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朱元璋穿越崇禎》第17章 申湛然獻策
當朱元璋回到東暖閣時,夜幕已經降臨。

儘管黑夜讓整個皇城顯得黑沉沉的,不過卻絲毫沒有影響到他愉悅的心情。

因為就在剛才,李牟在他的威壓下,終於開口了。

根據李牟的講述,李自成此次帶來的兵馬只有十萬餘,而且有三分之一是新近投降的明兵。

剩下的人中有一半都是流民,並未打過幾次仗。

真正能戰的只有老八營發展起來的五萬人,現在分為兩支隊伍。

一支三萬人的隊伍由總哨劉宗敏帶領,現在應駐紮在彰義門。

而另外一支兩萬人的隊伍,則由李自成侄兒李過統帥,應已在今日申時潛伏到德勝門附近。

李牟之所以連時辰也知道,是因為李自成的軍師宋獻策之前已經佔卜過。

不僅說李自成在申時到達京城外最好,還建議在二十五日黎明的小雨中破城最吉利。

若是錯過了這個時間,必須要再等三日才有吉時。

李岩對此本提出過反對意見,認為行軍打仗應因地製宜,不能這般僵化。

不過牛金星和宋獻策當即反駁他,說要順應天意,不然會影響大順的國運。

李岩據理力爭,雖駁倒了牛、宋二人,但李自成卻並未採納他的意見。

李岩本還想著事後再行勸說,沒想到第二天李牟就接到了進京做策反工作的任命。

經此一事後,李岩去意更堅,不過擔心義軍受挫,會讓百姓再次經受戰火,才說服李牟入城。

「所謂天命、神跡,不過是哄騙百姓的把戲,沒想到李賊竟奉若圭臬,焉能不敗!」

朱元璋看著李牟書寫的叛軍資料,微微搖頭後,又喃喃自語地道:「按李牟的說法,唐通、白廣恩等降將對叛軍多有不滿,應該還是可以爭取的,就不知吳孟明和高文采能不能勸得動他們?」

「還有李岩,聽李牟的講述,倒也是一個人才,不過恐怕以李牟的能力,未必能夠說服得了他,而且李牟也未必會真心替咱勸降。」

「既然如此,咱就不能浪費了這步棋......」

「轟!」

「轟!」

突然,寂靜的黑夜中發出兩聲巨響,隨後就見到王承恩和李若璉快步跑了進來。

朱元璋見他二人神色緊張,淡定地道:「你們放心,叛軍這會不會攻城的。」

兩人聞言一愣,一臉驚訝地看向他。

朱元璋並未解釋,而是看向李若璉道:「李卿,你立刻將所有的錦衣衛都派出去。」

「一來維持秩序,穩定人心,二則留意各府的動靜,今夜恐怕不會太平靜。」

李若璉領命後,立刻匆匆走了出去。

朱元璋沉默了一會,又對王承恩道:「你去把申湛然叫來。然後去宮外說一聲,今日推遲一個時辰下鑰。」

王承恩心中雖然疑惑,也不敢多問,恭敬應下後,就緩緩地退了出去。

待王承恩離去後,朱元璋又拿起一份奏章,這是李璡寫給他的奏章。

李璡在奏章中說,這次查抄富戶總共得銀四百五十萬兩,黃金五千六百斤,另外還有古董字畫等數百件,估價二百八十萬兩左右。

除此以外,還在十幾個富戶的家中發現了三眼銃、鎧甲等物,所查數量遠超正常的防備需求。

因此他懷疑這些富戶並非只是簡單地投誠,很有可能會協助叛軍攻城。

為保京城安全,他建議錦衣衛以緝拿叛軍為名,對可疑的富戶進行查抄,以免城中出現叛亂。

奏章的末尾他又筆鋒一轉,大力推薦申湛然,稱他有經天緯地之才,讓朱元璋一定要重用他。

「經天緯地之才?」

朱元璋喃喃自語,不禁又想起了以前那個號稱有經天緯地之才的人。

這時,一個小太監帶著申湛然走了進來。

朱元璋示意小太監離去,又親自扶起申湛然,隨後將李牟供述的叛軍資料遞了過去。

申湛然恭敬地接過來後,隻掃了幾眼,就朝朱元璋拱手恭賀道:「恭喜陛下,有了這份資料,叛軍必敗無疑。」

朱元璋見他如此快就看完了李牟的供述,心中也頗為驚訝。

雖然他剛才給申湛然看的是一份簡化版的資料,但裏面的信息也十分繁雜,並非倉促間就能消化。

於是他故意試探道:「你確認李牟所言屬實嗎?」

申湛然見到朱元璋的目光,微微一笑道:「從李牟的口供來看,他也知道自己是一顆棄子,既然肯開口,自也不會替李賊遮掩。」

「而且他所言與李大人所說大致相符,只不過在數字上更加具體,應該可信。」

「何況他還願意與陛下的人一起去勸說叛將,可見他並不怕對質,更能證明他說的一切都是真的。」

「只是在勸說李岩一事上,臣覺得他未必會盡心,因為他雖對叛軍已無好感,但若讓他歸順朝廷恐怕也不太可能,畢竟叛軍都覺得陛下是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

