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鼎定河山》第三百零一章 除邪懲惡
開封府尹,五代、大定一重要官職名,位在尚書下、侍郎上,一般是從一品或二品官銜,若為「儲君」擔任,則為一品官銜。下設官吏有判官、推官、府院、六曹等。五代、定初,任開封府尹者,多為事實上的儲君。周世宗、定真宗於即位前都曾擔任此職。

按照大定初期的規定,開封府尹有資格了解刑獄案件的詳情,熟悉關於民生和經濟的情況,勸課農桑。遇到小事可以直接決斷,遇到大事需要上書皇帝,不能自作主張。

這其實是對儲君的一種培養,讓儲君了解民情,參與開封的官場人事圈子。但同時又防著儲君,避免儲君奪權篡政,因此大事必須稟告皇帝。在開封府尹之下,還有推官、判官、府院、六曹等,總之是一個複雜的機構。

但之後情況就有了變化,儲君一般不擔任這個職務,而是選擇王室裡的王爺來擔任。

王爺擔任此職務時,該職務完全是個虛銜,沒有任何實權。實權都在權知開封府手裏,這個權知開封府就是包拯曾經擔任過的職務。開封府尹其實是皇帝架空王爺的一種做法,王爺隻享有榮譽稱號。

總體來看,開封府尹這個官職是鍛煉人的好位置,它既可以直接參與民政司法等關係安危的大事,也能直接和皇帝對話。因此這個官職的地位隻比六部尚書低一點點,但高於六部的侍郎。

開封府尹的級別很高,但不一定有權力,有沒有決定權取決於誰來擔任這個位置。而權知開封府級別雖然低於開封府尹,但有實際的行政權力,管的事情也很多很雜。縱觀大定一朝,開封府任上出了不少治國賢才,因此在民間有非同一般的名氣和地位。

是任知開封府者乃吳擇仁。

吳擇仁,字智夫,龍圖閣直學士吳中復的從孫,以父任為開封雍丘主簿。

元佑中,金水河堤壞,十六縣皆選屬庀役,得詣朝堂白事。范純仁獨異之,曰:「簿領中乃有是人邪?」

政和初,畿內飢,多盜,以擇仁知太康縣。

上任伊始,吳擇仁就針對盜賊發佈命令說:「老百姓因飢餓和貧窮去做強盜,並不是他們的本性,所以既往不咎,而今我靜而待之。若有亡命之徒不思悔改,一意孤行,殺人而掩屍,明知而故犯,我將盡數誅之,嚴懲不貸。」群盜得知後相互告誡不入境內。中貴人譚稹的家奴犯法,被擇仁依法懲處。譚稹在羞怒之下造謠誣陷擇仁,皇帝召戶部郎中宋喬年前去審查此案。宋喬年屬於剛直性急之類的官員,接命後立即馳馬前往。擇仁的下人見到後倉皇地跑進去向擇仁報告,擇仁穿戴好官服從容地坐在堂下靜觀喬年審理此案。喬年審訊囚犯追查隱情,反覆仔細盤查擇仁的庫銀和糧倉,但未查出絲毫罪狀,隻好回到歇息之處。後來擇仁前去進謁,宋喬年笑臉相迎說:「我來你這兒的原因,原本要查你的罪狀,反而查出一個奇士來,我已經向上舉薦了你。」過了沒幾天,他被召到京城。

青唐發生戰事,擇仁被提升為熙河路轉運判官,以入直秘閣身份任副使,隨從招討使王厚領兵深入敵境,一路攻克蘭、廓城堡和柵寨十三處。因功被授為龍圖閣學士,進入集賢殿修撰,官任京畿都轉運使。

鄭州城牆破敗,吳擇仁受命重新築城。有人向皇帝進讒言說:「新城牆摻了沙土,反而不如舊城牆結實,恐怕很快就會坍塌。」皇帝聽後大怒,秘密派人到新築的城上取了土塊,密封送來,讓衛兵多次用力投擲,土塊堅硬細緻如削鐵,如此使進讒言的陰謀沒有得逞。

他因而被任命為戶部侍郎兼權知開封府。

按照慣例,開封府尹要聽三日的訴訟及案件處理,下屬各級曹吏十人列於庭下,自報姓名,一人說「某人送入某監獄,某人應當行杖刑,某人趕出」,而府尹不表示贊同,也不表示反對。有個名叫竇鑑的,因為捕盜受寵,任諸司使,身上佩戴金腰帶。吳擇仁上任,他依然目空一切,用過去那種舊姿態來見擇仁,擇仁大怒,斥責而後加上械具送入獄中,一府上下吏曹大驚失色。有個賣珠人佔據民貨久不歸還,聽說擇仁嚴刑峻法鐵面無私,嚇得藏匿到宦官楊戩的府中,擇仁派人偵知其行蹤將其逮捕,流放到遠方。

凡此種種,莫不證明吳擇仁實乃直臣能吏,但要盡除無憂洞之害?非不為,實難為也。

京師有多廣闊,這鬼樊樓就有多大,裏面四通八達,如同一個地下城市。小孩在裏面成長,接受「前輩們」的教導,三觀都被扭曲,男孩成為乞討者或扒手,長大後就是鬼樊樓的新一批幹將;女孩命運更悲慘,聽話的賣到上面的青樓,不聽話的就留在地下,同樣做的是煙花買賣。

