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川東往事》第十章 時代風起雲湧,百姓遭殃
過了月余,世進和世忠終於趕在新學期開學前回來了,他倆風塵僕僕、一副心力憔悴的模樣,王老太爺細問才知道,從上海回來這一路上並不太平,外面軍閥混戰愈演愈烈,常有士兵攔路設卡搜刮百姓錢財,交戰區更是房屋盡毀,百姓流離失所,還有好多地方壯年男丁全被拉去從軍,一場大戰下來屍骨如山。

聽著兩孫子講起外面的事情,王老爺子也知道這世道越來越不太平了,恐怕山匪慣盜這些也即將到來,於是交代家人為人做事盡量低調,不要穿金戴銀穿奢華的衣物,不要吃奢靡的食物,以免招來歹人惦記。

當世進和世忠得知世榮妹妹已經嫁到陝西了,萬分遺憾沒有親自回來送親,雖然知道楊萬為人不錯,但卻不知道他家到底在紫陽何處要怎麼走,自然放心不下。但是王老太爺叮囑幾人道:「嫁出去的妹妹,今後娘家人要盡量少去叨擾,以免引得婆家不滿看不起咱們家的人;同時也要叮囑你妹子少回娘家,不要動不動就往娘家跑,不然婆家還以為帶了多少好東西回來!」,聽了王老太爺的話,幾兄弟隻得默默記下,不再考慮去找世榮。

而沒過多久,山匪果不其然就來了,幾夥強盜相繼從湖北和陝西湧入了萬源。這夥人躲藏在大山深處,白天時不時出來打劫各路商人,晚上就去各村搶糧食和錢財。縣裏找上面要了隊伍去剿匪,卻連根毛都沒有找到,一時縣裏人心惶惶,家家自危。但是好在這夥賊人做事留了一線餘地,雖然四處搶掠,但從來不主動殺人放火。

這年冬日的某一天,王老太爺去山下孫家吃喜酒,回來的路上,也遇到了一幫山匪。一匪徒讓他交出身上錢財,這王老太爺大方把手一攤,說道:「你們看上我身上什麼東西,就都拿走吧!」,說著就讓歹徒自己來搜。歹徒看見這王老太爺穿的這一身絲綢衣服質地不錯,料想是個有錢的主,於是剝下外套後,又想去摸裏面的衣物是否藏有錢財,卻發現裏面的棉襖補了無數個補丁,比自己身上穿的都還破,再往裏脫,更是爛朽朽的破衣爛衫,領頭的問道:「你莫不是芭粽山上的王老太爺吧?」,「鄙人正是啊!今日讓各位見笑了,還請不要傳出去,讓人笑話!」,王老太爺又說道:「我等祖上有家規,子孫後代個個要生活勤儉,代代人都如此,只是外人不知!」,這時一個年輕土匪吼道:「勤儉?我看是摳門吧!這也太摳了,居然一件破棉襖比我身上的還要破!」說著就笑了起來,領頭的對著這人頭上就是啪啪幾下,讓他下去,接著對王老太爺作了個揖說道:「以前聽別人說王家德高望重,還以為是徒有虛名,今日一見,才知是真。今日得罪了,還請見諒我等的無知!」說罷,就把衣物還了回來,帶著一行土匪離開了。王老太爺回家說起此事,家人才驚呼道:「真是有驚無險!好在那幫山匪還有點天良,否則後果不堪設想啊!」。芭粽山上也來了山賊的消息傳開後,家家戶戶白天都盡量結伴下田種地,晚上則是聽到哪裏有狗叫得厲害,立馬就所有人起床,婦女老少躲在地窖,全村男子則拿上刀叉出門大聲吆喝。

這樣日防夜防的日子一晃就是三年,這日,縣裏又傳來了個驚天大消息,說是有個叫李家俊的青年在固軍壩發動了農民武裝起義,還建立了遊擊隊。此時王家人並不知道什麼是農民武裝起義和遊擊隊,更不知道外面發生了什麼事,只知道李家俊這人是個有為青年,還在縣城洋學堂裡念過書,有過一面之緣,後來還考上了上海同濟醫學院,回鄉也在當地創辦了小學,想來起義是官逼民反,為了反抗當地豪紳的壓迫。這以後,李家俊領導的每一次戰鬥都牽扯著王老太爺的心,他不希望如此有才華的青年死於非命。

