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鼎定河山》第三百四十三章 恤刑慎獄
京察是吏部考核京官的一種制度,三年一考。

京察的考核,以「四格」、「八法」為升降標準。

「四格」分別為:守、政、才、年。守,代表操守,分為廉、平、貪;政,代表政務,分為勤、平、怠;才,代表才幹,分為長、平、短;年,指年齡,分為青、中、老。每格按其成績列為稱職、勤職、供職三等。列一等者記名,得有升任外官的優先權。

「八法」為:貪、酷、無為、不謹、年老、有疾、浮躁、才弱。分別給以提問、革職或降級調用的處分,年老和有疾者退休。「八法」後來去掉了貪、酷,改為「六法」。按照「六法」考核後,被認定為「不謹」、「罷軟」者,革職處分;屬「浮躁」、「不才」者降職處分;「年老」、「有疾」者勒令退休。

京察的年份也是確定的:根據天乾地支紀年法,凡是遇到地支為「子」、「午」、「卯」、「酉」的年份,就京察一次,比如甲子年、甲午年、丁卯年、丁酉年就都是京察的年份。

每次到了京察的年份,由吏部主持,將在京的尚書、侍郎、都禦史、內閣學士、副都禦史侍郎作為一組,進行考核,這些人的相關考核資料整理成一本。

在外的布政使,凡是在京師兼職的,也在京察範圍之內,這些人作為一組,進行考核,他們的相關考核資料整理成一本。這些一省主官的考核,吏部要準備他們的簡明履歷清單,向主政者請旨。

以上這些人,在品級上,都是一二品的大員。

此外,京中的三品、四品、五品、六品京堂,內閣侍讀學士、翰林院侍讀學士、翰林院侍講學士、左右庶子、府丞,這些人作為一組,吏部要準備他們的簡明履歷清單,他們的資料整理成一本。

五品以下的官員,包括翰林、詹事、六科給事中、都察院十三道監察禦史,各部暨內閣附院等各個衙門的人員,以及小京官、筆帖式,都是先由其所在衙門的長官按照守、政、才、年四格,對其進行評定,並需要書面材料,填寫明白。

各布政使司所轄府、縣諸官員則逐級評定,統一交付吏部,以作為升降標準。

今年恰是丁卯京察年,可以預見的是,銅鞮陳知縣考評少不了「不謹」和「無為」,綿上秦知縣當是「浮躁」和「才弱」,若馮過「翻案」成功。

呃,馮通判完成四殺,治下知縣盡墨。

二度驗屍,通判衙門的仵作曉得本衙上官手段,仔細認真檢驗,不敢有絲毫懈怠。

術業有專攻,馮過於法醫學隻略懂皮毛,知曉常理性的推斷,具體工作自是要交與專業人士去做。

他倒沒感覺「書到用時方恨少」,畢竟人的精力有限,又哪能做到樣樣精通?

比如被譽為「法醫學之父」的宋慈主張恤刑慎獄、直理刑正、由表及裏、系統觀察、以因求果、重視實驗,本無醫藥學及其他相關科學知識。為彌補這一不足,他一方面刻苦研讀醫藥著作,把有關的生理、病理、藥理、毒理知識及診察方法運用於檢驗死傷的實際;另一方面,認真總結前人的經驗,以防止「獄情之失」和「定驗之誤」。他總結了大定和以前法醫方面的經驗,再加上本人四任提刑官期間檢驗的心得,撰成《洗冤集錄》五卷,於驗傷、驗屍、血型鑒定、檢骨、死傷鑒別、毒物分辨,以及急救法、治服毒藥方等,均有記載,被譽為司法檢驗寶典。

他在《洗冤集錄序》開宗明義地說:「獄事莫重於大辟,大辟莫重於初情,初情莫重於檢驗。蓋死生出入之權輿,幽枉屈伸之機括,於是乎決。」

宋慈認為,只有通過嚴密的檢驗,才能保證斷案審判不冤不枉。

馮過雖不通檢驗,卻也通讀此書,並以此警醒,力求做到不冤枉好人更不放過壞人。

一個多時辰後,仵作稟報完成檢驗,將檢驗報告呈上。

馮過細細看罷,與綿上縣仵作李道如描述基本一致,死者的左耳、腦門部位都有傷痕,都可致死。關鍵是死者頸部的勒痕,此份報告清清楚楚寫的是「無青紫赤色,但只是白痕」,馮過瞬間想起《洗冤集錄》中所言:

