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川東往事》第七十三章 知縣審案,柳岸花明
話說新知縣把縣城裏的無賴潑皮們統統收到大牢裏後,百姓無不拍手叫好,大家紛紛覺得日子有了盼頭,於是絡繹不絕地又背著大大小小的背簍來城裏買貨賣貨,縣城裏又熱鬧了起來,商家們也忙得不亦樂乎。但羅家的鋪子卻冷冷清清,店小二看著店前來來往往的行人,就是沒有人進店,無不哭喪著臉。鄉鄰們覺得他家盡做些坑人的生意,都不願意再去。

這羅官人眼瞅著新來的知縣不好糊弄,鄉鄰們也都不買帳了,就暗自盤算了起來。他趕緊張羅著兩個兒子去外地闖蕩,還讓哥倆帶上所有蜀錦,儘快去京城變賣了。當這哥倆帶著大批蜀錦上路的時候,鄉鄰們無不唾棄,那哥倆卻惡狠狠盯著路邊的人,眼裏的寒光閃爍,看一眼直叫人後背發涼。

話說知縣手下的人領命去追查劉捕頭後,一直苦於沒有直接證據,他們不得不設了一個局。一天,城裏來了一陌生女子前來投靠親戚,不料第二天卻走丟了。這家人親戚趕緊到縣衙報案,劉捕頭隨即帶著人來查案線索,這時有人把線索指向了城裏的一個人販子,這劉捕頭卻故意繞開了話題,又有人交上了這幫人遺落的物件,劉捕頭隨即接過,看了一眼,說是重要證據要帶走,就放進了自己懷裏。當知縣大人過問劉捕頭案件情況時,這劉捕頭卻隻字不提這些事。晚上,劉捕頭偷偷摸摸敲響了一戶人家的大門,那人看見來人是劉捕頭後,趕緊把人讓到了屋裏,原來這就是那幾個人販子的家。這劉捕頭一坐下,就伸手要好處:「今日你們又有新貨,全靠我給你們掃尾巴,總該有點辛苦費吧!」。這幫人販卻覺得劉捕頭的話莫名其妙,每月的月利是按時給了他的,今日根本沒有新貨,又來要錢,看來是貪得無厭。於是也直言到:「近日風聲緊,兄弟們根本不敢出去,今日更沒有開張,」劉捕頭自然是不信,最終幾人不歡而散。

第二日,這知縣得知劉捕頭跟那夥人販子團夥確實有來往,不僅每月會從那夥人手裏拿拿些好處,還會故意漏掉一些案件線索,就覺得可以悄悄收了這條魚,再套出他背後更大的魚。於是他找了個理由,讓人把劉捕頭叫到縣衙,說是要找他詢問之前的案件細節。這劉捕頭才一進縣衙,就被幾個壯漢按在了地上,五花大綁之後才押到了知縣面前。這劉捕頭卻執迷不悟,大喊道「大人,您這是要幹什麼呀?」,這知縣板著臉厲聲問道:「你跟那人販團夥的交易,我已搞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事到如今,你還不趕快招來?」,隨即掏出了他懷裏昨日的證物。這劉捕頭當即就嚇得癱軟在地,說道:「大人,怪我一時糊塗。但人販之事我確實知道得不多,隻平日裏從他們那裏拿些好處費!」,這知縣大怒道:「死在縣衙大牢裏的幾人難道跟你沒有關係嗎?我看你是鴨子嘴硬,來人呀,給我大刑伺候」。這劉捕頭卻不停求饒喊冤,貌似他真的不知道更多。幾番大刑下來,這劉捕頭已經奄奄一息,卻還是沒有招出什麼有用的信息,案件到此貌似又陷入了僵局。知縣怕那幾個人販子得到消息跑了,趕緊又派人去拘捕到案,果然再怎麼大刑伺候,這幫人都隻供出了自己經手的事,比如誰負責拐走女子,誰又負責打暈裝麻袋裏運走,誰負責看管,誰負責把她們交接給外來的人販子,但是這幾人都不經手錢,引他們入夥的幾人早已死在了牢裏,現在上家一直給他們往院子裏扔紙條聯繫。

