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回到漢末篡江山》第十二回 潁水偶遇戲志才
三月春漸濃,芍藥花正紅。雀鳥語密密,蜂蝶話噥噥。三月本該是人間最美好的時節,然這幾年卻全不似往年這般溫暖。

陽翟的少年郎們早就齊聚一堂。郭嘉今日起了個大早,昨日迴轉之時他已通知司馬徽,但怕他爽約,便帶著陳辰親自登門邀請,又讓羊安和郭圖去陽翟市集買魚。羊安策馬,這郭圖卻嚇得抱著羊安腰間,羊安心裏一陣惡寒。二人雖快馬加鞭,但到了市集,硬是沒見著魚,原來今年天氣寒冷,這漁獲自然也就少了許多。二人一番商議,隨即入了陽翟城,尋了酒肆,買了些吃食。郭嘉即為此番東道主,豈讓他可丟了臉面。

這陽翟城乃是戰國七雄之一韓國的都城,雖城郭多有殘破,卻仍是雄偉異常,羊安此時匆匆一過,卻想著若有機會,必要好好遊覽一番。

待二人趕到約定地點,眾人具已在此等候。辛氏兄弟各抱一壇,其餘徐福、石韜、司馬徽倒是兩手空空,此三人出生寒末也是正常。趙儼、繁欽帶了些食貨,這兩人具是豪門旁支。郭嘉見羊安、郭圖手中捧著吃食,卻唯獨不見生魚,問道:「讓爾等買魚,怎卻買了這些?」

郭圖見郭嘉似是微詞,當下也不開心,道:「你便說的輕巧,咱倆一路快馬,到時已不見魚,你若本事,便自去買魚,何必喚了我們。」

郭嘉本是無心,不料郭圖暴起,隻淡淡道:「大侄兒今日頗有微詞?」

郭圖當下,心中一凜,自己這小叔雖年歲比自己小了五歲,可這整人的手段確是厲害的很,自己常年吃虧,絕非他對手,當下也就不再言語。

徐福圓場道:「這有何妨?正好我等可去那潁水摸魚。」

眾人在穎水河畔尋了塊空曠之地,擺開陣勢。待一應吃食擺放整齊,徐福、石韜去上衣物,便欲下河,可誰知,雖然已是三月,這河水依舊寒冷,石韜當下便打起了退堂鼓,但徐福卻礙於方才所言,正進退為難。

羊安見徐福窘迫,當下便指著遠處說道:「此時河水刺骨,若得了風寒便不好了,遠處有人垂釣,不若我等去看看,若有漁獲,買了便是。」

徐福順著他指的方向望去,果真有二人在此間垂釣,如蒙大赦:「甚好!」

待二人來到近前,不想竟是徐福熟人,徐福說到:「志才兄長,你怎在此間?」又指著旁邊那人道,「這位是?」

那叫志才的人看上去約莫十七、八歲模樣,見了徐福,也笑道:「徐福賢弟,真是許久不見,今日閑來無事,與密友來此垂釣,胡昭,這便是我常與你提起的徐福賢弟,這位是胡昭,也是咱陽翟人。」

志才介紹完二人,徐福又介紹了羊安。羊安這才知道此人便是戲志才,關於戲志才,史料記載不詳,但後世爭議頗多,關於才學,羊安自然無法從隻言片語中判斷,畢竟今日初見。但關於他的姓名,卻有人依據「單貴雙賤」的說法,判斷他姓戲,名不詳,字志才。羊安卻覺得此事很是胡扯,單貴雙賤的說法自古便無,上古時代,人名卻是慣用單字,然至西漢,人口漸多,這名用雙字的便多了起來,如:周亞夫、周勝之兄弟,衛子夫、衛君孺、衛少兒、衛長君兄妹四人,又有趙破奴、李廣利、桑弘羊、霍去病、公孫敬聲、公孫昆邪。甚至有西漢皇帝是雙字名的——漢昭帝劉弗陵。不過王莽時,立法人名用單,犯法改雙,這不過是為了救他孫子的權宜之計,及新朝滅則法廢。另表字亦有單、雙,若單貴雙賤,何以表字多用雙字?故名用單,表字用雙僅僅是習慣,並沒有什麼約定俗成的硬性說法,而單貴雙賤更是無稽之談。

話說徐福介紹完羊安,四人彼此見禮,徐福又說明來意,並邀戲、胡二人同飲。戲志才為人豪爽,眾人當下一拍即合。

說起喝酒的禮儀,羊安出身名門,自然是如數家珍。漢代禮儀繁多,飲酒也是如此,這酒桌敬酒也講究排資論輩,長幼有序。年輕敬年長,小輩敬晚輩,但飲酒莫勸酒也是一條不成文的規矩。後世酒仙李白便是因好勸酒而遭人詬病——酒品差。

