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朱元璋穿越崇禎》第90章 大戰思良將
「當時臣的陣型已被李過的騎兵衝散,若非申大人故布疑陣,將李過的騎兵驚退,恐怕我們當時就會被擊潰......」

東暖閣內,李國楨正在向朱元璋彙報戰況,同時對申湛然讚不絕口。

朱元璋見他二人雖一身是傷,卻都平安歸來,特別是李國楨對申湛然交口稱讚,知他二人並未不睦,心中也十分歡喜。

朱元璋先是仔細觀察了李國楨一會,見他口若懸河,滔滔不絕,頗有戰國縱橫家的氣勢。

隨即想到他此次臨危受命,倉促出發,卻依然成功逼退女真,倒是出使朝鮮的不二人選。

因為現在李自成雖已敗退,但要剿滅尚需時日,而女真一直虎視眈眈,現雖中計退去,不久必會捲土重來。

目前若要阻止女真南侵,除了要維持女真的內鬥外,最好還要再說服朝鮮,甚至蒙古,這樣才能讓女真無暇南侵,避免兩線作戰。

朱元璋一直在謀劃此事,只因未有合適的人才遲遲沒有行動。

此刻見到李國楨的表現,覺得他應是最佳人選。

想到這,他微微點頭後,又將目光投向申湛然。

見申湛然一臉微笑地看著李國禎,並未因先前一戰有所失常,表現的比一些武將都強,不禁對他投去讚許的目光。

申湛然見到朱元璋的目光,急忙躬身致敬。

朱元璋見他彬彬有禮,又想到他中途參戰,不僅能在短時間內讓李國楨信服,主動交出兵權,而且還因地製宜,出色地完成了任務,實有大將之才。

朱元璋因缺乏良將,此刻見到申湛然的表現,不禁動了讓申湛然統兵的心思。

但他又想到現在兵卒彪悍,而申湛然終是一介文人,未必有能力降服那些驕兵悍將,心中又有些猶豫。

就在他內心盤算之時,李國楨已彙報完畢。

朱元璋急忙收斂心神,笑著道:「李卿,你也不用光誇申卿,申卿此戰的表現固然不錯,但你北上盛京,不費一兵一卒就迫退女真。」

「而且還說服宣府、大同兩地之兵前來勤王,同樣功不可沒,待此戰結束後,咱一定好好賞賜於你!」

李國楨聞言,一臉謙遜地道:「盛京之行全賴陛下運籌帷幄,臣不過是盡犬馬之勞,又豈敢貪功......」

朱元璋見李國楨居功不傲,微微點頭後,又看向申湛然,試探道:「申卿,你此次領軍作戰,有何感悟?」

申湛然躬身道:「此戰全仗襄城伯居中調停,微臣不過是一馬前卒,除了感覺到戰爭的殘酷外,實無其他感受!」

朱元璋聞言,沉聲道:「不錯,咱當初起兵......設伏彰義門時,與你也有一樣的感受。」

「不過現今天下戰亂不斷,若咱們因戰爭殘酷,而懷婦人之仁,只會讓這種局面更加嚴重。」

「所以為天下百姓計,咱們必須以戰止戰,儘快平定叛亂,讓天下恢復太平,才算是最大的仁慈。」

申湛然眼中閃過一道精光,隨即一臉恭敬地道:「謝陛下指點,微臣定會竭盡全力,助陛下掃除叛亂,鼎定天下!」

此言一出,劉文炳、李國楨等人也紛紛附和。

這時,吳孟明又送來戰報。

朱元璋快速掃了一眼,見鞏永固以四萬多人不僅攻下了居庸關,而且還斬殺、虜獲叛軍三萬餘。

而吳三桂以相同的人數,雖也斬殺了兩萬餘叛軍,卻戰死了一萬五千多人,而且還損失了薊遼總督王永吉……

看到這時,朱元璋不由地將腰間的玉帶朝下按了按。

