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川東往事》第十五章 眾夫人謀活計,王李結良緣
第二日清晨,整個山林大霧瀰漫,谷溝均被大霧填滿,只露出個別青翠的山頭,遠遠望去,貌似蓬萊仙境中的蓬萊島。活潑的瑩彩起得早,看見這美景興奮的在院中轉著圈圈,貌似翩翩起舞的仙子下凡。這時一隻藍綠相間的小鳥飛來落在了瑩彩肩上,瑩彩覺得很漂亮,想伸手去捉,小鳥卻忽然飛走了,瑩彩有點小失望。這一幕恰好被佳斌看到,佳斌笑著說:「要不要一會兒跟我們進山裡去抓幾隻回來?」,聽到佳斌願意帶著去抓鳥,這可樂壞了瑩彩,忙說:「什麼時候走?」,正巧路過的楚瑜聽見了,勸說霧大看不清路,等會再進山。

過了一會兒太陽出來了,大霧慢慢散去,瑩彩才發現深秋時節的山林五彩斑斕,風一吹過,白樺樹銀杏樹的金色葉子就飄落一地,貌似鋪上了一層黃金毯子,偶爾的幾株紅楓就像美人的櫻唇點綴著整個山林,松柏依舊蒼翠,好似潑翻的顏料盤,流淌在山間。天高地遠,無拘無束,瑩彩興高采烈的跟著三位哥哥進了山林,佳斌直接帶著幾人來到了一片鳥最多的林子,只見白的畫眉鳥,碧藍的翠鳥,黃綠的黃鶯…頗有點百鳥朝鳳的感覺。佳斌讓幾人保持安靜,自己一人拎著一個竹筐、一根樹枝、一條麻繩就走到了一塊空地處,先用樹枝撐起竹筐,竹筐下再放了一把稻米作為誘餌,接著在樹枝上綁上麻繩,就悄悄牽著麻繩一頭回來了。眾人屏住呼吸,靜靜盯著竹框那邊的動靜,不出一會,就有幾隻雀鳥來啄食,佳斌一拉麻繩,竹筐順勢倒下扣住了雀鳥。眾人趕忙跑到竹筐前,佳斌從竹筐下掏出了雀鳥裝進了布袋。同樣方法,不出一會兒,就捕到了不少小鳥。

佳斌回家後,把小鳥先養在了竹筐裡,接著趕忙用竹條絲開始編鳥籠,終於在午飯前完工,鳥籠自帶水杯和食槽,還有門和鳥歇腳的桿,可謂設計精巧,瑩彩選了幾隻最漂亮的小鳥放了進去,其餘的都放生了。正在瑩彩開心逗弄小鳥的時候,楚瑜也過來了,原來楚瑜畫了一副百鳥圖,把今天看見的大樹、各色小鳥都畫了進去,活靈活現,栩栩如生!瑩彩直誇厲害。

佑民回家後,卻沒有去關心鳥的事,反倒是聽起了李夫人和幾位嬸娘的談話。幾位嬸娘誇讚李夫人的蘇綉繡得好,李夫人寒暄了幾句後,就說起了自己的心事:「我一直有個想法,幾位姐姐不要見笑。我見好多女子隨夫入蜀墾荒,卻不幸丈夫走得早,在此地孤苦無依。想我們蘇杭的綉女,靠著織綉功夫也能養活自己,如果在此地我們也種桑養蠶,織絲綉錦,不知道是否能找條活路」,大夫人回答道:「妹妹想法好,我之前也考慮過。只是擔心此地偏僻,穿著棉布下地勞動更實用,絲綢賣不出去啊!」。這時佑民卻突然開口說到:「織出來的絲錦肯定不是賣當地啊,得運到京城那些富庶之地去,才好賣。」

「好見解!」李老爺大聲誇讚到,見幾位夫人都在討論此事,李老爺和志遠走了過來,志遠卻搖頭說到:「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京城路途遙遠,怎麼賣?」「只要我們這裡家家都種桑養蠶,絲綢的數量就有保障。到時候可以按照品質等級收購,找人集中送往外地販賣,也可以引進一二商人來收購。只要量大貨優,商人能得利,就可以是項長期買賣」。志遠也略作思考,此地江浙人眾多,織絲綉錦確實手到擒來,且蜀地肥沃,山林眾多,可以種植足夠多的桑樹,織出品質上乘的絲錦不難。到時候再引商人前來收購,或者派人出去販賣,確實能解決很大一部分收入問題。看著佑民懇切的眼神,志遠笑著誇到:「確實如此,但光靠我們幾家不夠,這事還得聯合其它鄉的人一起做」。

幾位夫人聽到志遠如此說,高興得不得了。為了交流織造工藝,志遠夫人拿出了幾件自己織的絲錦,說到:「江南多以牡丹、荷花、茶花、菊花等為主要花色,自己入蜀這兩年,試著把蜀地攀藤的喇叭、成串的蜀葵、重瓣的木槿都織成了錦緞,大家覺得怎麼樣?眾人一瞧,可謂驚艷,即使在江南,也很少有如此精湛工藝,更何況花色新穎,顏色清雅。幾位夫人頓時感覺更有信心把這件事情好好操辦起來。

晚上吃過晚飯,李老爺把瑩彩叫了過來,問她幾位公子誰最優秀?瑩彩卻笑答都非常不錯。李老爺略一沉思,論相貌,三個孩子都是偏偏君子,儒雅穩重;論才幹,其實更喜歡佑民,但是能幹的人經常聚少離多,怕女兒淒苦;論才學,楚瑜自然居上,今後還有機會參加科考獲得功名,但是楚瑜喜靜,怕與自己活潑的女兒性格合不來;論持家,佳斌生性好動,動手能力也強,各項事情均親力親為,今後女兒也不必裡外操勞。又與夫人商議,夫人卻覺得女兒的性格與楚瑜互補,更喜歡楚瑜。

考慮了一晚上,李老爺還是覺得佳斌更適合自己女兒,不再猶豫,當即與志遠商量了婚嫁聘娶之事。由於瑩彩是本命年,古人有本命年不出嫁習俗,便把婚期定在了來年立夏時節。約定好了日期,李老爺就高興地起程,回家準備女兒嫁妝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