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回到漢末篡江山》第八十二回 若無閑事掛心頭
洛陽南郊破觀,只見一青衫文士興沖沖而來,待進到觀裡,卻忙皺起眉頭,掩住嘴鼻。

張紹見了來人,也不嫌他失禮,忙道:「王駔儈來了啊,你看,我這兒也沒啥好招呼的,你就隨意罷。」

那王駔儈早就讓觀裡上腦的味兒熏沒了興緻,若不是看在錢得份上,恨不得轉身就走。嘴上卻道:「你我之間還客氣啥?」

張紹這才問道:「王駔儈此來……」

那王駔儈道:「我長話短說,張兄弟你托我的事兒成了。不過馮家管事還得過個目,後個兒辰時,你在平城門外候著,我自會尋你。」

張紹聞言,挫著手心道:「哎呀,那就多謝王駔儈了。」

「好說,好說,不過張兄弟,咱說好的…」

張紹會意,忙轉身問高進:「賢弟,咱這財貨呢?還不快拿出來?」

高進聞言,小心地從衣衫內摸出個錢袋,謹慎的看著那王駔儈。

卻見那張紹一把拿過錢袋,片刻便數出了些銅錢,交與王駔儈,道:「待事成之後,再付剩下那一半,如何?」

王駔儈接過錢財,在手上過了過分量,高興到:「成,那今日我便先告退了,後個兒辰時,張兄弟千萬莫要忘記。」說罷,他轉身便要走。

高進見狀忙高聲問張紹道:「你便去了,那我怎辦?」

張紹於是忙道:「誒~誒~,王駔儈留步,那我這兄弟……」

「到時候一併帶上,不過咱醜話說在前頭,人我可以帶上,至於馮家要不要,那就全看你這兄弟造化了。」

「紹省得,那就有勞王駔儈了。」張紹說著,又對高進道:「還不快謝過王駔儈。」

那高進本也是個心高氣傲的主兒,奈何形勢比人強,況且若能入得馮府,這報仇的機會便能增加幾分,於是不情不願道:「多謝王駔儈。」

「好說,好說,不過張兄弟,這兩個人,價錢嘛……」

「王駔儈放心,我兄弟這份待事成之後,自當另算。」

「有張兄弟這句話我就放心了,哦對了,這兩天你兄弟二人抽空換身衣裳。」說罷,那王駔儈頭也不回便急匆匆走了。

待其走遠,張紹這才對高進道:「賢弟,為兄這事兒,還還辦得成否?」

那高進眼見復仇有望,心中自是烈火復燃,腦中儘是那羊安當初「惡行」,嘴裏亦憤恨得重複著羊安名字,卻那裏還能聽見他兄弟問話?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

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自打蔡邕到了洛陽,羊安這小日子便過得舒心無比。此刻他正在蔡府上與兩位師姐調琴悅經。可手下這琴彈著彈著,突然沒來由得打了個噴嚏,也不曉得是何人在背地裏罵他,只是這手下亦隨著噴嚏慣性一抖。

一旁的蔡琰忙提醒道:「小師弟,你這調錯了。」

「沒錯啊。」

「錯了,方才應該是宮音,你彈成了羽音。」

「沒錯啊,不信小師姐你來試試。」

那蔡琰此時不過十一,二歲,正是稚氣未脫,盛氣方臨之時,哪裏經得起這般挑撥,早就起身來到羊安身旁演示起來。

年長兩歲得蔡琬見狀,怕是一眼看穿自家妹子又要著道,也不說破,隻含笑掩面。

卻見羊安輕嗅近在咫尺得處子幽香,在蔡琰耳邊道:「女曰雞鳴,士曰昧旦。子興視夜,明星有爛。將翱將翔,弋鳧與雁。弋言加之,與子宜之。宜言飲酒,與子偕老……」

蔡琰哪能聽不出這首先秦情詩,霎時間便已滿臉通紅,急忙打斷道:「師弟,你欺負人,我要告訴我爹。」

「小師姐,你看,你我夫……嗯嗯,師姐弟三人,此間琴瑟在禦,莫不靜好?何必再去叨擾先生?」

蔡琬方才聞「琴瑟在禦,莫不靜好」忍不住噗嗤笑出聲來。

蔡琰見狀,急著直跺腳道:「姐姐,你怎也取笑於我,卻不管他。」

卻聞羊安又道:「再說了,先生此在太學,怕日理萬機,哪有閑情來管兒女情長,你說是吧大師姐。」

蔡琬哪料這便殃及自身,當即又羞又赧,忙將通紅的小臉埋進衣袖裏。

蔡琰怒道:「你還說?」

誰料羊安也不管她威脅,竟不知從哪摸出兩方玉佩,又在蔡琰耳邊念道:「知子之來之,雜佩以贈之。知子之順之,雜佩……」

蔡琰一把搶過玉佩,怒視羊安,羊安心裏不禁發怵,嘴硬道:「小師姐,方才你讓我還說的…」

卻見蔡琰作勢欲摔,羊安忙阻道:「別別,小師姐,我錯了,莫要糟蹋了玉佩,這可是我千辛萬苦從西域行商手裏買來的。」

蔡琰見羊安認錯,這才稍解怒意,再一看手中一雙通體晶瑩的美玉,心中頓生歡喜。卻嘴硬道:「誰稀罕。」她自然不曉得,這玉佩哪裏是找什麼西域行商買的,乃事當日麋竺賀羊安喬遷大喜的禮物。

羊安又扯道:「聽聞此玉一石雙生,相擊清悅,大師姐溫婉賢淑,小師姐聰慧伶俐,此玉正好般配。至於方才詩賦,實為鋪墊。望小師姐明鑒。」

蔡琰這才稍露喜色,嘴上卻道:「哼,花言巧語。」

羊安心裏叫苦不迭:這蔡琰當真是貞潔烈女,哪怕婚約在身,稍加調戲便是這般模樣,看來往後莫要說甚舉案齊眉了,便是這日子好不好過,亦怕猶未可知。當真是女大十八變啊,當初泰山時那個牽著小手活潑可愛的小師姐再也回不來了。嘴上卻道:「小師姐明鑒,師弟所言句句發自肺腑。」

羊安這小子過得有滋有味,卻是不曉得這洛陽城裏惦記他的著實不少,有恨他的,自然也有愛他的,不過這是後話。

中平二年十二月,蕩寇將軍周慎因不納司馬孫堅斷敵糧草之策,又被北宮伯玉斷了糧道,於是隻得倉皇撤退。卻於途中中伏,全軍三萬將士盡沒,唯其與孫堅及堅部將共十餘騎逃出生天。

破虜將軍董卓亦於望垣被圍。彈盡糧絕之際,董卓命人於上遊築堤造壩,佯做捕魚,卻是使一著暗渡陳倉,金蟬脫殼之計從下遊渡河退兵。最終,張溫所遣追兵盡敗,唯董卓全軍而還。

此役,官軍雖先勝後敗,然最終收復涼州大部失地,將叛軍趕至黃河上遊渭河一帶。涼州亦得暫時之和平。

消息傳到洛陽,天子劉宏自然是高興這江山無恙,於是下令犒賞三軍,卻不忘罷了周慎蕩寇將軍之職,又將其貶為庶人。於是中平便在這場虎頭蛇尾的戰爭中迎來了第三年。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