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川東往事》第二十六章 龍洞衝出大水牛,現玄機
轉眼又過了十幾日,這天孫家人又來地裡查看莊稼,卻發現龍洞外衝出了一具森森白骨,嚇得直哆嗦,幾個小夥子大著膽子走近一看,才發現是一頭牛骨,牛角還掛在頭上。想到近日山上段家被龍潭吞了一頭牛,就想著龍潭底下的龍王爺是不是也住在龍洞裏,這頭牛是不是就是段家的?沒作多想,一群人風急火燎地跑上了山,老遠看見段文軒就喊道:「段當家的,段當家,快下山,去龍洞溝看看,那裏衝出來了一具牛骨,快去看看是不是你家的!」。段文軒聽到後,大驚,這芭粽山是大山,好歹也有兩三千米高,這山裏水潭下丟的牛,怎麼會在山腳下衝出來呢?將信將疑,但是人家幾個大小夥子,這農忙時節大老遠跑上來通知自己,不似有假!於是趕緊跟家人交代些家事農活,自己就跟著下山了。

來到洞前,這具牛骨立馬吸引了段文軒的視線,那牛角的紋路和自家水牛一模一樣,掛在牛角上的銅鈴鐺更是同樣尺寸樣式,見此,心裏已經有了斷定,這是自家的牛!

他當即走上前,碰了碰那銅鈴鐺,隨著那獨特的清脆而又悠長的鈴鐺聲想起,他瞬間淚濕了眼眶。以前每當鈴鐺聲響起,就是這頭老牛邁著緩緩的步伐跟著自己回家了,這頭牛自從生下來就跟著自己,這十幾年耕地馱物,辛勞不已,此次又千裡跋涉隨著自己入蜀墾荒,本想著等它安詳老死後,安葬在自家墳塚旁,不想卻命喪在龍王爺口中。要說耕牛跟墾荒人之間的感情之深,只能用勝似親人來形容,以至於當地人從來不吃耕牛肉!眾人見此,也是好言安慰,提醒他趕快帶回去安葬了!

段當家用背簍背著牛的身骨,自己雙手抱著頭骨回來了。一家人見此,趕緊在離家不遠的地旁挖了一個坑,之後在坑裏鋪上草席稻草,把牛骨放了進去,最後蓋上了一層白布覆上土,又用幾個石頭壘在周邊,算是建了墳塚。

第二日,一家人見當家的還坐在牛墳前自言自語,就過去拉他回家,但他卻突然站起來說道:「我要進龍洞,我要向龍王爺請罪,我要替鄉親們求雨!」,家人嚇了一跳,以為他說什麼胡話,卻不想他回家收拾了行頭,有彎刀、火把、紅綢、炒麵、牛皮水袋、火鐮,轉身就要下山。家人立馬攔住了,讓人快通知王家志遠兄弟過來,勸勸當家的。

志遠和儒生聽說後,也是大吃了一驚,這進龍洞可不是小事,自古進去了就沒有幾個能出來的!段當家是一家之主,要是一去不返,他一家大小可怎麼辦?趕快帶著書林、儒生前來勸阻。

來到段家,一群人圍成一圈,只見段文軒正坐在火爐前板凳上,腰上插著彎刀,挎著水袋,而一個小袋子斜挎在背上,裏面裝了其它物品。志遠見此,忙上前問:「那龍洞自古兇險萬分,你幹嘛非要去呢?」,段文軒懊惱的說道:「哎,自從我挖了龍穴,山裏果真就斷流了。這禍是我闖的,自然得我去消,不能讓鄉親們的莊稼絕收啊!那可是莊稼人的命根子。」志遠卻說:「龍洞裏是否有龍王爺,這還真不知道,但是有危險是千真萬確的,你就忍心丟下一大家子而去?」,「這不也是沒有辦法嘛!我不去,那龍王爺怒氣就不得消,就不會有雨,明年餓死人,鄉親們還不恨死我們一家子!」。

書林這時候卻激動地說:「我倒也想進洞去看看究竟!」,「瞎說什麼?」志遠厲聲呵斥到,段當家這邊還沒有勸下去,這書林又開始胡說,志遠關心則亂,一時也火氣上頭了。

書林說:「我記得一本古書記載,龍洞裏有水有湖,還有地下暗河,跟山裏水脈其實是相通的,這些水系也會像潮汐一樣,時而水位上升時而降落。我覺得山裏斷流可能跟洞裏水位的變化有關。我自幼喜愛古人對於天文地理的研究,希望有朝一日自己也能有所成就。今日能有機會親自進洞探查一番,死也瞑目!」

儒生見狀,趕忙勸阻:「二哥,進龍洞太危險了,段當家都還沒有勸住,你又跟著起鬨!」。書林卻說:「段當家要一人前往,我是怕他一個人危險,就陪陪他,兩個人總比一個人強!」。

志遠一愣,書林的心思,自己最是知道,從小只要他想去的地方,偷摸著都要去,誰也攔不住,小時候為此挨了無數次打。見此書林也只能無奈地說道:「進洞這事不可魯莽,得充分準備,你們萬不可貿然行動!比如洞穴分叉頗多,怎麼不迷路?吃喝的口糧,怎麼攜帶?照明火把,怎麼夠用?不把這些想好準備充分了,進洞也是枉然!」,二人也沒有爭辯,自是認真準備。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