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鼎定河山》第一百九十七章 情為何物
卞玉京自幼聰慧,又曾是官家小姐,接受過最好的教育,詩琴書畫無所不能。她繪畫藝技嫻熟,落筆如行雲流水,「一落筆盡十餘紙」,她的字寫得很好看,一手小楷清秀如其人,又精通音樂和文史,在散詞方面頗有造詣,腹有詩書氣自華,身上的氣質可非尋常女子可比也。

在馮過想來,曾經錦衣玉食的千金小姐,雖迫於生計淪落風塵,她的內心還是不願意承認現在的身份,也不願別人看見她內心的悲傷,這是她最後的驕傲了,因此才會緊鎖心門。

對於那些癡迷於她的公子哥們,她是清高冷漠不屑搭理的。她知道,他們不懂她,唯有遇到一些文人墨客的時候,她才會覺得自己是遇到了知己,敞開心扉和他們交流暢飲。

這樣的女子,要是遇上愛情,容易把自己全心全意地交出去,但是因為身份的緣故,堅守這份愛情變得很不容易,註定難以善始善終。

馮過看得出,這姊妹倆,姐姐對他大抵是欣賞的,但也僅此而已,並未被他的「才色」吸引;妹妹則更多的是好奇,終究是十幾歲的少女,自也是「好色」的,卻也是嬌羞的。

當卞玉京應陳亮所請當場作畫時,馮過仿似看到她渾身都在散發著光芒。

她畫的是蘭,畫面上立著一塊黑色的石頭,遠處兩側傾斜著畫了兩株蘭花,似兩個千迴百轉的孤獨之人,惺惺相惜。此畫氣韻高潔,可遠觀不可褻玩也。

蘭石一起入畫,無論於畫者還是觀者,皆是一種品質與氣節的彰顯。古往今來,畫蘭石的很多,但是,像卞玉京這樣畫出個人經歷和文化氣質的,無出其右。

「歧路焉意徑,泉知不問源。」畫如其人,我行我素,不與世俗苟合。這副畫作一如她矜持、孤傲的個性,辨識度極高。

馮過心下讚嘆不已,方誦出了那幾句詩。詩是李白寫的「西施」,這個時空並未出現,他截選了幾句以贊卞玉京,又成功刷了一波。

擱下畫筆,卞玉京望向馮過,聲音清洌如泉:「奴家獻醜了。」

陳亮贊道:「一枝婀娜,香氣滿枝,望而知為此人之筆也……雲裝畫蘭,無人可及也。」

卞玉京淡淡一笑,微微點頭:「龍川先生繆贊了……」

目光在蘭石圖上掠過,似是凝視著新生兒,她的眼神是如此柔和,叫人癡迷。

「馮……改之兄,請為此畫題跋。」

她轉回頭望向馮過,眼光清澈見底。

這樣的女子啊……馮過默默的深吸一口氣,笑道:「恭敬不如從命。」

稍作沉思,提筆蘸墨,在留白處揮筆寫就:

「同心之蘭,其臭如蘭;我心匪石,不可以轉。」

能在秦淮風月場嶄露頭角,可以想見卞玉京的不同凡響。她能歌善舞,明慧絕倫,除了繪畫,字也寫得好,一手小楷清秀如其人,其書法逼真黃庭,琴亦妙得指法。伊貌美如仙,才華橫溢,氣質高貴,矜持內向,還有一種獨特的美,神情間常有一抹揮之不去的憂鬱。

見了馮過的題跋,她眉宇間的憂鬱似乎又濃了幾分,一滴清淚消然淌落。這十六字批語是在讚歎卞玉京為愛癡守,情比金堅的決心,既是褒揚,又何嘗不是將她心頭瘡疤揭了開來?

吳梅村才華了得,乃是著名詩人,與錢謙益、龔鼎孳並稱「江左三大家」。

他與卞玉京一個是詩名滿天下的才子,一個是名動秦淮的佳人,「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可以想像,觥籌之間,素有「酒壚尋卞賽」之譽的卞玉京該是何等飄逸風流,又是何等慧黠嫵媚,談笑風生,出口成章,絕代風華。微醺之際,她朱唇輕啟,謂梅村曰:「亦有意乎?」

面對卞玉京大膽、直率的表白,吳梅村卻含糊其辭,未置可否。

他們明明相識已久,早已發展到了兩情相悅、雨膩雲濃的程度。按照當時風月場的慣例,卞玉京欲以身許也並非癡心妄想,也因此,酒宴上所問「意」字並不突兀。再說,孤高如她,也斷不會初次相遇就許以三生。只是,情深緣淺,那個名動江左的冷美人,為愛放下了所有的矜持,換來的終歸還是失望。

