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隋唐天字七書》第16章 軍雖勇猛心不齊,沁水邊上疑懼生
韋孝寬的討伐大軍和尉遲惇十萬大軍隔著沁水,相持不進。

雙方膠著,互相觀望,既不打,又不退。

公開的表面原因是沁水大漲,阻礙大軍過河。

但隱藏的暗流,遠比沁水洶湧的水勢更加危險。

楊堅將面臨他執政以來最驚心動魄的考驗,一著之差,一時之誤,都可能功虧一簣。

退一步就是萬劫不復。

沁水前線傳來令人不安的消息,「梁士彥,宇文忻,崔弘度並受尉遲炯餉金,軍中慅慅,人情大異。」

上兵伐謀,這個消息直指人心,它擊中了楊堅最虛弱的一點。

楊堅雖然先拔一籌,暫時控制了北周朝廷的核心權力。

但關隴集團畢竟只是一個大體對等的利益結合群體,身處其中的每個家族,都有自己的如意算盤,他們的資歷,能力,影響力都不相上下。

楊堅得位不正,是一個公開的機密,他矯詔輔政,並沒有讓所有人都傾心服氣,這更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他的並不光明正大的上位方式,在關隴集團內部並沒有被廣泛認可。

關隴集團只是暫時選擇了楊堅這個代理人,而遊戲規則是,如果有更合適的代理人,能帶給他們更優越的利益,所有一切,都可以流轉改變。

正如昨日宇文今日楊,或者楊氏也可能成為今日黃花。

這並非興是臆想,而是有確鑿的事實來證明。

三十多年後,同樣出自於關隴集團的李淵家族就取代楊氏家族,成為關隴集團新的利益代理人。

所以,楊堅的王位並不是鐵板一塊。

他深明此中道理,他必須隨時提防出現第二個楊堅。

而消息中的梁士彥,宇文忻都是符合條件的人選,並且都是楊堅最忌憚的軍隊中的元老和宿將,他們如果要造反,那就有可能造反成功。

北周的武將,群星璀璨,但以戰將而論,宇文忻,梁士彥就是皇冠上最耀眼的二顆明珠。

宇文忻,天生勇猛,當他還是孩童時,就是孩子王,喜歡帶領他們行軍布陣,並且有模有樣,他天生就是統帥型的人才。

他十二歲時,就在馬上驍捷若飛,左右開弓,箭無虛發,他自己也以當世名將自許。

他曾經大言不慚地說:「自古名將,唯以韓(信)、白(起)、衛(青)、霍(去病)為美談,吾察其行事,未足多尚。若使與仆並時,不令豎子獨擅高名也。」

可見其自視極高,自詡為歷史一流名將。

他並不是純粹的嘴炮,而是確實有幾把刷子。

北周戰神韋孝寬鎮守玉璧時,唯一請求,一定必須帶在身邊的將領,那就是宇文忻。

他參與了整個武帝時代,最大規模,最具決定性的幾場會戰,守玉璧,破晉陽,下鄴城,三佔其三,戰績彪炳。

尤其在晉陽之戰中,當時,周武帝差點在並州城的巷戰中,成為北齊軍隊的俘虜。

他雖然倉惶逃竄,僥倖撿回一條命,但他周圍的衛士卻全部戰死於城內。

北齊彪悍的戰鬥力,讓武帝君臣嚇破了膽子,他們心中隻想著一件事,趕快撤軍逃跑。

唯獨宇文忻勃然大怒,他向武帝慷慨進言:「昨日破城,將士輕敵,微有不利,何足為懷。丈夫當死中求生,敗中取勝。今者破竹,其勢已成,奈何棄之而去?」

武帝本身也是當世雄才,一時心神失守,才做出這等慌亂的決定,他很快醒悟過來,決定重振軍威。

北周軍隊一鼓作氣,攻破晉陽,再勢如破竹,乘勝直下鄴城。

北齊滅亡。

但事情都是二面的,既然軍功蓋世,自然就會牛氣衝天,眼高於頂。

當他建功立業,風頭一時無二之時,那個時候的楊堅不過是一介普通的將領,還遠未出頭。

