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鼎定河山》第七十三章 驚艷一槍
馮過畢竟是見過大場面的人,舞台劇看過幾回,「XX印象」之類的,從舞台背景、服裝道具到燈光音效,的確夠震撼。「白蛇傳」與前者一比,就好似是一個蹣跚學步的幼童要和世界冠軍賽跑……完全沒有可比性。

但,在「瓊台」的這個舞台上,即使存在諸多問題,應素白一手打造的「白蛇傳」也足夠驚艷。

「優孟者,故楚之樂人也。長八尺,多辯論,常以談笑諷諫」?、「優旃者,秦倡侏儒也。善為言笑,然合於大道。」——司馬遷《史記》。優是職業,後面的是演員的名字。

「所知有鞠道龍善為幻術,向余說古時事:有東海人黃公,少時為術,能製龍禦虎,佩赤金刀,以絳繒束髮,立興雲霧,坐成山河。及衰老,氣力羸憊,飲酒過度,不能復行其術。秦末,有白虎見於東海,黃公乃以赤刀往厭之。術既不行,遂為虎所殺。三輔人俗用以為戲,漢帝亦取以為角抵之戲焉。」——《西京雜記》。也就是漢朝一個皇帝讓人扮演一個叫「黃公」的人來表現故事。

到魏晉時期,裴松之《三國志注》中有「使小優郭懷、袁信,於廣望樓下作遼東妖婦」。這是較早出現的「女裝大佬」形象。

晉朝雖然結束了三國時代的亂世,但隨即而來的卻是更長時間的亂世,戲劇的發展也是無大的變化。直至昌玄宗時開梨園教坊或進行大型歌舞表演或訓練樂工舞姬,「玄宗既知音律,又酷愛法曲,選坐部伎子弟三百,教於梨園。聲有誤者,帝必覺而正之,號皇帝梨園弟子。」戲曲行業亦多稱為梨園行。

大楚時,哀帝甚至親自扮演角色——「莊宗既好俳優,又知音,能度曲,至今汾、晉之俗,往往能歌其聲,謂之「禦製」者皆是也。其小字亞子,當時人或謂之亞次。又別為優名以自目,曰秦天下。」這個好俳優的楚哀帝,甚至給自己取樂個「藝名」,叫「李天下」,頗有霸氣的名字。因此他可能是歷史上唯一的一個參與了角色扮演的皇帝,他扮演的一個角色是誰呢?竟然是自己老婆皇后劉氏的老父親。

戲劇於大定開始真正的出現了興盛的局勢。先出現了話本小說成為說話人表現故事的「劇本」,之後又出現南戲北曲之說,表演形式也日趨成熟。

南戲始於溫州,多為反應家庭倫理之間的劇本,人物之間的對話也有受話本小說影響的影子。同時南戲在舞台上的表現有了角色的分類,這是戲劇史上最早的角色分配。

北曲又叫雜劇,與南戲的角色分配類似,北曲也出現了四大角色分類,分別是「末、旦、凈、醜」四類,不同的是以正末為男主角。

雜劇也好,南戲也罷,皆是這個時代的精神財富,上至皇帝王公下至販夫走卒,皆有所好。

但憑仗現而今的科技想在舞台上完美呈現「白蛇傳」這樣的大戲確是力有未逮,即便是皇家戲曲班子也無法做到。

但應素白另闢蹊徑,特效不夠,口技來湊……咳,不能抹黑小應子的努力付出,得謳歌禮讚。一個年僅十六歲的少女,為了豐富百姓的娛樂生活,為了給這塊貧瘠的文化土壤澆水施肥,嘔心瀝血櫛風沐雨朝乾夕惕殫精竭慮鞠躬盡瘁搜索枯腸死而後已篳路藍縷以啟山林星霜荏苒居諸不息砥礪深耕奮楫篤行……好了,編不下去了。

總之,應素白的無私貢獻是有目共睹的,否則她也不會在花魁大賽這麼重要的時刻一意孤行的上演話本戲劇嘛。可以預見的是,她必然會折戟沉沙鎩羽而歸。

馮過倒是極佩服她的勇氣以及那份執著的不違初心,如若時間充裕,或許還真能排出爆款節目來——後面的事實證明,小七還是太保守,或者他仍未充分了解這個時代百姓的娛樂需求,那簡直可以用「饑渴」二字形容。

事實上,「白蛇傳」自上演始便引發了熱議,而且總的來說是褒多於貶的。應素白確是花了大心思,誰讓她是「戲癡」呢。

因為時間倉促,舞枱佈置自是極為簡陋的,大抵就是雇了畫工在屏風上作畫以代表各個場景,又請了善口技者模擬各種聲音力求以假亂真,至於燈光器樂自也有專人操作。畢竟,故事性很重要,只要能大致講清故事的矛盾衝突與情節遞進,便算成功了一小半。最關鍵的還得是演員的表現,「白蛇傳」嘛,一番人物自然是應素白飾演的白素貞。

