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鼎定河山》第九十章 星辰大海
不,你的征途應該是星辰大海……吧?

馮過絕對想不到甘誠的變化竟是如此之大,但或許他心中早有此夢。對呀,世界那麼大,誰不想到處去走走看看呢?

這其中,汪大淵是誘因,早早地播下了種子——

泉州,各種膚色和操各種語言的人們,摩肩接踵;琳琅滿目的中西奇貨,堆積如山;港灣裡停泊著來自世界各地的各種各樣的大小船隻;特別是那些中外商人、水手所講的外國風情,是那樣的生動、有趣。

一行人直抵作為中轉站的瓊州。然後穿過西沙群島,先後經過交趾和佔城,到達的柬埔寨海岸。在吳哥王朝尚存的階段,目睹了風格奢華而詭異的佛教寺廟。君王的宮殿前都放著金象、白象、金孔雀、玉石猿猴等寶物,令人感覺眼花繚亂。這裏的田地肥沃,農產品十分充足。貴族們的家居和飲食器具都由黃金鑄造,格外華麗。這裏殺人不用償命,但土人殺死自己或同伴,則需要一命償一命。這裏的女性也保留了南洋地區的原始習俗,需要在成年後去附近寺廟**。男子也會向外來賓客兜售妻子,並以行情看漲為榮。

在加裡曼丹的渤泥和汶萊,一行人得到當地部族的熱情款待。即便在酒宴上喝酒上頭,自己的行李也會在醒來後依舊分文不差。這些南洋佛國幾乎沒有戰爭威脅,所有人都沐浴在佛教文化的慈悲光環之下。居民們在白天休息,等到夕陽西下才出來勞作。雖然工作時間不長,但是當地的火山灰質土壤具有很強肥力,可以保證足夠的農業產出。外商可以用白銀、赤金或鐵器交易,換得玳瑁、梅花片腦、肉豆蔻、小丁皮等特色物產。

離開南洋腹地後,船隊利用海洋冬季風,穿過了風高浪急的海峽。在這個過程中,巨大風浪讓羅盤都一度失靈。雖然一行人經過了考驗,但海面上的龍骨和破木片都在暗示,有人已經因天氣而不幸遇難。

經歷了九死一生的考驗,廣袤的異國世界呈現在眼前,這裏有各種膚色的商人,販賣珠寶、武器和工藝品和駿馬,將寶石等貴重礦物,帶回家鄉出售。這裏的男女會戴頭巾或者紗麗。一些出身剎帝利種姓的女性也善用梭鏢習武,還會取蛇毒幫助戰鬥。西南海岸的卡利卡特,以盛產胡椒粉而聞名。這裏同樣土地肥沃,且人民尚氣用事,喜歡攜帶弓箭等武器出行。但馬拉巴爾海岸的其他區域就物產不夠豐富,許多海中島嶼有蟲蛇橫生,讓人類難以接近。但特定小島卻盛產昂貴的紅寶石,在市場上價值不菲……

聽聽聽聽,這說的都是啥話呀……真那麼神奇麽?殺人不償命?兜售妻子?玳瑁是啥玩意兒?紅寶石?

講真,莫說是甘誠,便是馮過也有些心動了,當然不是因為什麼「兜售妻子」哈。

甘誠終究是踏上了週遊世界之旅,即便其母甘汪氏用眼淚大法也未能留住。甘炳炎貌似很淡定,甚至和髮妻開玩笑:「咱們再努力努力,說不定就能讓那臭小子有個弟弟了……」至於他背地裏有沒有因思子心切而老淚縱橫那便不得而知了。

雖說「父母在不遠遊」,但「遊必有方」。對於甘誠而言,外面的世界很大很精彩,的確可去看看。他原就有顆不安分的心,廣闊的天地才是他實現人生理想之所在。金麟原非池中物,一遇風雲便化龍。

而站在甘炳炎的角度來看,甘家的現狀亂象叢生,更是險象環生,生存發展空間被壓縮的難以容身。內有族人百般指責唾罵恨不得讓他這一脈「一死以謝天下」,外有官府「榜上有名」、商界對手虎視眈眈,真真是有心殺敵無力回天,讓甘誠留下來蹉跎一生?大好男兒就應當闖蕩拚搏,哪有混吃等死的道理。若是以往倒也罷了,傳宗接代、開枝散葉便算是回報了祖輩,可現今這狀況……

都說向死而生,眼下正是最好時機。走吧,走吧,人總要學著自己長大;走吧,走吧,人生難免經歷苦痛掙扎……

世人不知道的是,甘誠此去,可絕不止是「廣闊天地大有可為」,而是「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征服世界由此開始。