專管治安的大理寺對鬼樊樓很頭痛,每年都要清理幾次,但很難造成實質性的打擊。

首先,「無憂洞」黑惡勢力團夥,長期呆在地下水道中,熟悉水道情況,視力對黑暗的適應力強,甚至裝有機關,捕快相對陌生,往往由於環境不熟悉,碰不到人,或中了機關,即使交戰,在地下水道由於空間和視覺受到影響,也是不是盜匪的對手。

其次,「無憂洞」的團夥,其實拐賣人口並不能自己獨立完成,往往勾結地面上官方和地主豪紳勢力,進行人口轉賣,和勒索分贓。地面勢力提供了信息和保護。導致官府捕匪行動徒勞無功。例如名臣陳堯谘暫代開封府府尹時,開封府的潑皮無賴作惡多端,陳堯谘準備進行抓捕,為首的犯罪分子頭目竟然宮裏李太監的親戚,陳堯谘無法明正典刑,只能親自拿棒子痛打了這個傢夥,算是教訓。

另外,曾有官員提出,利用水淹,火攻煙熏的方式進行滅絕。無奈汴京地下水道質量過關,除非把整個開封府淹了才能淹沒地下水道,煙熏更是無用,匪徒在地下經營日久,早就在原有水道基礎下進行改進,眾多的機關設置,煙霧根本無法貫通水道。

總而言之,汴京城的潑皮無賴,終究是當時時代發展得產物,地下水道環境特殊,官匪勾結,利益交接,才使得官府無法清繳。

因傷及皇室尊嚴,皇帝大怒,乃令開封府、大理寺及刑部聯合辦案,以吳擇仁為主官,勢必要將盤旋在所謂「無憂洞」的歹人一網打盡。

吳知府壓力山大哪,當年陳堯谘、包拯等大人物都曾經辦過此事,皆是無功而返,換作他上就能畢其功於一役了?

吳擇仁倒是個妙人,再三思忖後得了一策,那便是徵召能人共辦此案。方法嘛也簡單,在報上公開此事。

大理寺及刑部方面開初並不應允,言道言如此一來「豈不顯得官府無能」、「朝廷辦案焉能求助無關外力」雲雲。

吳擇仁不以為然,解說道,公開此事,一則震懾部分涉事尚淺的宵小之輩、壓力之下必有懸崖勒馬回頭是岸者。再者身為大定子民,為君分憂為民請命乃是份內之責,又何有官民之分?正所謂是「保家衛國人人有責」。與君主憂慮、百姓安危相比,咱們這些在其位者正應謀其政而非屍位素餐、一味敷衍推諉,若是裏子都沒了還要面子做甚?

好吧,你是老大你說了算。

於是乎,「聯合辦案組」在「東京夢華報」上刊登相關事宜,明言「無憂洞」、「鬼樊樓」者為禍京中多有人神共憤之舉,今奉旨意誓要蕩平此等群獠,現徵集有能力者共襄盛舉,群策群力,不拘出身,但有能提供剿賊方略甚或緝拿賊匪者,立獎官銀千兩、功勞卓著者更可入相關衙門公幹……

之所以選擇在「東京夢華報」上刊登此事,自是因為此報雖面世不久卻一炮而紅迅速成為京中第一報,銷售量每日益增,影響覆蓋最廣。

此消息一出,滿城俱驚。

京中這股地下勢力與方方面面的關係盤根錯節,屢剿不滅,惡名昭著,實可止小兒夜啼。城中百姓自是深惡痛絕,卻也唯有乞求自家不在受害者之列。此番官府大張旗鼓的欲求剷除此頑疾,自是引得百姓一片歡呼。即便不是為了那賞銀及特召為公人,也該出一分力。

不幾日,便有不少人報名加入,又有諸多「奇謀妙計」彙集。當然,官方不會公開相關人員信息。

身為「東京夢華報」東家,馮過自是知道的相關信息多些,乃大力支持,不僅捐贈了五千兩銀子,還讓賈小春遣派人手相助。

之所以如此,不僅僅是他願意為此事出力,也是真想幫幫吳擇仁。

單單吳擇仁倒還罷了,也就是一個願做實事的能臣,但他有兩個堂弟可是大大的有名,即吳階、吳璘是也。

吳階,字晉卿。其少年時性格沉毅、崇尚氣節,通曉兵法且善於騎射,讀書時能通曉大義。政和初,尚未滿二十歲的吳玠以良家子身份在涇原路入伍從軍。

政和間,西寧犯邊,吳玠率軍鏖戰,因其英勇晉陞為進義副尉、權任隊將。崇寧二年,又參與鎮壓方臘起義,破其眾,擒酋長一人。累功至忠訓郎、權任涇原第十一正將。

小兄長九歲的吳璘字唐卿,自少喜歡騎射。去年,僅十八歲的吳璘參軍,緊隨兄長的腳步。

在那個時空,吳氏兄弟俱為南宋抗金名將。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