陳亮推斷說,吳梅村「固為若弗解者」的種種緣由:一是卞玉京被當時崇寧帝寵妃之兄田畹看中,欲納為妾,吳梅村不敢在太歲頭上動土。二是吳梅村出身於書香門第,一向寒素謹慎,生平規言矩行,尺寸無所逾越,缺少納妓為妾的膽量。三是彼時吳梅村前途無量,欲在官場有所作為,不願意為了紅顏斷送名節。還有一些別的猜測,不一而足。

既是無膽懦弱,那你就別去撩別人呀,太沒擔當,太過自私,優柔寡斷,枉負才華。

女人的情路,男人的仕途,這是個永恆的話題。只是,不管什麼理由都已不重要了。那場酒宴上,那個心動的瞬間,是她這一生僅有的一次綻放,也成了她一生的羈絆。

只是啊,情情愛愛的事情唯有當事人自己去領悟面對,旁人即便說的天花亂墜也無濟於事。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情之一事又哪能輕易了斷?

馮過輕嘆一聲,持筆唰唰唰寫下: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癡兒女……

寫罷,他道了聲「告辭」,向外走去。

陳亮看著新鮮出爐的詩作,再看看淚水在眼眶裏打轉的卞玉京,嘆了聲:「雲裝,保重。」黯然告辭,腳步沉重。

「你這闋詞……誒……」陳亮低聲道:「豈不是在人傷口上撒鹽,何至於此啊。」

「龍川先生倒是憐香惜玉,可是……」馮過眨眨眼,手一攤:「撒花倒是會,撒鹽可沒學過。」

「還沒有?」陳亮為卞玉京打抱不平:「頭兩句可比刀子還厲害,雲裝已然為情所傷,你再寫這詞不正是雪上加霜?」

「猛葯去痾嘛,長痛不如短痛,溫水煮青蛙才最要命。」馮過笑的有些狡黠,斯斯然地說:「況且我寫的可不是人哪。」

陳亮皺眉:「……」

「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馮過一本正經的解釋道:「我明明寫的是雁哪。」

他吧啦吧啦解釋一通,說是某回遇到一個獵人。這個獵人將一對在天空翱翔的大雁射下一隻,另一只在空中盤旋哀鳴,確信伴侶已死,便也頭朝地撞死。他為大雁對伴侶的情誼所感,便買下這大雁並好生埋葬,堆壘石塊作記號,命名為「雁丘」。這闋詞便是斯時心中有感而作。

他說的好有道理的樣子,我竟無言以對……不對,差點被他繞進去了,信你個鬼啊。陳亮是啥人?大定知名文人,寫詞也是一把好手,即便沒有可與馮七郎媲美的驚艷之作,鑒賞力是毋庸置疑的吧,哪會聽不出閣下是在胡言亂語?你就盡情的忽悠吧。

好,就算你寫的是「雁」,貌似是一首詠物詞,但緊緊圍繞「情」字,不正是以雁擬人,譜寫了一曲淒惻動人的戀情悲歌?全詞情節並不複雜,行文卻騰挪多變。圍繞著開頭的兩句發問,層層深入地描繪鋪敘。有大雁生前的歡樂,也有死後的淒苦,有對往事的追憶,也有對未來的展望,前後照應,藝術價值極高。又在詞中運用比喻、擬人等藝術手法,對大雁殉情而死的故事,展開了深入細緻的描繪,再加以充滿悲劇氣氛的環境描寫的烘托,塑造了忠於愛情、生死相許的大雁的藝術形象,譜寫了一曲淒婉纏綿,感人至深的愛情悲歌,實乃歌頌忠貞愛情的佳詞。

寫「雁」?歸根結底還不是寫「人」?還跟我在這玩字眼?班門弄斧呢?

當然,這樣的文字他陳同甫寫不出來,就由得他胡謅八扯好了。

二人到得院門口,便聽得看門的老僕與人解釋:「今日姑娘不見客,幾位請改日再來。」

「媽蛋,一個唱戲的biao子,裝什麼裝……」

二人跨出門檻,卻見三個男人正沖著老僕罵罵咧咧的,甚是兇狠。

這三個男子穿著華麗,身材不高,有胖有瘦,有中一人左臉頰有一道寸許長的疤,貌甚猙獰,共同點是皮膚黝黑,甚是粗糙,不像江南人,大概是是慕名而來的外鄉人。

「幾位……」身材高挑、氣度不凡的陳亮往門口一站,莫名的就給人壓迫感:「卞姑娘不見客,請回吧。」

不接客?你們倆算啥?三個「黑人」顯然不是善茬,根本不懼陳亮與馮過這老少組合,正待發話,賈小春兒人從大槐樹下走了過來:「七郎,龍川先生,有來麽?」

春哥這幾人個個身形彪悍,眼神凌厲,一看就是練家子,「黑人」審時度勢之下,「哼」了聲,轉身離去。

賈小春望著慢慢離開的三位不速之客,眉頭微凝,若有所思。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