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鼎定河山》第二百八十章 錦繡交輝
汴京繁華,正月裡更是一派歌舞昇平的盛世光景。

其實東京的年味,要從冬至開始。

冬至,對於東京人來說,是和新年一樣重要的節日。

為了迎接冬至,汴京城裏,哪怕是再窮困人家,也會置辦上一身新衣服和祭祖的飲食,告慰先祖,迎接新年。

官方也會放開關撲賭博的禁令,讓大家開開心心的在節日裏吃好玩好。

冬至當天,宣德樓前會有車象表演,五輛象著著天子五輅的大車在前,每一輛車上都安排有四匹馬駕車,車上則安置有兩面大旗和一面鼓,跟車的守衛著裝一致,紫色衣衫,帶著帽子,威風凜凜的護衛在兩旁,車後就是七頭大象,每頭大象上也都有一位穿著紫衫的引導員,隨著三聲鼓響後,七頭大象就在旗幟和鑼鼓聲的引導下,一路向前,從南熏門來到宣德樓。等到了宣德樓前,大象先在地上轉幾圈,然後排成一列,紛紛舉起前腿,向北面皇帝所在的位置行禮,場面十分震撼,禮畢後,大象還能模仿人類唱喏。

此時的宣德樓前人流不息,大家絡繹不絕的圍觀大象。有生意頭腦的店鋪,會兜售用土木粉捏的小象,捏出來的小象,憨態可掬,引得人們紛紛購買。

除了車象表演,冬至時,還能看到皇帝的禦駕,去太廟和郊壇祭祀,儀仗一路迤邐,聲樂陣陣,祭祀完畢後,皇帝還在宣德樓前赦免一些囚犯,被赦免的囚犯,高呼萬歲,聲威陣陣。

除夕這天,在皇宮裏會舉行大型的驅鬼逐疫的大儺儀,這個大型儀式,會有上千人參加,有人戴著假面、穿著綉畫色衣、手持金槍龍旗;有人身披介胄,打扮成門神;還有人扮演判官、鍾馗小妹、土地爺、灶神等等角色。

雖然老百姓們看不到皇宮裏的儀式過程,但在皇宮裏驅鬼逐疫後,大儺儀的參與人員還會從皇宮出來,一路來到南薰門外的轉龍灣,在這裏進行最後的「埋祟」,這一路,大家都可以跟隨,埋祟後,儀式才徹底結束。

正月初一至初三,街頭巷尾,都是用各種食物、生活用品、水果點心乃至柴禾木炭玩關撲遊戲的攤子。

在馬行街、潘樓街、州東宋門、州西梁門外踴路街、州北封丘門外及州南一帶,都搭了彩棚,這些棚子裏擺著五花八門的攤子,有賣帽子梳子的、賣珠玉首飾的、賣衣服的、賣裝飾用的假花的、賣領巾抹額的、賣靴子鞋子的,還有賣各種小玩意兒的,其間也有專門表演歌舞的娛樂場所。

汴京的各個街道上,行人來來往往,車水馬龍。

等到了傍晚,富貴人家的女眷們也會出門遊玩,她們有的縱情觀賞大家玩關撲遊戲,有的則去欣賞歌舞表演,也有的去路邊飯店吃東西。

到了正月初七,就開始為十五的燈會預熱,京城裏的燈山開始上彩。

五顏六色的彩燈被點亮起來,交相輝映中照出一片錦繡斑斕。

面向皇宮的那一側的燈山,裝飾得尤其華貴,繽紛彩緞,層層錦繡,堆疊如山,上面畫著神仙故事,和市井賣葯賣卦之類的日常生活。

三個橫向並排而列的大彩門,上面全部用彩緞裝飾,門上懸有一個大木牌,木牌上寫著金光閃閃的大字。中間門上寫「都門道」,左右兩個門分別寫「左右禁衛之門」,在最中間的上方還懸有寫著「崇寧與民同樂」的木牌,

彩山的兩側,有用各色錦繡絹緞紮起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兩位菩薩分別騎著獅子和白象。兩座菩薩彩像每個手掌的手指,製作工藝十分精巧,不但會噴射出五道水柱,還能搖動。

從燈山到宣德門樓橫大街一百多丈的路上,有一塊空地,是用棘刺圍起的「棘盆」。在「棘盆」中,設有兩根高達數十丈的長竿,長竿也被各色錦緞裝飾的花團錦簇,用紙糊成的百戲人物被懸掛在長竿上,風吹過,人物緩緩的飄動,看起來好似飛在半空中的神仙。

除了「棘盆」,在空地內還設有樂棚,官家的樂工會在這裏演奏樂器,表演雜戲,左右軍也在這裏表演百戲。

宣德樓樓下則用枋木壘成一座露天的大戲台,四面的欄桿也全都張燈結綵,華麗非常。戲台兩側由列隊整齊的禁軍士兵守護,他們手持骨朵子,身穿錦袍,頭戴襆頭以及簪著禦賜的裝飾絹花,面向樂棚站崗。教坊、鈞容直的成員和露台伶人,會在這裏輪番表演各種雜劇。

等到了十五元宵節這天,百姓們就可以在露台下觀賞表演了。

太祖常威削平群雄後宣稱:「朝廷無事,區宇鹹寧,況年穀之屢豐,宜士民之縱樂」。詔令開封府更放十七、十八兩夜燈、後遂為例。這就將昌代開創的元宵燈節的放燈由三天增加為五天,上元節遊觀之盛前所未有,城鄉張燈之廣遍及全國。連小集鎮元宵張燈也要在土地廟前扎小鰲山。

