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鼎定河山》第三百零二章 菜鳥上路
到了汴京後,馮過加快了招募培訓私人武裝力量的步伐,在城外覓了僻靜的莊園作為基地,讓賈小春好生訓練已有近兩百人的「戰狼突擊隊」新手。

關於訓練,馮過算是有少少發言權的,那個時空某陸軍何以是世界第一?自然有其獨到之處,正可借鑒甚至於全盤照抄。

他仔細回想了一番,炮製出一本訓練手冊,裏面列舉了一系列訓練方法。

首要之策自是思想教育工作,為此,他特意讓給左溪沈氏去信,又專門拜訪沈致和,讓沈開恆與沈致信一併來京,城外那兩百名新人的思想工作就交予沈氏叔侄二人。

馮過主動「求助」,沈家自是沒口子的答應下來。

都說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左溪沈氏因出了沈致和這麼一個二甲進士而社會地位狂升,成了上饒望族。而馮過乃是三元及第,更是大定最年輕的狀元,只要一步一個腳印的往上走,他日入閣拜相也是大概率之事,論身份尊貴又豈是沈致和可比的,吉陽馮氏自是就此一飛衝天。

這便是仕途起點的區別所在了,狀元是全國第一名,實際上授的官並不高,只是從六品的修撰。而一般進士散館後授的主事是正六品,比狀元所授的修撰品級高。不過狀元與其他翰林官有選任為某些職官及進入中央高層的資格,出路比較優越。

比如沈致和,散館後授工部主事,前年剛轉遷戶部員外郎。

戶部所主管的範圍是全國的錢糧、田賦、戶口,因此與各個少數民族勢必產生一定的關係。戶部設主官尚書一,秩正二品;副官左右侍郎各一,秩正三品;其下有浙江、湖廣、江西、陝西、廣東、山東、福建、河南、山西、四川、廣西、貴州等清吏司。各司設郎中一,秩正五品;員外郎一,秩從五品;主事二,秩正六品。此外尚有照磨所、廣積庫、內、外承運庫、軍儲倉等職司,因此又分為民、度、金、倉四科。這個部門所涉及的少數民族事務集中體現在課稅、茶貿易以及婚姻人口統計等方面。

沈致和入仕十餘載,方升至從五品官職,已是年屆天命,若無意外是別想位列中樞。

官員在仕途上是否能平步青雲和出身有著很大關係,出身有「清」「濁」之分,也有「正途」和「異途」之分。但這僅僅是個大概層面,具體又有很多區別,比如同樣是進士有進士及第、進士出身、同進士出身之別,這些因素都會影響仕途前程。

從官員升轉制度來看,歷代都把官員晉陞五品和三品作為一個重要的標誌,朝廷為此設立了特別的限制和準入門檻。也就是說,大多數低級官員要想跨入五品、三品這兩道門檻十分困難。

五品以上官員則由內閣選授,皇帝親自任命。一旦進入這個品級,便可享受穿戴緋色公服、佩銀魚袋(內裝進入宮門參加朝會的憑證),且日後晉陞不須再走銓選程序,正是因為五品以上官員享有如此高的政治待遇,因此被當作是一個重要節點。

儘管五品官算不上朝廷大員,但要跨過這道門檻的條件卻相當苛刻。一是有擔任六品清官(清官特指六部員外郎等十二種職務)或左右補闕、殿中侍禦史、太常博士、詹事司直等職務的履歷;二是應有規定的「工齡」,即入仕以來實際在職時間。起初定為八年,後改為十二年,再又改為十六年。

按照這個規定,首先那些非清流出生之輩,若無特殊原因,是絕無可能擔任六品清官的機會的。其次,在中央各寺監等機構任職的官員,因其品秩不超過七品,所以這些人儘管是清官,但也無法企及六品清官這個條件,所以這一大部分人是很難超越五品這個局限的。

沈致和資歷倒是夠了,但就他二甲三十二名這樣的進士出身,在朝中並無太大的競爭力。

馮過可就不同了,非一鼎甲不進翰林,非翰林官不入內閣,他這狀元的身份便是仕途升遷最大的倚仗,只需平穩熬下去便必能成朝堂大員。

是以,馮過讓沈開恆赴京幫忙,於沈氏而言乃是一樁天大的好事,如何不允?

