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川東往事》第十四章 芭粽山上了心願,義薄雲天
話說小玉到了李家,家裏洗衣做飯是從不嫌累,田裏農活更是尤為賣力,李夫人看在眼裏疼在心裏。這日李夫人看見小玉又要去田間,就勸道:「小玉呀!你可要顧惜身體,女兒家不比男兒郎」。但是小玉卻笑笑說:「湖北女兒自小長在田裏,肩挑背扛都不在話下,這點農活算啥?娘你就放心好了」,自然不肯閑下來,去了地裡。

傍晚,曾夫人又去看望曾書生留下的母子三人,怕她們母子缺衣少食,送來了一大盆大米。進到家裏,只見連個坐的板凳都沒有,家中幾乎可以用家徒四壁來形容。這曾夫人也是家裏家外忙活,不僅要照顧兩個年幼的孩子,洗衣做飯,還要照看田裏莊稼,一日到頭沒有空閑。看著柔弱的曾夫人,李夫人頓時動了惻隱之心,尋思著要為女兒家們找個好出路。

這天傍晚,一家人吃飯之時,李老爺當著眾人說到:「有一門心事,已經拖了很久了」,李夫人就問:「何事?」,「我自從入川結識志士王志遠,深為其人品才識折服,一直想跟他家結親。但這幾年一直在忙墾荒生計之事,此事就無從談起。今年等忙完曾書生七七之事,我就準備去趟王家。希望夫人不辭辛苦,也隨我走一趟」。李家有三子一女,老大老二均已成家,親事自然著落在了小女和小兒身上。

王家聲名遠播,眾人仰慕,聽到要結親王家,小女兒瑩彩高興不已,非要跟著去,李老爺笑道:「好,到時候跟著去,替我選個好女婿」,小妹紅著臉跑開了。小兒子則要留在家裏幫襯兄長忙農活。

此時秋收已過,每家每戶屋旁都堆滿了高高的金色草垛,屋簷下掛著一串串金黃色的苞谷,閣樓裡也堆滿了一袋袋稻穀,不少人家還在門前打起了糍粑,「嗒噠」的聲音此起披伏,更有不少人家釀起了米酒,酒香沁人心脾,好一派大豐收景象。

俗話說人逢喜事精神爽,墾荒人逢著豐年更是開心不已。李老爺讓夫人備下了新打的年糕、新釀的米酒、新打的稻穀,要讓王家志遠兄弟也嘗嘗這豐年的味道。李夫人給李老爺換上了一套嶄新的衣褲,用背簍裝了禮物,由李家老爺背在背上,自己則用一塊大布包了織的蘇綉、小玉娘送來的棉布、以及一路上的乾糧,又帶上換洗衣物,正準備背上,李老爺勸阻道「要走很遠很久,帶多了東西你走不動」,李夫人卻執意要帶上。

此時,由於很少有人行走,長石到關壩的官道已經長滿了荒草,深的地方可淹沒人腰,路上還有山上滾落的山石,道路崎嶇難行。為了防止被腳下的蛇咬到,李老爺走在最前面,手裏拿了根長木棍不停向兩邊揮舞,從荒草叢中劈開了一條路,李夫人和小女瑩彩則相互攙扶著走在李老爺背後。渴了就到溪邊喝兩口泉水,餓了就拿出大餅啃兩口,一路上走走歇歇,不知道翻了多少座山,直到將近傍晚,才在半路上尋到一戶田姓人家,在此處歇了一晚。第二天天剛亮,三人又上路了,只見藍天白雲下,山巒重疊,兩旁不時有溪流瀑布傾瀉而下,恰似天公扔下了一塊白綢,有時白雲還開玩笑似的,從天上落到山腰,李老爺見妻女辛苦,開著玩笑的說到:「白雲落到了山腰,這是此地有仙女下凡了啊」,李夫人對小女兒笑著說:「你爹就是覺得自家女兒好啊!」。三人硬是走到下午,才來到了芭粽山腳下。

