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鼎定河山》第七十七章 天下無敵
於資南嘉而言,「極好極好」便是最好的讚譽了。她出身於書香門第,父親曾執掌翰林院,乃是當世文宗、萬千學子的楷模,自身又聰穎早慧,五歲便開始閱讀經史子集,漢魏歌賦、昌詩楚詞亦是早早接觸,乃是「不世出」的才女。

有一出黃梅戲叫《女駙馬》,講的是馮素貞與李兆廷自幼相愛,由母親作主訂親。後來李家衰落,素珍母也去世。素貞繼母嫌貧愛富,竟逼李兆廷退婚。素珍被逼女扮男裝進京尋兄馮少英,又冒李兆廷的名字應試。不料竟中狀元,被招為駙馬。洞房之夜素貞將真情告訴公主。皇帝迫於形勢隻好赦免素珍,命李兆廷頂狀元之名並與素珍完婚。公主也與改名做了八府巡案的馮少英成親……

所以說戲文誤人呢,再如何女生男相,也不可能一路瞞下來吧,就如木蘭君……聽聽故事就好,當真的話你就輸了。

不過,這也說明了女子再如何有才學也不能參加科舉的事實。

秦楚時期盛行一句話,「女子無才便是德」,要求女子安分守己,不必風流靈巧。大儒章學義更直言不諱的說:「女子通文識字,而能明大義者,固為賢德,然不可多得;其它便喜看曲本小說,挑動邪心,甚至舞文弄法,做出無醜事,反不如不識字,守拙安分之為愈也。女子無才便是德。可謂至言。」咦,居然好有道理的樣子。

大定開國以來,極大的提高了女性地位。太祖甚至鼓勵民間可開辦女校,以期培養出有才能的女性為國謀利為民服務,可惜的是半道夭折,隻好不了了之。但種子終究是灑了,即便不能生根發芽,亦是有收穫的,不少開明且殷實的家庭便讓家中娘子識字讀書。

當然才女終究罕有,方顯得彌足珍貴。

資南嘉便當得起「才女」之稱。不過資家向來低調,除了極小的圈子,外人並不曉得此節。資哲亦嘆曰,吾子不類我,小女聰慧,若換作男兒身,必金榜題名也。被嫌棄的資雲羞愧無言,畢竟承擔父親殷切期盼的他仍是區區一秀才,還真比不得學霸妹子有才。

自身有才,看別人的文字自然就比較挑剔。譬如,資雲動不動就搞「文藝沙龍」,與一乾文青們詩詞唱和,玩的不亦樂乎。但在資南嘉看來,兄長與友人們的唱酬文章實在不夠水準,純粹是自娛自樂,也虧得他們還能相互吹捧。

她的眼光極高,評價起文章來大抵只會用「尚可」二字,「極好」尚屬首回。

是時,同在「綺麗館」的資雲恰巧過來找妹妹表示關切,聽資南嘉這般一贊,驚詫不已:「真的如此之好?」邊說著邊伸手去拿那張紙。

資南嘉卻輕輕一避,將紙還給馮迅:「迅哥兒,好生保管收藏著,日後會有紀念價值的。」

資雲尷尬的縮回手,訥訥無言。

馮迅看看資雲,很是大氣地將紙遞了過去:「呶,給你看。」

資雲簡直有些受寵若驚了,還是人家的妹子好啊,忙不迭的接了過去。

俄頃,資雲臉色數變,最終化為一聲嘆息。

「受打擊了吧,其實你沒必要和他比的。」資南嘉輕聲的說。

資雲愈發鬱悶了,這是安慰?好像是插刀吧。什麼叫「沒必要和他比」?意思是比不過唄,不要自取其辱。可……真的比不過啊。

他猶不甘心,問:「迅哥兒,這詞可是七郎寫的?」

馮迅遲疑片刻,豎起手指「噓」了聲,怯怯的說:「大兄不知道的……」

果然是馮過新作啊,資雲心下暗嘆,轉念想,你馮改之再有才還不一樣要喚我聲「師兄」。嗯,這麼一想,心下舒坦多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嘛,作甚要與學霸比考試成績呢?比比唱歌跳舞的不好麽。

資南嘉卻是聽出了另外一層意思,柔聲問:「不是你大兄給你的嗎?」

馮迅將紙疊好收起,皺了皺鼻子:「是大兄練字用的。」

「練字?」資南嘉不明其意:「你說這詞只是他練字寫下來的?」

馮迅小雞啄米般的點頭:「是啊,大兄天天都練字的,寫完了就燒掉的。有時候忘了燒,我就偷偷的藏了起來……字寫的可好看了,燒了怪可惜的。」

資雲無力吐槽了,難道不是這麼精妙的詞作燒了可惜嗎?咦,不對,馮過天天練字,難不成都是這樣的詩詞?不可能的,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嘛,當是韭菜呀,割了一茬又一茬,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資南嘉顯然是信的:「……下回能不能給姐姐看看……」

