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鼎定河山》第三百五十二章 崇寧疑事
奇人異事還有很多,比如:

都城東門外賣菜夫突入宣德門下,忽若迷罔,將菜擔拋棄,向門戟手而言曰:「太祖皇帝、神宗皇帝使我來到。八郎驕奢喪國,尚宜速改也!不爾,悔無及矣!」邏卒捕其人赴開封府獄。一夕,其人方蘇,再三詢問,竟不知向所言者。密於獄中殺之。

又萬歲山群狐於宮殿間陳設器皿對飲,遣兵士逐之,彷徨不去。九月,有狐自艮嶽山直入中禁,據禦榻而坐;殿帥遣殿司張山逐之,徘徊不去。皇帝心知其為不祥之徵,而蔡攸曲為邪說,稱艮嶽有狐王求血食乃爾。遂下詔毀狐王廟。

這年的正月很鬧騰,汴京元宵燈會一如往年般璀璨絕美。

乃架造鰲山高燈,長一十六丈,闊二百六十五步;中間有兩條鰲柱,長二十四丈;兩下用金龍纏柱,每一個龍口裏,點一盞燈,謂之「雙龍銜照」。中間著一個牌,長三丈六尺,闊二丈四尺,金書八個大字,寫道:「宣和彩山,與民同樂。」

彩山極是華麗:那采嶺直趨禁闕春台,仰捧端門。梨園奏和樂之音,樂府進婆娑之舞。絳綃樓上,三千仙子捧宸京;紅玉欄中,百萬都民瞻聖表。

正月十四日夜,去大內門直上一條紅綿繩上,飛下一個仙鶴兒來,口內銜一道詔書。有一員中使接得展開,奉聖旨「宣萬姓」。有快行家手中把著金字牌喝道:「宣萬姓!」少刻,京師民有似雲浪盡頭上,戴著玉梅雪柳鬧蛾兒,直到鰲山下看燈。卻去宣德門直上有三四個貴官,金燃線襆頭,舒角紫羅窄袖袍,簇花羅。那三四個貴官姓甚名誰楊戩,王仁,何霍,六黃大尉。這四個得了聖旨,交撒下金錢銀錢,與萬姓搶金錢。

是夜撒金錢後,萬姓個個遍遊市井,可謂是:燈火熒煌天不夜,笙歌嘈雜地長春。

又去內門直上賜酒。兩壁有八廂,有二十四個內前等子守著,喝道:「一人隻得吃一杯!」有光祿千人,把著金卮勸酒。真箇是:金盞內酒凝琥珀,玉觥裡香勝龍涎。一似:蟠桃宴罷流瓊液,敕賜流霞賞萬民。那看燈的百姓,休問富貴貧賤老少尊卑,盡到端門下賜禦酒一杯。

是時底王孫、公子、才子、佳人、男子漢,都是了頂背帶頭巾,窄地長背子,寬口褲,側面絲鞋,吳綾襪,銷金長肚,妝著神仙;佳人卻是戴軃扇冠兒,插禁苑瑤花,星眸與秋水爭光,素臉共春桃鬥豔。對伴的似臨溪雙洛浦,自行的月殿獨嫦娥。那遊賞之際,肩兒廝挨,手兒廝把,少也是有五千來對兒!

十五日是夜鰲山腳下人叢鬧裡,忽見一個婦人吃了禦賜酒,將金杯藏在懷裏,吃光祿寺人喝住:「這金盞是禦前寶玩,休得偷去!」當下被內前等子拿住這婦人,到端門下。有閣門舍人且將偷金杯的事,奏知徽宗皇帝。聖旨問取因依。婦人奏道:「賤妾與夫婿同到鰲山下看燈,人鬧裡與夫相失。蒙皇帝賜酒,妾面帶酒容,又不與夫同歸,為恐公婆怪責,欲假皇帝金杯歸家與公婆為照。臣妾有一詞上奏天顏,這詞名《鷓鴣天》……

皇帝覽畢,就賜金杯與之。當有教坊大使曹元寵奏道:「適來婦人之詞,恐是伊夫宿構此詞,騙陛下金盞。隻當押婦人當面命題,令他撰詞。做得之時,賜與金盞;做不得之時,明正典刑。」帝準奏,再令婦人做一詞。婦人請命題。準聖旨,令將金盞為題,《念奴嬌》為調。女子領了聖旨,口佔一詞。

皇帝見了此詞,大悅,不許後人攀例,賜盞與之。

嗯,稍後方有僧人辱罵皇帝之事。

陳大才子洋洋灑灑萬言,說了好一通奇聞異事,字裏行間透露著憂心忡忡。

正所謂:「天地異象,必有妖孽。」

崇寧帝即位以來,每有異象,天下不寧。

「崇寧元年春正月戊申朔,日下有五色雲。」

五色雲,以為是祥瑞的象徵。《舊昌書·鄭肅傳》:「天瑞有五色雲,人瑞有鄭仁表。」《陳書·徐陵傳》:「母臧氏,嘗夢五色雲化而為鳳,集左肩上,已而誕陵焉。」

「元年五月,大雨,水驟高十餘丈,犯都城,自西北牟駝岡連萬勝門外馬監,居民盡沒。」

「元年六月辛巳夜,赤氣起北方,半天如火。」「七月戊午夜,赤雲起東北方,貫白氣三十餘道。秋,淮南旱。」「十一月,東南州縣水災。淮甸旱,饑民失業。」「十二月辛卯,大雨雹。是歲,京西飢,淮東大旱,嵐州黃河清。」