只見此山到處是高達10米多的芭蕉叢,碩大的芭蕉葉恰似鐵扇公主的大扇,張開能給行路人遮陽也能避雨,樹林裡還間雜著竹林、松林以及各類櫻桃、核桃、板栗等果樹和雜木,溪水潺潺,不時有野兔、羚羊、鹿等動物在溪邊飲水,顏色艷麗的錦雞在叢林間飛舞,好似鳳凰!各類山鵲一路鳴唱,彷佛之曲。見到這場景,李夫人感嘆到:「這位志遠兄弟還真會選地方,到了這麼個好似人間仙境的地方」。可不是嘛,這芭蕉樹生長的地方,不僅土地肥沃鬆軟,芭蕉樹本身也是極好的豬食,砍上一株剁碎了煮熟了,夠一頭豬吃好幾天,而且砍伐了一棵,第二年又會自己發新芽長起來,因此無論種糧還是飼養家禽,都是寶地。

李老爺也打聽過了,一行人只要沿著小道往山上走,看到山裏有田地的地方就到王家了,於是一口氣就上了山。

秋收已過,此時志遠正在屋裏看書,忽聽家裏養的幾條狗吠叫不已,這要麼是有野獸來襲,要麼就是來人了。於是志遠趕忙出門查看,遠遠瞧見三人正向家裏行進,趕忙叫上兄弟幾人迎了出去。

李老爺見志遠等人來迎,趕緊雙手施禮到:「志遠兄,我是李仁遠,在長石墾荒,今年家裏豐收了,帶著家人特來拜會」,志遠不禁感動萬分,長石到這裏也是幾十裡山路,還背著這麼多的禮物,這一路上的辛苦可想而知!立馬讓儒生接過背簍背上,自己也接過李夫人的包裹背上,又讓小兒趕緊跑回家讓夫人多做幾個葷菜。於是幾人熱熱鬧鬧的往家走去。只見梯田一階一階向上延伸,田壟上到處是豎立著的一捆捆稻草,還有金色草垛,看來也是個大豐年。不久一座二層青瓦木屋就矗立在眼前,此時炊煙裊裊,餵養的雞鴨都已歸籠,屋邊盛開的金菊在竹林的映襯下,格外幽靜,伴隨著菊花陣陣清香,讓人神清氣爽。好一幅世外桃源的景象!

眾人進屋後,就落座在火爐旁,談天說地。這火爐是在地上挖了一個坑,四周嵌入條石圍成一個四方形,在中間堆放柴火,柴火上方一根鐵質掛鈎從房樑上懸吊下來,這樣就可以在火上煮飯燉湯,柴火發出來的餘熱也可以為烤火人驅寒,煙火也可以熏乾樑上懸掛的野物臘肉,真是一舉多得。這也是志遠入蜀那日向遇到的山民請教的!

為了歡迎遠客,志遠夫人麻利地殺好了一隻雞,燉在了鐵鍋裡,瑩彩也勤快的幫起忙來,淘菜切菜也是一把好手,不一會兒一頓豐盛的山裏人家的家常便飯便做好了!席上,大家各自訴說著來川墾荒的種種事情,李老爺看著王家下一輩兒郎,個個精神矍鑠,談吐不俗,甚是歡喜。志遠也有心與李家結姻,他早已聽說李老爺熱心助人的事情,對其敬佩不已,看著李家女兒也這般知書達理,勤快能幹,也很欣慰。而王家只有自己的長子楚瑜、書林長子佳斌、儒生長子佑民已到成婚年齡,其餘子嗣都還年幼,能與瑩彩婚配的就只能在三人之中選。

於是志遠便拉起幾位小輩一一介紹給了李家老爺:「這是我的長子楚瑜,生性喜靜,有點像他爺爺,愛呆在屋子裏讀書做學問」,接著拍了拍楚瑜的肩膀,讓他一會兒去把自己寫的書法作品拿來,讓李老爺指點,李老爺連聲說到「好,好」。接著志遠拉著佳斌來到李老爺面前:「這是老二書林的長子佳斌,就跟他爹一樣,喜歡獵奇,各類山川地理、奇工巧匠之書,無不收集專研,還愛到處翻山溝、做陷阱捕獵」,李老爺也不住點頭,誇家斌有奇人異士謀事之才。最後,志遠輕輕拍著佑民的背,說到:「這是老三書林長子佑民,他倒不像他爹死讀書,反倒是腦筋活絡,撥算盤一流」,李老爺大笑著說到:「那就是當家的可造之才啊」。志遠也笑著說:「借您吉言,但願如此」。

雖然兩家有意結親,但是志遠期望小輩的事情,還是讓他們自己來選擇,就要多留他們住幾日,李家老爺很爽快的答應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