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川東往事》第六十章 耕讀傳家久,詩書繼世長
話說舍家頭人由於愚昧,連著鬧了幾次笑話後,也是苦惱不已,如何才能像漢人一樣見多識廣,成了他的一塊心病。看著幾個懵懵懂懂的兒子成天種田打獵,也不比自己更聰明,想著自己鬧笑話也就罷了,如果他們再跟著鬧下去,長久以往,這一家子恐怕是再沒有臉面在鄉鄰中混了。想到這裏,又不由得啪啪地抽了幾口旱煙。

卻說志遠一家回去後,家裏小娃娃頑皮,個個都在學舍家頭人祭天跳大神,把那滑稽愚昧的模樣表現得淋漓盡致,引得家裏人哈哈大笑,書林也不禁抱著肚子笑彎了腰。志遠趕緊提醒一家老小:「可不能在外人面前這般模樣,有失體統!」,隨即拿了根板凳,來到門前李子樹下坐下,往事新愁一件件浮上心頭,從入蜀到定居太平,從上芭粽山到上京城…無不辛酸異常、讓人淚目,再想到那舍家老少更是從遙遠的嶺南之地來此生根,其中的辛酸有過之而無不及,如今他們愚昧困苦,自己力所能及範圍內理應搭把手,想到這,就叫來了書林和儒生,想跟他們商量讓舍家人也來跟著張書生讀書識字的事。

志遠才一開口,書林就嘿嘿一笑,說:「這事恐怕沒那麼順利,首先是舍家頭人是否認同我們漢族文化,是否願意讓孩子們放下手中農活來讀書,其次是舍家孩子是否能吃耕讀學習的苦,這強扭的瓜可不甜」,儒生卻是怕舍家孩子拖累了進度,建議張書生單獨教。聽完兩個弟弟的意見,志遠覺得這些問題確實是存在的,但是事在人為,只要功夫深鐵棒磨成針,關鍵還是看舍家的決心和毅力。

於是這日下午,志遠就提了一壇米酒去舍家,他要看看舍家頭人的想法。當志遠說明來意後,這舍家頭人果然沉默了,且不說去漢人那裏讀書識字是祖上從來沒有過的事情,但就說娃娃們讀書識字後到底能有什麼長進呢,這耕地種田也跟讀書識字不沾邊啊?而且如果娃娃們去念書,那地裡的莊稼活又怎麼辦呢?況且周邊的段家、田家的孩子,也沒有去張書生那裏念書,想到這裏,覺得沒有必要,就一口拒絕了。志遠無奈地嘆了一口氣,隻得離開了。

從舍家出來後,志遠沒有回家,又分別去到了田家和段家,詢問他們家裏孩子的讀書情況,結果得知也只是在農閑時節,才由家裏人帶著寫幾個字讀幾本書。志遠覺得這樣不是長久之計,說不準哪天這讀書的事就中斷了,於是給兩位當家的說道:「讀書事大,關乎傳家繼世,如果幾輩人之後,無所長進也就罷了,若是變成了徹底的老農,鬥大的字不識一個,恐怕這就是我們這輩人的不是了。我去跟張書生說下,也讓你們家娃娃進學堂,跟著一起學習如何?」。幾家人覺得志遠說得頗為有道理,大不了這輩人多吃點兒苦,多出點兒力下地勞作,也就痛快答應了下來,按照一個娃娃一年兩百斤大米來交學費。

不久,這舍家頭人得知段、田兩家人的娃都在張書生那裏念書後,又猶豫了起來,如今只剩自己一家沒有人去學堂念書了,於是坐在火堆前啪啪的抽起了旱煙,這時舍家三姑娘坐了過來,說道:「阿爹,你看咱們全家都鬥大的字不認得一個,盡遭鄉鄰笑話,幾位姐妹們年歲都不小了,連個上門提親的都沒有。俗話說人爭一口氣,樹活一張皮,家裏幾位兄弟要是能舞文弄墨,咱們姐妹嫁出去臉上也有光,在婆家才有底氣。要不也學漢人那樣,把他們送去學堂,農閑時節才去讀書,農忙就一起下田勞作,平日裏我們姐妹多分擔點田裏勞作的活兒就是了」,這其實真說到舍家頭人心裏去了,小妹的親事他看在眼裏急在心裏,但是讀書有何用?他還是想不明白,只知道家裏有讀書人,能長自家志氣,鄉鄰們也能高看自家一眼,也就決定讓幾個年幼的孩子跟著去學,大點的孩子還是要留在家裏下田耕種。

