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鼎定河山》第二百四十八章 豐亨豫大
次日是旬休,馮過仍是卯正起床,在甄金蓮的侍奉下穿衣洗臉。

話說他中了狀元成為翰林官,地位待遇也是水漲船高,馮去疾正忙著找牙人雇傭仆婢呢。

東京凡雇覓人力、幹當人(雜役)、酒食作匠(廚師)之類,各有行老供雇,覓女使即有引至牙人。「行老」、「牙人」,都是介紹雇傭勞動力的中介。

大定取消了宵禁,實現了坊市合一,五花八門的各種經營活動擁擠在街巷裏,從早五更到晚三更,通宵達旦,儘是人間煙火味。

經營活動多了、雜了、亂了,便需要規範,於是出現了「行」這個組織。藥行、卦行、香行、米行、肉行、車馬行……在大定至少不下一百六十個行當,行有行規,連從業的衣著都是有固定格式的。

比如,香鋪裡的裹香人,就得戴帽子,並有披肩;質庫裡的掌事,就穿黑色長衫,扎系角帶,不戴帽子。

「牙人」的袖子相當長,那是為了方便摸手指頭算計錢多錢少,來討價還價。

買賣糧食的有「米牙」,買賣牛馬的有「馬牙」,買賣茶葉的有「茶牙」,買賣房屋的有「莊宅牙人」,連僕人奴婢的買賣,都有專門的「牙人」去負責。如果對某個行業沒有深入了解,掌握大量買賣信息,是做不好「牙人」的。

「牙人」吃的是青春飯,年紀大了不能當「牙人」,否則就要挨板子。沒有一定的經濟實力也當不了「牙人」,當「牙人」要有一定的經濟擔保,以證明自己有這方面的實力。

最後是持證上崗,這個上崗證叫「身牌」,是一種木牌子,上面寫明「牙人」所在的地區、職業領域,以及歸屬哪裏管理等從業信息。

「牙人」交易前,必須先出示自己的「身牌」,沒有「身牌」,是不能進行交易的。

付出和收穫總是成正比,「牙人」不好當,但是收入卻頗豐厚。

譬如,在京城買賣房子,向政府繳納二分的稅,向牙人支付一成的傭金。這「牙人」的收入也太可觀了。

另外,非常重要的是,牙人一般都是世襲的,最初牙帖定有限額,由戶部分配到各省布政司核發,「原牙帖商人物故,其兄弟子孫許持原帖呈明捐換。」原領牙帖商人病故,「如非嫡親兄弟子孫不準更換,隻準捐充,如有冒名頂替者,照私充律治罪。該商物其兄弟子嗣匿飾不報持原帖承充者,經人告發,官令退帖治罪,」此外,官府對牙人的品德也有一定要求,必須是忠厚老實,還規定必須在牙帖標註的地方經營,不得跨越地盤。

從以上可以看出,牙戶是一種壟斷性很強,乃至帶有福利性質的行業,一般人可望不可即,你得花錢買資格,有時候有錢都不一定行,還得上頭有人。一旦進入,就相當於端上了金飯碗,只要商業繁榮,總有機會掙到錢的。

了解了這些,馮去疾怎舌不已,頻有些意動。但也只是想想罷了,他主管馮氏商行,經手的資金非比尋常,牙行再有前途,委實也是看不上的。

至於甄金蓮,則是董小宛讓她暫時照顧馮過起居的。小妮子雖然才十四歲,服侍人倒是手腳麻利,談不上無微不至,卻也甚為周到。

話說馮過在小駱村時是堅決「自力更生」的,嚴詞拒絕了馮沈氏遣派「身邊人」。可人在東京身不由己哪,董小宛盛意拳拳,他實在沒法子拒絕。

有時他會想,我是何德何能啊,讓董小宛飛蛾撲火般不管不顧地待在自己身邊,且隻默默的付出不爭不搶。這樣的女子,秀外慧中,溫婉柔美,好似出水芙蓉般潔靜,優秀的讓人完全忽略了其出身不好的「缺陷」。

她讓情同姐妹的甄金蓮來侍奉自己起居,馮過怎生拒絕?不看僧面看佛面……好吧,不凡爾賽了,太矯情。

昨晚酒喝的不少,好在年輕恢復快,倒是沒有宿醉的頹靡。

都說有緣千裡來相會,他委實想不到出去聚個餐便能碰上那一班人,要不怎麼說世界太小呢。

呵呵,世人以蔡京等為「六賊」,恨不得飲爾血啖其肉。

譬如那「東南王」朱勔,在方臘事件中被削職為民以平民怨,但其後又官復原職,且「進見不避宮嬪」。有次宴會上,崇寧帝特意與朱勔握手,對此朱勔倍感榮耀,後在這隻手臂纏上黃羅,與人見面作揖此臂不舉。

