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川東往事》第十一章 人往高處走,陳李結姻
在志遠替婦人打抱不平後,此地人深惡痛絕吃絕戶的惡行,於是民間流唱起了童謠,「有女不嫁湖北狼,無情無義無心腸;錢財房糧**光,夫死子幼到處浪」。最初江浙移民都不願將自己的女兒嫁給湖北人,也不願意跟湖北人結姻親。但是隨著墾荒勞作,大家的接觸越來越多,再加上江浙小夥子的風度才華更是讓無數姑娘傾慕,於是漸漸有了變化。

這不,在長石墾荒的湖北姑娘小玉才勞作回家,就被她哥哥陳大牛狠狠一道數落:「你一個大姑娘家天天去幫李家幹活,自己家的事都還忙不過來呢!你什麼心思我還不知道,想嫁給李家老二,你還要臉不要臉?知不知羞?」,小玉不服氣的白了她哥一眼,她哥正想上去打她耳光,就被他爸吼住了:「住手!不爭氣的東西,就知道家裏橫」。小玉父親不識字,經常被族裏人坑,就給起了個外號「土八哥」。小玉娘趕緊過來,拉過小玉,做娘的肯定心疼女兒,也明白女兒的心思,誰不願意嫁個知書達理重情重義的江南才子?只是兩邊人向來不通婚,怕女兒冒冒失失遭人笑話。土八哥「吧嗒」的抽著旱煙,他家一直被族裏眾人壓著,辛苦勞作幾十年也沒有看見翻身的機會,女兒如今冒失行事,憨兒子卻也沒有任何志向,不由得皺緊了眉頭。小玉娘悄悄勸慰到小玉:「我們兩邊人向來不通婚的,娘也知道你的心思,可是也得人家願意啊,不然我們就成笑話了。娘不是不讓你去李家幫忙,但是得有個分寸。」小玉聽後,趕忙笑笑說到:「娘,我知道了」。

第二日眾人在山間忙碌,臨近中午了,李家夫人不禁納悶,陳家小玉今日怎沒有過來幫忙呢?以前一到中午,這小玉一聲「李二哥」就過來了,除草播種,勤快中又帶著幾分潑辣,難道是和自家小子鬧彆扭了?回頭望望老二,卻發現老二也在四處張望。要說這小玉,其實李夫人很是喜歡,性格爽朗,做事麻利,種地持家的確是一把好手,模樣也生的俊俏。李夫人曾經也和丈夫提到過此事,但顧慮到湖北人的彪悍民風,擔心土八哥家世代種地不明事理,於是一直壓著此事。他們要考驗一下小玉的品行,磨練下土八哥家的決心。

李夫人也是個極會處理事情的人,大概也猜到了小玉受到了家裏人的管制,於是遠遠的向山坡對面喊道:「小玉,過來喝口茶呀,歇歇腳,別累壞了」。小玉聽到李夫人的呼喊,這自是給了她一個台階和體面,於是樂呵呵的回到:「好,馬上來」。於是小玉一溜煙的收拾好鋤頭背簍,就小跑著來到了李家田地。李夫人遞上一杯茶水,說到:「以後渴了,就過來喝茶,別去喝溪裡的涼水!」,小玉樂呵呵的回答:「要得」,看來李夫人心裏並不討厭自己,這茶水喝到小玉嘴裏,卻是甜到了心裏。再回頭看看李二哥,此時也正看著小玉,四目相對,小玉立馬紅了臉。

話說土八哥家族裏又有人擺五十大壽壽宴了,土八哥備了禮急沖沖的趕了去,他想早點去找一個好位置大吃大喝一頓,以前每次自己都被擠在一個小角落,夾菜飲酒都是被忽視的地方。這次果然眾親戚都還沒有到場,於是挑著敞亮點的桌子坐了下來,可不想剛坐下,就被親戚提醒這可坐不得,這是留給誰誰的。土八哥也是氣惱得狠,隻怪自家這些年沒有出息,家裏也沒有一個念書識字的,幫親戚乾農活,也算不清要多少工錢,就老被親戚當傻帽欺負,走哪裏都不受重視,以至於該有的尊重都沒有,本以為來蜀地墾荒豐衣足食了,能讓親戚們正眼瞧一瞧,卻還是如此不受待見。土八哥最後不得不找了一個偏僻的角落,悶悶不樂的吃了一頓酒。

