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川東往事》第五十五章 大蛇下肚,眾人建廟拜菩薩
舍家頭人回家後,就與家裏人說了段當家的話,想著眾鄉鄰不敢與自家親近,一家人也是苦惱不已,莫說眼前與田家的婚事會告吹,今後誰家還敢跟自家有兒女親事來往?舍家頭人此時也陷入了沉思,他越想越覺得這樣下去不是辦法。雖然蟒蛇對於他們而言,既是看家護院的寵物,也是如豬羊一樣可以宰殺吃肉的活物,而且比起養豬養羊這些,省心多了,但又想想這蟒蛇的習性,如若真遇到生人或者娃娃,很大可能怕是會把人纏繞致死,如果哪天真出了這事,恐怕自家在此地立不住腳不說,還會被驅離,再想到那天志遠和段當家說的『入鄉隨俗、落地生根』,此時他也有了抉擇。等他回過神,看到一家人還在盯著自己拿主意,於是立即就吩咐人殺蛇煮肉、大擺宴席,他要邀請鄉鄰共聚,表明自己一家人的決心。家裏大兒子問頭人:「阿爹,我們以前不是每年臘月才殺蛇吃肉嗎?今年怎麼這麼早?」,頭人卻說:「我自有計較,你跟你阿媽快去準備。」

此時正值四五月份,男子們都在稻田裏拔草放水,婦女們都在家織錦做飯,娃娃們則在山上採摘野果掰竹筍,此時滿山遍野的野櫻桃已成熟,甘甜可口;而那竹筍也是才發不久,根根嫩催鮮香。舍家頭人換了一身乾淨的衣服,才去到田間,一家家的請人。見到正在田裏拔草的志遠和旁邊的段當家後,趕緊在田壟上喊道:「王當家的、段當家的,明日中午我家準備了宴席,準備請眾鄉鄰都過去,我要在宴席上向大家賠禮道歉,有請二位帶著一家老小都要去哦!」,志遠聽不懂,還是旁邊田裏的段當家給解釋了下,志遠才明白意思,但自從志遠見過那大蛇後,說什麼也不敢再進他們家門,於是回道:「舍家頭人客氣了,上次是小事,不值得這樣大費周章。你們家的心意我領了,這幾日我們家還有好多竹筍和野櫻桃吃,就不去了。」段當家又給舍家頭人解釋了下志遠的意思,這舍家頭人立即單膝跪地,拱手說道:「你們不去,肯定是怕那大蛇,那我就把宴席擺到田間來,如何?我們家是真心要同鄉鄰們好好相處下去,今後有不當的地方,還得靠你們提點!」,說完低下頭卻不起身。志遠看到舍家頭人誠心的樣子,不忍推脫,隻得上前扶起他答應了此事。看著已請到兩家人,這舍家頭人高興地又朝田家田地走去。

第二日中午,正當大家還在勞作時,舍家老老少少果然就提著大大小小的瓦罐、碗筷、酒罈子、桌椅來了。他們找了幾塊等著栽紅薯的空地略微整理了下,就在上面擺上了竹桌竹椅,用石塊墊平整了,這才放上去瓦罐、酒罈子和碗筷。話說舍家人擅長竹藝,不禁能用竹子搭竹樓,還會做些精巧實用的竹桌竹椅,大小一致,輕巧結實,這也讓志遠等人頗為讚歎。當揭開瓦罐的蓋子,一股肉香撲鼻而來,瞬間饞壞了眾人。舍家頭人趕快讓幾家人入席,男人們坐了好幾桌吃肉喝酒,女人們則坐在另外幾桌上吃肉喝湯,而娃娃們則是拿了碗筷夾了肉塊坐在田坎上吃著。百來十號人聚在這片梯田中,此時一片歡樂祥和。