譬如戶部尚書王黼,借位高權重之機為姦邪,搜羅很多子女玉帛享樂,和皇宮差不多。誘惑並搶奪徽猷閣待製鄧之綱的妾,反而給鄧之綱加罪流放到嶺南。他請求設應奉局,自己兼任提領,中外錢財允許他隨便用,竭天下財力供應奉局的費用。官吏推測皇帝和王黼的意思,凡是四方水土所產的珍奇之物,都苛取於百姓,但進奉給皇帝的珍品不到十分之一,其餘的全歸王黼。禦史陳過庭請求罷去那些以禦前使喚為名的冗官,京西轉運使張汝霖請求罷去進奉西路花果,宋徽宗已經採納,王黼又上章彈劾他們,二人都被流放遠郡。

譬如「隱相」梁師成,善於逢迎,希圖恩寵。皇帝本來是把他作為下等奴僕的,卻因此提拔他為近臣,凡是皇帝詔令都出自他的手,他選那些擅長書法的小官練習模仿皇帝的字體,摻雜在詔書中頒佈,朝官不能辨別真偽。

譬如李彥,繼為大內總管,將楊戩之前收括的田地併入西城所,共得田三萬四千三百餘頃。由是破產者比屋,有朝為豪姓而暮乞丐於市者,先後杖死良民千餘人,京東、河北人民群起反抗。

譬如童貫,手握兵權二十年,恩寵顯赫,門庭若市,嶽牧、輔弼多出自他的門下,廝養、仆圉官諸使者達數百人。他極盡邪惡,招致禍亂,天下遭殃,即使把他剁成肉醬也不能抵償他的罪責。

譬如六賊之首蔡京,首倡豐、亨、豫、大之說,視官爵財物如糞土,前代積累的財富被揮霍一空。他又說和足以廣樂,富足以備禮,於是鑄九鼎,建明堂,修方澤,立道觀,做《大晟樂》,制定命寶。任用孟昌齡為都水使者,開鑿大伾三山,建天成、聖功二橋,大興土木徭役,服役者不下四十萬。兩河人民,愁困不聊生,而蔡京竟以稷、契、周公、召公自居。又想擴大宮室規模以求恩寵,召童貫等五人,暗示說宮中狹窄簡陋。童貫等都聽命於他,他們各顯神通,爭相以堂皇奢侈為得意,而延福宮、景龍江的修建,使皇帝等更奢靡,修了更加華麗的艮嶽。其罪責累累,罄竹難書。

不過,有一說一,在馮過看來,蔡京當政還是有所作為的。

譬如,他當政時期,社會救助制度的推行力度之大,在古代歷史上是罕見的。其推行的居養院、安濟坊和漏澤園制度,無疑是大定救濟制度發展的高峰,在中國歷史上是空前的。正是蔡京將社會救濟活動規模化、制度化。

崇寧年間主持「崇寧興學」,為大定三次興學運動效果之首。主要舉措有:全國普遍設立地方學校;建立縣學、州學、太學三級相聯繫的學製系統;新建辟雍,發展太學;恢復設立醫學,創立算學、書學、畫學等專科學校;罷科舉,改由學校取士。是大定「興文教」政策的集中體現,對本朝教育事業的發展起了重大作用。

除了這「六賊」,在原時空,汪伯彥、黃潛善、孫覿、高世德可都是反面人物,嗯,還有和馮過同「辦公室」的那兩位。至於趙明誠,則是恨屋及烏了,算不上是受了無妄之災,和這些人混跡一起,近墨者黑,早晚成一丘之貉嘛。

當然,馮過對姓趙的「恨鐵不成鋼」,關鍵在於李清照。

他對這位「千古第一才女」觀感極是微妙,文壇頂流,對後世影響極大。這樣的女子很難有人能般配呀,趙挺之差太遠了。

那個時空,李格非因為遭人陷害而被貶,當時世代為官的趙家為了不受牽連,決定「休了」李清照。當然,趙家之所以休她,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李清照沒能為他生下一兒半子。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在古代封建思想的禁錮下,趙父趙母逼趙明誠休了李清照就不足為奇了。趙明誠顯然還是放不下李清照,於是事情就這樣僵持不下。

而預感不妙的李清照也主動回到娘家去了。就在趙明誠左右為難時,夫妻關係懸崖式的掉入了谷底。

趙明誠知江寧府時,發生了一次叛亂事件。原來當時禦營統治官王亦心生不軌,趙明誠的部下曾將此事彙報給了他。而趙明誠非但不以為意,還在王亦叛亂的時候棄城而逃。事後趙明誠被朝廷革職查辦。趙明誠的孺弱膽小讓李清照萬分震驚,失望之餘對趙明誠開始疏遠起來。

趙明誠羞愧而死後,李清照萬念俱灰,一個人開始了漂泊不定的生活,在孤苦淒涼中度過了餘生。

可以這麼說,嫁給趙明誠,絕對是李清照的不幸。

寧拆十座廟不拆一樁婚?不存在的,馮過便尋思著該如何拆散李、趙的「美好姻緣」。

嗯,今天便是約好了拜訪李府。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