道說:「吾等之命,同於朝露,若至高陽,必為菹醢。今道中猶可為計,安得行就鼎鑊,不規逃避也?」

貪生惡死,人之常情,李密很快找到了同盟者。

於是,李密進行了計劃的第二步,賄賂押送的使者。

李密一行,本來就來自於原隋政權,因而,頗有人身懷金寶,這是一種可以利用的資源。

李密叫他們貢獻出來,這表明在押送途中,作為高級的戰犯,他們享有了一些特別的權利,這顯然和他們的家族的地位和打點頗有關係。

李密做了一個局,將財寶全部展示給使者說:「吾等死日,此金並留付公,幸用相瘞(埋葬),其餘即皆報德。」

使者不為己甚,見有利可圖,一路之上,倒也大開方便之門,好酒好肉一起吃吃喝喝,甚至喧鬧通宵。

長此以往,使者也習以為常,見怪不怪。

這樣一路走走停停,已到河北邯鄲地界,離楊廣的行營越來越近,使者眼見押送任務即將完成,更是放鬆警惕。

時機已到。

當他們夜宿山村之時,李密立即招呼他的朋友,趁著夜色,穿牆而逃。

從此龍遊天下,虎嘯山林,天下,將銘刻他李密的名字。

李密一路行來,聲色不露,不動則已,一動必中,這是李密的一項非常特異的素質,他非常能忍,百忍成鋼,百謀必勝,李密終將成為名震天下的一代梟雄。

但他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李密倉皇逃竄之後,首要的目的是解決生存問題。

他已經上了隋朝的黑名單,正路是走不通的。

所有正常的路,似乎已經被堵死,他只有一個選擇,那就是再次加入造反的隊伍。

他選擇了平原郝孝德,事實證明,他們二人互相不來電。

郝孝德並不認為李密是什麼不可多得的人才,因而對他並不看重。

這直接導致李密再一次陷入困境,李密過上了一種吃了上頓沒下頓,朝不慮夕的生活,甚至一度窮困到要割食樹皮,才能維持生存。

郝孝德處是呆不下去了。

李密既要躲避隋朝的追捕,還要解決自己的生存問題。

他這次的想法有所改變。

他並不想再次投靠這些所謂的義軍,從郝孝德身上,他已經非常明顯地察覺到,這些義軍首領,和他無法在精神層面形成共鳴。

如果說李密造反,是帶有自覺意識,以天下為己任,那其餘的義軍頭子,可能更多的只是為了生存,為了造反而造反。

李密的思想立於高山之巔,穿透歷史的迷霧,無法和他們達成共識。

如果只是要生存,李密確實有幾把刷子。

他才兼文武,博古通今,於是,他選擇在一個偏遠山村之中,隱姓埋名成了一名教書先生。

李密給自己取了個名字,叫做劉智遠,這個名字非常有意思,劉是漢高祖之姓,才可及遠,智也可及遠,可見李密造反之心,並未因一時的困頓而熄滅。

但現實是殘酷的,當全國各地,義軍蜂起,反隋大業如火如荼之際,李密的處境並未得到改變,他依然困處一隅,只能不甘心地當個教書先生。

這個教書先生也有些不同。

他心懷濟世之志,以拯救天下蒼生為己任,卻沉寂如斯,於是,李密心中鬱悶,不免文人情懷發作,有感而發,作了一首五言詩。

他在詩中寫道:樊噲市井徒,蕭何刀筆吏。一朝時運合,萬古傳名器。寄言世上雄,虛生真可愧。」

這首詩正好是李密心境和現實的寫照,大概李密自己也比較為滿意這首五言詩,就經常拿出來吟誦。

朗讀一首詩,本來並沒什麼大礙,但李密心有鬱結,月夜之下,吟到動情之處,不免觸景生情,自傷其境,過於投入,而泣涕連連。

這當然是非常奇怪的一件事,於是,李密被村民舉報了。

郡縣長官,經常追捕這種小隱隱於野的逃犯,大概知道這是一筆很好的發財生意。

捕得逃犯,可以有賞,於是,立即派出人手,追捕李密。

幸虧當地族人怕受牽連之罪,不想惹禍上身,先期向李密暗通消息,叫他立即走人。

李密無奈,只能又一次逃亡。

李密折騰不起了。

這一次,為了安全起見,他投靠了一個親戚,那是他的妹夫雍丘縣令丘君明。

李密如同一個瘟神,給所到之處,所投之人,都帶來了巨大的傷害。

天下之大,李密已無處容身,他的人頭,早已被隋朝明碼標價,想踩著他這顆人頭飛黃騰達的人,數不勝數。

李密害慘了他的妹夫。

因為他妹夫是縣令,目標太大,他轉而將李密託付給一個叫王秀才的遊俠。

英雄識英雄,王秀才一見李密便傾心相交,甚至將自己女兒許配給李密做老婆,但亂世之中,李密奇貨可居,他又一次被人告發了。

這印證了一條定律,幫助你的人,是你的朋友;傷害你的人,同樣也會是你的朋友。

告發和前來抓捕的人是同一個人,那就是左君明的親侄子。

結局不言而喻,左君明和王秀才都被斬首正法。

不過,李密又一次非常弔詭地逃脫了。

他似乎未卜先知,在抓捕之際,無巧不巧地正好躲過了這次災禍。

李密能一而再,再而三地化險為夷,這種傳奇經歷讓他在江湖之上,草莽之間,聲譽和地位迅速竄升。

天下苦隋久矣,時代需要出現新的英雄。

幾年蝸居底層的經歷,讓李密第一次打通了他原來所處的上層和底層平民的通道,這讓他具備溝通和領導各路義軍的本錢。

事實上,李密的時代也將正式開始。

李密非常清楚,當亂世之際,他一個人永遠無法獨善其身。

他也不可能永遠當個喪家之犬,當逃無可逃時,他就不再逃了,李密再一次走上了造反的不歸路。

隋朝,親手培養了一個自己的掘墓人。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