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川東往事》第二十二章 李家嫁妝顯骨氣,鄉鄰贊
轉眼就到了瑩彩出嫁的日子,要說這李老爺真是有骨氣,備的嫁妝不比王家送來的聘禮少。首先置辦的就是織錦機,他希望女兒嫁過去後,也能為家裏多做點事,幫婆婆分擔織錦的辛勞;其次她讓夫人將王家送來的六匹錦緞,拿出四幅做了冬、夏棉被的被面,又做了六床棉絮;還從小玉娘處購得六匹好棉布;做完這些,又請木匠打造了一套傢具,床、櫃、桌、椅應有盡有,還有蒸籠一套、大鐵鍋一個,碗盤筷一套。看著這琳琅滿目的嫁妝,眾鄉鄰羨慕至極,也都暗自較勁今後要讓自己女兒風光出嫁!沒成想這也帶了個好頭,後來當地女子出嫁,傢具、炊具、床上用品以及織錦機必不可少,並且嫁妝要跟聘禮等值,哪家嫁妝給少了,都要遭鄉鄰唾棄,這就免去了嫁女隻為收人錢財的陋習,而更看中對方的家教禮數、人品才能。

佳斌早早的就帶著楚瑜和佑民來迎親了,山路崎嶇難行,根本沒有辦法抬花轎,於是牽了一頭自家的老水牛,在額頭綁上紅花紅綢,又在身上搭了一塊紅布,作為新娘的坐騎。李家歡歡喜喜把新娘子送了出來。一眾鄉鄰還開玩笑道,別人家姑娘出嫁,母女倆都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淚,你們這母女倆還笑這麼開心,看來是嫁到乘龍快婿了哦。由於嫁妝頗多,送親隊伍抬著些大家什很是辛苦,但是好在人多,大家相互可以換把手。

一天后,送親隊伍終於來到了王家。李家親戚們忙著把傢具擺進了洞房裏,鋪好床鋪後還灑上了瓜子棗子,寓意多子多福;瑩彩兩個哥哥則在火房用磚壘起了灶台,把大鐵鍋架了上去,倒入了一大鍋水,然後放上蒸籠,生了火。用蒸籠蒸飯蒸菜本來是湖北人的習俗,小玉到了李家後就把這一習俗帶過來了,五層蒸籠,放再多的米飯、肉、菜,都可以一鍋蒸熟,又快又省事,應付這麼多人吃飯的場合自然最適合。王家幾位夫人以前沒有做過蒸籠蒸菜,正不知道怎麼幫把手,瑩彩就進火房幫忙了,夫人們連忙說:「哪有新娘子進火房的哦,快回去」,瑩彩卻說:「家裏就娘親和兩位嬸娘操勞,今天這麼多客人,也有忙不過來的時候,佳斌在外面應酬賓客,我來幫下忙大家都不知道」,看著瑩彩堅持的模樣,幾位夫人讓瑩彩不需要動手,隻吩咐怎麼做就可以了,但是瑩彩還是堅持親力親為。瑩彩說最下面一層是蒸土豆紅薯芋頭等,只要把這些洗凈放進去就可以了;第二層是蒸米飯,在蒸籠裡鋪上一層透氣的紗布,把淘好的大米倒進去鋪平就可以了;第三層可以蒸些肉菜。夫人們就立即把切好的臘肉裝進盤裏,一盤盤放了進去,如此又磊了一層,最後一層,瑩彩看還有些新鮮的豬肉,就讓把肉切片,拌上鹽、薑、蒜茸,又用帶過來的米粉拌了,用盤裝好放進了蒸籠裡,之後蓋上蓋子開蒸了。約麽過了半個時辰,一大籠香噴噴的飯菜就準備妥當,看得幾個夫人直誇這個辦法好!從此,當地紅白喜事蒸菜成了必不可少的一角。

送親隊伍當晚歇了一宿後,第二天清晨就急著要離開了,儘管志遠一再挽留,但現在進入農忙時節了,大家真心不敢耽誤。

話說大牛和雪雁也好事將近,大牛家裏沒有其它能拿得出手的,於是大牛娘就加緊紡棉織布,硬是一個月時間趕出來了十幾匹花布,又把之前李家送來的幾匹綢緞、幾擔雜糧和剩下的四壇好酒一起送到了趙家。雪雁父親知道大牛家不富裕,這已是儘力了,也就高興收下了。

雪雁其它嫁妝都沒要,卻只求父親請木匠打造一台大型織布機,這也是雪雁看到瑩彩的嫁妝裡有織錦機後的第一想法。不同於江浙人種桑養蠶織絲,湖北人擅長種棉花織棉布,大牛母親就是能手,所織的棉布粗細均勻結實耐用,深受鄉鄰喜愛。江浙人織的絲綢雖然美觀價格昂貴,但是在這偏僻之地,眾人勞作辛苦,棉布的用量和實用性更高。正是想到這一點,雪雁就想今後跟著大牛娘一起,多織些棉布賣,一年還能有不錯的收益。

雪雁父親自從被族長家退親後,一直想要找回臉面,於是就給雪雁幾個兄弟商量:「人爭一口氣,樹活一張皮。我擔心上次族長家退親一事,會讓我們家抬不起頭。所以我想給雪雁置辦一套風光的嫁妝,把面子掙回來,不知道你們願意不?」,兄弟幾個聽到父親這樣說,自然同意,上次要不是看著是族長家的兒子,他們幾兄弟早就出手教訓人了。於是也參照著瑩彩嫁妝規格,另外置辦了傢具、炊具、床上用品等。出嫁那日,這麼多的嫁妝,著實讓族人驚詫,不禁討論起來,看來這趙家家底殷實著呢,族長家退親虧大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