志遠和書林幾人,隻覺得這肉塊細膩爽滑、不腥不燥、湯也鮮香可口,還以為是魚肉,就連著吃了好幾大塊。席間,田當家問起了舍家頭人今後要如何處置那大蛇,他向來膽小,生怕舍家這幾條大蛇跑出來傷人,總是提醒家人勞作時不要走得太遠,以免遇到意外。還不待舍家頭人回答,書林接過話說道:「這麼大的蛇,也稱的上是靈物。按照當地的習俗,應該是要放歸山野,時常供奉,但是又怕這蛇生出小蛇,所以讓人送走他鄉最好。」段當家趕快轉述了幾人的對話給這舍家頭人,他也極為害怕那些蛇,今天勢必要讓舍家拿出個決斷。哪知這舍家頭人哈哈一笑,說道:「擔心啥,還怕啥大蛇,它們已成了瓦罐中的肉湯,到了你們腹中!」。段當家聽罷,頓時覺得心裏一陣翻江倒海,極為難受,他是從來不吃蛇肉的。此地忌諱吃蛇,俗語形容人懶就會說:「懶得吃蛇肉」,在人們印象中,蛇是危險又恐怖的象徵,因此大家平日裏即使再缺衣少食,也從來不吃蛇肉。見段當家難受的樣子,志遠書林趕忙上前詢問怎麼了,這段當家指著瓦罐裡的肉湯說:「這就是那幾條大蛇的肉啊!」說罷一陣乾嘔,眾人聞此,頓時也不覺得那肉湯香了,都停下了碗筷,強忍著心裏的不適。

過了好一陣子,志遠才緩過神,想到那幾條大蛇雖然恐怖,但是確實並沒有傷人之舉,長到如此之大,實為世間之少有,而大家因為害怕,以一己私心逼著舍家頭人殺了它們,頓覺傷心難過,想著這事三家人過錯更大,於是說道:「事已如此,別無它法,我們回去好好燒香禮佛,超度下那幾條大蛇的亡靈。」,又對舍家頭領說道:「舍家頭人深明大義,忍痛割愛,雖然做法不符合我們當地的習俗,但是也是為了照顧眾鄉鄰,此事是我等有錯在先,事後必當登門謝罪。」舍家頭人此時正愣愣的看著眾人,不知道發生了何事,這段當家就把當地人不殺生靈物、不吃蛇肉的習俗告訴了他,也轉述了志遠深表歉意的話,還說幾家人後面要親自登門謝罪。這舍家頭人聽後也感到頗為無奈,看來兩邊風俗差異不是短期內就能消融的,今後自家行事還得多向鄉鄰請教,才能徹底融入此地。

話說志遠等人回家後,想到此地並沒有寺廟可以燒香,也頗為頭疼,這書林卻笑道:「這有何難,咱們搭個廟子,塑幾尊泥塑菩薩不就是了?」,志遠覺得這想法不錯,就讓人去通知段家、田家商量,準備三家合力建一座廟子,祈禱上蒼保佑此地、福佑後人、普度眾生。三家人很快就搭起了三間瓦屋,準備在正屋泥塑觀音、文殊、菩提、地藏四大菩薩,在左邊旁屋泥塑十八羅漢,在右邊旁屋泥塑四大天王。但是泥塑菩薩不僅要手藝,還得為菩薩繪製彩色衣服和面容,這事自然著落在了書林和楚瑜身上。但兩叔侄毫無經驗,成天在廟子裏和稀泥,衣服上全是泥漿,有時頭髮面部都辨不出五官,一群小娃娃時不時跑進去嘲笑幾聲,就被書林轟著趕了出來。兩人經過幾番摸索,還果真就把菩薩給塑出來了,眾人進去時,只見到個個莊嚴肅穆、栩栩如生,彩繪衣服上連皺褶都極為逼真,不禁直誇塑得好。這時幾位夫人來了,她們帶來了用絲線纏繞製作的菩薩五臟六腑,這是書林交代她們製作的,說是塞入泥塑菩薩體內,再用泥土封住,這菩薩從此就有了靈性,能感知人世間的各類疾苦。

當廟子完工,志遠認為舍家雖然與漢人習俗不同,但是樂於為鄉鄰做出改變,不是那些冥頑不靈的愚人,就也想幫他們慢慢融入此地。後來祭廟時,幾家人商量後,也請來了舍家人,於是王、段、田、張、舍五家一起叩拜神靈,祈求來年風調雨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