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朱元璋穿越崇禎》第18章 群臣的態度
申湛然經過剛才的事後,知朱元璋才智高絕,深謀遠慮,因此態度更加謹慎。

他思索了一會,才緩緩地道:「第二件事則是援兵,李大人選擇援兵的方向是對的,不過手段卻尚需商榷。」

「因為朝廷圍剿了十來年的叛軍,不僅讓叛軍變得更狡猾,也讓一些將領做大,成了一方的霸主,若要他們聽命,光一道嚴旨恐怕還不夠。」

「臣覺得應針對他們各人的弱點,有的放矢,這樣才能促使他們迅速進京勤王。」

朱元璋點了點頭,道:「那你且說說他們有什麼弱點,又該如何處置?」

申湛然又思考了一會,道:「臣聽聞寧遠總兵吳三桂貪而好色,不妨在嚴旨中許以虛爵。」

「並將他已經控制的山海關等地都封給他,同時在他愛妾陳圓圓身上做點文章,定能讓他星夜趕來。」

「而左良玉則是貪婪而膽小,而且手下多是匪兵投降,陛下不妨再嚴旨中封他一些虛爵,同時再封他手下五虎以爵位,這樣縱使他不願意,他手下的人也必然會催著他前行。」

「最後則是鳳陽總督馬士英,此人名義上雖統帥著高傑、黃得功等人,其實卻無力駕馭。」

「倒是南京兵部尚書史可法素有忠孝之名,高傑等人對他也十分敬佩,陛下不妨下旨讓他統帥援兵,應會比馬士英更有效......」

朱元璋見他對朝中將帥瞭若指掌,心中也是一驚。

不過他並未表露出來,而是又試探道:「叛軍已經佔領了山西,而劉芳亮已圍困保定,又安排任繼榮,馬重禧在真定,南軍北上恐怕並不容易吧?」

申湛然搖了搖頭,道:「李賊佔領山西才一月余,根本就不可能組建起有效的防守。」

「劉芳亮看似機動,其實卻也是一顆死棋,因為保定守軍力量並不弱,劉芳亮短期內不可能攻下城池,也就無機動性可言。」

「至於真定的任、馬二人更是虛應故事,他們並非李賊手下名將,相信統帥的叛軍並無多大戰力。」

「更何況此戰關鍵在京城,而馬士英的大軍在河南正陽,左良玉在武昌,通往京城的道路何止百條,只要陛下禦下得法,又何愁援軍不至!」

朱元璋聞言,讚許地點了點頭,笑道:「好,你這些建議都不錯,便由你和新樂侯著手處理吧!」

申湛然聞言,連連搖頭,道:「此事萬萬不可,新樂侯雖然忠誠,卻遠離朝政,對各方將領並不熟悉。」

「而微臣也只是下午翻閱了這幾人的檔案記錄和奏章,結合以前的傳聞作出的推論,故而也無法獨立完成此項任務。」

朱元璋聽了申湛然的解釋,對他更為欣賞,笑道:「那你覺得何人來做此事合適?」

申湛然沉默了一會,道:「臣以為此事非大學士范景文范大人不可!」

朱元璋點了點頭,道:「范卿確實是合適的人選,只是咱選了他,你最多就只能做個副手,這樣未免委屈了你?」

申湛然連忙跪下,道:「臣今日惟願京城平安,陛下江山穩固,除此別無他念!」

朱元璋哈哈笑道:「好,咱知道了,你且起來,咱知道你還有話沒說完,一併說出來吧!」

申湛然緩緩起身後,神情更加拘謹,與今日在城牆上的表現判若兩人。

他微微躬身,道:「陛下聖明,臣確實還有一事未說,就是京城解圍後,如何安置援軍和收復失地的問題。」

這時,有個小太監進來稟告,說魏藻德、張縉彥、朱純臣等人在門外求見。

朱元璋微微一笑,讓申湛然站立一旁後,就讓小太監將他們帶了進來。

魏藻德等人見申湛然居然也在,臉上閃過一縷驚訝之色,隨後急忙向朱元璋行禮。

朱元璋示意他們平身後,又詢問他們來意。

魏藻德等人皆言並無要事,只因叛軍突然攻城,怕驚擾了朱元璋,才匆忙進來請安。

朱元璋誇讚他們忠心後,又詢問了張縉彥追查太監販賣火器的事情,以及是否拿到富戶購買的證據。

