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穿越吧,諸天》第一百零三章 杏子林驚聞為胡
李青蘿心中日思夜想、念茲在茲的便是段正淳一人,如今終於得見,忍不住心中一酸,眼淚奪眶而出,起身搶步迎來,叫道:「段郎!」

段正淳看到李青蘿,神色略顯複雜。

他在各處欠下不少風流孽債,眾債主之中,以王夫人最為難纏。

秦紅綿、阮星竹等人不過要他陪伴在側,便已心滿意足,馬夫人康敏是有夫之婦,終究不敢明來,這王夫人丈夫已死,便死皮賴活、出拳動刀,定要逼他去殺了元配刀白鳳,再娶她為妻。

這件事段正淳如何能允,鬧得不可開交之時,隻好來個不告而別,溜之大吉,到如今已是隔了許多年未見。

段正淳雖然用情不專,但對每一個情人卻也都真誠相待,一愣之後,便也柔聲喚道:「阿蘿。」

方牧野見段正淳這聲「阿蘿」一叫,李青蘿頓時面露萬縷柔情,知她雖對段正淳有所怨懟,卻也是因情生怨,有愛無恨,當下出聲說道:「王夫人,方某當日對你所諾,今已踐行。」

又轉向段正淳說道:「段兄弟,你且與王夫人敘舊,我先回客棧等你。」

段正淳、李青蘿二人今日老情人相見,自有萬千言語要說,但段正淳當著自己兒子師父的面,終有顧忌,李青蘿以霜居之身,在旁人前吐露心意,亦究屬不便。

他二人見方牧野要走,自是心中甚喜,當即執禮相送。

方牧野自回客棧,本打算等段正淳歸來後再做告辭,心中轉念一想,段正淳和李青蘿久別重逢,怕是要濃情蜜意上一些時日,短期內不會離去,自己沒必要在這耗費時間,不如早走。

於是便領著段譽,找到褚、古、傅、朱四大護衛,說道:「段兄弟與故人相逢,要敘舊一番,方某就不再等候,先帶譽兒離去,四位兄弟在此暫候,等他回來代為告知一聲。」

四大護衛躬身應命,恭送方牧野和段譽離去。

出了客棧,段譽神情雀躍,開心問道:「師父,咱們接下來去哪?」

方牧野眼光深邃,似是想到了一些事情,口中答道:「先去無錫。」

算算時日,杏子林變亂應該就在這幾天了,只是不知在自己道出了一些事情後,有沒有受到影響,還會不會如原來那般如期發生。

蘇州城與無錫城相距不遠,二人騎乘駿馬,臨近亥時,便看到了無錫城,正待進城,方牧野突地瞧見一位身穿灰布衲袍,方面大耳,形貌威嚴的老僧。

方牧野心中一動,當即勒馬停住,躍下馬來,問道:「可是天台山智光大師當面?」

段譽見師父與一老僧說話,便也下了馬來。

智光大師近十餘年來早已不問江湖上事務,他的名頭在武林中並不響亮,很多江湖後一輩的人物都不知道他的來歷,見方牧野年紀輕輕,竟識得自己,便即雙手合十,說道:「老衲正是智光。」

智光大師當年曾發大願心,飄洋過海,遠赴海外蠻荒,採集異種樹皮,治癒浙閩兩廣一帶無數染了瘴毒的百姓,他因此而大病兩場,終至武功全失,但嘉惠百姓,實非淺鮮。

對於這樣的德善之舉,方牧野自是肅然起敬,他施了一禮,說道:「智光大師德澤廣被,無人不敬,今日得見佛駕,方某幸甚之至。」

段譽素崇佛法,看師父都對這位智光大師敬重,又聽出他話中意思,便也隨著行了大禮。

智光大師合十還禮道:「兩位施主有禮了。恕老衲年衰智昏,記不得何時得見過兩位尊面了。」

方牧野道:「在下方牧野,這是劣徒段譽,素來敬仰大師治癒浙閩兩廣百姓之功德,只是緣慳一面。方某知大師此番駕臨無錫,乃是有要緊之事,便不耽誤大師,咱們有緣再見。」

智光大師心中詫異,頓了一頓,說道:「老衲確有要事,就先告辭,兩位施主,有緣再會。」說完向方牧野與段譽合十一禮,便即離去。

方牧野卻是未動,眼看著智光大師於前方數十丈處的岔路口折而向左,與無錫城的方向背道而行,於是便和段譽將馬匹系在了路旁的樹林中,然後遠遠墜在智光大師身後,往杏子林行去。

