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鼎定河山》第二百三十一章 烽火燎原
接下來的二日便是等待,資哲、李格非與楊廷和這三位師長盡在宮中忙碌,有陳亮在,辛棄疾那裏還是少去為妙,否則少不得又要「三人醉必有先後」,反倒有些無所事事了。

馮過落得個清靜,寫寫字看看書,倒不覺得無聊。

邸報是必讀的,閑來無事便與陳亮、賈小春、辛壙等聊聊「國際大事」。陳亮路子廣,消息靈通;賈小春大抵是軍中關係,他昔日在西軍中交遊廣際,如今可有不少在禁軍中任職;至於辛壙,自是因乃祖之故,作為兵部尚書,在國際形勢上辛棄疾知之甚詳,平素必會考校,辛壙也尚軍伍之事,時下已具乃祖之風。

幾人你一言我一語的倒是將時下大定最關心的北方草原之戰說了個通透。

陳亮:「完顏阿骨打稱帝後率軍攻克黃龍府後回師。後遼天祚帝聞訊,命都統耶律訛裡朵、左副都統蕭乙薛、右副都統耶律章奴率騎兵號稱二十萬、步兵七萬至達魯古城,準備攻金,並遣使逼金議和。阿骨打率軍至達魯古城下迎戰,見遼軍雖眾,但隊形不整。遂於高阜列陣。令完顏宗雄以右軍衝擊遼左軍,令左軍迂迴至遼右軍陣後,又命婁室、銀術可率軍衝擊遼中軍。金軍先後九次沖入遼軍陣營,遼軍依然固守。金太祖急令宗雄設疑兵以分遼軍,宗雄抓住戰機猛攻遼右軍。遼軍大敗,退入達魯古城。次日凌晨,遼軍突圍北逃,金軍追至阿婁岡。全殲遼步兵。十日後金軍一舉攻入黃龍府,阿骨打命完顏婁室為萬戶,鎮守黃龍府。」

黃龍府失守後。天祚帝親率七十萬大軍出征。遼駙馬蕭特末、林牙蕭扎拉率騎兵五萬,步兵四十萬至斡鄰濼企圖兩路夾擊,一舉擊敗金軍。」聊起戰事,賈小春一改高冷:「阿骨打親自率軍進攻爻剌,雙方主力尚未對陣,後遼耶律章奴發動兵變.欲立燕王耶律淳為帝。天祚帝得知,被迫從前線西還。阿骨打遂率軍主動追擊西還的遼軍,在護步答崗與遼軍相遇。此時,金軍只有二萬,阿骨打決定集中兵力攻擊遼主所在的中軍,並以左右兩翼合擊,遼軍不備,大敗而逃。」

「此人我倒是略知一二,乃是後遼天祚帝的從叔。」馮過道:「耶律章奴字特末衍,遼國皇族季父房的後裔。耶律章奴聰明機敏,善於談論。大安年間,被補為牌印郎君。天慶四年,被授東北路統軍副使。等到天祚帝親征女真的時候,蕭胡睹擔任先鋒都統,章奴任都監。」

辛壙接話道:「後遼大軍渡過鴨子河,章奴和魏國王耶律淳之妻兄蕭敵裡、外甥蕭延留等人謀劃扶立耶律淳。他引誘將士三百餘人,逃回上京。不久,天祚帝被完顏阿骨打擊敗。耶律章奴於是派人去見耶律淳,把打算廢掉天祚帝、立耶律淳為帝的事,告訴耶律淳。」

馮過又詳說一番,果然是記憶力強大:「耶律淳小字涅裡,是後遼興宗耶律宗真的孫子,南京留守、宋魏王耶律和魯斡的兒子,後遼道宗耶律洪基的侄子。後遼道宗清寧九年,耶律淳出生於後遼國后宮,自幼由祖母太后蕭撻裡撫養。耶律淳成年後,十分愛好文學。大康三年,道宗兒子昭懷太子耶律浚獲罪後,道宗想立耶律淳為皇位繼承人。後來,道宗因事惱怒耶律白斯不,得知他與耶律淳交好,便出貶耶律淳為彰聖等軍節度使。道宗去世後,後遼道宗之孫、耶律浚之子耶律延禧即位,封北平郡王耶律淳為鄭王。乾統二年,天祚帝任命耶律淳為東京留守,進封越國王。不久,耶律淳擔任南府宰相,首倡制定兩府禮儀。天祚帝非常高興,改封他為魏王。耶律淳的父親耶律和魯斡去世後,天祚帝即讓耶律淳承襲其父的職務,擔任南京留守。每逢冬、夏兩季,耶律淳兩次進京朝見天祚帝,寵幸冠於諸王之上。

天祚帝東征失敗,遼國部分文武官員對天祚帝失去信心,認為天祚帝沒有能力當皇帝,不如皇叔耶律淳賢德。耶律章奴這才想廢掉天祚帝,擁立耶律淳為皇帝。」

陳亮沖馮過豎了豎大拇指,接下話題:「耶律章奴自己沒有冒然進入上京城,而是派了兩位得力心腹前去勸說耶律淳。一位叫蕭敵裡,另一位叫蕭延留。蕭敵裡是耶律淳的大舅子,而蕭延留則是耶律淳的親外甥,有這層關係,耶律章奴心裏還是有底的。蕭敵裡和蕭延留見到了耶律淳,他們把耶律章奴的想法陳述了一遍,然後等待耶律淳作最後的決擇。但耶律淳也不傻,因為他沒有聽到天祚帝被廢掉的消息。天祚帝已經被完顏阿骨打打的屁滾尿流,即使他的帝位被廢,耶律淳也不願意接這個爛攤子。蕭敵裡和蕭延留非常著急,恨不得耶律淳立即登基稱帝。就在耶律淳猶豫不決之際,天祚帝的使者及時趕到了耶律淳的府中。於是耶律淳對耶律章奴的叛亂深惡痛絕,為了表示對耶律延禧的忠心,把參與廢帝謀立事件的蕭敵裡、外甥蕭延留拘禁。接著他向天祚帝告密,並將蕭敵裡、蕭延留首級獻給了天祚帝。天祚帝認為耶律淳忠貞不二,於是加封耶律淳為秦晉國王。」