張縉彥聞言愣了一會,才尷尬地說一切已經安排妥當,不過由於時間太晚,可能要到明日才有結果。

朱元璋見朱純臣等幾人暗中對張縉彥露出不滿之色,微笑著鼓勵他要抓緊處理後,就讓他們都回去了。

魏藻德等人離去不久,小太監又進來稟告說范景文、倪元璐、李璡、孟兆祥等人求見。

朱元璋看了申湛然一眼,隨後又讓小太監將他們都帶了進來。

范景文等人進來後,見到申湛然也如同魏藻德等人一樣露出了驚訝之色。

只有李璡臉有喜色,對申湛然微笑恭喜。

而他們進宮的原因也一樣,擔心叛軍的炮聲驚擾了朱元璋,特意進來請安。

朱元璋同樣誇讚了他們的忠心後,又詢問了倪元璐捐款和李璡籌餉的情況。

李璡見倪元璐面有難色,便先講述了向皇親勛戚和富戶籌餉的事情。

根據他的講述,截止目前已經籌集軍餉五萬兩左右,不過大多都是城中商鋪繳納,皇親勛戚不是說沒錢,就是不在家,籌餉頗為困難。

因此他建議商戶按照買賣所得直接抽取一成的商稅,而皇親勛戚也可按田畝等數收取固定餉銀,以免相互推諉。

朱元璋聽後並未表態,而是看向在場眾人。

申湛然見無人開口,主動站了出來。

他指出商稅的期限難以界定,征繳基數存在問題,容易引發糾紛。

而皇親勛戚的田畝名義上也已繳稅,若再次以此籌餉,恐怕也會引發不滿。

朱元璋讚許地點了點頭,建議李璡加大籌餉力度,並記錄下具體情況,到時再一併向他彙報。

他說這話時,還故意看了看范景文等人,隨後又再次詢問倪元璐百官捐銀的情況。

倪元璐面有愧色地說目前只收到一萬五兩左右的白銀,不過好在下午查抄富戶時收到幾百萬銀子,已經妥善解決兵士的吃飯問題。

至於剩下的銀兩,兵部建議補發欠餉,不過由於兵部上報的欠餉實在太大,被他拖了下來,請朱元璋聖裁。

朱元璋聽後並未表態,李璡又站出來說兵部的名單水分極大。

未免將官吃空餉,盤剝兵士,他建議直接到各城門按人頭分發,激勵士氣。

朱元璋點頭同意了他的方案,並讓他協助倪元璐處理此事。

范景文微微一驚後,又皺眉沉思。

這時孟兆祥奏報了黃昏行刑的情況,並委婉建議今日殺戮太重,以後類似的事情是否隻斬殺為首之人,以免城中人人自危。

不過他雖說的隱諱,卻被朱元璋挑明了。

朱元璋認為正因此刻城內人心惶惶,才要藉助叛軍、投誠之人的頭顱來撥亂反正。

至於投誠之人的家屬看似無辜,其實卻不然。

一來他們大多都支持或者默許投誠,二來他們平日也沒少享受過不義之財,殺了並不為過。

最後他還指出,若是此刻執法不嚴,必然會引發各種言辭,到時官員就會捲入到無窮無盡的人情是非中,根本無法正常理事。

同時也會讓一些不法之徒心懷僥倖,繼續幫助叛軍。

所以凡是投誠之人一律斬首,但不執行株連之罪。

孟兆祥聽過朱元璋的話後,若有所思地退了回去。

這時,一直沉默的范景文卻突然開口,並將話題引到了退敵事宜上。

他委婉地指出李璡方案中的不足之處,而解決的方案與剛才申湛然的竟大致相同。

於是朱元璋將申湛然的建議說了出來,並委任他專職負責催促援兵一事,同時也讓申湛然輔助他。

范景文恭敬地接下差事後,又有些驚訝地看了申湛然一眼,隨後就與眾人離去。

朱元璋待范景文等人離去後,又看向申湛然道:「申卿,你說一會還會不會有人來?」

申湛然聞言一驚,臉色大變。

隨即又恭敬地道:「臣對朝中諸公並不了解,不過臣想新樂侯應該在趕來的路上。」

他話音才落下,就見到小太監又跑進來稟告,說劉文炳、鞏永固等人在外求見。

朱元璋指著申湛然,笑道:「你啊你,還是文人心性,咱剛才也就是隨口問問,看你嚇的!」

說罷,又對那個小太監道:「去,將新樂侯等人都請進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