菜入五味,酒過三巡。辛評卻突然嘆息一聲,道:「去歲,烏滸蠻反,連下交州數郡,到年底,南海太守孔芝也反了。這南面不太平啊。」

眾人見他突然感嘆,皆是沉默不語,趙儼卻接話道:「又豈是南面不太平,去歲二月地震,四月地震,年底,那鮮卑又寇了酒泉,連年災禍不斷,國事艱難啊!」

「哼!外戚專政,宦官當道,皇帝昏庸,國事如此,那昏君居然開西園賣官鬻爵!」徐福為人正直,當下憤恨道。

石韜見他失言,忙勸阻道:「阿福,慎言!豈可非議君上。」

司馬徽試著扯開話題道:「諸位可知那甘陵趙苞?」

「可是那遼西太守趙苞威豪?」胡昭喝了一口酒,介面道。

辛毗似乎很感興趣,忙問道:「此人如何,快說來聽聽。」

「那趙苞初為遼西太守,前年遣人接了母妻去遼西,卻不想正值鮮卑寇邊,於路上劫了他母妻,於兩軍陣前示之。誰知趙苞卻說:為子無狀,欲以微祿奉養朝夕,不圖為母作禍。昔為母子,今為王臣,義不得顧私恩,毀忠節,唯當萬死,無以塞罪。」司馬徽娓娓道來。

「好一個忠義的漢子,後來呢,後來他妻母如何?」辛毗見他停頓,忙追問道。其餘眾人也是好奇,均洗耳恭聽。

司馬徽夾了口菜,又不急不慢的說道:「他母親也是深明大義之人,對他說到:威豪,人各有命,何得相顧,以虧忠義。昔王陵母對漢使伏劍,以固其志,爾其勉之。」

王陵,原是沛國豪族,漢末義軍之一,與劉邦以兄禮相待,又互不統屬。後王陵母親為項羽所獲,王母恐項羽以自己脅迫兒子,為了讓王陵早日歸漢,毅然伏劍自殺,最後屍身被項羽烹煮,王陵也最終歸漢。這個典故,羊安也是來到這個時代才知曉的,世人都說秦皇殘暴,卻不知霸王暴虐更甚。在尚個人武勇的年代,戲曲演義又將其塑造成英雄,殊不知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後來如何,他母妻可得保全?」

「後來,鮮卑敗走,然其母妻皆為鮮卑所害。」

眾人聽後皆搖頭嘆息。那辛毗卻又說道:「果然有其母必有其子,趙苞滿門忠烈啊!」

「別急,這還沒完,話說那趙苞回鄉葬了母親,卻又對鄉親說:食祿而避難,非忠也;殺母以全義,非孝也。如是,有何面目立於天下!便嘔血而死。」

「好一個捨身而取忠義兩全的漢子。」擊節叫好的是徐福,隨後他又話題一轉:「若是朝廷諸公人人如此,國家又豈會如今日這般千瘡百孔!」

司馬徽本是想把話題扯開,誰知,這徐福又把這話題引回來了。

「這朝廷之中,也並非都是屍位素餐,蠅營狗苟之輩......」如此,眾人又你一言,我一語的討論起時政來了。果然,喝酒談時政是恆古不變的習慣,可是誰又能想到此間高談闊論的竟是一群少年郎,想到這裏,羊安便自飲自斟起來。

戲志才見羊安獨自飲酒,卻不參與討論,笑問道:「羊安賢弟,何故獨自飲酒?」

羊安抱拳道:「戲兄,我見大夥兒討論激烈,然安心中所想與眾人意見相左,怕掃了大家的興緻,又恐爭論之下傷了和氣,故而一言不語,獨自飲酒。」

「哦,賢弟有何高見,不妨說出來,與眾人分享。」戲志才對羊安說完,又拱手看向眾人道,「戲某不才,鬥膽做主,今日大傢夥在此飲酒,有何想法見地不妨說來分享,隻作拋磚引玉,若有意見相左,望大家點到即止,萬勿爭論而傷了和氣,大夥以為如何?」

「如此甚好。」

見眾人答應,戲志才又對羊安道:「賢弟以為意下如何?」

「安以為......」

———————————————————————————————————————————

關於戲志才的名字,我再多說兩句,漢末三國及魏晉時人名的讀寫習慣我在之前的章節已經說過。以此推斷戲志才可能是:姓戲,名志才;或者姓戲,名志,表字才(單字表字)。然考慮到史料記載戲志才的出現是和荀彧、郭嘉等這類姓+名的表述形式出現,故推斷戲志才姓戲,名志才。

另有說法認為戲志才因時間久遠「名」丟失了。但紅顏以為可能性很小,因為整本三國志,許多名不見經傳的人物名姓俱全,為何單單曹操創業初期的首席謀士戲志才丟失了「名」,款且戲志才少說活躍了4、5年之久,這種說法完全是牽強附會,為了證明戲志才的名不是「志才」而沒有依據的推斷。

另私以為,寫歷史類小說,有時候因史料不全,或可做一些大膽的推斷和假設,但要有理可依,有據可查。而不是空穴來風,憑空想像,否則那就不是歷史類小說了,而是架空了。歷史類小說還是要相對嚴肅認真對待的,多查查史料,多看看史書,雖然破費點時間。否則就會像老羅一樣,因一時隨意而誤導無數代人。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