隨手將戰報遞給劉文炳後,又轉頭對吳孟明道:「有關王永吉戰死之時,吳三桂可有何說法?」

吳孟明點頭道:「平西伯說發現李成棟將軍被攻擊後,擔心他兵力不足,曾派了一萬精兵前去支援。」

「後來他自己也遭到叛軍的攻擊,陷入苦戰之中,也就無暇關注此事,沒想到李成棟將軍的陣地會突然失守,他發現後已儘快讓關寧鐵騎回援,但王大人卻已戰死在亂軍之中。」

「末將事後也曾細細查驗,發現李將軍的陣地易守難攻,特別是有兩萬人防守,突然失守的可能性不大。」

「但兩地相距只有三裡左右,若叛軍真衝破陣地,確實容易出現混亂局面,王大人在亂軍中陣亡倒也有可能。」

「只是王大人也是身經百戰之人,以他的能力應不該......」

「現在山西那邊的情況怎麼樣?」

朱元璋不待吳孟明說完,又轉移話題道。

吳孟明愣了愣,道:「現在平西伯吳三桂、忠義伯高傑、仁義伯馬進忠等人皆已攻入山西。」

「因李賊早有準備,所以各軍雖進度不一,卻都只在邊境對峙。平西侯曾組織人發動過一次進攻,但並未成功。」

朱元璋聞言,不由皺起了眉頭,對劉文炳道:「安國公,你對此事如何看?」

劉文炳沉默了一會,道:「陛下,京城一戰我們雖獲大勝,但不管是京軍,還是援兵,損傷都較大,此刻實不宜再戰。」

「依臣的愚見,不妨先鞏固戰果。待南京和靖南伯的兵馬到來後,再圍剿叛軍未遲!」

朱元璋看了他一眼,又看向申湛然道:「申卿,你怎麼看?」

申湛然沉吟道:「安國公的建議頗為穩妥,不過微臣聽聞李賊為了攻擊京城,盡起山西留守之兵。」

「雖然李賊親去鎮守,但由於兵力有限,想來他的佈防也只在山西邊境一線,內部應較薄弱。」

「而我軍現在雖傷亡不小,但卻士氣正高,若陛下激勵一番,臣覺得他們應還可一戰。」

「若我們能一舉攻克李賊的防線,大軍必能長驅直入,或可一舉收復山西、湖南等地,進而圍攻西安,這樣叛軍就不足慮也!」

劉文炳聞言也頗為心動,卻仍擔心道:「申大人,你的建議雖好,但平西侯攻擊受挫,說明我軍戰力不足。」

「若是勉力攻打,萬一事有不協,被叛軍鑽了空子,反對我不利,不妨等其他援軍到來再戰更為穩妥。」

申湛然偷瞥了一眼朱元璋,見他並沒有開口的意思,又搖頭道:「安國公,平西侯雖未成功,但我想叛軍也必不好過。」

「而且難得援軍如此力戰,我們絕不可在此時泄了銳氣,要知叛軍的人數並不比我們少,現在之所以被我們追著打,就是士氣受挫的緣故。」

「若等他們回過神來,戰事會更加激烈,而且叛軍的援軍也不比我們少,像寧南伯遲遲未能北上,就是受製於袁宗第和白旺等人。」

「加之叛軍在西安、襄陽等地還有數十萬人,若我們此刻不戰,李賊不僅會加固山西境內的防禦,也會讓其他各地的叛軍趕來,到時局勢未必對我們有利。」

「所以微臣覺得應趁叛軍軍心未穩之時趁勝攻擊,不給他們喘息的機會,對我們才最有利。」

劉文炳搖頭道:「申大人,你說的雖在理,卻算錯了一點,要知袁宗第等人雖拖住了寧南伯,但同樣寧南伯也拖住了袁宗第。」

「至於叛軍西安、襄陽等地的援軍,據此兩千餘裡,絕不可能比史大人他們先到......」

......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