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朱元璋穿越崇禎》第19章 考驗心腹
朱元璋見進來的只有劉文炳、鞏永固、黃尼麓三人,微微點頭道:「你們可也是來請安的?」

三人對視一眼後,劉文炳躬身上前,奏道:「臣此來並非只是請安,還有一個愚蠢的想法,希望陛下能讓我統率一支兵馬,為國出力。」

說罷,他立刻俯首叩頭,同時身體微微顫抖。

因為根據朝廷的規矩,為免外戚亂政,不僅不讓外戚擔任實職,就連家丁的數量也是有限制的。

而劉文炳在此危急時刻請命領兵,極易引起崇禎的猜忌,招來殺身之禍。

其實劉文炳也知此事不妥,只是他自覺深受皇恩,又發現城防危如累卵,故而冒險請纓。

原來劉文炳在進宮之前,曾邀鞏永固一同去永定門查看城防,卻見到了一臉憂色的劉文耀。

詢問之下得知,在解決兵士的吃飯問題後,士氣雖有所提升,但是士兵中仍有不少官宦子弟不滿,三五成群地發牢騷。

好在劉文耀是皇親,而朱元璋又剛在此地斬殺了王榷德,所以經他一番訓斥後,那些人也有所收斂。

不過他也知道這樣治標不治本,同時更擔心其他城門的守將鎮不住兵士,影響了守城,故而發愁。

劉文炳聽了他的講述後,也知軍中缺乏良將,便與鞏永固商量,向朱元璋請旨領兵。

他這個想法才提出,立刻遭到了劉文耀的反對。

因為劉家此刻除了劉文耀在鎮守永定門外,劉繼祖也在鎮守皇城東安門。

若是劉文炳再主動請纓,他擔心多疑的崇禎會懷疑他們另有所圖,惹來不必要的麻煩。

但劉文炳覺得此時國難當頭,應先將個人安危拋到一邊,而鞏永固也贊成他的觀點。

就在三人爭執不下時,突然聽到廣渠門那邊傳來兩聲炮響。

他們急忙去城頭觀望,發現叛軍雖未攻城,城頭卻發生了騷動,好一會才平復。

經此一事後,劉文耀也不再阻攔劉文炳,只是建議他表達的委婉一些。

當他們來到宮門口時,恰好遇到黃尼麓,三人便一起來了。

本來劉文炳在未見到朱元璋時,還豪氣衝天,不過等他見到朱元璋後,就有些心虛了。

心虛倒不是因為他怕死,而是擔心連累了家人。

所以在他說出請求統兵時,身子竟不受控制地顫抖了一下。

朱元璋聞言,並未回答他,而是看向一旁的黃尼麓,道:「你也是來請命統兵的嗎?」

劉文炳聽到朱元璋的話,身子又微微顫了顫。

黃尼麓愣了愣,躬身道:「臣並非為統兵之事而來,是有火器之事向陛下稟告。」

朱元璋知道守城除了士氣外,火器也十分重要。

但他在崇禎的記憶中,並未得到有關火器的信息。

他本要找人了解此事,只因諸事繁雜,故而一直沒有時間處理。

此刻聽黃尼麓說到火器,不由地坐正了身體,道:「你且說說火器的事情給咱聽聽,越詳細越好。」

黃尼麓聞言,便從建國之初的火器開始講起。

朱元璋本對明初的火器十分了解,不過經黃尼麓一講,他才發現那些火器竟還有其他巧妙的用法。

而當黃尼麓講到後期的火器,以及配套的戰法時,更是讓他耳目一新。

就在朱元璋聽得津津有味的時候,王承恩又進來稟告說李若璉求見。

朱元璋這才想起王承恩去的時間似乎太長了,不由地多看了他一眼。

王承恩見到朱元璋的目光後,臉上不禁露出一縷驚慌之色,隨後又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

