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鼎定河山》第二百七十九章 新年景象
馮過並沒有第一時間見到後遼和女真使團人員,或者說是看不清,大朝會烏泱烏泱上千號人參加,他一小小六品官只能在殿外飽受冷風吹,哪裏看得見殿內的情況?

初二,詣南禦苑射弓,朝延旋選能射武臣伴射,就彼賜晏,三節人皆與焉。先列招箭班十餘於垛子前。使人多用弩子射,一裹無腳小襆頭子錦襖子遼人,踏開弩子,舞旋搭箭,過與使人,彼窺得端正,止令使人發牙。例本朝伴射用弓箭。中的則賜鬧裝、銀鞍馬、衣著、金銀器物有差。伴射得捷,京師市井兒遮路爭獻口號,觀者如堵。

翌日人使朝辭。朝退,內前燈山已上彩,其速如神。

這期間,除了舉辦飲酒作詩活動,還會舉行國宴。有許多教坊司的藝人前來表演歌舞雜劇等文娛節目。

教坊司表演的這些文娛活動,僅僅是給皇帝貴族以及官員們看的,平民百姓只能遠遠地駐足觀看。

在文藝表演結束後,會有代表大臣進行發言,蘇軾就曾經寫過這樣一段:酒闌金殿,既均湛露之恩;漏減銅壺,曲盡風流之妙。望彤墀而申祝,整翠袖以言歸。再拜天階,相將好去。

致辭完畢,這次晚會才算圓滿結束。

這數日來,禁中爆竹山呼,聞聲於外。汴京城的爆竹聲此起彼伏。晝夜不絕。燃放爆竹,算是大定春節最具特色的習俗了。爆竹品種繁多,有單響、雙響、連響。其中,更有飛上天空才爆響的爆竹,俗稱「二踢腳」。

馮過也忙裏偷閒的耍了回,算是重溫童年樂趣。

確實是「忙裏偷閒」,雖說是休年假,卻是趕上了大朝會,非得去皇宮大殿外吹著凜冽的寒風乾杵著,遭罪哪。

朝退了又得一路拜年去,那叫一個馬不停蹄呢。

歲初一過,元旦即臨。報曉聲後,人們便早早起床,穿上新衣,走親訪友。

這天,朝廷會下令當日免收公私房租,更允許京城百姓「關撲」三日。「關撲」即賭博,每年只有在三大節日「關撲」才合法,這種賭博是以實物做賭注,城內幾乎所有東西都可以拿來下注。有時賭得很大,「有以一笏撲三十笏者。以至車馬、地宅、歌姬、舞女,皆約以價而撲之。」

關撲之日,關撲者通常會大聲吆喝來招攬行人。馬行街、潘樓街也搭起了彩棚,棚內可謂琳琅滿目,既有金銀珠寶做成的名貴首飾,也有平常百姓穿用的衣衫鞋襪;棚外車水馬龍,舞場和歌館的歡聲笑語不絕於耳。

「關撲」可看作成年人的娛樂方式,並非老少皆宜,但有一種活動,卻是全家人都適宜的,而且每到春節人人都會參與的,那就是拜年。

正旦日一大清早,皇帝要起身上朝,先虔誠上香,為蒼生祈百穀於上穹。隨後,還要給太后拜年:「元正啟祚,萬物惟新。伏惟皇太后陛下,膺時納佑,與天同休。」

太后再回皇帝:「履新之祐,與皇帝同之。」

然後文武百官向皇帝拜年:「元正令節,不勝大慶,謹上千萬歲壽。」

最後,皇帝答諸大臣:「履新之吉,與公等同之。」

定人上門拜年也充滿著「儀式感」。拜年不僅要備禮,且非常講究禮節。一般而言,過年多為地位低者向尊貴者、年小的向年長的拜年,且要求行大禮進行六次跪拜。此外,拜年的人要按照長輩的意見行事。男女長幼各站一排,拜的秩序也照這個規矩進行。

大定流行一種有意思的拜年方式——送賀卡。賀卡,又叫拜年貼,通常用梅花箋紙裁製而成,二寸寬,三寸長,受賀人姓名、賀詞、落款依依寫於其上。

許多士大夫應酬過多,分身無術,無法一一登門向親朋好友拜年,便會派家人手持自己的「名剌」(名片)前往拜賀。而一些富貴人家,更是為了應對絡繹不絕的來客,在自家大門口掛一個紅紙袋,上書「接福」二字,接收各方投剌。