回家走到家門口,卻又聽見小玉和哥哥在吵架。大牛厲聲問小玉:「咱湖北小夥子,肩能挑背能扛,到底哪裏不好,你一個都瞧不上?你眼睛別長到天上去了!」,小玉問哥哥:「咱爹是不是吃了不識字的虧,親戚們都不把我們一家放眼裏,我就是要嫁一個念書識字的,替爹長長臉。四裡八鄉的姑娘都以嫁讀書人為榮,我為啥不能嫁?」,這時大牛氣惱的怒吼道:「我非把你嫁我們湖北人,到時候再給我換個媳婦回家」,土八哥聽到這,一腳踹開了虛掩著的大門,一巴掌狠狠扇在兒子臉上,他恨這個兒子沒有志氣沒有出息!「要是小玉是個兒子,咱家就不會這麼窩囊!」,土八哥也忍不住把憋悶在心裏多年的壓抑發泄了出來。大牛這時也傻了眼,什麼情況?自己是家裏長子,爹一向都維護著自己。

土八哥忍不住就把今晚吃酒的境況吐槽了一番,大牛橫著眉就要衝出去找親戚理論去,被小玉和他娘趕快拉住了,土八哥大罵兒子:「你就是個傻帽,這怪不得別人,隻怪我們自己不上進啊」。於是一家人關了門圍坐到了火堆邊,火堆靜靜的燃著,一家人誰也不說話,「小玉想嫁李家老二,我看這是個好事,我們籌劃籌劃」土八哥突然冒出的這句話,著實把一家子嚇了一跳,誰也不曾想到土八哥會支持這個事。以前江浙和湖北兩幫人互不通婚,陳家族長也是對族人下了嚴令,誰也不許給江浙人好果子吃!土八哥就是族長忠實的支持者,族長說啥他做啥,如今居然敢嫁女給對方,族長知道了還不吃了一家子!大牛趕忙提議,是否找二叔三叔他們商量下,卻被土八哥罵太傻,「他們就是不想看到我們家比他們強,你還找他們給主意,你看他們不給你出個餿主意才怪」,土八哥接著說:「這事得先悄悄進行,等有了譜,再公開。這個樣子,你明早悄悄把你娘紡的棉布藏背篼裡,明天傍晚幹完地裡活,找機會直接去李家,就說是你娘送的,感謝李夫人照顧小玉喝茶。記住,這件事別讓陳家親戚知道了」。

大牛雖然憨厚沒多大志氣,但是辦事還是很穩妥。從父親受欺負,到今天這一決斷,他也明白了父親的苦心,也明白了自己家要在族裏有一席之地,還是得自己有所作為。

於是第二天傍晚,按照父親的交代背著背簍來到了李家,當他把棉布送與李夫人時,李夫人和李老爺自然明白了他前來目的,李夫人客氣的誇讚他娘好手藝,紡得如此精美的棉布,要留他吃晚飯,好好擺擺。席上酒過三巡,李老爺切入了正題,說到江浙和湖北人,並不是因為利益或仇恨走不到一起,而是風氣習俗,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湖北人因為丁點兒利益,置親情禮義不顧,更不用說仁義道德,這與江浙人尊崇聖賢、修身養性背道而馳,所以很難走到一起。大牛雖然憨,卻也想抓住這次機會,於是承諾道:「我們一家人,心裏一直傾慕李家二公子的才學和修養,也想離聖人君子更近,只是苦於沒有機會。湖北人確實有很多不好的風氣習俗,我們家今後都改,絕不參與吃絕戶等惡行,絕不給李老爺抹黑拖後腿」。話說到這份上,李家老爺和夫人欣然同意了此事。大牛告訴李夫人,暫時保密此事,他們還有些事要處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