巧的是,她也找了位女子反串許仙,這種反差也是一大噱頭,極好地提升了話題流量。

至於應素白,理所當然是關注中心,不過在首日第一場她的登場可謂是姍姍來遲,出場較晚……觀眾居然還沒喊「退票」,倒是出乎意料的了。

因是首演,舞台上很是出現了些狀況,還好不算演砸了,但也因而耽誤了不少時間。

故事情節到了許宣去保叔塔燒絪子回家途中男女主人公首次相遇,算是第一個gc。

扮演許仙的伶人又是獨白又是唱作的,著實體現了一番唱念做打的功底,也將情節較為流暢的演繹了下去——

吃齋罷,別了和尚,離寺迤邐閑走,過西寧橋、孤山路、四聖觀,到六一泉閑走。不期雲生西北,霧鎖東南,落下微微細雨,漸大起來。正是清明時節,少不得天公應時,催花雨下,那陣雨下得綿綿不絕……碰巧見到熟人張阿公搖船經過,遂上船要至湧金門上岸回家。船至豐樂樓前河面時,岸上有人叫道:「公公,搭船則個。」

噹噹噹噹,女主閃亮登場。

但見一個婦人,頭戴孝頭髻,烏雲畔插著些素釵梳,穿一領白絹衫兒,下穿一條細麻布裙。這婦人肩下一個丫鬟,身上穿著青衣服,頭上一雙角髻,戴兩條大紅頭須,插著兩件著飾,手中捧著一個包兒……

著白絹衫兒的自然是應素白了,俗話說「男要俏一身皂,女要俏一身孝」,她便完美體現了這點,簡簡單單的穿著裝扮,不僅俏麗,更有著少婦的韻味。

其實話本裡並沒設定白素貞的年齡,許是看了那部收視神劇,馮過始終覺白許二人應是「姐弟戀」,既然許宣22歲,白素貞當有24、5歲了。應素白這身裝扮,再加上適當的化妝及言行舉止,極為到位的詮釋了此節,怕不是沒少夜讀劇本吧,演起婦人來,絲毫沒有做作違和感。

接下來是雙方的自我介紹,許宣起身道:「不敢拜問娘子高姓?潭府何處?」那婦人答道:「奴家是白三班白殿直之妹,嫁了張官人,不幸亡過了,見葬在這雷嶺。為因清明節近,今日帶了丫鬟,往墳上祭掃了方回。不想值雨,若不是搭得官人便船,實是狼狽。」

好嘛,破案了,這白娘子是孀居寡婦來著,怪道穿一身孝呢。

寡婦?你們懂的。至少台下大部分觀眾都露出了會意的微笑,呃,略顯猥瑣。

接下來是借錢——那婦人道:「奴家只在箭橋雙茶坊巷口,若不棄時,可到寒舍拜茶,納還船錢。」許宣道:「小事何消掛懷。天色晚了,改日拜望。」說罷,婦人共丫鬟自去。

借傘——白娘子道:「便是雨不得住,鞋兒都踏濕了。教青青回家取傘和腳下。又見晚下來,望官人搭幾步則個。」許宣和白娘子合傘到壩頭,道:「娘子到那裏去?」白娘子道:「過橋投箭橋去。」許宣道:「小娘子,小人自往過軍橋去,路又近了,不若娘子把傘將去,明日小人自來取。」白娘子道:「卻是不當,感謝官人厚意!」

許舔狗沿人家屋簷下冒雨回來,當夜思量那婦人,翻來覆去睡不著。夢中共日間見的一般,情意相濃。不想金雞叫一聲,卻是南柯一夢。正是:心猿意馬馳千裡,浪蝶狂蜂鬧五更。

別問這段子涉不涉「葷」,明白告訴你,青樓裡演這個,那已經是純的不要不要的了。

首場演出到此結束,觀眾們可是不樂意了,醞釀了老半天,正到了緊要關頭,你給我來這個——斷章狗,真可恨,必須退票。

不過,咦,都亥時末了,演出時間不止一個時辰了呢,咱們這退票是不太可能了,也太不厚道,穩住。話說,這齣戲感覺很精彩的樣子,明兒個還得趕早過來佔座才對。

這是絕大多數觀眾的心態,有那出手闊綽的豪客滿臉通紅如飲佳釀的甩出一張銀票,謔然起身高聲道:「這是朝陽錢莊本票五百兩,某XXX賞應素白姑娘十七只花籃。」

好吧,17只花籃該510兩銀子,零頭可抹去。做生意嘛,遇到大宗訂單自是可以有折扣的。

這位老兄搶了先機,大大的露了個臉,其他人自是不甘示弱,你十隻我二十隻的出手打賞,視金錢如糞土哪。

這……算是首演成功了吧,馮過沒去具體統計花籃數,但絕不會低於昨日。

甘誠早拍紅了雙掌,破著音高聲叫著:「羅橋甘誠打賞花籃五十隻!」

馮過暗啐:你這麼豪橫,令尊知道嗎?

至於董小宛和甄金蓮,一個微笑一個歡呼,顯然也是為應素白感到欣慰、欣喜。

這才是姐妹情深,絕非塑料花。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