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鼎定河山》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江東去
馮過居然感覺這個新年過的有些……索然無味,這不應該啊。

他算是完全適應了與這具身體有所關聯的一切,譬如家境身世、親朋好友以及尚處於青蔥歲月的年齡。那麼,對於過年這麼熱鬧的節日,總該是雀躍期盼的吧?但,總是感覺有些心不在焉的……失落?

幾番思量後,他不得不承認,之所以心情不佳大抵是與董小宛離去有關的。

不止董小宛,還有應素白和甄金蓮。呃,一走就是仨,傷心……不不不,怎麼可能,只不過是有些不爽罷了。

三姝與馮家原無太深瓜葛,勉強算是琴師,連雇傭關係都算不上,自是隨時可以離去的。而且,人家是要去南京金陵發展事業,你拿什麼去阻攔?

首先,董小宛的母親病逝了,她成了「孤兒」。也就是說,這位信州府前花魁再無牽絆,從此如無根浮萍,天涯去處儘是家。何謂家?有親(愛)人在的地方便是家。沒了親人,馮某人又拖拖拉拉不肯明言表態成「愛人」,人家還能一直賴在馮家不走?

十裡秦淮風月夢,六朝煙月薈金陵。

金陵城紙醉金迷,確是好去處。董小宛直言,要去秦淮河畔開青樓。呃,很純粹的歌坊,合作夥伴便是應素白。

這二位,能歌善舞,且精通各種樂器,又能編排舞台劇,強強聯手,說不定還真能在金陵闖出一片天地來。

為何要選擇在金陵重出江湖?

首先,並非是「重出江湖」,而是二女做東家,招募一批好苗子加以培訓登台演出,姊妹倆並不會出場。

其次,大定最繁榮的城市在何處?顯然是東京汴梁與南京金陵,超一線城市,杭州、信州之類次之。

另一個問題,已然隱退的董小宛何以重操舊業?答案是,伊早先一直為了生活而活,往後想為了人生而活。一字之差,意思完全不同。說的明白些,那便是她想要為自己而活,想做些自己喜歡的事情。人,最幸福的莫過於憑自己的興趣愛好賺錢。

這理由很強大。

且,人家甚至都想好了歌坊的名字:白樓。

董小宛原姓白,二女與「白」有緣,這名字取的真……乾脆,不是「青樓」,也不是「紅樓」。

馮過找不出理由挽留她們,縱然心有不舍也沒法訴之於口,倒是臨別之際,甄金蓮眼淚汪汪的與他說,明年金陵見……咦,他好像嗅到了陰謀的味道……啊呸,就是感覺有點怪怪的,然後就是無來由的期盼金陵之行。

他這不同尋常的「悶騷」落在方蘭芝眼裏,當即獻上三個字:「登徒子。」

這也太敏感了吧,馮過懶得去解釋,這小妮子就像一隻刺蝟,牙尖嘴利,偏生身手不凡,說不過打不過,躲得過。

哦,對了,邵百花從龍虎山返回,與方蘭芝說了一番話後,便去吉陽山一座道觀修行,還敢了個道號叫做「白華」。好吧,諧音梗,總之與「白」是牽扯不清了。

許是怕牽扯不清,馮過回來後一直沒有去找……白華,其實是他不知該怎樣與她說方臘之事。此事邸報公告天下,但顯然她們倆人並不知曉。

不知怎地,馮過有些心虛。做賊心虛?搞笑嗻,唔可能。

但,能躲的且暫避,這是戰略,對吧?

年前這倆月他且忙著呢,也沒多少時間靜下心來細想。

每科鄉試,信江書院必有過關者,此次僅八人中式,是低於十人中舉的平均數的,但有馮過在,一俊遮百醜……此刑容不當,劃去重寫……文無第一對吧,但馮過是解元,能打十個……就這麼豪橫,就問你們服不服?書院雖然名頭不小,在江西名列前茅,也出過不少進士,但解元還真是大姑娘上花轎——頭一回。而基於馮過表現之驚艷,有人甚至開始討論其連中三元的可能性。

眾所周知,正式的科舉制度是秀才才可以參加的,要參加鄉試、會試和殿試三級,秀才之前,普通讀書人要取得秀才的資格,還要參加三次考試,分別是縣試、府試和院試,為「童試」。

童試考試的三級考試,每級的第一名都稱作「案首」,連中三次案首的,俗稱「小三元」。

與「小三元」相對的是「大三元」,是指鄉試、會試和殿試的三次第一名。連獲「解元」、「會元」、「狀元」者,稱為「連中三元」,也叫「大三元」。

連獲童試考試三次「案首」,以及隨後的「解元」、「會元」和「狀元」者,稱為「連中六元」。

小三元其實不難,譬如縣試和府試,皆由本縣父母官出題判卷,結果盡在一人之手,這其中的可操縱性不言而喻。至於院試,由一省提學負責,貓膩自也有,卻是不敢太過明目張膽。畢竟,秀才與童生二者的社會地位不可同日而語,需謹慎以待。

