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鼎定河山》第二百六十二章 忠奸辯駁
修史是大事,即便有數百人參與編撰,也沒法一蹴而就。任務分派後,馮過便體會到996之苦了,取消旬休、加班加點是常態。這就對了嘛,公務員也不能搞特殊化呀。

《漢紀》組由費懋中為帶頭大哥,馮過、陳亮分在了一起,禮部由綦崇禮帶隊,國子監則是一名直講劉攽帶著諸監生打輔助。

兩京國子監俱設堂上官二員:祭酒一人,從四品:司業一人,正六品。繩愆廳監丞一人,正八品。首領官:典簿一人,從八品。屬官三十九員:博士五人,助教十五人,俱從八品:學正十人,正九品;學錄七人,典籍一人,俱從九品;掌饌一人,未入流。另有直講若乾。

凡入國子監的學生都稱作監生。而監生大致分為六類:舉監,貢監,蔭監,例監,夷生與俊秀生。

為了此次修史,國子監幾乎傾巢而出,除了必要的授課人員,余者皆被徵調進了這個團隊。

都說人多力量大,但弊端也是很明顯的,參與者都是飽讀詩書之人,自認不遜他人,時常會為了某一歷史事件的始末或某個典故的出處釋義而爭的面耳紅赤,誰都認為自己掌握的才是真實無誤的,自然是誰也說服不了誰。

在尋常百姓印象中,歷史人物從來都是臉譜化的,忠奸分明。壞人都是頭上生虱子,腳底流膿壞透了;好人是忍辱負重,顧全大局,無可挑剔的完人。

但俗話說大奸似忠,評價一個歷史人物是件難度非常大的事情。同樣一個人對他的評價就會有褒有貶,莫衷一是。三國的政治家荀彧就是其中一位,引發諸多爭議。

荀彧是曹操智囊,他不但為曹操稱霸天下搜腸刮,曹操迎天子、平呂布、敗袁紹,哪一步都離不開荀彧的妙計;荀彧還為曹操不遺餘力網絡人才,曹操手下的能臣,如鍾繇、荀攸、郭嘉都是來自他的慧眼。但是當曹阿瞞權傾一時,如日中天,要架空漢獻帝加九錫,露出狐狸尾巴的時候,荀彧大義凜然,旗幟鮮明堅決反對,跟曹操劃清界限。曹操對荀彧也徹底死心,賜了一個空盒子讓他自盡。

因此荀彧一直被看作是漢室的忠臣,被當做忠臣楷模,後人對他的評價非常高。

綦崇禮便這般評論:「潁上荀文若,人稱王佐才。聲名齊五嶽,功業震三台。孟德無終始,留侯不再來。忠心懷恨死,天下盡悲哀!」

潁上是荀彧的老家,荀文若是荀彧的字。他對荀彧的評價,可謂是十全十美。

綦崇禮,字叔厚,高密人,後徙濰之北海。祖及父皆中明經進士科。崇禮幼穎邁,十歲能作邑人墓銘,父見大驚曰:「吾家積善之報,其在茲乎!」

崇禮妙齡秀髮,聰敏絕人,不為崖岸斬絕之行。廉儉寡慾,獨覃心辭章,洞曉音律,酒酣氣振,長歌慷慨,議論風生,乃一時之英也。

十六歲時,綦崇禮離開家鄉到汴京,進入太子監學習。他雖然才華出眾,但科考時卻屢試不中,在考場上困頓多年,直到二十五歲時,才考中進士,取得了做官的資格。綦崇禮考中進士後,先被朝廷授於淄縣縣主薄的官職,不久又將他調回京都,先後授予他國子監學正、太學博士、宣教郎、秘書省正字、工部員外郎等官職,時任禮部郎中。

他另外的一層身份是輔臣趙挺之的外甥,也即趙明誠的表兄。

馮過聽李格非提及綦崇禮,言語之中多有褒獎之意,言其尊崇古禮,清直耿介,嫉惡如仇,有君子之風。

這從他評價苟彧讚詞可見一斑。

劉攽卻是意見相佐,把荀彧看作是不能盡忠的小人。

他用一首詩評價荀彧的一生:「文若才華天下聞,可憐失足在權門。後人休把留侯比,臨沒無顏見漢君。」

留候指漢朝開國功臣張良,這首詩意思是說,荀彧雖然有才華,但是品德有瑕疵,他不能為國盡忠,反而助紂為虐背叛漢獻帝,怎麼能跟張良相比?就是死了也沒臉見君王於地下啊。

這便是全盤否定了。

他舉例如下:

一、荀彧當初就為曹操稱霸天下,積極奔走,出謀劃策,曾經被曹操當面誇獎說「吾之子房也「。

二、在曹操與袁紹在官渡,拉開架勢要決一雌雄的時候,荀彧又更加露骨地對曹操說:「今與公爭天下者,唯袁紹爾。」

如果說在官渡之戰曹操講那番話,荀彧是被動的;那麼這時候荀彧主動表忠心,說要輔佐曹操打天下,那就是直言不諱要幫曹操拆漢獻帝的台了。

但是當曹操在荀彧等謀臣的力助下,個人野心已經實現,大局已經,木已成舟,只差了一個形式的時候,荀彧卻突然覺悟了。

他開始想自己祖上曾經是漢朝的馬仔,深受皇恩,在重要的歷史時刻,自己要是不表態反對,那就會留下千古罵名。只有這樣,自己才能既當婊子,又立牌坊,「邀名於漢代」。

因此杜牧說荀彧此人不厚道,太虛偽,等於是「教盜穴牆發匱而不與同挈,得不為盜乎?」

給盜賊提供作案線索,幫盜賊踩點,策劃行動路線,提供作案工具,最後在盜賊向外運贓的時候不合作了,就成為好人了?