智光大師即到無錫,顯然杏子林此刻正上演大戲,應是已到了後半場。方牧野也沒想到,自己來得時間竟是這般巧。

智光大師在前引路,方牧野和段譽吊在其後跟隨,且不說智光大師如今武功全失,即便他巔峰時期,也不能察覺得到方牧野和段譽的行跡。

前行裡許,又折而向左,曲曲折折地走上了鄉下的田徑。這一帶都是肥沃良田,到處河港交叉,又行得數裡,便到了一片杏子林。

方牧野帶著段譽避開丐幫接引同道、防敵示警的弟子,繞進這片杏子林,就看見前方十數丈處隱隱透來火光,又傳來陣陣人聲。

【認識十年的老書友給我推薦的追書app,野果閱讀!真特麽好用,開車、睡前都靠這個朗讀聽書打發時間,這裏可以下載.yeguoyuedu】

只聽智光大師的聲音說道:「丐幫徐長老和泰山單判官聯名折柬相召,老衲怎敢不來?天台山與無錫相距不遠,兩位信中又道,此事有關天下蒼生氣運,自當奉召。」

又聽一個聲音說道:「雁門關外亂石谷前的大戰,智光和尚也是有份的,你來說吧。」

方牧野知道已是到了地方,便與段譽隱在外圍,沒有立時現身。

杏子林中,喬峰本是前來議事,不想竟遭逢奚、宋、吳、陳四大長老及大智分舵舵主全冠清率領兩百多名幫眾密謀叛變,要廢去他的幫主之位。

喬峰搶先一舉製住全冠清,又憑藉十餘年來積累的威望,消弭了劍拔弩張之形勢,等大義分舵蔣舵主率下屬救回傳功長老、執法長老以及大仁、大勇、大禮、大信各舵的舵主後,在他們的支持下,平定了逆亂。

其後喬峰以德報怨,代替奚、宋、吳、陳四大長老自刑了法刀,本以為事情已結,不料變故又生。

丐幫中輩分極高隱退已久的徐長老,以及太行山沖霄洞譚公、譚婆夫婦,泰山「鐵面判官」單正,天台山智光大師等幾位武林中大有名望的前輩,還有馬副幫主的遺霜馬夫人,相繼到來,竟是一起「誣陷」他喬峰是契丹胡虜。

這些人說得頭頭是道,亦有趙錢孫、智光大師等人證,甚至拿出了前幫主汪劍通委託和寫給副幫主馬大元的書信作證據。

喬峰近十年來,每日裏便是計謀如何破滅遼國,多殺契丹胡虜,突然間驚悉此事,縱然他一生經歷過不少大風大浪,乍聞自己身世,竟是契丹子裔,也禁不住百感交集,心亂如麻。

一時覺得他們是心生嫉妒,捏造了種種謊言誣陷自己,一時又覺得他們眾口一詞所說是真,不由得心中一片茫然。

待到馬夫人汙衊他殺害馬副幫主,又拿出一柄不知怎麼得來的他恩師汪劍通贈給他的摺扇,意指他意圖盜取書信,殺人滅口,喬峰更是心灰意冷,隻覺天大地大,竟無自己容身之處。

雖然奚、宋、吳三大長老及大仁、大義、大勇三個分舵舵主,還有大批幫眾願意相信他,跟隨他,但喬峰不願因為此事造成丐幫自相殘殺,亦不願自己身世未明染著髒水,還坐著幫主的位置,心中已然萌生了離意。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