鞏永固等人見狀,便以天色已晚為由,準備離去。

不過朱元璋卻製止了他們,同時佯裝才見到一直跪著的劉文炳,笑著道:「咱一時聽得入神,竟忘了你所請之事。」

他一邊說著,一邊仔細打量著劉文炳。

見劉文炳因長時間的下跪,身體已經微微顫抖,頭上也隱見汗滴,卻未有一絲失禮。

於是他笑著道:「此事雖有違祖製,不過在此國難之時,當破舊立新,咱答應你了!」

說罷,又示意王承恩將劉文炳扶起。

劉文炳本已做好受罰的準備,沒想到此刻竟是峰迴路轉。

他叩首謝恩後,才在王承恩的幫助下,緩緩地站起。

隨後朱元璋才讓王承恩將李若璉帶了進來。

李若璉來後,見到劉文炳等人都在,正在猶豫該不該稟告時,朱元璋卻說在場之人皆是親信,讓他但說無妨。

劉文炳、鞏永固等人聽到朱元璋如此親切之語,頓感受寵若驚,神情越發恭敬。

李若璉聞言,稟告說錦衣衛在執行宵禁時,發現魏藻德和王德化兩人的府邸有不少人進出,他本想派人潛入查探,卻發現有錦衣衛和東廠的人潛伏在暗處把守。

因此事太過異常,為免打草驚蛇,他讓人遠遠地監視情況後,便急忙來向朱元璋稟告。

朱元璋聞言,沉默了一會,叮囑李若璉暗中摸排錦衣衛後,又讓王承恩派人去傳旨,將魏藻德和王德化招入宮中,給他們各自負責的一些公務去處理,直到天明後才可放他們離去。

劉文炳等人聽到李若璉的消息,正想著該如何解決此事,沒想到朱元璋竟直接來了招釜底抽薪,心中對他更是敬佩。

隨後朱元璋又繼續讓黃尼麓講述火器之事,當他聽黃尼麓說各門都有不少迅雷銃可替代火炮的不足,只因兵士不會使用而大量閑置時,立刻賜下一面「如朕親臨」的金牌。

讓他立刻到各門挑選士兵,加緊訓練,同時還讓李若璉抽出一隊錦衣衛保護黃尼麓的安全。

當朱元璋處理完這一切後,已近戌時末刻。

劉文炳等人本要告辭,朱元璋卻又讓申湛然將李牟寫的叛軍資料遞給他們。

待他們看過後,朱元璋笑著道:「咱擔心時間拖得太久會讓李賊懷疑,在天黑時便放了李牟。」

「同時派了錦衣衛同知吳孟明、千戶高文採去遊說唐通等人,你們覺得是否妥當?」

劉文炳等人聞言,臉上都露出驚訝之色。

朱元璋見狀,笑著問道:「怎麼,你們覺得不妥?」

鞏永固看了一眼劉文炳,沉聲道:「陛下當機立斷,本也沒有什麼不妥之處,只是微臣擔心城下叛軍太多,吳同知等人難以施展。」

朱元璋聞言,臉上故意閃過一絲不快,沉聲道:「無妨,我之所以讓吳孟明等人今夜出城,是怕日後叛軍守衛更嚴,沒有出城的機會,所以才提前安排。」

鞏永固看了一眼朱元璋,恭敬地道:「陛下未雨綢繆,微臣實在望塵莫及。」

說罷,便緩緩退下,有些無奈地看了劉文炳一眼。

「陛下,從李牟的供述來看,李牟應是棄子,既然是棄子,按理來說他不應該知道這樣多的軍機大事,微臣覺得這會不會是一個陷阱?」

就在劉文炳猶豫之時,一旁的黃尼麓突然開口道。

隨著黃尼麓的話音響起,劉文炳和鞏永固兩人臉色大變。

他們深知崇禎剛愎自用,最不能容忍臣下指責他的過失,所以剛才鞏永固才委婉提議。

可儘管如此,鞏永固的話還是引起崇禎的不滿。

他們此刻正想著如何勸諫,沒想到黃尼麓竟又指出李牟的供述有問題。

這等若推翻了崇禎行動的基礎,赤裸裸地打了崇禎的臉。

以崇禎的心性,恐怕會暴怒了。

不過讓劉文炳等人吃驚的是,朱元璋並未動怒。

他先是看了看黃尼麓,隨後又看了申湛然一眼,就靜坐不語。

申湛然見到朱元璋的目光,臉上閃過一縷猶豫之色,隨即皺起了眉頭。

而黃尼麓見狀,也微微欠身,恭立不語。

一時間,東暖閣內一片死寂。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