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隋唐天字七書》第138章 來護兒貪天之功,遼東城反反覆復
楊廣要舉全國之力征伐高句麗。

他決定親自掛帥,對於一個彈丸之地的小國,如此興師動眾,讓天下騷然,很難以一種正常的思維,去評判楊廣的行為。

因為,身為皇帝,禦駕親征,既沒必要,也過於神經質,從軍事上講,是一種盲動的行為。

毫無疑問,巨大的聲勢,很給隨軍出征的周邊各國,以極大的震撼,會加深他們對於隋朝強盛的顧忌,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後果。

但這一樣存在巨大的後遺症。

或者,楊廣在最後一刻,依然只是想借用其龐大的聲勢,讓高句麗王服軟,上書認罪,就可以兩相平安,互道無事。

也許,楊廣只是需要一個台階,一個高句麗能夠服軟的台階而已。

畢竟,以全盛的隋朝之力,無論如何,高句麗都不可能長期支撐。

但楊廣失望了,高句麗王沒有給他任何的面子。

高句麗選擇了直接對抗,或者,他們知道楊廣的色厲內荏,聲勢雖大,但致命的缺陷更多。

事實也正是如此。

楊廣徵伐高句麗,其實已經苦心經營了多年。

永濟渠,就是楊廣戰爭意志的體現,這是交通南北的大動脈,可以將全國的士兵和糧食,直接運送到涿郡。

而涿郡也正是楊廣徵伐的大本營。

他首先面向全天下頒下一道詔書,宣佈將正式討伐高句麗。

楊廣的戰略是水陸並進,在高句麗的都城平壤城下會師。

徵兵計劃龐大而誇張,楊廣盡征天下之兵,下令全國之精銳,不管路途遠近,全部在涿郡匯合。

楊廣特別組建了一支水軍,他在東萊準備新造三百艘戰艦,徵發了江淮水手一萬人,弩手三萬人,嶺南排鑹手三萬人等等。

可見即使是幾千裡之遙的士兵,也必須北上涿郡,這是一個艱巨的工程。

士兵們平時嚴格操練,身體更為強壯,或者可以應付如此長途的行軍,但真正令人擔憂的是後勤。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在任何一個朝代,打仗最後都要歸結到後勤的比拚。

後勤的支援系統,更是讓人瞠目結舌。

一是製造了五萬輛戎車,裝載士兵的衣甲幔幕,由士兵自己負責推送,送至高陽。

二是徵發河南,河北民夫隨時供應軍須。

三是運送米糧由永濟渠至涿郡,舳艫千裡,不絕如縷。

四是徵發鹿車夫六十餘萬,二人一組,共推三石米,千裡送糧。

這種全國性的動員,攪動並竭盡了所經區域所有的民力,沿途幾十萬人,填咽於道,晝夜不絕,死者相枕。

為了趕時間,甚至來不及掩埋前人的屍體,只能讓他們就地腐爛,臭穢盈路。

這是民力達到頂點的顯現,實際上,大隋如日中天的聲勢,在楊廣一而再,再而三的征伐下,早已疲憊不堪。

甚至連基本的人手都捉襟見肘。

除了幾次徵發婦女頂替男性做力役外,為了應付人手的短缺,楊廣將增添人丁,盯上了佛道二教的方外人士。

楊廣裁汰僧尼,用於充當力役的行為,從609年一直持續到611年,甚至於其中有非常誇張地強製徵用。

楊廣高居皇帝之位,一切以目的是從。

也許從全國徵兵開始,他就已經耳目失聰,他周圍的群臣,已經完全報喜不報憂了。

楊廣變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和獨夫,他再也不能像剛登基時,揮斥天下,激揚江山了。

或者,楊廣堅信只要達到目的,過程並不重要,所有的犧牲都是值得的,他選擇無視。

當此之時,楊廣自信滿滿,他堅信世界就在他的腳下。

全國之兵總集於涿郡。

此次集兵,總計一百一十三萬,號稱二百萬,饋運後勤之人,又有二百萬以上。

擁有如此規模的作戰隊伍,本來應該完全高枕無憂,但楊廣第一次顯示出自己隱隱的擔憂。

他沒有向自己最核心的心腹大臣諮詢,相反,他詢問了一個曾經被他貶為合水縣令的庾質,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庾質三答。

