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川東往事》第二十四章 書林參透天機,荒年近
轉眼到了秋收時節,今年依然是個大豐年,黃澄澄的稻穗垂著沉甸甸的穗頭,隨著秋風翻起金色的波浪,人們在田地裡有說有笑,一邊割著稻穀,一邊想著多做些米酒年糕,就著山裏的臘肉竹筍吃下,那滋味讓人不僅饞得吞下了口水!

這日,書林正翻他那些世人眼中荒誕不經的書籍,不經意間發現一本記載有「八月寒露多荒年,九月寒露兆豐年」「秋夕秋分前,必定是荒年」,於是推算了下來年的黃曆節氣,發現和記載恰好符合,心中不禁隱隱升起了一絲不安。俗話說種莊稼是靠天吃飯,基本上連續幾年豐年後就會至少有一年荒年,此事得趕緊和大哥商量,好通知鄉鄰早做打算。

此時,志遠也在看書,見到書林進來說起此事,也不禁皺起了眉頭。明年是否荒年值得商榷,但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早點做些措施還是有好處的!這不確定的事,該怎麼讓大家心裏有準備呢?這時孩子們郎朗的讀書聲傳入耳中,書林頓時也有了主意,他提起筆,寫下了一首通俗易懂的童謠:

飽帶乾糧晴帶傘,豐年應該防荒年。

大吃大喝顧眼前,省吃儉用度荒年。

豐年要當荒年過,免得荒年挨飢餓。

一頓省一口,一年省幾鬥。

一天吃頓粥,一年省擔谷。

一日省一頓,年終樣樣有。

想著過幾日,佳斌要陪著瑩彩回娘家探親,於是就讓他順便帶封書信過去,轉告嶽父大人通知鄉鄰做好應對!

當瑩彩回到李家,帶來了好多山珍美味,有風乾的麂子肉、鹿肉、羚羊肉;還有山中的蘑菇、竹筍、木耳等乾貨,最後拿出了兩包曬乾的紅薯和土豆塊。眾人高興不已,李夫人卻不解為何要把土豆和紅薯風乾成塊,這時佳斌趕緊掏出了父親的書信,交給了嶽父,說到:「我爹擔心明年有災荒,讓我們家省著些糧食吃,於是將土豆和紅薯風乾,供來年不時之需。這封書信裡,家父都有提及,讓嶽父大人通知鄉鄰早做準備」。

李老爺趕忙打開書信,知悉事情原委後,就派人通知了鄉裡其他幾位族長。於是這年冬天,幾乎家家戶戶的娃娃都在傳唱這首童謠,人們不再把多餘的糧食拿來釀酒,反倒是打起糍粑存放在閣樓上,必要時才取用。

話說雪雁嫁到大牛家後,幾乎是沒日沒夜的忙碌,她知道必須要趁著年輕,多墾點兒田地,多建幾間房屋,多置辦幾條耕牛,多養些豬羊,多攢點兒錢財,日後才能越來越輕鬆。於是才剛忙完秋收,第二天就又帶著一家幾口在山上開荒,在大雪封山之前,四個人一頭牛居然開墾出了半邊山林,刨出了幾十畝田地。本來雪雁是想把最肥沃的田地用來種水稻,留一些邊角地種棉花,再在周邊林子栽上桑樹。但是當災荒年的童謠傳來後,雪雁卻有了另外的打算,如果全種上水稻,明年夏季遇上乾旱或者蝗災,不就是白忙活了嘛?與其這樣,還不如趕在冬天種上土豆,待到來年4-5月份就能收穫,恰好就把旱災或者蝗災避過了;如果沒有災情,5月份再種上一波紅薯和棉花,10月份左右成熟收割,也不虧。於是趕忙帶著家人在新開闢的地裡下了種,施了肥。

不知不覺就到了來年春天,經過一個秋冬,昨年晚春種下的桑樹都已長到了人來高,可以小規模收穫一些桑葉了。於是,當男人們在田間忙春耕,女人們就忙著採摘桑葉養春蠶。王家幾位夫人和瑩彩知道今年可能會有災情,就養了許許多多蠶寶寶,想著如果今年沒有收成,就把絲織成錦也能賣些錢換米糧。

整個春天,雨水充沛,沒有任何異樣,眾人都鬆了一口氣,書林甚至覺得自己是不是搞錯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