幾人對視一眼,徐元傑嘆道:「後遼內憂外患之下,亡國不遠矣。」他向來穩重,心下將大定與後遼比較一番,內心忡忡,卻是未有明言。

劉幾則不齒道:「這耶律淳倒是既膽小如鼠又知明哲保身,幸是事敗,否則有這般的君主,國必不寧。」

辛壙沉聲道:「草原北方蠻夷茹毛飲血,心狠手辣,毫無人性可言,大舅子和外甥說殺就殺了,枉為人子。」

陳亮笑笑,說道:「耶律章奴見耶律淳不從,便引誘草寇數百人襲擊搶奪上京,奪取府庫中的財物。到了祖州,率領手下官員向太祖陵廟禱告說道:『我們大遼基業,是由太祖經千百次征戰而奠立的。如今天下土崩瓦解,我發現興宗皇帝之孫魏國王耶律淳德行深厚,能夠治理國家安定百姓,臣等想扶他以主持社稷大業。適逢耶律淳前往好草甸去了,大事未成。近來天祚隻知遊玩享樂,不理政事;強敵肆意侮辱我邦,軍隊一敗再敗。加上盜賊紛起,國家危於累卵,臣等忝在宗族之列,世代蒙受恩澤,在上想安寧九廟在天之靈,在下想救濟萬民之性命,所以才有此舉。實出於一片至誠之心,希望歷代聖上賜予福佑。』這既是道德綁架,也可謂是政治正確,倒是挺能蠱惑人心的。」

眾人皆笑,賈小春道:「耶律章奴隨即向西進軍到慶州,又祭祀諸廟,仍舊陳述之所以舉兵的意圖,傳檄於州縣、諸陵官僚,士卒漸漸歸心。當時饒州渤海以及侯概等人相繼響應前來,他擁兵有數萬人,前往廣平澱。他的部下耶律女古等橫行不守法紀,搶掠婦女、財產和牲畜。耶律章奴無法制止,心懷悔恨。他進攻上京,卻沒有攻下。於是他率部北逃,想投降金國。順國女真阿鶻產率兵追擊,打敗了他,殺其將領耶律彌裡直,活捉貴族二百餘人,將其妻子兒女發配到綉院服勞役,或者發給諸近侍做奴婢;其餘得以脫身者均逃跑了。耶律章奴假稱使者,想投奔女真,被巡邏的士卒抓獲,捆綁送到行宮,很快被誅殺。天祚帝聽說耶律章奴造反,急忙退軍。完顏阿骨打得知後,於是拔寨齊起,向西追趕遼主,到了護步答岡。完顏阿骨打看見前面輿輦甲仗,迤邐而去。他立即分兵兩路,一擁而上。完顏阿骨打親自率領精兵猛將,專向遼軍中軍殺去。遼主猝不及防,急忙退走,遼兵也紛紛四散。完顏阿骨打麾兵大殺一陣,斬首過萬,奪得車馬,兵械軍資,不可勝計,這才引兵回國。遼主天祚帝奔回上京,剛好耶律章奴已被熟女真部打敗並生擒。天祚帝斬殺了耶律章奴,返回都城。」

「但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辛壙接著往下說:「這頭耶律章奴剛被斬殺,那邊高永昌又反了,後遼當真是熱鬧啊。」

「高永昌乃渤海國國君之後。」「大百科全書」馮過又來普及一番相關歷史:「渤海國是大昌至五代期間大祚榮建立的以靺鞨族為主體的東北地方民族政權,歷時二百餘年,傳國十五世。」

「大昌中,契丹部落舉兵反昌,殺死營州都督,並迅速攻佔不少城池,北方邊地形勢嚴峻,進而幽冀地區受到威脅。朝廷開始組織、調動軍事力量進行反擊。契丹叛昌自立,靺鞨人與高句麗遺民這兩股力量各自在其首領的領導下,趁亂向東奔逃,脫離了大昌的管控。靺鞨人首領是乞四比羽,高句麗遺民首領是大祚榮的父親乞乞仲象。

昌軍先斬破乞四比羽,乞乞仲象亦亡故,大祚榮遂將高句麗和靺鞨之眾合併,繼續遁逃。李楷固大軍窮追不捨,度過天門嶺,大祚榮於是與昌軍展開決戰,昌軍大敗,將軍李楷固脫身而還。當時的東北形勢,契丹、奚等全都降附突厥,道路阻絕,昌廷無法再討伐大祚榮。

天高皇帝遠的大祚榮進入牡丹江流域,築城自衛,逐漸吸納遼東地區的其他靺鞨部族以及高句麗遺民,最終建立了國家。因襲了其父乞乞仲象受封大昌的爵號『震國公』,因此大祚榮的政權最初稱為『震國』,抑或『靺鞨國』。後大祚榮向大昌遣使朝貢,並改稱為『渤海國』。」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