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隋唐天字七書》第23章 萬般道統終歸一,天地立心立章程
楊堅是歷史上得國最快的開國君王。

他雖然火箭般地登上了帝位,但這個國家,從表到裡,百廢待興。

這一年,他四十一歲,他將在餘下的二十多年裏,真正開創屬於他自己的人生,也將開創這個帝國輝煌燦爛,讓後世高山仰止的歷史。

楊堅,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流的名君。

他的年號叫「開皇」。

這是一個充滿野心和追求的年號。

一統六國的秦王名叫始皇,楊堅想重開天地,敢和秦始皇叫板,就叫開皇,是開創盛世,開天闢地的皇帝。

這個年號有佛教淵源,「號曰開皇,可謂法炬滅而更明,否時還泰者也。」

同時,開皇又是源自於道教靈寶經的年號。

這個儒釋道三教合流,呼應歷史,展露野心的年號,象徵楊堅將會帶領這個飽經滄桑的國家,登上一個又一個的巔峰。

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正衣冠。

人而為人,衣服是第二臉面,但北周是鮮卑族政權,雖然名義上的政治體制是仿效周朝,但卻只是包裹了一層似是而非的外衣,內裡基本上都遵循鮮卑舊俗。

這可以從漢族的高官都被賜與鮮卑姓氏就可以得見一斑。

楊堅的家族被賜姓普六茹,而唐朝開國皇帝李淵的家族,則被賜姓大野,漢人身上鮮卑族清晰的鉻印,也反映在著裝上,放棄了自己的傳統服裝。

整個社會,被鮮卑族的北周政權改造成不倫不類的混合風格,雖然叫相融,但也有數典忘祖之譏。

強權即公理。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而已。

現在漢族迎來了自己的王朝,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堂堂正正做一個漢人。

改姓名,君臣百姓的乘輿服製服色,全部改回漢魏舊製,這種煥然一新,重新為人的感情,發自所有人的內心。

他們驚喜地發現,嶄新鮮艷的色彩和服飾下,新的社會,新的制度,新生的人,是一件多麼值得喜慶和歡樂的事情。

如果說這是表面的,非常容易做到的事情,楊堅接下來就做了很多足以讓他名垂青史的偉業。

他開創性、前瞻性地做了很多堪為後世典範的工作,中國歷史以後一千多年發展,無非是其大江東去的餘波。

楊堅是一個非常務實的政治家,這和北周的政治傳統相吻合。

因為北周從一開始,整個國家就處於求生存的階段,因而北周的歷任統治者和掌權者,都只能從現實的角度去考慮政治結構和運作。

軍政一體,一切以軍事為中心,回歸鮮卑舊俗,這是北周政治的精義。

北周雖然在政體上效仿周朝,但卻只能斷章取義而進行似驢非馬的穿鑿拚湊。

所有施政的核心都基於解決現實的政治困境。

楊堅更是一個徹底的政治實用主義者,但他同時也是一個理想主義者。

楊堅開創性的工作,他承受得起後世最崇高的評價。

總結一句話,他為這個國家,這個現實的社會,也為以後的世界,重新樹立了規矩。

他開創性地創建了這個國家從上到下,從小到大的無數規範,讓後世不過只是仰望其項背,加以細分精化深耕而已。

他改變了中國政體傳統上的分封土地,分享權力,分治領地的「三分治理」模式,而向集中權力,集束管理,集約發展型的「三集政體」發展。

他首先從根本上改變了政體。

從歷史角度而言,功高震主,權臣竊國之類事例數不勝數,楊堅本人也是這種體制的受益者。

這種制度最大的弊端在於皇帝之下,還有一個高居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勢熏天的宰相。

他是百官之首,代表百官的利益,號稱百僚之長,擁有足以和皇權相抗衡的力量。

但不管是單一宰相製還是北周的大塚宰制度,時日一長,就會出現權臣,當他擁有連皇帝也羨慕的權力的時侯,竊國覆國就成了家常便飯。

楊堅的構想,就是去掉這個「一」,並讓自己成為這個「一」。

與其將所有的好牌集中於一人手上,讓他長期坐莊,自己反倒成為旁觀者,還不如重新組織一個牌局,自己當莊家,讓大家輪流玩。

這就是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宰相。

於是,楊堅實行了宰相集體領導制度。

他不只是任命一個宰相,而是組建了一個宰相集團,讓他們互相牽製,然後君主駕凌於宰相之上,平衡權力,就可以達到控制朝政和宰相的目的。

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點,他讓宰相由百僚之長,變成了皇帝的幕僚,讓他們成為提供意見和建議的智囊團和超級智庫。

然後皇帝躲在幕後,成為操縱者。

這便是中國歷史上的三省六部製的萌芽,這不是楊堅的發明,他只不過是將南北朝時期的三省製做了發揚和光大。

尚書,內史(中書),門下三高官官和楊堅指派的官員組成一個宰相集團,但不設唯一宰相。

楊堅,實際上成為那個高高在上的唯一的大宰相,也是至高無上的君王。

無規矩不成方圓,既然有了這個做事的框架,就需要定下做事的規矩。

這就是楊堅要做的第二件事,他制定了全套的律令格式,即建立了整個國家嶄新的制度和法典。

這也是他做成的一件光耀千古,足為後世模範的大功德,他奠定了此後中國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

制度和法典,依然有一個核心點,即強調那個「一」。

這個「一」,就是皇權。

制度和法典,強調君權和皇權至上,但在楊堅的法典中,規範裡,也充滿了人文關懷。

這體現了新時代所突顯的那種朝氣蓬勃,生機萬象的精氣神。

看看實際的成果就足以說明一切。

楊堅制度的《開皇律》,大約相當於後世的刑法,是國家的重典。

581年初稿完成,583年修定,然後成為定稿。

這部國家的大典,成為中國和整個東亞文化圈中的通典,影響力達到上千年之久。

而第二層次的《開皇令》三十卷,則規定了社會的各種制度和現實生活的準則。

其下層的格和式,詳細解說、解釋了開皇令中的種種規定。

這樣整個社會就可以處在一種有法可依,有則可循的規範的世界之中。

這種詳細的規定,除了楊堅有重開天地的覺悟外,最根本的還是基於現實的政治考量。

其中的理念,貫徹了楊堅和他最重要的官僚之一蘇威的治國理念——將一切設計好,然後整個社會按照設定好的規則,一絲不苟地運行。

各級政府按照程式就可以有計劃、有規範地完全複製,從而進行有效管理。

蘇威和楊堅有一點非常相似,他們都是絕對意義上的徹底的政治家,他們的一切思想,行為都為政治而生。

所以,這二個人金風玉露一相逢,成就了一段傳奇。

蘇威作為官十代,家中連續十代都是二千擔以上的高官,他的父親是北周王朝政治制度和政治風格的奠基者——蘇綽。

蘇威含著金鎖匙出生,也以帝師自詡。

蘇威一直在等待一個絕對安全和完美的時機,能讓自己毫無後顧之憂去施展自己的抱負。

他需要等待一個正確的時代,一個正確的環境,和一個正確的人。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