所以劉攽說「文若之死,宜然耶。」意思是說荀彧的死是咎由自取,沒有什麼好惋惜的。

但綦崇禮為荀彧翻案,說荀彧還是有底線的:「使魏武為帝,則彧為佐命元功,與蕭何同賞矣;彧不利此而利於殺身以邀名,豈人情乎!」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荀彧如果沒有擔當,沒有堅持,不是心向漢獻帝,怎麼會冒險去對曹操稱魏公、加九錫說不呢?

可以說,曹操手下那麼多大臣,只有荀彧最了解曹操的為人,知道不順從曹操的後果,但他還是義無反顧,高風亮節,說他是忠臣是名至實歸。

國子監生則贊同老師的觀點,沒有把荀彧當做漢朝忠臣,而是把他當做曹操篡漢的同謀。認為荀彧與荀攸、賈詡這三個人曹魏政權的智囊,言下之意是沒有他們漢朝根本就不會覆滅。

不過監生說荀彧不是因為主觀上有背叛漢朝的動機,而是因為荀彧沒有戰略眼光,沒有早點察覺曹操的真實意圖,看錯了人。「機鑒先識,未能充其志也」。

禮部吏員則說說:「汝之此評,蓋亦同乎世識」——你這不是實事求是,完全是為了媚俗啊。

他進一步說:「竊以為斯言之作,誠未得其遠大者也。」——荀彧的眼光毒著呢,他看透過袁紹,看透過董卓,怎麼會看走眼曹阿瞞?荀彧在心裏一定會說:曹操有野心,有沒有?我看是有的。

但是荀彧細數天下軍閥,真正有能力掌控全局,穩定漢室江山的,也只有曹老大。

董卓是不能算,暴徒一個;郭濫殺無辜,跟董卓半斤八兩;呂布是倒戈將軍不能擔重任;袁紹、袁術兄弟光想著自己稱帝,比曹操還性急,唯有曹操是個有耐心的狼。

所以荀彧就果斷押寶曹操,勸曹操「迎奉天子」到許昌,才讓漢室江山延續了二十多年,也算是曲線救國了。

總而言之,為了能讓漢獻帝留住最後的尊嚴,荀彧已經盡到了自己最大的力量,最後在強權面前沒有低頭,也算是忠臣一枚了。

而曹老闆當初起兵的時候,只是想力挽狂瀾,挽救瀕臨滅亡的漢室江山,救民於水火。只是後來自己的威望得到頂峰,實力無限擴大,才順勢而為,產生了取而代之的異心。

你一言我一語,直爭了個臉紅脖子粗,好似菜市場般熱鬧,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寸步不讓。關鍵是,文人相爭,動輒引經據典,雙方都開啟頭腦風暴,真真是生命不息互懟不止。

馮過隻當自己是個旁觀者,恨不得搬隻小板凳邊嗑邊欣賞,反正不選邊站隊。

爭執雙方實在難分高下,便紛紛尋找外援,讓馮過、陳亮等表明意見、說句「公道話」。

如此吃力不討好還得罪人的事誰愛做誰做去,馮過自是推脫敷衍,旁顧左右而言他,就是不明顯態度。

講真,雙方都言之有理,只是出發點不同,自然結論也不一樣。歷史留待後人說,想有公認的定論委實太難,實無必要把自己的觀點強加於人。

在他看來,關於荀彧的評價涉及到他最終勸阻曹操封國公,對其站隊問題以及「死」的價值問題是有著很大爭議的。不過,人只能在自己的理解範圍內寫作,並且有把歷史寫成自己理解的傾向。所以,每個人寫的歷史都不一樣,換一個人寫,歷史就會改變。正所謂,歷史就是任人打扮的小女孩。

梳理一下,爭議的焦點:一是曹操做大,架空皇帝,荀彧本身就是助紂為虐,他的最後之死換不回來忠君的聲名;二是東漢名存實亡,應該識時務者為俊傑,跟著曹操收割成果才對,而不應該最後站到曹操的對立面,死得不值得。

荀彧當初是帶著理想抱負而來的,他的夢想,是匡扶漢室。他認為:「曹公原來是為了拯救朝廷,安定天下而發起義兵的,懷有忠貞的誠心,嚴守退讓的實意。君子以德愛人,不應當這樣。」這就是荀堅定跟隨曹操的道德基礎。

曹操是在形勢的裹挾下有的膨脹野心,還是在起兵之時就有此念頭?從歷史走過的軌跡來看,前者還是大概率,至少在此前一年,曹操還向天下發表了《自白書》,表明自己沒有稱帝的野心。也就是荀彧一直都認為曹操是在拯救朝廷、安定天下。直到曹操準備成為「國公」,「加九錫」,荀彧才意識到,自己被忽悠了,但已經晚了。

最後,還是費懋中這位負責人拍板定奪,認為荀彧之所以作為漢朝的忠臣,還要去幫助曹操,是因為只有曹操才可以平定亂世,實現他濟民的理想。

這種將百姓放於王權之上,替荀彧辯護的調調還是令人欣賞的。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