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回到漢末篡江山》第一百二十九回 抽絲剝繭定議計
羊安對於傅燮的死訊,流露出些許的遺憾及落寞。二人雖相交不深,在洛陽彼此間亦不過點頭之交。然而,對這樣一位,在內不畏強權,在外不懼生死的忠貞之士,他心中還是充滿敬意的。

平心而論,在任何時代,能悍不畏死的,多數是些活在社會底層、一無所有的「泥腿子」們,這大概就是所謂的光腳不怕穿鞋。而如傅燮這般出身名門、家境殷實、又身居高位的士人,往往自恃身價,美其名曰「君子不立危牆之下」。因此,那些為理想、為報復、為國家、為忠義,慷慨赴死的「傅燮們」,便更教人欽佩。至少羊安自認自己是做不到的。

不過他還來不及感慨萬千。各處零散的消息便紛至遝來。

先是四月,朝廷以西北叛亂未平,罷免了太尉張溫。又以司徒崔烈為太尉。

五月,司空許相遷司徒,光祿勛丁宮拜司空,南陽人劉弘為光祿勛。其後不久,又遷少府黃琬為太僕,遷出喪歸朝的朱儁為少府。朝廷一通眼花繚亂的人事調動,似乎在預示著國家逐漸混亂的局勢。

果不其然,叛首王國在控制涼州之後,稍作休整,便領兵十萬,東寇三輔。

而幽州方面,隨著偵侯不斷的密報傳回,也做實了張氏兄弟勾結烏桓,意圖謀反的事實。更糟的是,張純明目張膽的在中山各處募兵,意味著冀州刺史王芬也參與了其中。

羊安不曉得王芬在其中到底扮演著怎樣的角色,主謀?亦或是被拖下水?不過這些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莫名趟入渾水中的自己又該何去何從?

他不曉得歷史上,張氏兄弟及王芬有沒有造反,但他曉得,靈帝劉宏是於中平六年初駕崩的,此刻不過中平四年六月。那麼依此推測,即便歷史上真實存在張氏兄弟造反這件事兒,那估計也是以失敗告終。當然還有一種可能性是:因為自己的到來,無形中改變了歷史。

正當羊安為此事犯愁之時,一個更壞的消息從洛陽傳來:天子劉宏欲北巡河間舊宅!消息的源頭來自伏均,信中還歡快的提示羊安:天子此番特意途經毋極,讓他好生表現,爭取早日回京,也好兄弟相聚。

伏均自然是說的風輕雲淡,輕鬆懈意。羊安卻是頭疼不已。形勢的錯綜危急,遠超他能力所及。於是連忙召集智囊天團商議。

「阿郎,要某說啊,咱乾脆便給他來個出其不意,擒賊先擒王。帶兵直殺那中山相府,擒了那張純。豈不痛快?」

不待羊安反駁侯三,戲志才已經說道:「此事萬萬不可,先不說盧奴(中山國治)城內有萬餘大軍。就說咱初來乍到而那張純經營已久,這毋極城內何人可信尚且不知。如今我等旦有風吹草動,恐怕前腳出了毋極,後腳那張純便得了消息。」

辛毗補充到:「兄長所言甚是,正旦之後,藺督郵去而復返,其意不言自明。張純怕是早在暗中佈局,如今賊強我弱,貿然行事,實非明智之舉。」

侯三心直口快,道:「既然此事不行,諸位倒是說說,為今之計,某家阿郎該如何行事?總不見得,去投了那張純?」

兩月前方剛痊癒的潘大聞言,急道:「三兒……莫…莫要胡…胡說。阿郎…數…數代忠良,豈…豈能投賊?」

「兩位稍安勿躁,如今雖冀州形勢紛亂複雜,好在敵明我暗,我等尚有騰挪空間。」郭嘉說罷,笑著頓了頓,又道,「首先,當與洛陽聯繫設法阻止陛下北巡。不過,此事當極為隱秘,不可讓那張純知曉與縣君有關。只是如今毋極一舉一動皆在張純掌握,驛站怕不能用。如何將消息送出毋極,怕也非易事。」

這事兒看著不容易操辦,但對羊安來說卻是不難。陳儁手下的偵侯,偽裝成往來行人,便能輕易將暗語寫成的情報送出冀州。就算那張純再手眼通天,亦不可能將所有行人都查一遍罷!即便偵侯不幸被查,羊安亦自信此時的手段輕易破解不了,只會當是一劑尋常藥方。

而得益於糜竺的高效,正旦過後不久,毋極的百杏林便開張營業了。如此一來,洛陽若有信息回復,亦可走此途徑。

至於如何藉助他人之手阻止天子北巡,那就要看伏均手段了。至少不在洛陽的羊安並沒有甚好主意,唯一能提供給對方的一步棋也唯有聶韻熙。至於畢嵐、張讓,此刻立場不清,自然不能輕易冒險。

想到這裏,羊安雖並無十成把握,仍大包大攬道:「小舅不必擔心,此事我自有辦法。其次又當如何?」

「勿論陛下至與不至,那張純此刻已是箭在弦上,恐怕今歲之內必要起兵舉事。其在中山經營以久,縣君若欲與之抗衡,雖不急於此刻清理門戶,亦當知曉縣中諸吏、豪族何人可用,何人不可用,尤其是甄家。」

「小舅所言甚是,甄家,我自會試探一番,至於縣中諸吏,還望陳師及諸位平日裏多多費心。」想到如今既要往冀州、幽州刺探敵情,又要暗中甄別毋極縣府。羊安不禁感嘆人手欠缺,若陳辰在此,可當更好。同時又聯想到馮家娘子,也不曉得此刻是否安好?

然而危局之下,眾人當面,豈容他兒女情長。於是忙又向眾人拱手,以示請託。

待眾人道諾,郭嘉又道:「張純既遣藺督郵在此,足見其見重於縣君,若我所料不差,數日內,必將有請,屆時還得勞縣君虛以委蛇,斡旋一二,以靜待時機。」

羊安不曉得靜待時機具體是指什麼,但他卻曉得此刻除了辭官歸鄉,便沒有比虛以委蛇更好的法子了。他雖沒有遇事逃避的習慣,卻也不想如傅南容一般以身殉國,便只能選擇相信郭嘉。

「小舅放心,我有分寸。」

「毋極方寸之間,民不過十萬,大戰之時恐不足為守。縣君還當另做準備。」

羊安尋著聲音朝戲志才望去,回道:「不知兄長計將安出?」

戲志才笑道:「咱西邊鄰舍欠的恩情,可叫他還上一還。」

聞言,羊安會心一笑,曉得他說的是張燕,當即回道:「兄長所言極是。」

「北邊的公孫伯圭、鄒破虜(校尉)驍勇善戰,危急時刻,亦可引為外援。」戲志才又道。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