一晃一年多就過去了,形勢時好時壞,這李家俊帶著隊伍也壯大到了幾千人。人多,自然就需要穩定的糧食共給,因此,遊擊隊時不時會來山上募捐一些糧食。王老太爺總是叮囑家人:「李家俊是個有才華有志氣的人,我相信他做的事自有他的道理!能多給點就多給點吧」,於是王家悄悄地就成為了捐糧的大戶。但是接下來的日子就不安寧了,國民政府派出了萬餘軍隊,對遊擊隊瘋狂圍剿,遊擊隊被打垮了,後來聽說李家俊還被殺害了。這王老太爺心疼得捶胸頓足,這個年代培養一個大學生是多麼不容易啊,那是要付出好多代價的,就這麼說沒就沒了。

原本以為遊擊隊的事情,到此就結束了,不曾想第二年,又有大批紅軍主力入川了,據說是紅四方面軍,還建立了川東革命根據地和紅色蘇維埃政權。這日,在縣城念書的世進、世忠和世良幾個孫輩,匆匆跑回了家裏,他們氣喘籲籲地說道:「爺爺,不好了,縣城亂了。聽說紅軍要建立紅色蘇維埃政權,縣政府的人一早就跑光了,縣裏鄉紳大戶們個個都急著搬家跑路,街上小偷小摸的都出來了,還有人明搶。我們幾個擔心外面兵荒馬亂,就趕緊收拾了東西跑回來了!」。王家人一聽,也頓時緊張了起來,全家上下都一臉迷茫,不知道紅色蘇維埃是什麼,更不知道為何大家急著要跑。這世進才解釋道:「紅軍就是工農武裝,他們打土豪分土地,所以這些鄉紳大戶才會跑!」,眾人一聽,嚇得不得了,自家不就是有很多土地嗎?這可也屬於打土豪的範圍,不等世進說完,就立馬詢問起王老太的意見,是否大家也跟著搬走。王老太爺想著全家上下兩三百口人,要搬走這可不是一件小事,說道:「我等世居於此,為此祖上還種下了一排大柏樹,希望後世子孫克服萬難毅力於此,怎麼能輕易離開這世居之地?我們家也並未有什麼惡行,也就只有一些良田和房屋,大不了讓人把家產全都分了就是!」,話雖如此,眾人還是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該不該聽老太爺的話。

此後,各地不斷有大大小小的戰鬥打響,鄉鄰們都躲在家裏不敢外出,隻待戰鬥結束才下地耕種。但是這些戰鬥反反覆復,一會兒是敵人追著紅軍跑,一會兒是紅軍又打回來了。子彈可不長眼睛,時不時就有在山上種地的人沒有來得及跑被誤傷,那些在戰場附近來不及撤離的人,很多都被雙方當成臥底眼線就地正法。如此的日子讓鄉民們驚恐不已,一是擔心良田沒有人耕種,來年要鬧飢荒餓肚子;二是擔心戰鬥打起來跑不贏被當成臥底槍決。但是又不能成天窩在家裏眼睜睜看著良田荒廢。

這日,李寡婦不聽村裏人勸告,偷偷用背簍背了土豆塊就準備下地播種。上次戰鬥打響之前,國民黨搜山,把家裏唯一值錢的耕牛牽走了,家裏少了一個勞動力,自然耕田的事就被耽擱了。如今時值隆冬,如果再不能趁著時節播下土豆,來年真的只有喝西北風。如今鄉鄰們因為打仗,莊稼播種收割都受到了嚴重影響,能否養活家裏人都是一回事,更別說接濟他人。因此李寡婦心急不已,她家窮沒有存糧,必須得搏一搏。看著自己辛辛苦苦帶大的李二娃,她止不住的流下了淚水,但隨即轉過了臉去,說是眼裏進了沙子,她給二娃說道:「家裏還差點來年耕種的種子,你去王老太爺家借點回來,就說明年收穫了我們還他就是了」,李二娃思慮簡單,眼見她娘發話了,拿了把彎刀就出發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