縣試、府試不提,馮過的院試案首可是實至名歸的,那篇八股文放諸鄉試甚至會試都有很強的競爭力。

鄉試更不消多說,文壇公認的清直名臣李格非主持,收買不得,壓製不成,全憑真才實學試舉。更何況,事後還會刊印《鄉試錄》,其中有中舉者的試文,孰高孰低一目了然。馮過的文章確實高出一層,解元之位無可厚非。

十五歲的解元哪,後無來者不可知,絕對是前無古人的了。而且,此子製文嫻熟老道,給人尚未儘力之感,南京會試時若是全力以赴,指定有耀眼的表現,會元?大有可能。

人脈是需要投資的,這也是馮家登門送禮道喜的賓客不絕之故,露個臉結份善緣嘛,天曉得馮七郎日後能走到哪一步。

那個時空,馮過做了很長一段時間的接待工作,雖做不到八面玲瓏、左右逢源,但交際手段還是有的。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從善如流嘛,別輕易得罪人。不過,還得有個度。應付了幾回,也是「力不從心」哪,乾脆豎木牌於宅前,上寫「為專心備考來年會試,概不待客」雲雲——不管「待客」還是「接客」,都感覺怪怪的。

當然,有兩個地方是必須登門拜訪的,資家與朝陽王府。

資雲發奮圖強,今科總算是榜上有名,嗯,第一百名,孫山者也。羞愧?不肖?怎會?十九歲的舉人好拉風的好不好,即便十年後再中進士也絕不算「高齡」。

三十歲以前考上進士就是年少有為,一般進士平均年齡都是在三十到四十之間。

比如在大昌時期,四五十歲考中進士比較多,三十以前中進士的都是可造之材。所以有句諺語「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

廣東解元馬拯十八歲中進士,是解元進士中式年齡最小的;河南解元王鴻漸四十九歲中進士,是解元進士中式年齡最大的。

嗯,馮過若是明年能中進士,將取代馬拯成為解元進士中式年齡最小的。

另外,還有位老兄明年已五十三歲,若是能中進士,也將成為「老年有為」的代表人物。不是別人,說的便是陳亮。

陳龍川雖非解元,卻是大定的名人,可謂是無冕之王。明年會試主考官表示壓力示山大,若沒有錄取此人,怕是會引發潮水般的質疑謾罵。

原本,馮過還是挺喜歡這位頗具俠客意氣的老兄的,但這老小子居然將方臘幾個引來小駱村,好大一顆定時炸彈,這不坑人麽?下次見面得好生說道說道。

資家對馮過這位潛在的女婿人選很是看重,甚至不惜創造機會讓他與資南嘉「偶遇」。資小姐倒不忸怩,雖也有羞怯,卻仍是落落大方的面對小馮師兄。馮過自不會表現出異樣,對這位小師妹他頗有好感,但卻無有男女之情,「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探討探討詩詞文章啥的,可也。

年後,資雲去南京鄉試,之後不管中與不中都會去東京,資南嘉亦會同去,是時正好結伴同行,便約定正月十八啟程。

朝陽王府處自是去拜訪世子殿下常伷。

馮過原想著此位怕是「同道中人」,縱觀其人生軌跡,前期浪蕩不羈完美詮釋了何謂王公貴胄家中的紈絝子弟,之後幡然醒悟上演了一出浪子回頭的勵志大戲。大智若愚,還是藏巧於拙?在馮過看來,這是位有理想有抱負的大好青年,算是常氏大家族中的異類。

君子之交淡如水。馮過與常伷相處的極為隨意,彼此都不是拘囿之人,身份地位相距懸殊,卻能平和相對,真非常人也。

期間說及伐寧一事,世子爺一改常態,破口大罵當今朝堂文不成武不就,傾一國之力竟是奈何區區西寧不得,真是丟盡了祖宗的臉。要知道,太祖太宗時名將輩出,楊家將、呼家將、折家將,能征善戰者不知凡己。之後更有人稱「面涅將軍」的軍中戰神——狄青,他臨敵作戰時,披頭散髮、帶銅面具,出入敵軍中,西寧軍均望風披靡,無人敢擋。可如今呢?怎不叫人既怒又哀?

馮過深以為然,感同身受,順口說了句「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千風流人物」。

常伷一聽,好句子,遂逼著對方寫出全詞。

馮過拗不過,只有再在文抄之道更進一步。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