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鼎定河山》第三十六章 忠奸論節
沈致信章淳、蔡卞得政,力排元祐黨人,引恕自助,召刑恕為刑部侍郎。邢恕是個頗不知好歹的傢夥,一下爬上來又反誣宣仁太后當年有廢哲宗之謀,並引用司馬光所說的北齊婁後宣政故事以作佐證。

章淳命蔡京在同文館設獄,組織萬端,詳察此事。蔡京領命先是逮捕內侍張士良,命他講出陳衍事狀,以大逆不道罪處理陳衍,劉摯、梁燾也一起受到彈劾。隨後陳衍被誅殺,劉摯、梁燾也遭貶死,他們的子孫都被禁錮。其餘有關聯的官員也遭到了流放,結果鬧了個大烏龍,經過徹查這次冤案,絕屬子虛烏有。蔡京作為執行者,因此遭到了彈劾,說他覬覦執政的位置,同時彈劾者暗地對皇帝說蔡卞已備位樞府,蔡京不能同時升入,隻進宮為承旨即可。

常佶即位,蔡京被罷官為端明、龍圖兩學士,知太原,皇太后讓皇帝留蔡京完成修史工作。過了幾個月,諫官陳馞又彈劾他與內侍交結,陳馞獲罪被斥退,蔡京也被貶去出知江寧,蔡京很不滿,拖延著不去赴任。禦史陳次升、龔夫、陳師錫相繼議論他的罪惡,這次蔡京被奪去官職,讓他提舉洞霄宮,居住在杭州。

本身蔡京的藝術天賦極高,素有才子之稱,在書法、詩詞、散文等各個藝術領域均有輝煌表現。恰逢童貫奉皇帝之命,以供奉官的身份到三吳訪求名家書畫、各種奇巧之物,在杭州住了幾個月。

蔡京見著機會來了,極力巴結他,日夜陪伴他,凡是蔡京畫的屏幛、扇帶等物,童貫每天都送到宮中,並附上自己的評論,於是皇上開始留意蔡京。同時蔡京又讓太學博士范致虛在朝廷內傳播自己志向遠大的美名,范致虛一向又與左街道錄徐知常友好,常常講出他平日意向,說如果讓蔡京為相,一定會能有作為。不久,嬪妃、宦官也一起稱讚蔡京,等到范致虛升為右正言,起用蔡京為定州知州,蔡京種種手段讓自己得到了回歸朝野的機會。

同時,英宗時期的變法因新舊黨爭反覆不已,沒有取得明顯成效。常佶即位後,有意修熙豐政事,蔡京知道後,做了《愛莫助之圖》獻給皇帝。常佶大喜,決定重用蔡京。等到韓忠彥被罷相,蔡京為內閣四輔,不久,蔡京取代曾布為三輔。詔命傳下那天,常佶在延和殿召見他,賜坐,對他說:

「德宗創法立製,先帝繼承,兩遭變更,國家大計還未確定。朕想繼承父兄的遺志,卿有何指教?」

蔡京乃得重用。

其由放逐大臣被重新起用,一旦得志,天下人拭目以待,希望他能有所作為,而蔡京為相,正如范致虛所言,果真大有作為,常常暗暗假託「紹述」的名義,掌握大權,鉗製天子,用條例司故事,如:

在尚書省設講議司,自任提舉,用他的黨羽吳居厚、王漢之等十餘人為僚屬。重要的國事,如宗室、冗官、國用、商旅、鹽澤、賦調、尹牧,每事由三人負責。所有決策,都出自講議司。

在天下推行方田法,國家對江、淮七路茶實行專賣,導致鹽鈔法被全部改變,凡是舊鹽鈔都不使用,富商大賈曾擁有數十萬緡,一朝化為烏有,成為乞丐,更有甚者竟赴水或弔死。淮東提點刑獄章縡見此情景對他們十分同情,於是上書說改鹽鈔法坑害百姓,蔡京大怒,免他的官;並鑄當十大錢,陷害章縡所有的兄弟。禦史沈畸等因辦案不合蔡京意,有六人被捕或削官。陳馞之子陳正匯因上書觸犯蔡京被處黥刑併流放到海島。

總之,蔡公相一朝主政,便上阿皇帝,中植黨羽,下除異己,直把內閣視為「一言堂」,說一不二,剛愎自用。

但他對新黨戰友也確實「呵護備至」,大力提拔新黨官員,為早前罷朝去官的洗刷「罪名」並重新啟用。

辛棄疾與谘哲便是蒙其恩護方將重返朝堂,縱然蔡京是結黨營私以為一手遮天,作為晚輩的馮過等人又能如何?畢竟,長輩的確是既得利益者。

況且,新舊黨爭從來都是刺刀見紅,不心狠手辣等同於放虎歸山,早晚反受其噬。

至於說阿諛奉承乃至於兩面三刀,既是人品問題,又何嘗不是為官之道?