楊廣提問:「高句麗之眾不能當我一郡,今朕以此眾伐之,卿以為可以克不?」

庾質如實回答:「伐之可克。然臣竊有愚見,不願陛下親行。」

這句話直指人心,也觸及到楊廣的要害。

他立即變了臉色,說道:「朕今總兵至此,豈可未見賊而先自退邪?」

或者此時,楊廣心中已有搖擺之意,但他一生過於順風順水,現在被逼上梁山,似乎已經沒有退路了。

庾質知道機會難得,便提出自己思慮許久的對策:「陛下若行,慮損軍威。臣猶願安駕住此,命猛將勇士指授規模,倍道兼行,出其不意,事宜在速,緩必無功。」

這才是庾質的真心話。

他斷言如果楊廣親征高句麗,必然無功而返。

如果要想戰勝高句麗,就必須關注一個字「速」,而這個字,確實是進軍高句麗的核心之處。

高句麗佔據地利,而天氣的寒冷和雨季,會讓遼河及其支流泛濫,形成難以渡過的幾百裡的沼澤之地。

這決定在了遼東行軍的有效時間,只有短短幾個月,戰事宜速不宜遲。

隋唐二代,經過幾十年的征戰和失敗之後,才真正掌握「速度」的重要性。

當然,要想滅亡高句麗,除了「速」之外,那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字,「拖」,但這個字要想發揮最大的效用,卻需要高句麗內部的配合。

只有內外相協相逼相攻,才能徹底解決高句麗的問題,那都是後話了。

楊廣聽出了庾質的言外之意,他雖有疑惑,但他選擇做縮頭烏龜,楊廣並不正視這個問題,非常不高興地說:「汝既憚行,自可留此。」

當時,不看好楊廣親征高句麗的朝臣,並非只有庾質一人。

耿詢就說過,「遼東不可討,師必無功。」

兵部尚書段文振,也跟隨楊廣出征,他在途中染病,知道自己時日無多,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一朝為臣,終是要替主上分憂。

楊廣雖然不喜直諫,但段文振為人臣子,卻又不得不諫。

他想做一個有始有終的臣子,成全一段君臣之義。

臨終之際,段文振憂心忡忡,他知道無法阻止楊廣親征,但他似乎預計到楊廣的兵潰,為了盡量減輕己方的損失,他準備最後一次向楊廣盡忠。

他呈上奏表說:「夷狄多詐,深須防擬,口陳降款,毋宜遽受。」

這其實是對楊廣制定的行軍政策的一種否定,楊廣此次征伐高句麗,可謂盲動。

當時大隋朝廷上下,似乎依然沒有通曉高句麗問題的專家,即使有,其意見也完全不為楊廣所重視。

所以,我們看到楊廣徵伐高句麗,更像是一場遊戲。

隋朝對於敵我的判斷,行軍方式,完全沒有按照戰爭的規律去做周密的計劃和認證。

相比當年文帝楊堅,三路大軍躍馬長江,準備經年,朝廷上下,多方認證,精心部署,一舉成功的周密,已是不可同日而語。

楊廣一生順利,他隻想速成。

他太過於看輕這個世界上,人的意志和生命力。

反觀楊廣徵伐高句麗,從頭至尾,看到的只是好大喜功,胡亂指揮,恰似一個胡攪蠻纏的小孩,在和同伴的吵架打鬧中受到委屈,然後,非要找回場子。

楊廣就是這種典型的心態,他依然堅信,高句麗會在自己絕對的兵力壓製下屈服,也許楊廣從來就不曾想像過,高句麗會真心頑強抵抗,而隋朝也會陷入長期戰爭的泥潭。

與此相對應,他這種蔑視一切的心態,讓他在每一個隊伍中專門設置了受降使者,讓他擁有足以媲美軍事總指揮的權力。

於是,一個隊伍之中,出現了雙頭統治,這在實際的戰鬥中引發了災難。

同時,楊廣設立了一種讓人無法相信的制度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