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川東往事》第七十五章 周傑時來運轉,終成氣候
話說志遠幫著知縣破了案子後,本打算儘快回家,但鄉鄰們得知後,都紛紛邀請他再留一天,勸說是大家好敘敘舊、聊聊天,那老張家聽說後,更是趕緊宰了一隻鵝燉在了鍋裡,不由得志遠一再推脫,直接拉到了家裏。晚上,一村人全都過來擺龍門陣,但大家都愁容滿面,都說自從那蔣姓商人被殺後,外地的大客商都不敢再來了,這蜀錦也就沒有人來收,其它的山貨,香菇木耳更是無人販賣出去,生計一下子就困苦了起來。說到這裏,大家不禁問起了周傑的去向,志遠緩緩說道:「前些時候他讓人捎來了一封書信,說是他在京城買了間鋪面,生意還不錯。這一晃半年過去了,我也不知道他最近怎樣了?」,眾人聽說周傑在京城買了鋪面,都發自內心的高興,有老者說道:「那小夥子做事沉穩,腦子又聰明好使,關鍵是人品不錯沒有壞心眼兒,遲早是要飛黃騰達、出人頭地哦!」,志遠就高興的回道:「托您吉言,我也希望他在外地過得好啊!到時候咱們鄉鄰們有了難處,說不準哪天還可以幫咱們一把。」,說到這裏,就有人問志遠:「志遠兄弟,你看能否再去趟京城,幫大家把錦賣掉呢?」,這志遠不禁想到了以前,沉思片刻,無奈嘆了口氣,說道:「哎,去京城的路,不禁翻山越嶺路難行,還強盜橫行頗危險,上次我們一行人都好幾次差點丟掉性命。我年紀大了,背著東西翻秦嶺怕是要拖一行人的後腿。雖然我不能去,但是我家兩個娃,佳斌佑民去過,等忙過了今年秋收,我讓他們倆再去一次就是了。」眾人一聽這話,瞬間就有了盼頭似的,紛紛有說有笑。

話說周傑初去京城時,本想開一家飯店,但自己人生地不熟,想到還得多了解下當地人的口味偏好,於是他一直在京城溜達。轉了好些天,他發現京城人喜歡吃山東菜,這裏的山東菜館幾乎佔據了半壁江山,如果自己要做尋常的餐飲生意競爭太大。正打退堂鼓時,卻發現,有些講究點的人,注重食療,此時一個想法油然而生,他要開一家食療的館子,於是租下了一個鋪面,招了一個夥計,隻試著推出了當歸蒸雞、天麻蒸鴿子、雪梨蒸川貝、八寶粥四樣,最開始的時候,生意清淡,大家都不知道他是否用的真材實料。直到有一天,一位受寒咳嗽不斷的客人前來,點了一碗雪梨蒸川貝,他坐在一個角落裏,愁眉不展,自顧自的嘆著氣:「哎,怎麼貨就被劫了呢?」,想來這客人是遇到了什麼煩心事,周傑趁著給他上菜的時候,就問他:「客官咳嗽多久了呢?去看病弄葯沒有呢?可不要拖久了啊!」,這客人茫然的看著眼前的陌生店主,說道:「我的貨丟了,虧得一踏糊塗,既沒有心情也沒有多餘的錢財去弄葯哦!」,周傑深知經商的風險,也不禁同情起眼前人來,就問他是哪家鋪子的掌櫃?這人答道:「出門左拐,往前走五十米左右,有家賣綢緞的胡記鋪子,那就是我的店。」,這周傑租下鋪子時早聽周邊街坊說這胡記老闆為人正直,童叟無欺,一直想結交,不曾想這麼就來了,眼看他如今遇到了難事,就有心幫一把,於是說道:「錢財乃身外之物,我先借你點錢,去弄幾幅葯!」,說罷,就掏出了幾兩銀子,交給了胡掌櫃。這胡掌櫃看著眼前的年輕人,疑惑的說道:「你就這麼信任我?你不怕我不還嗎?」,周傑說道:「街裡街坊的,有難大家一起幫啊!我還能見死不救不成?」,這胡掌櫃點了點頭,吃完雪梨蒸川貝就走了。如此幾天,每次吃完就走,周傑也沒有去收他菜錢,店小二問他,他隻說:「他才遭難,資金肯定還沒有周轉過來,等他緩過神了,肯定不會忘了咱們的」。這店小二卻搖了搖頭,他覺得要是對方賴帳那可就麻煩了。