馮迅很是喜歡溫柔好看的資家姊姊,隻稍稍猶豫便答應了。

資雲受的衝擊一時半會沒法消除,唏噓不已:「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改之這詞寫的,這讓別人還怎麼寫元夕詞呀。不行,我得讓張山李明那幾個知道知道什麼叫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省得他們總愛嘚瑟。」

資南嘉遲疑過後終究沒阻止兄長的「莽撞」之舉,她自己都不曉得心底裡是希望馮過越有名越好的,就像看著自家的孩子……啊呸,是自家的兄長……也不對,資雲的天資有限,連馮過一半的才華都沒有,名聲還能漲到哪去?(資雲哭暈在茅廁。)馮過在資南嘉心中到底是怎樣的位置,便是當事人自己都不清楚。十三歲的少女,對一切美好的事物都充滿著憧憬,花樣年華啊。

這便是事情的發展過程,很偶然,卻也是必然的。

至於馮過為何沒有在元宵節丟出那闋震爍文壇的元夕詞,原因很簡單,畢竟與辛棄疾成了忘年交,很是敬重這位文武雙全的老人,再薅他羊毛就太不地道了。呵呵,咱馮小七可是有底線的人哪。

沒錯,他「寫」的便是原本是老辛大作的《青玉案.元夕》。

那個時空,大學者王國維在《人間詞話》雲: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此等語皆非大詞人不能道。

對這闋詞,王大師推崇之心可見一斑,已然上升到了哲學的高度。當然,過度解讀名篇乃是文人通病。一千個人眼裏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有些莫名其妙的解讀會讓作者都感覺不可思議。

不過,此詞之美確是毋庸置疑的,出現在大定文壇就好像一顆炸彈,「呯」,猛然爆炸開來,威力無法估量。一些個老儒讀罷,老淚縱橫,道大定文壇中興有望,只在馮改之一人。

嘖嘖,這就太拉仇恨了,雖非過分捧殺,也是將馮過推上了高高在上的神壇,一不小心就得摔個粉身碎骨。欲戴王冠必承其重麽,太難了。

此乃後話,事實上這闋詞十六日便在饒城某個圈子傳播開來,始作俑者正是資雲。

話說這資公子也是悲催的很,原亦非平庸之輩,十六歲就過了院試,算得是年少有為,奈何父親光芒太盛,完全被掩蓋成了陰影。他平素交往的自是些負有才名的青年俊彥,往來唱酬,各具傲氣,誰也不服誰,真論起詩詞功力卻是他墊了底,難免起了好勝之心要打個漂亮的翻身戰。這不,機會來了,即便是馮過的詞作,那也是自家師弟、父親的學生,自己人,借來裝裝逼不過分吧。

這波操作騷氣十足,真的被他裝到了。

「此詞構思精妙,語言精緻,含蓄婉轉,讀來餘味無窮,妙極……」有人見獵心喜,瘋狂打call。

「歷來寫上元燈節的詞,不計其數,當以歐陽永叔之《生查子》最是傳頌。然此闋《青玉案》絕非可有可無,當可稱作詞中豪傑也……」有人拚命點贊。

「此詞用字精練,然則究其實際,上闋除了渲染一片熱鬧的盛況外,並無什麼獨特之處。末句一出,整篇便顯精絕……那惹人眼花繚亂的一隊隊的麗人群女,原來都只是為了那一個意中之人而設,而且,倘若無此人,那一切就沒有任何意義與趣味……」有人點評公允,見識不俗。

「作文意象之高妙,就在其含義的多重性。有道是『隱以復義為工』,此論在以凝練為特點的詩詞作品中尤為明顯。又曰『詩有內外意』,一象兩意方成一意象,但正如一詩可多解,一象三意、四意,也不是什麼不可以的事情。『人』意象的複雜性造就了整首詞的內涵的複雜性,整首詞的主旨及意蘊亦由此而得到升華……」有人點評的有理有據,頭頭是道。

「在結構上,此詞也有其妙處。上闋臨末,已出'一夜』二字,這是為『尋他千百度』說明了多少時光的苦心癡意,所以到得下闋而出『燈火闌珊』,方才前早呼而後遙應,可見詞人筆墨之細,文心之苦。」有人從詞作結構分析解剖。

總之,此詞一出,讚譽不絕。

到了十七日,便有歌坊在多方聯繫作者君,想拿到此詞的首唱,但,是夜,董小宛唱的便是: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