自縊、被人勒殺或算殺假作自縊,甚易辨。真自縊者,用繩索、帛之類系縛處,交至左右耳後,深紫色……若被人打勒殺,假作自縊,則痕跡淺淡……凡被人隔物,或窗欞或林木之類勒死,偽作自縊,則繩不交。喉下痕多平過,卻極深,黑黯色……死後系縛者,無血,系縛痕雖深入皮,即無青紫赤色,但只是白痕……

賓果,真相已明。

余氏脖子裏的勒痕正符合《洗冤集錄》中死後系縛的描述,明顯是死後所致。

馮過冷冷的看了綿上秦知縣一眼,而後再審王黑小。

據王黑小交待,他錯手殺死余氏,清醒過來後惶恐萬分,良久方想起要掩飾罪責,拿了繩索在余氏脖子上勒了幾下,留下勒痕,想以此造成是余氏自溢的假象。

他顯然是無知之極,也弄巧成拙了。

經檢驗後,秦知縣認定王黑小是故意殺妻,一番拳打腳踢後又以繩勒余氏頸部致其死亡,手段之狼毒情節之惡劣令人髮指,乃不赦死罪,遂上報以「故意殺妻」罪按律當斬。

通過再度檢驗及審訊,馮過改判王黑小為「夫毆妻致死」之罪,按律判為絞監候。

所謂「絞監候」,即對於那些尚有疑問或是有矜免情節的案件,則判處「監候」,稱為「斬監候」或「絞監候」。被判斬、絞監候的案犯,不在當年處決,而是暫時監禁,留待來年秋審或者朝審再做判決。到時如定為情實,即執行絞刑;定為緩決、可矜、留養承祀的,或繼續監禁,或減等發落,或枷責釋放。所以,絞監候有可能處絞,也有可能不處絞。

綿上縣仵作李道如檢驗有誤,判處杖八十。

至於秦知縣,雖無罪卻有責,記錄在冊,過幾日京察自有考評。

真真是一個饅頭……呃,是一碗茶引發的血案,所以說衝動是魔鬼,人在情緒失去控制時容易做出害人害己之事。情緒管理,真的很重要。

至此,馮通判完成了「三把火」,可謂是最火的新官。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宗澤這位主官京察考評絕對好不了,至少是「失察」。

當然,這些事馮過事先都和宗澤通過氣,以宗澤為人,亦不會心生齟齬。

到任月余,積壓的上百宗懸案讓馮過處理的七七八八,此乃實打實的政績,不止京察必列優等,更成了百姓爭相稱頌的好官。

「神探馮」的美譽甚至傳到了京中,一乾親朋好友紛紛致信以賀。

馮七郎一一回信,雖有近一個月的假期,但往返就得二十多天,時間盡耗在路上了,再者到任方兩月,便乾脆在原地過年得了。

給資哲、辛棄疾等師長的信大抵彙報工作情況和思想動態,再請教請教官場相關事宜。

未婚妻資南嘉和紅顏知己董小宛、應素白處則需好生用心對待。嗯,他自認非多情種子,實在是不知如何應對,唯有用心以誠。

應素白那裏他寄了厚厚一疊書稿,是「木蘭從軍」的摺子戲。這個時空亦有「木蘭辭」,「花木蘭代父從軍」的故事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他的這出話本便是以此傳說為藍本改編而成。

那個時空,他有幸觀看了兩部「花木蘭」的電影,一中一外,皆是當紅女星主演,各有千秋,不過他還是喜歡劉天仙的表演多些,或是其所表現出的那份堅韌勇敢更真實些吧。是以,他所寫的這個話本大抵是以劉天仙版的為參照,很是期望應素白能親自演繹出英姿颯爽的花木蘭。不過,應素白這二年退居幕後,大抵不會再重登舞台了,「花木蘭」一角多半會落到梁紅玉身上,倒也諳合。對了,梁紅玉和韓世忠似乎走的很近,郎情妾意的怕是私定終身也未定。他倒是樂見其成,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唄。

給董小宛的信只寫了一闋詞:

「彩袖殷勤捧玉鍾。當年拚卻醉顏紅。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從別後,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

董小宛開初便是因為馮七郎的才學而情根深種,馮過能回報這位女文青的便是多多為伊寫詞作文,而且是私人訂製的,譬如這闋《鷓鴣天》。

當然不能厚此薄彼,呃,於情於理都需對資南嘉更看重些,除了聊了近來的工作與生活,馮過仍是贈詞一闋:

「恨君不似江樓月,南北東西,

南北東西,只有相隨無別離。恨君卻似江樓月,暫滿還虧,暫滿還虧,待得團圓是幾時?」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