過了十幾日,這胡掌櫃咳嗽痊癒了,精神氣色好了很多。這日他來到店上,要把那幾兩銀子和平日裏的菜錢一起結了。這周傑趕緊問他生意如何,資金周轉過來了沒有。這胡老闆卻搖頭說道:「多虧周掌櫃當日仗義相助,如今咳嗽已經痊癒,我來京城打拚幾十年,還是有一筆豐厚的積蓄。如今我年歲已大,也就此想回老家去和家人享天倫之樂了。我那個鋪子,如果你不嫌棄,我就低價打給你算了!」,一聽這話,周傑趕緊道謝,按著胡掌櫃說的價格接了鋪子。

胡掌櫃在走之前,又把之前京城裏認識的朋友統統介紹給了周傑,說他仁義、誠信,賣的東西都貨真價實,當初自己咳嗽,不禁是周傑幫著給的葯錢,自己還在他鋪子裏天天吃雪梨蒸川貝,這才沒幾日就好起來了!這些朋友聽說後,紛紛來照顧周傑的生意,不久名氣就一傳十,十傳百的傳開了。而這四樣菜品中,當屬八寶粥最受歡迎,老少皆宜,這也讓周傑想著再開發點物美價廉的新菜品,不久就又推出了黃芪雞蛋羹、薏米紅豆餅,這下生意更是火爆,賺了個盆滿缽滿。而接下來的胡記綢緞鋪子,周傑也找之前熟人進了一批新貨,生意逐步又興隆了起來。終於周傑憑著自己一步一個腳印,把餐飲和綢緞生意做大了起來。

這日,他接到志遠託人帶來的來信,知曉鄉鄰們的蜀錦和香菇木耳都賣不出去,也是愁上心頭。如果自己回鄉一趟,京城裏的生意又沒有人照顧;如果讓鄉鄰們送過來,千裡迢迢又怕他們遇到什麼危險。正為難之際,恰好孫老闆尋來了,他是周傑的哥哥,就是之前提到的保姆家的孩子,他看到周傑愁眉苦眼的樣子,趕緊問出了何事?周傑就把蜀地太平縣的情況一五一十的說了出來。這孫老闆聽說後倒也想去蜀地走走,看有何生意可以做,於是就跟周傑說道:「這有何難,我幫你走一趟就是了!順便我也去看看那邊的風土人情」。周傑一聽,自然高興不已,拉著他哥就去下館子了。第二日,孫老闆出發前,周傑又寫了封書信讓他哥順便帶回去,還反覆叮囑了他路上要注意的一些地方。

不到兩個月,這孫老闆就帶著兩個夥計到達了太平縣,他們邊走邊問,也來到了芭粽山上。見到志遠一家後,趕緊把周傑的書信遞了上去。志遠這才知道他是周傑的哥哥,此次前來正是幫著鄉鄰們處理蜀錦和香菇木耳的事情,趕緊把人迎進了家裏。晚飯的時候,書林抱來了一壇玉米酒,剛一打開,隻覺玉米的芳香和酒的芬芳十分柔和的混合在一起,這滋味令人心曠神怡,趕緊問是什麼酒,書林說道:「這是我用玉米釀造的玉米酒,度數較高、後勁十足。咱們今晚不醉不休。」,這孫老闆甚是好奇,趕緊倒了一碗嘗了一口,發現酒香渾厚,還清冽甘甜,不禁大喜,他這才一到蜀地,就發現了好貨,於是他又向書林打聽起了蜀地酒的品類。書林說道:「大家要麼是釀米酒,用大米和糯米混合著釀造,酒香柔和甘甜;也有用小麥和高粱釀酒的,酒色略黃;唯獨這玉米酒有沁人心脾的芳香之味,而成本也低廉,所以喜愛的人頗多。」,聽著蜀地盛產酒,這孫老闆又問道:「哪些地方產的酒最好喝呢?」,書林卻搖頭笑道:「說來慚愧,我這些年盡忙著墾荒謀生計,還沒有來得及去遍訪蜀地的名川大山,自然不知道哪裏的酒最好喝,真就快要成井底之蛙了!」。這孫老闆也是不好意思的笑道:「相比書林兄,我才是井底之蛙呢!」,說完幾人又舉杯同飲。

不出幾日,志遠一家就幫孫老闆收好了蜀錦和香菇木耳,又讓佑民去找人,幫著把蜀錦等貨物運送出去。孫老闆倒是對那玉米酒極為感興趣,帶了好幾罈子走。志遠、書林和儒生,千叮嚀萬囑咐著佑民一路要小心,到了京城如果周傑忙不過來,可以幫著照應一段時間再回來。三人站在一處山頭目送著一行人漸漸離去的身影,久久不肯離開,直到幾個小孫孫來叫他們回家吃飯了,這才依依不捨的往回走。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