案件查到這裏,也已經到了頭,知縣不得不又把目光聚集在了商人被殺的事上。他把案宗看了又看,發現當時只有兩家人對這事知情,一是當時蔣姓商人入駐的客棧,二是引那商人前來的羅家。這客棧老闆為人仗義,頗得街坊鄰居好評;那羅家為人不義,早被鄉鄰唾棄。但要說道到底是誰,見財起意動了歹心,還真不好下定論,也有可能是客棧裡的人或者店子裏的人走漏了消息。這知縣來回踱著步,仔細思索著可能的線索,想到前任知縣隻盤問了兩家人,卻沒有搜家,於是決定分別包抄,自己親自守著一家家的搜。那客棧老闆光明磊落,由著一群衙役把店裏翻了個底朝天,卻沒有任何有用的線索;那羅官人倒也配合,說自己雖然做生意缺了點德,但萬不敢謀財害命,一番搜查下來,自然無果。

話說志遠在縣城歇了兩天,隨時等著知縣問話,這日閑來無事,就想去文星塔附近走走轉轉,剛一到塔前,就發現一彪形大漢在偷吃貢品,那大漢見有人來,就趕緊溜走了。志遠想著向來那些有需要之人偷吃貢品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就也沒有當回事,繼續打量著塔身。突然,他猛然發現地上有幾個深深的大腳印,看那腳印大小和厚度,不禁想到了當初塔被人推倒時留下的那雙大腳印,再想到那人的身形和神態,不是什麼良善之人,心裏更覺得隱隱不安。他裝作什麼也沒有發現,圍著塔轉了一圈後,就跪在塔前拜了三拜,然後就趕緊離開了。

回到縣城,他趕緊去拜見了知縣,悄悄把今天的遭遇和懷疑說了出來,這知縣正愁案件沒有線索,突然聽起志遠說起以前的事,還和案件有關,不禁又有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他也反覆思索著這其中的關係,如果那個彪形大漢真有問題,躲在塔子附近,吃喝不愁,塔身本來也能遮風避雨,而且這地偏僻難行,這跟殺人團夥突然消失自然就合上了,於是趕緊讓得力的手下悄悄去跟蹤排查大漢的行蹤,看他去了哪裏,都跟哪些人有過接觸。

沒過幾日,這手下就悄悄來報:「那人確實晚上宿在塔子裏,平時也躲著人,肯定是有問題!但這還不是最奇怪的地方」。這知縣聽手下如此說,不禁好奇的問道:「還發現了什麼?」,這手下回道:「手下發現,羅官人時常帶著貢品來塔前祭拜,這本來也沒有什麼,但是他怪就怪在,來得太勤,這五天時間裏就來了兩次,而且每次都有好酒好肉,但凡這羅官人一走,這大漢隨即就前去收了那貢品,藏到塔子閣樓裡去」。「呵!還有這等事!這看起來更像是去送吃食啊!」知縣不禁感嘆到,再想到那羅官人本來就跟蔣姓商人被殺一案有牽扯,這不禁讓他感覺眼前豁然開朗,終於要拔開層層迷霧,抓住那背後的黑手了。

但凡事講究一個證據,那羅官人家上次搜過,沒有絲毫有關的物證,這該如何是好呢?這知縣不禁做了一個大膽的推測,他懷疑這羅官人也跟人販團夥有牽扯,如果是這樣…如果是這樣…知縣反覆踱著步,他突然眼前一亮,似乎明白了什麼!隨即,他趕緊帶著親信手下去了大牢,他命人打開了人販子的牢籠,讓所有無關的衙役和牢頭都退到了外面,然後悄聲問道:「你們幾個若是再見到上方的字條,可否還認得他的筆跡?」,這幾人支支吾吾不敢回話,這知縣隨即說道:「你們如果能立功,我可以改判你們流放之刑;而如果你們執迷不悟,很可能會被人殺人滅口在這大牢之中,」這幾人一聽,趕緊叩謝知縣大恩,其中一人回答道:「那筆跡我肯定能認出來」,知縣嘴角上揚,他已有了計劃。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