馮過很是愉快的接受了這種拜年方式,在馮宅大門掛了紅袋。當然,他「位卑人微」,可不會大喇喇的門上處投「名剌」,除了關係較近的同年或同鄉,絕對是親力親為的誠心拜年。

沒辦法,京中這些個既是前輩又是長輩的,必須親自登門拜年,至於能否得到接見且另說。畢竟,這當口去權貴高官府邱拜年的人太多,真真是車轎盈巷、水泄不通。

當然,去這些大佬府上拜年嘛,總得精心挑選禮物,絕非「心誠則靈」。

「參謁上司,則備見面禮;凡遇年節,則備節禮;生辰喜慶,則備賀禮;題授保薦,則備謝禮;升轉去任,則備別禮」

某大佬在某年關曾對一幫部屬半開玩笑地說,「誰到我家中拜過年我不一定記得,但誰沒去我肯定記得。」這句話嚇得那些本來不準備拜年者紛紛改變了主意,爭先恐後前去拜年。

「京師元旦日,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來交錯道路者連日,謂之『拜年』。然士庶人各拜其親友多出實心。朝官往來,則多泛愛不專……」也就是說,士人與老百姓拜年都是捧著一顆心來,而官員之間的往來,就有「花心」的成分在裏面。為什麼「花心」?當然是為個人命途考慮。上級官員掌握著下級官員的生命線,下級官員要升遷,只不過是上級官員一句話的事,不送禮,下級官員的日子自然是不好過的。拜年送禮,其實是為行hui大開了方便之門。

所以,古時也有法律規定,官員逢年過節的人情往來是不允許的。

《魏書·刑法志》記載:「枉法十匹,義贓二百匹,大辟。」什麼叫「義贓」?胡三省解釋:「義贓,謂人私情相饋遺,雖非乞取,亦計所受論贓。」「義贓」,與直接貪汙受賄所得的「正贓」相對應,是年節的人情饋贈。有了這規定後,「食祿者跼蹐,賕謁之路殆絕」,因此,官員們不得不趕緊收手,行賄送禮之路幾乎斷絕。

《昌律》規定:官員受賄「五十匹流二千裡」,行賄「罪止杖一百」。這裏自然包括了過節的時候收送禮物。

大定對收受屬地官員禮金的處罰,效法昌律,但對收取「生辰綱」這樣的「生日禮」,並沒禁止,更未入罪。

本朝仁宗時期為整頓春節期間鋪張浪費和腐敗現象,明禁送禮之風,要求大小官員的各家府第前都要張貼一張公約:「同朝僚友,夙夜在公,焉有餘閑,應酬往返?自今己亥歲元旦為始,不賀歲,不祝壽,不拜客,有蒙賜顧者,概不接帖,不登門簿,亦不答拜。至於四方親友,或謁進,或遊學,或覓館來京枉顧者,亦概不接帖,不登門簿,不敢答拜,統希原諒。」

不過,這些規定統統形同虛設,如同過眼雲煙,送禮之風大有愈演愈烈之勢。

送禮也有一套潛規則——五子登科=紋銀五兩;強仕=四十兩(取《禮記》四十強而仕);大衍=五十兩(取《周易》大衍之數五十);耳順=六十兩(取《論語》六十而耳順);「百壽圖一軸」=一百兩,「雙柏圖一座」,即二百兩;「秦關一座」,是一百二十兩(「函谷關高一百二十丈」);「毛詩一部」=三百兩,蘊意來自毛注《詩經》有三百零五首詩。「孟津一渡」,則是八百兩,意八百諸侯渡孟津伐紂;「千佛名經」=一千兩。

除了黑話,行hui的具體數額也有固定的標準,什麼品階的官員、什麼職位、什麼事情,該收多少銀子,都有著硬核標準的,送少了不行,送多了也不行。每到逢年過節,各地「跑部進京」」走親訪友「,其實都是心知肚明的了。

除拜年收禮和「生辰綱」外,上官得到的孝敬還有冰敬炭敬。

「瑞雪逍遙下九重,行衙吏部掛彩燈。頻叩朱門獻暖爐,玉做火塘熔炭紅」,「赤日炎炎似火燒,京裡老爺錦扇搖。欲得晴空展雙翅,納來寒玉配君腰」。

所謂冰敬和炭敬,其實是一種向京官、上官行hui的名目,冰敬即是夏天讓上官買冰消暑的費用,碳敬即是冬天買碳取暖的費用。雖然名目上稱之為冰敬、碳敬但並不是真的是讓京官、上官買冰、買碳,而是一種委婉的說法。但是既不提到「錢」「財」二字,無絲毫銅臭之氣,又兼有體貼入微之意,令人感服。

此乃官場規矩,三節兩壽、某缺補差、「冰敬」、「炭敬」都必須送禮,但是並不在枱面之上,是謂「潛規則」。

馮過有錢,卻沒有隨「大流」,拜年禮清一色的書畫及自己的文集。書畫是在大相寺淘的,不貴,價格適中。至於「馮改之文集」則是資南嘉攛掇著由「吉陽書局」刻印的,其中包括《儒林外史》、《菜根譚》等書文以及詩詞,賣的還真不錯,他拿去作拜年禮的乃是精裝本。

這樣的禮物勝在一個「雅」字,收受者欣然接受。

用了五天時間,終算是完成了拜年之旅,真心覺得疲憊。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