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朱元璋穿越崇禎》第91章 叛軍的陷阱
朱元璋還是第一次見到劉文炳和申湛然如此針鋒相對,此刻見他二人終於放下私情,一心為公,心中也是暗喜。

劉、申二人爭論了好一會,卻是誰也沒有說服誰,最後又都看向朱元璋。

朱元璋見狀,笑了笑,對一旁的李國楨道:「李卿,你對此是何看法?」

李國楨聞言,躬身奏道:「臣覺得申大人雖說的在理,不過風險頗大,倒是安國公的方案更為穩妥。」

「因為叛軍橫行十餘年,在北方的勢力已不比朝廷弱,想在短期內剿滅難度太大,臣覺得我們應步步為營,穩紮穩打......」

申湛然待李國楨說完後,又笑著爭辯道:「襄城伯,叛軍雖橫行十餘年,但他們從西安到京城卻不足半年。」

「所過州縣除了留下少許兵馬鎮守外,管理的官吏大都是原班人馬,而那些官吏多是畏於叛軍的威勢而臣服,並不是真心歸順。」

「若我們能及時反攻,他們也不會堅守,我們完全有可能在短期內收服......」

李國楨搖頭道:「申大人,你說的都是後方之事,但現在我們在叛軍潰逃之時,尚不能擊潰他們的防線,足見我軍戰力不足......」

......

三人又爭論了一番後,依然沒有達成一致,隻得請朱元璋聖裁。

朱元璋打量了他們三人一眼,隨即解下腰間的佩劍,遞給吳孟明,沉聲道:「吳同知,你將此劍送給平西侯。」

「讓他督軍作戰,若有抗旨不遵,拖延畏戰者,不論職務高低,均可憑此劍先斬後奏!」

他此言一出,在場之人皆是一愣,只有吳孟明上前接過了佩劍,準備走出東暖閣。

劉文炳見狀,心中大驚,急忙跪下奏請道:「陛下,各路援軍尚未完全歸心,若此旨一出,臣恐會適得其反,還請陛下三思!」

朱元璋知他才剛回京,尚未了解清楚情況,便笑著道:「安國公,你勿需擔心,吳三桂此刻心中有鬼,正要立功表忠心,所以他必不敢不儘力。」

「而高傑和李成棟雖是一軍,其實各有部曲,加之因李本深一事,他二人早已貌合神離,咱上次拆軍時,高傑尚未有異議,想來這次也不敢出頭。」

「至於馬進忠、王允成、薑鑲等人皆碌碌之輩,平西侯足以鎮住他們......」

劉文炳聽完朱元璋的講述,這才明白過來,主動請纓道:「陛下,臣所帶騎兵雖在保定有所折損,但尚可一戰。」

「臣願率軍潛入山西,聯絡李建泰、韓霖和傅山等人,從背後對李賊發動攻擊。」

「縱使不能成功,臣亦可守住通往西安的關隘,必不會讓叛軍輕易通過。」

朱元璋聞言,沉聲道:「山西雖然空虛,你也是孤軍深入,一旦被叛軍發現,恐難以突圍。」

「而李建泰雖是曲沃人,但他率軍出京後毫無建樹,現在前往山西想來也是為勢所迫,到時他自顧尚且不暇,又如何能相助於你?」

劉文炳搖頭道:「陛下,您有所不知,李建泰雖然懦弱,但他的軍前贊畫傅山和韓霖卻頗有才幹。」

「那韓霖的火器水平不在湯若望之下,曾在家鄉組建過一支火槍隊阻擊叛軍,而傅山不僅精通諸子百家,更是醫術精湛,在山西活人無數,頗得百姓敬仰。」

「加之山西本是他二人的老家,以他們的威望和才能,應可在短期內集聚不少人。」

「加之臣所率皆是騎兵,縱使被叛軍發現,也足以自保。到時我們即可據城堅守待援,也可率軍突襲,叛軍腹背受敵,必不敢死戰,如此大事可成。還請陛下恩準。」

朱元璋先前本有此打算,此刻見劉文炳說的在理,沉默了一會,道:「好,既然如此,咱就準了,若事有不協,你就及時返回,切不可勉強!」

劉文炳恭敬應下後,便與吳孟明一起離開了東暖閣。

「李卿,女真雖已退去,不過咱擔心豪格倉促應戰,未必是多爾袞的對手,所以咱想派你去遊說朝鮮,你可有信心?」

朱元璋看向李國楨,一臉凝重地道。

李國楨聞言,沉默了一會,道:「陛下,先前女真攻擊朝鮮時,朝鮮也曾向朝廷求救,然朝廷因忙於剿叛,未能及時援助,致使朝鮮破國,兩國也因此結仇。」

「現今朝鮮託庇於女真,對之恭敬如君父,臣恐能力有限,未必能說服朝鮮來歸。」

朱元璋點頭道:「襄城伯,此點咱已為你謀劃過,此次你和王卿依然扮作客商前往朝鮮,同時咱再贊助你們一百萬兩銀子。」

「你可用這筆銀子聯絡多爾袞和豪格在朝鮮的勢力,側面幫助豪格。若豪格落敗,你們就以使臣的身份訪問朝鮮,到時不管成與不成,亦足以讓女真分心!」

「至於你們的安全問題,你也不用擔心,福建鄭氏已率軍北上,到時咱會讓他們佯攻皮島,隨即陳兵朝鮮,為你助威。」

李國楨聞言,有些驚訝地道:「福建鄭氏真的出兵了嗎?」

朱元璋點頭道:「不錯,他們的兵馬正在來的路上,由於路程較遠,尚未到達,不過應也不會比南京方面的軍隊晚太久。」

李國楨見朱元璋說得如此篤定,躬身道:「既然陛下已安排好一切,臣定說服朝鮮來降!」

朱元璋搖頭道:「朝鮮被女真奴役非隻一日,倉促間讓他們轉變太過困難,你此行只要讓他們態度有所轉變即可。」

「到時多爾袞為了維護權威,勢必會進一步威逼朝鮮,那時才是真正勸服的良機。」

李國楨躬身應下後,也轉身離開了東暖閣。

朱元璋見申湛然面色有異,知他因張應京一事,一直有心結,猶豫了一會,又對他道:「申卿,你去找蔣卿一趟,問問他鄭氏那邊是否有消息了?」

申湛然本在思考是否該詢問鄭氏之事,此刻見朱元璋主動提及,便低聲道:「陛下,若鄭氏並未出兵,那您準備怎麼辦?」

朱元璋沉吟道:「根據蔣卿的說法,鄭芝龍雖無雄心,但他的四弟鄭鴻逵卻頗有野心,而且實力也不弱。」

「咱的旨意到後,縱使鄭芝龍無動於衷,那鄭鴻逵也未必能按捺得住,只要他們鄭氏兵馬有所行動,咱就讓南京的兵馬扮成鄭氏的軍隊攻擊皮島。」

「既然鄭氏名聲在外,而女真又弱於水戰,倉促間他們必不敢追擊,若女真不戰,朝鮮也勢必不敢動手,這樣也可達到目的。」

申湛然沉默了一會,並未再開口,躬身行禮後,正準備走出東暖閣,卻聽到朱元璋的聲音響起道:「申卿,回頭你擬一份旨意,封襄城伯為威北侯,以壯行色!」

申湛然聞言,身體微顫,隨即恭敬地應了下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