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回到漢末篡江山》第八十一回 勝敗豈非天註定
「袁公,你說天子這是真糊塗呢,還是揣著明白裝糊塗,您這把年紀,怎還要您披掛上陣?」羊安輕輕挪動一枚棋子說到。

「臭小子,這你可就不懂了。咱陛下可是下著一招好棋啊。」

「袁公,莫非這裏面還有甚名堂?」

袁滂不緊不慢地摘掉羊安一枚馬,道:「這領兵的張溫、董卓、周慎俱是出身寒門,手底下卻領著一幫世家子弟,天子這是讓我去穩軍心啊。再說了,自立朝以來,這執金吾本就多以副將隨軍。」

羊安這才瞭然,心道:天子果然好手段。卻又擔心道:「袁公,您這上馬都不利索,下官著實擔心啊,要不您把下官帶上,也好有個照應。」

「臭小子,你這是拐著彎兒損我呢。」袁滂笑罵道,「此去吾自在中軍帳前效力,又非衝鋒陷陣,往來亦有車駕,有何好擔心的?汝自在洛陽,把咱這執金吾衙門看好了,便是大功一件。」

「哎,哎,袁公放心,安定保衙門無恙。」

秋九月,美陽城外,中軍大帳內。

「中軍數度征詔,董破虜何故姍姍來遲?」問話的是張溫。原來今日一早本該中軍議事,誰想那董卓卻遲遲未到,此刻見了對方,自然是要苛責一番。

誰料那董卓也是倨傲,反問道:「我部自在城西列陣,若主將輕離,賊兵突至,車騎可敢擔待?」

尚不待張溫回話,周慎帳下司馬孫堅突起身怒斥:「大膽董卓,豈敢衝撞主帥?」

那董卓聞言,當即怒目圓睜道:「孫文台何許人也?也敢如家犬狂吠?」

孫堅哪能受得董卓這般折辱,當即抽出腰間寶劍,道:「賊子,今日便斬殺了你。」卻被左近的周慎、揚武校尉陶謙合力攔住。

董卓見狀,也不甘示弱,探手摸劍道:「你敢!」其身後牛輔亦忙抽劍上前,將董卓笏在身後。

張溫忍無可忍,於是猛拍案幾,呵斥道:「放肆!」

袁滂見事態越發嚴重,忙勸到:「車騎息怒,車騎息怒。」又忙與董卓、孫堅二人道:「本是同朝為將,又逢大敵當前,何故中軍之中刀劍相向,傷了和氣。還不快把劍收起來,向車騎賠罪。」

卻見那董卓冷哼一聲,轉身就走。饒是袁滂連喊數聲「留步」亦是留他不得。張溫無奈,隻得命陶謙領本部人馬去斷賊軍糧道,又草草部署諸將,便遣散了軍議。

待眾人退去,孫堅附耳張溫道:「明公,那董卓賊子,不畏己罪,反而口出狂言,當以召不時至之罪斬之,以陳軍法。」

張溫撚須,道:「董卓於隴蜀諸羌之中素有威望,今若輕易殺之,西征豈不失一臂膀?」

孫堅道:「今明公親率十萬王兵,威震天下,征西何須仰仗此賊?今日他不假明公,輕慢無理,此一罪也;叛羌寇略三輔,跋扈經年,然其貽誤戰機,徒散軍心,此二罪也;此賊久任無功,召不時至,又軒昂自高,此三罪也。從古至今,凡名將執天子節鉞而統帥三軍者。無不以斬殺罪將而示軍威,如穰苴之斬莊賈,魏絳之戮楊乾。今明公豈可一再放任董賊,饒他性命,徒損威儀?」

張溫權衡再三,這才道:「此事容我三思,汝且退下,久則恐董卓生疑。」

孫堅於是敗興而還。

美陽城下的蠅營狗苟,羊安可不曉得,他今日自有要事要辦。那就是他的兩房小嬌妻,哦不對,是他先生蔡邕帶著一家老小到了洛陽地界。

前方驛站的消息傳來時,羊安倒是誹腹蔡邕來得太遲。卻不知自家先生見慣了朝廷的齷蹉,本已無心仕途。於是帶著家人,一路遊山玩水,以至於耽誤了時間。

話說十裡亭內,等候接風的人不多。尚書盧植正在與少傅楊彪下棋打發時間。

卻聞羊安道:「唉~唉~楊公,您下這可就輸了。」

楊彪聞言,忙收回未落之子,又思索起來。盧植卻笑罵道:「豎子,莫要多嘴,觀棋不語,方為真君子。」

對方名滿天下,羊安可不敢頂嘴,只在心中悻悻道:我又不是甚君子。嘴上卻道:「得,您二老下著,我且去看看家師到否。」

盧植這才含笑點頭。楊彪卻是一臉的問號,他今年不過四十有四,怎就能稱老?

卻說羊安又往前走了百來步,等了片刻,便聞一陣車駕行駛之聲由遠及近。於是忙走上一旁矮坡,這才瞧見兩輛牛車自成皋玄門關方向而來,而前車車夫旁坐著得不正是自家先生蔡邕?

羊安於是邊往回走,邊大聲道:「盧尚書,楊少傅,先生至矣。」

二人聞言,忙罷了棋局,起身相迎。再看前方,蔡邕已下車緩步而來,邊走,邊拱起手道:「子乾,文先,一別多年,可還安好?」

「好好,伯喈別來無恙啊?」

三人於是拱手交拜,又相視而笑。待閑談數刻,蔡邕這才瞧向羊安。羊安忙拜禮道:「拜見先生。」

蔡邕於是又問道:「數年不見,學業可曾荒廢?」

羊安哪裏敢正面回答,心道:我這成天忙著勾心鬥角,哪裏還有時間研究學業?於是鬥轉星移道:「先生,弟子聽聞您去歲新製一琴,名曰焦尾,此行可在身邊?」

蔡邕不解道:「汝怎知曉吾作焦尾琴?」

羊安支吾道:「這,這…」又瞧了一眼蔡邕身後車駕。

蔡邕這才瞭然,嘆道:「唉,當真是女大不中留啊。」旋即又對羊安道:「為師問你學業,你怎左右而言其他?」

盧植見狀,幫羊安解圍道:「汝這先生當真大煞風景,豈有一見面便詰問弟子學業之理?老夫告訴你,你這弟子現在可能耐了。」

「哦?此話怎講?」

「來來來,先喝了接風酒,老夫再與你慢慢道來。」

於是,一行人在十裡亭內,喝了接風酒,便在落日餘暉之下,邊走邊說,往洛陽去了。

中平二年九月初,拜特進楊賜為司空。

十月,楊賜薨,拜光祿大夫許相為司空。少傅楊彪歸喪,拜將作大匠黃琬為少傅。諫議大夫劉陶為十常侍所陷,下黃門北寺獄,因懼宦官加害閉氣而亡。

十一月,因糧道被斷,美陽糧絕,十萬叛羌於是背水一戰,列陣於城下,欲與官軍做殊死一搏。然而天有不測風雲,兩軍正激戰時,突然天空大亮,一顆隕石擊中叛羌大帳。賊軍大亂,往涼州敗散而去。

張溫於是命蕩寇將軍周慎追北宮伯玉,並圍榆中;又命破虜將軍董卓追邊章,韓遂。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