世人更想不到的是,日後青史留名的「信州四子」居然是開初最不知名的甘誠邁出了第一步,某種意義上來說,也屬他的成就最大。

所以說:寧欺白須公,莫欺少年窮。終須有日龍穿鳳,唔信一世褲穿窿。

這一年,徐元傑二十歲,甘誠十八歲,劉幾十七歲,馮過十五歲。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

甘誠南下,馮過徐元傑與劉幾則於帶湖畔苦讀詩書,以期來日。

信江水浩浩湯湯西流去,不舍晝夜。

信江,水名,江西省境內較大河流之一,又名上饒江,古名余水,昌代以流經信州上饒而名信河,又稱信江。

發源於浙贛兩省交界的懷玉山南的玉山水和武夷山北麓的豐溪,在上饒匯合後始稱信江。幹流自東向西流向,流經上饒、鉛山、弋陽、貴溪、鷹潭、余江、余乾等縣市,在余乾縣境分為兩支注入鄱陽湖,沿途匯納了石溪水、鉛山水、陳坊水、葛溪、羅塘河、白塔河等主要支流。

鄱陽湖,古稱彭蠡、彭蠡澤、彭澤,位於江西北部,地處九江、南昌、信州三府,是中國第一大淡水湖,

鄱陽湖南去千裡,便是另一大淡水湖——洞庭湖。

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見孤峰水上浮。聞道神仙不可接,心隨湖水共悠悠。

洞庭湖,古稱雲夢、九江和重湖,處於長江中遊荊江南岸,跨嶽陽、汩羅、湘陰、望城、益陽、沅江、漢壽、常德、津市、安鄉和南等地。

《湘妃廟記略》稱:「洞庭蓋神仙洞府之一也,以其為洞庭之庭,故曰洞庭。後世以其汪洋一片,洪水滔天,無得而稱,遂指洞庭之山以名湖曰洞庭湖。「這就是洞庭湖名稱的由來。

「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八百裡洞庭湖水波瀾壯闊,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裡,浮光躍金,靜影沉璧。

洞庭湖西有武陵山,是為「川黔咽喉,雲貴門戶」。

「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陶淵明的這篇《桃花源記》不僅寫出了美好的世外仙境,亦讓武陵聞名於世。

武陵縣有一村叫做「天子崗」,村裏有個醫術很高明的郎中。他身高六尺,五綹長須,見人一臉笑,活像廟裏的羅漢菩薩。長年四季,肩背褡褳,腳穿草鞋,雲遊在芷江、辰州、龍陽、潭州一帶,為人診斷治病。

據說只要碰到他,會死的人都診得話,會癱的人也診得能下田做工。手到病除,亞賽神仙。他的心腸比菩薩心腸還要好。幾多人就為這些事喊他做「鍾神仙」。

可,神仙也是有脾氣的哦,更何況這是位非典型神仙。這位鍾神仙信教,信的是摩尼教,外來的和尚好念經……吧?

其自稱有法術神通,可以「與天通」,「若受其法,則必田蠶興旺,生理豐富,應有病患,不葯自安。」哇哦,有沒有好熟悉的趕腳?治病救人隻依靠其法術,而無需藥物治療!嗯嗯,人家就是這麼說的,而且還真的有許多人相信。

正因信徒日增,鍾神仙又藉以「法分貴賤貧富,非善法也。我行法,當等貴賤,均貧富」為口號,秘密宣傳組織農民加入鄉社,自號「天大聖」,傳教二十餘年,影響擴大到洞庭湖周圍各縣。

離天子崗不到十裡地的草坪鄉楓林口村,有劉八爺者,仗著長子是鼎州知府,漁肉鄉民盤剝村裏,眾皆敢怒不敢言。

某次,鐘相長子鍾昂遇見劉家豪奴逞凶,乃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不想惹來十數惡奴將他狠狠毆打了一番。鍾神仙大怒,乃糾集麾下教眾大破劉家莊打砸燒殺,又恐劉知府報復,乾脆一不做二不休,設計誘其出城一舉擒殺。

事已至此,再無退路,鐘相索性打出了「等貴賤,均貧富」的旗號造反,合攏人馬,在天子崗安營紮寨,立國號叫「大楚」,年號為天載。鐘相稱楚王,立子鍾子昂為太子,設立官屬。「義軍」焚官府、城市、寺觀、神廟及豪右之家,殺官吏、儒生、僧道、巫醫、卜祝及有讎隙之人,並佔據地主的土地歸為己有。「義軍」把殺官吏等稱為「行法」,把平分這些人的財產稱為「均平」,斥大定國法為「邪法」,對於「執耒之夫」和「漁樵之人」,則加以保護。凡是參加起義軍的,一律免除賦稅差科,不受官司法令的約束。

大風起兮雲翻湧,亂象生兮國不安。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