何況楊堅的上位手段,更不能讓他心服口服。

不服氣的還有一位,他也是不可一世的戰將,那就是梁士彥。

梁士彥成名之戰只在晉陽(今太原),但有此一戰,就足以名垂青史。

他獨守孤城,北齊後主高緯親自率領全國的精銳,誓以必下,在皇帝的眼皮底下,每個戰士都傾盡全力,這本來是無望,也是絕望的一戰。

晉陽,本來就是北齊高氏龍興之地,這是他們的地盤,他們才是這座城池的主人。

戰爭非常殘酷,也並無必勝之戰,必勝之人。

晉陽城池之上,樓堞皆盡,被損毀的城雉,不過隻留下一人之高。

當日情勢,實在是危險、慘烈到了極點,北齊的戰馬,躍牆而過,北齊的戰士,也跳牆進來肉搏。

梁士彥是真正的猛將,生死交關之際,他迸發出驚人的戰意,大聲呼喊說:「死在今日,吾為爾先!」

當先揮刀殺入敵軍,將軍領頭拚命,下屬將士,頓時士氣高昂,每個人都拚了命地往前衝殺,無不以一當百,誓死不降。

北齊的將士雖然勇猛,但卻還是比不過這群身處絕境,一心求死的守軍。

北齊的攻勢緩和下來。

梁士彥開始自救,他發動一切能動員的力量,甚至是軍民的妻妾小兒,也投入維修城牆的工程,短短三天時間,竟然就將它們修好。

北齊高緯感受到了梁士彥高昂的戰意,他心中隱隱想起了當年神武皇帝高歡在玉璧的戰鬥,那是北齊王朝的陰影。

高緯心中升起一絲不妙的感覺,但是,他沒有很多時間去多愁善感了,梁士彥終於等來北周的援軍。

高緯只能撤軍。

此戰之後,北齊的戰略優勢喪失殆盡。

滅國,只是時間問題了。

宇文忻和梁士彥,這二大老資格的猛將,現在被爆出首鼠二端,有要造反的跡象。

如果他們臨陣投敵,這場戰爭,還沒開始就會輸掉。

從前線傳回來的這個消息,雖然不知真假,於情於理於義,都可能發生。

尉遲迥也是北周資深的軍界人士,他在軍界的影響力和資歷,是楊堅拍馬也無法追趕的。

他用金錢,美人去策反自己東佂軍隊的將領,這本來就是上兵伐謀的妙計。

「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否則後悔莫及。」

這是楊堅和鄭譯交流後,共同得出的結論。

必須立即委派自己信任的將領去替代他們,時機已經非常緊急,這是他心中下意識的反應。。

但命運女神似乎眷顧楊堅。

李德林,楊堅的國士,再一次用其智慧和謀略,在生死線上,挽救了楊堅。

他火速進宮,沒有一句多餘的廢話,直接提出了他價值萬金的建議。

「但遣一腹心,明於智略,素為諸將所信服者,速至軍所,使觀其情偽。縱有異議,必不敢動,動亦能製矣。」

這當然是萬全老成的策略,李德林接著說出了不可臨陣替換將領的三個原因。

一是涉及到楊堅本身。

楊堅和滿朝文武,相交數十年,非親即故,但暫時並未建立起完全的統屬關係,現在不過是借天子之名,行利己之事。

即使以上三個將領收受賄金,心態發生動搖,也沒辦法保證,替換他們的將領,就一定會對楊堅忠心不二。

二是沒法處理以上三個或涉及此事的將領。

收受賄金之事,多半是空穴來風,並無真憑實據,如果製裁他們,前線將領一定人人驚疑。

如果更進一步,要把他們治罪,就會引發連鎖反應。

既然主將都被問罪,下面將士必將人人自危,害怕被清算,軍心立散。

三是臨陣換將,在歷史上有無數慘痛的教訓,覆國敗家的先例,數不勝數。

楊堅聽完李德林這番話,冷汗直冒。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