申湛然說完,又一臉恭敬地看向朱元璋。

朱元璋冷冷地看著申湛然,沉默了一會,又將李璡的奏章遞了過去。

申湛然有些詫異地接過奏章,快速地掃了一眼,臉上閃過一縷猶豫之色。

朱元璋見狀,又沉聲問道:「你可有退敵之策?」

申湛然聞言,身體微微一顫,隨即跪下道:「微臣有罪,請陛下恕罪!」

朱元璋這次並未扶起他,而是佯作不解地道:「你這是做啥,咱只是詢問你退敵之策,並未責怪於你,你何故請罪?」

申湛然的身子又不受控制地顫了顫,道:「臣因身份卑微,常受小人之欺,養成了謹小慎微的毛病。」

「今日陛下在弘德殿詢問退敵之策時,臣本也想上奏,只因畏懼天顏,一時猶豫不決,未能及時為君父分憂,故而請罪!」

朱元璋見他如此機警,又想起崇禎以前的所作所為,確實難以讓人臣服,便又道:「罷了,此事原也不怪你,起來吧!」

申湛然聞言,這才緩緩起身,恭敬地道:「依微臣愚見,李大人今日在弘德殿的方案大致可行,只有兩件事尚需完善。」

「其一是兵士的士氣問題,自太祖創建的衛所制度沒落後,我朝兵士的戰力是一日不如一日。」

「為解決這個問題,前朝名將大多採用銀錢來激勵士兵,李大人採用的也是這種方法。」

「若是在平日,這種方法也可行,只是此刻已經兵臨城下,縱使有再多的銀錢,也買不來一支訓練有素的軍隊。」

「更何況我聽說在冊京兵大多是些小官宦的子弟,他們參軍不過是想謀個進身之階,所以想要用銀錢讓他們拚命,很難!」

申湛然一邊說著,一邊默默地觀察著朱元璋的表情,見他似乎有話要說,便適時地停了下來。

朱元璋見他如此知機,微微頷首,道:「你說的不錯,這些少爺兵確實非銀錢能夠打動,畢竟誰當皇帝,對他們影響都不大。」

說著,他又看向申湛然道:「你可有破解的方法?」

申湛然點頭道:「臣有應對之法,而且只有今日的陛下才能破解!」

朱元璋知他是在指之前的崇禎太過自負,殺伐也不夠果斷,對官爵又太過吝嗇,更聽不得逆耳之言,才變成一個孤家寡人。

於是他點了點頭,繼續試探道:「咱知道你的意思,但是光這條,恐怕還不足以讓那些少爺兵拚命吧。」

申湛然道:「只要陛下能真正做到恩威並施,我相信七成的兵士都會為陛下賣命。」

「至於剩下的三成,並非是對銀錢和官爵不感興趣,而是他們沒有信心,只要我們守住城池,他們自也會投入其中。」

朱元璋聞言,搖了搖頭,道:「不,這樣太過被動,而且這種消極的情緒傳染極快,咱不能被動地等他們醒悟。」

「況且不日就要大戰,京中兵士本就不足,第一波的防守最為重要,必須要做到同心協力才行。」

申湛然見朱元璋已經識破李牟的作用,心中也不禁有些敬佩。

於是他躬身行禮道:「陛下聖明,李賊雖然狡詐,不過看他重用宋獻策等人,當知他應也相信天命,只要我們嚴陣以待,定能讓他鎩羽而歸。」

朱元璋笑著點了點頭,道:「不錯,申卿,你此言正和咱意,咱正有一事想聽聽你的意見。」

申湛然見朱元璋雖是一臉笑容,不過話語間卻隱藏嚴肅,他恭敬地行了一禮,道:「請陛下賜教!」

朱元璋嘿嘿一笑,道:「咱知道你們這些文人都不喜怪力亂神之事,不過兵事就是詭道,今日咱要讓你去辦這件事,你可願意!」

申湛然愣了愣,隨即恭敬地道:「陛下聖明,臣願效犬馬之力!」

朱元璋滿意地點了點頭,道:「好,那你接著說第二件事。」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