倒非肥水不流外人田,實是馮過較了解沈開恆這位比自己尚大一歲的表外甥。

其雖未過歲試而未得鄉試資格,或許此生就會停在秀才無法再晉身,但這並不代表其「無能」。

事實上,大定讀書人何止百萬,皓首童生比比皆是,能考中秀才,作為士大夫階級的底層,跟達官貴人比自然是比不了,可相較於平民百姓,秀才無疑是羨煞旁人的存在。

且秀才還能享有一定的特權,例如見到官員可以不用下跪,也不用受徭役這種苦罪,如果是廩生,還能享有政府的生活補助。

除此之外,秀才還能利用自身地位賺取合法收入。譬如開設私塾,為村民提供教學服務,從而獲得束脩。又比如給村民看八字、合婚、擇期等,以此獲取「喜包錢」收入。

另外,秀才還可以憑藉其名氣為新開的鋪面或店館書寫招牌,以及為民間的土地買賣充當中間人,每當過年,一些村民還會請秀才為自家書寫春聯。

諸如此類。

是以,別看沈開恆隻一秀才功名,但有沈致和這棵大樹,他也絕當得及「少年有為」四字。

馮過當然不是因為其是秀才而另眼相看,而是看重他頭腦活絡、心思縝密,是個能做事的可用之才。

他夾袋裏能用的人不多,招募人手是當務之急。

三舅沈致信不消說,可以放心大膽的用,但其只能守成,太過忠厚老實,甚至是不知變通的。這樣的人會是非常好的執行者,能完完整整完成佈置下去的事情,卻無法事無巨細的考慮完美。這既是優點,但也是不足之處,隻知守成而不知開拓。

賈小春有「莾張飛」之質,心思細膩縝密,但終究是武者,且不擅交際,保駕護航足矣,終無法站在明處應對外務。其主導的護衛隊中倒是有幾個好苗子,好生引導磨練一番可大用。

至於徐元傑、劉幾、費懋賢等,可為臂助,卻不可驅使。

而資哲、辛棄疾、費宏、李格非等,則是「後援團」。

細數下來,他能倚仗使用之人確是寥寥,真想做什麼事時自是捉襟見肘。

如是,讓沈開恆來京幫手便順理成章了,既是提攜自己人,又可幫襯自己,雙贏。

這段日子裏,他很是去了幾回城外喚作「燕子塢」的莊園,乃是山凹處的一大片農田果園圍繞著的地方,參差十餘戶人家,遠遠散開著。是處頗有些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的味道,真乃世外隱秘的好去處。

燕子塢的這處莊園據說乃本是山東一豪商所有,因生意虧損方忍痛割愛,攏共用了三萬一千貫接手下來。

園子倚山而建,圓圓的圍了十來畝地,裏頭別有洞天,依著地勢漸地築了數十間屋子,花圃樹木,山石流水,很是巧妙的運用既有的天然景緻,可見得原主人是費了一番心思的。

更妙的是,此處極為僻靜,止有一條小徑出入,後面則是山林,委實是易守難攻之處,若有不妥之時正可借山勢遁去。

馮過極是滿意,又讓賈小春於出入小徑建了幾處隱秘難察的小屋,用作觀察哨,以絕外人闖入。另又設暗哨,互為呼應。

他是把此處當作秘密基地運作的,二百菜鳥便是基本盤,以期以此為始,應對不知何到來的大禍。

為此,他不惜耗費巨資和心血暗地經營。

選人的條件較為苛刻,須是年齡皆在十八歲以下、忠厚老實、身家清白、家境貧寒、能吃苦耐勞的農家子弟,諸多條件可綜合概括為:聽話,易管理,可塑性強。

管理訓練模式完全照搬了某時空子弟兵軍伍操練,在訓練的同時會有文化教育課,甚至後者佔的比重更大。

政治思想工作乃是重中之重。

為此,他方請了沈開恆北上,便是要讓他充任「政wei」一職。

具體的數學模式他示範了一段時間,大抵十幾堂課,看似很簡單無趣的操作,規定一日三餐前必須喊口號,晚上的文化課後是半個時辰的生活課。顧名思義,「生活課」就是關於生活的交流探討,大傢夥輪流發言,說說自己的家庭困境,粗略地談談造成家境貧寒的緣故,以及在生活當中遭受到的不公平經歷,總之就是「訴苦」。當然,也要講講夢想,大抵就是如何「脫貧致富」。如此這般,往往是訴者痛哭流涕,聽者唏噓不已。

對馮過此番操作,賈小春等人原本很是費解,但僅半個月後,他們便驚奇地發現,這二百人的思想有了顛覆性的轉變,變得團結共助,更把馮過的話當作金言玉語。這……簡直太過匪夷所思了。

沈開恆倒似明白了什麼,全須全尾地將馮過名為「政治思想教育」的這套東西學了過來,成了合格的「政wei」。

與此同時,馮過還煞費苦心的編寫了一冊操演指南,用以訓練這些新人菜鳥。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