水至清則無魚。身居高位想要獨善其身難於上青天。而貪汙受賄更是不堪一提,怕的是既要貪又無作為。

可是……真真是恥於與之為伍呀。

馮過默默旁觀,心下暗哂:諸位騷年,爾等soyoungsosimple,此賊之奸乃冰山一角也。……

在那個時空,蔡太師名聲之臭永留史冊。

但他也並非毫無作為,反倒頗有政績。

作為封建王朝歷史上任宰相時間最長的歷史人物,蔡京在任職其間,曾經為北宋未期的社會經濟,文化教育等的發展做出過許多值得稱道的貢獻。生前曾被人譽為「太平宰相」死後卻被罵為「六賊之首」。京是三朝元老,曾五度拜相,銳志改革,公正敢為,他大力推行王安石新法,改革吏治,發展經濟,抑製豪強,為大宋百姓辦了大量的好事,實事,置安濟坊居養院和漏澤園。安濟坊用於救濟有疾病而無力醫治者,「初令諸郡置之,復推行於縣」。居養院「以處鰥寡孤獨,詔以戶絕財產給其弗,不限月數,乞丐者發給米豆,不足即支常平司錢」。漏澤園是由政府劃出地皮,專門安葬那些無力舉喪的窮人,他還把這些社會福利措施列入考核地方官員政績的項目,督促進行。他在教育上,對王安石時期的教育選材進一步完善,大力發展學校。史稱「崇寧興學」在州縣普遍設立學校,實行三舍法,縣學生可以升入州學,州學生可以貢入太學,形成了遍佈全國的學校網絡。在經濟上,他成功地進行了茶法,鹽法的改革,使當時的大宋經濟繁榮達到了鼎盛時期。

蔡京不僅是一位政治人物,也是一個突出成就的藝術家,藝術天賦極高,素有才子之稱,他在書法、詩詞、散文、戲曲等文學藝術許多領域也頗有成就,更是中國書法史上頗有影響的大書法家。歷史上有一種流行的說法,所謂書壇「宋四家」蘇(東波),黃(庭堅)米(芾)蔡(京),史載京其書法「筆勢豪雄,痛快沉著」迨紹聖年間,天下號能書者無出魯公(即蔡京)之右者,「大字冠絕古今,鮮有儔此」、「斷紙餘墨,人爭寶焉」,遂自成一法,為海內所崇焉。這都是對於蔡京書法成就予以高度的評價。

他死後,卻沒有人傳頌他的功德,此因記載其功績的史料大都被蓄意篡改和人為毀壞,甚至張冠李戴給其亂加罪名,加上後世文人墨客落井下石,欲置京於萬劫不復,他們把文藝作品編造加工,把蔡京的歷史面目塗改得面目全非,如《水滸傳》,《金瓶梅》等民間作者,通過加工修改,給蔡京恣意妄加罪名,水滸傳的作者塑造了一個搜刮民脂民膏的代表人物梁中書,為給其嶽父蔡太師祝壽,籌集十萬金銀珠寶,豈不荒唐蔡京一生無女,何來女婿。甚至連當時書壇的「宋四家」的蘇黃米蔡的蔡京,都有人給易與蔡襄。

欽宗皇帝登居,適是金兵大舉南侵之時,作為當時最高統治者欽宗皇帝,不是召集賢能,共謀抵抗之策,反之,為了穩定自己封建專製統治而製造內訌,把對北宋負有貢獻的蔡京加罪為「六賊之首」,真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詞。究其宋史資料,尚無從查尋京通番賣國,貪臟枉法,魚肉百姓,欺壓良善之惡行,也無結黨營私,陷害忠良之舉,那麼京「之賊」有何憑,「奸」有何據。

馮過倒不是要為蔡京翻案「平冤」,只不過是在他看來,評價一個執政者之功過,是非標準,應觀其在執政期間,是否為廣大人民大眾謀福址,為國家和民族作貢獻。

在他想來,對於蔡京這個人,小說等文學作品對他的形象渲染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以至於後人都認為蔡京是個十惡不赦的大奸臣,但實際上是否如此,還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更何況,史書向來都是勝利者的自我表功舞台,春秋筆法一揮,黑白分明?呵呵。至於失敗方,自然會被各種抹黑,昏君無能是必須的,佞奸當道也是肯定的。

沒有了解就沒有發言權,光靠道聽途說的又怎能妄下斷論?言見的都未必就是事相呢。

馮過忽而覺得自己有些佞臣潛質,否則怎會為蔡奸「辯解」呢?

徐元傑幾人卻是沒他那般「胡思亂想」,雖然口中不說,心下卻是將蔡京劃為權臣之列,只是為長者諱不便多言,也是簡直了。

在敵對陣營的舊黨卻沒這許多顧忌,那是可著一頭羊死薅啊。

至於說怕不怕被針對報復,那也是「國朝養士百五十載,仗義死節正在今日」!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