朝廷對士民觀燈更持鼓勵的態度,規定「凡來禦街觀燈者,賜酒一杯。」

元宵燈會時間之長,規模之大,景觀之瑰麗,燈具之奇巧,大大跨越了前代。

大定元宵張燈,其代表之作為「鰲山」燈。鰲山是上古神話傳說中的海中高山。據《列子。湯問》:渤海之東有大壑,其下無底,中有五山,常隨波上下漂流,天帝令十五巨鱉舉首戴之,五山才兀持不動。

元宵燈節,京城、州府普遍以這一傳說立意,設計大型鰲山燈組,其構思既與傳說關聯又有變通,其造型通常為一隻或數隻巨鱉背負山巒,山上薈萃千百盞華燈,山石、樹木齊備,點綴以佛、仙、神的雕塑、繪畫。山上可容樂工伶宮奏樂,山前設有大露台,供歌舞演出或工藝品展示。鰲山燈氣勢恢宏,體量巨大,疊翠堆金,浮光耀影,常為燈會壓卷之作,寓「江山永固,長治久安」之意。故帝後、嬪妃、臣僚都要在特定的時辰觀賞鰲山燈。

既適逢其會,馮過自是不會錯過這等良辰美景,與陳亮等友人共遊,又有資南嘉數女皆作男裝,賈小春率馮一等則散在周圍護衛周全。

城中主幹道上遊人如織,摩肩擦踵,至若諸街巷亦是人聲鼎沸,千姿萬態的花燈將汴京渲染如晝,好一座燈火輝煌的不夜城。

一路緩緩行去,入目處皆是花燈。

心靈手巧的製燈人,將獸角、翎毛、琉璃、皮革、絲綢巧妙運用,將燈造成牡丹、蓮荷、曼陀羅等花卉的形狀,更有車輿燈、屏風燈、佛塔燈、鬼子母燈等,還有鯇燈、玉燈、石燈、琉璃燈、綴珠燈、羊皮燈、羅帛燈等等。燈用犀珀或玳瑁裝飾燈圈、燈座。

玉燈則多用白玉組成,晃耀奪目,如清冰玉壺。石燈為高麗進貢,竅石燭幽,若慧鏡揚彩。琉璃燈用五色琉璃製作,其上品為「無骨燈」——無骨燈者,其法用絹囊貯粟為胎。因之燒綴,及成去粟,則混然玻璃球也。這種燈沒有圈骨,其圈片渾然一體,上面可繪飾龍綜、魚紋等圖案,分光疊翠,效果良好。綴珠燈以五色珠為網,下垂流蘇,飄逸亮麗。羊皮燈即在羊皮精鏤細刻,妝染如影戲之法,是一種皮影燈。羅帛燈之類尤多,或為百花之形,或成網眼之狀,間以紅白二色,名為「萬眼羅」的最為珍奇。

還有人更用轆轤把水引到燈山最高處,用大木櫃貯放,逐時放下,如瀑布狀,又用草把扎縛成巨龍,草上密置燈燭數萬盞,望之蜿蜓,如雙龍飛走。

且有各種燈品燈組,如強置燈放護城河上組成的「燈橋」;在鬧市區街上空懸掛彩索,懸燈於上的「過街燈」;市數十丈的「燈竿」,以繒彩結束,紙糊百戲人物,懸於竿上,風動宛若飛仙。

眾人興緻勃勃的觀賞著漸次懸掛著的花燈,金碧相射、錦繡交輝委實是目不暇接,美不勝收。且還得「分心」欣賞萬眾參與的大文化活動。

值此全民狂歡之際,少不了有百藝群工,競呈奇技。每夕樓燈初上,就有市民社團及藝人上街化妝遊行,表演各種舞蹈、杵歌、傀儡、竹馬等節目,其多至數千百隊、連亙十數裡。一些人家還閑設雅戲煙火,花邊水際,燈燭燦爛,遊人士女縱觀,則迎門酌酒而去。

在這山燈凡數千百種,極具新巧,怪怪奇奇,無所不有的燈的大世界中,「燈市」應運而生,燈謎呼之而出。

諸燈市前以絹燈剪寫燈詞,時寓譏笑,及畫人物,藏頭隱語,及舊京諢語,戲弄行人。此即前代的辭、隱語即謎語被引用入燈節、燈會而演化出來的中國燈文化又一顆明珠——燈謎。

隨著賞燈的盛行,猜燈謎也成為元宵節最受歡迎的節日習俗之一。仁宗時期,上元佳節為歌頌開平,拈詩成謎,懸燈招猜者,後猜燈謎風靡大定。

在京瓦肆伎藝有毛詳、霍百醜專說商謎……其餘不可勝數。不以風雨寒暑。諸棚看人,日日如是。所謂「商謎」就是聚人猜詩謎、字謎、戾謎、社謎,也就是謎語。

上元節時,歡樂沸騰的百姓,民間喜謎者將謎書於紙箋,貼於明亮的紗燈上,供人猜射,射中後有薄禮相贈,自此「燈謎」誕生。猜謎語已成為當時元宵節的一項不可或缺的重要活動。無論是官員還是文人,都常常以謎語互為戲謔。

正所謂是:元宵到,花燈鬧。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