「二年二月戊戌夜,赤雲起東北,漸向西北,入紫微垣。」「五月丁醜,太白晝見。」

太白金星是罰星,《後漢書·襄楷傳》說「金、火併為罰星」。「太白晝見於午名曰經天,是謂亂紀,天下亂,改政易王,人民流亡,棄其子,去其鄉裡。」《對災異》說「人君薄恩無義,懦弱不勝任,則太白失度,經天則變,不救則四邊大動,蠻貊侵也。」《天官書》說:「太白晝見經天,強國弱,弱國強,女主昌也。」「冬十月戊辰朔,日有食之。」——建德軍青溪妖賊方臘反。

「三年春,日有眚,忽青黑無光,其中洶洶而動,若鉟金而湧沸狀。日旁有黑正如水波,周面旋繞,將暮而稍止。」「三年九月壬午夜,蒼白氣長三丈,貫月,主其下有亂者。」「十二月辛卯朔,日中有黑子。是歲,諸路蝗。」

「四年春東平府旱。」「二月丙申,以旱禱於廣聖宮,即日雨。癸卯,京師雨雹。」「四年,北方用兵,雄州地大震。」「四年九月丁醜,西方日下有赤氣。」

「五年夏,秦鳳路旱。是歲,燕山府路旱。」「八月辛巳朔,日當食不見。」「冬十月乙酉,雨木冰。」「是歲,秦鳳旱,河北、京東、淮南飢,遣官振濟。」

「六年正月,京師連日地震,宮殿門皆動有聲。」

天象看不懂,地震、水災、旱災、蝗災這些個看官們都看得懂。上面囉裡囉嗦說那麼多,隻不是想讓各位看官知道「崇寧」這六年有多少災禍發生。

比如上文中說「嵐州黃河清」這五個字什麼意思?「嵐州」位於山西呂梁嵐縣附近,那裏的黃河清了,說明什麼?黃河水少了,流不動了,裹挾不動泥沙了,所以清了。山西的黃河沒水了,到了陝西怎麼辦?接下來的河南、山東呢?到了山東,黃河幾已斷流。

再來說說異象:

元年十月,淄州獲黑兔。

二年三月,內出魚,純赤色。

二年十月,歙州歙縣民鮑珙家牛生麒麟。

三年夏四月癸巳,汝州牛生麒麟。

三年五月,梁縣民邢喜家牛生麒麟。

四年,有龜大如錢,蛇若朱漆箸,相逐而行。

五年,馬生兩角,長三寸,四足皆生距。

今年除了狐狸之異,又說皇宮裏出現了一個怪物,一個大肉球,沒頭、沒鼻子、沒眼、沒嘴、沒四肢,有毛,還很有光澤,這個大肉球晚上喜歡上女人床,摸著很溫暖,天亮了就不知道軲轆到哪裏去了。有些女人夢到和朱溫共寢,有人說這東西是朱溫魂魄變的。

照馮過想來,這大概率就是一隻貓。至於說沒頭沒四肢,應該是以訛傳訛。

有意思的是,這件事為什麼和朱溫扯上關係了?

朱溫是誰啊?他早先跟著黃巢反楚,後來歸順大楚打黃巢,打敗了黃巢之後反手就打大楚,大楚朝就滅在這哥們手裏,然後建立後梁,然後又被自己親兒子乾死……

這,莫不成是在隱喻什麼?

更為離譜的還是崇寧元年發生的一樁事:

這年夏天,開封下大雨,幾天幾夜都不停,那雨下得大,跟潑瓢一樣。好容易等雨停了,開封出現真龍了,與世所繪龍無異。

這龍很小,也就六七尺長,按現在尺寸說,應該兩米左右吧。臥倒在地和大狗差不多大小,渾身黑色。長個驢腦袋,卻有魚鰓,還是綠色的,驢頭上有犄角,叫聲和牛差不多。

恰如的《爾雅翼》中所言:「角似鹿、頭似駝、眼似兔、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

詭異的事發生了,一幫子當兵的,居然把這條龍殺死然後煮吃了!

已而京城大水,西北有赤氣亙天,訛言龍復仇雲。

水驟高十餘丈,犯都城。自西門牟駝岡連萬勝門外馬監,居民盡沒。城中井皆渾,宣和殿後井水溢。

詔都水使者決西城索河堤殺其勢,城南居民塚墓俱被浸,遂壞藉田親耕之稼。水至溢猛,直冒安上、南薰門,城守凡半月。已而入汴,汴渠將溢,於是募人決下流,由城北入五丈河,下通梁山濼,乃平。

一開始把城西河堤扒開了,水往城南流,城南的百姓遭殃了,別說農田房舍了,連墳墓都被淹了不少。隨後大水淹了汴河和五丈河,最後扒開了五丈河的河堤,大水才治住,只是不知道五丈河下遊蘭考人民遭受了怎樣的劫難。

發現了真龍,可是皇家的反應卻如此不當回事,為什麼?甚至是大水之後,有大臣向皇上上書,說真龍懲罰人間,是對您皇上執政不滿,您得改改了,皇上依然一笑而過,為什麼?

那幫子當兵的,什麼來頭?敢吃龍?

這才是大大的怪事。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