話說父母不放在心上,娃娃讀書自然就不會努力。舍家這幾個娃娃不僅調皮,還一點不用功,上課時候說話、打瞌睡、玩蛐蛐、發愣…,還時不時逃學去摸魚、去林子裏抓鳥…,老師教的東西愣是沒有往心頭上放,這樣沒過多久,張書生就來找志遠訴苦了,這讓志遠也很是無奈。一天,這張書生又發現幾人逃學後,去別家地裡偷玉米燒著吃,把書本都拿來點柴火了,終於爆發了,大罵道:「朽木不可雕也!」,一陣戒尺就把幾個娃打回家去了,還讓他們再也別來了。

自從這些事被周邊其他孩子知道後,只要碰到舍家人,都會又唱又跳戲弄他們:「孺子不可教,朽木不可雕;問神不問人,隻把書來燒;不辨石頭還是碳,卻把大樹當神仙」。一次舍家頭人也被一群孩童當著眾人面戲弄了,又氣又羞,回家抄起木棍就朝幾個不爭氣的娃身上打去,還好被家中大兒子擋住了,看著父親如此生氣,就說道:「阿爹,我們家從來就沒有讀過書,或許是幾個弟弟太小太頑皮,大一點就好了。」這舍家頭人怒斥道:「既然幾個小弟學不成器,你們幾個當哥哥的就去接著念書,平時就不用下地了,不學出點名堂,不把面子掙回來,看我不打斷你們幾個的腿。」說完,憤憤的走了出去。

這幾位舍家兒郎,雖然年齡大了點,啟蒙得晚,但是態度還是很端正的,每天對張公子也畢恭畢敬。張公子除了教他們識字寫字,還教授他們《論語》《千字經》中的內容道理,空了就給他們講《史記》的故事。看到張公子對他們如此用心,這幾個小夥子也頗為用功,回家就用還未燃完的柴火棍,在地上練習書寫當天學到的漢字,如此早起晚歸三個月不到,就已經有了不小進步。而他們回家練字的時候,三姑娘就帶著眾姐妹圍在旁邊,也跟著偷學,三姑娘還將這些漢字綉在一塊藍布上,時不時拿出來溫習。

一日,田家幾個小孩子頑皮,又圍著舍家人開始戲弄,幾位姐妹就笑著說:「想必你們讀書念字厲害得很,敢不敢同我們這幾個沒有上過學堂的比試一下,看看誰會寫的字更多?如果你們贏了,我們給你們掰幾個玉米,如果你們輸了,讓我們打兩下屁股就可以」。畢竟小孩子心思淺,想著這幾個連學堂都沒有上的女子有什麼怕的,就也答應了比試。結果不出所料,舍家幾姐妹一口氣寫了百多字,而幾個小娃還小,只寫了一百個不到,這屁股是打定了。雖然姐妹們下手很輕,但是小娃娃卻覺得受了天大委屈似的,哭著跑回了家。家裏幾個大點兒的兄弟,對舍家人本來就有成見,就覺得舍家姐妹肯定是做了手腳,欺負幾個小弟了,就怒氣沖沖的過去要找舍家講理。舍家三姑娘這時站了出來,說道:「我們肯定沒有做手腳欺騙你們家小弟,如果不信,明日我們就請張書生做個見證,再比試一下如何?」,這田家男子自然是滿臉不屑,覺得異族女子能有什麼能耐,就滿口答應了此事。

第二日,志遠、書林得知兩家要比試寫字,也是覺得稀奇得很,趕緊去往張書生院子裏。只見那舍家幾個姐妹,是在地上用樹枝寫字,三姑娘一個人就寫了二百來字,其她姐妹也寫了一百五十來個;而田家幾個小娃娃,每人也只寫了一百出頭。見此,田家覺得自己家幾個小娃娃還太小,所以不服,又要舍家幾個上學堂的男子出來比試。這志遠見了,倒覺得這是好事,就是要比,大家才會發現差距更努力,因此對著眾人說道:「這比試可是好玩得很,把我們平時學業中的很多問題都能暴露出來。我覺得以後我們幾家人,每年都可以比一場!」,有了志遠的這句話,舍家兒郎們也高興接招。張書生怕他們幾人啟蒙得晚,吃太多虧,於是就把比試內容限定在了《論語》句子釋義和《史記》故事講解中。雖然比試過程中,這幾位舍家兒郎略遜一籌,但是足以證明他們平時學習得用功,也引得眾人連連拍手叫好,幾位當家人也連聲感嘆道:「這真是『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啊!」。

經此一事,鄉鄰幾戶漢族小夥子,再也不敢驕傲自滿,目中無人,他們經常雞叫就起床、天黑才就寢,唯恐自己落後太多。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