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扶秦》第兩百一十八章 你這不是鼓勵大家走捷徑嗎
「什麼……繼天子位?」

聽到這話,嬴政不由一愣。

不單單是嬴政,一旁的贏姓宗室和楚系貴族們也是一臉的震驚。

雖說如今的秦國早已是天下第一強國了,但是天子第一和天下無敵終究還是有一定的距離的。

理論上來講,只要六國齊心協力,還是可以抗衡秦國的,雖然這種事情不太可能發生。

但是這也說明了一件事,那就是秦國還沒有到強悍碾壓一切的地步。在這種情況下,秦國又憑什麼繼天子位呢?

要知道,天子也不同於王。自從戰國時期各國相繼稱王以來,王號其實已經不值錢了。但凡是個國家,其國君都能稱王。

但是天子不同,《詩經》有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在華夏傳統的觀念裡,天子乃是上天的兒子,上天因為寵愛這個兒子,因此將天底下的土地和權力全都賞賜給天子。而後天子又因為自己的精力有限,管不過來,因此才將土地分封給諸侯,讓他們幫自己管理天下。

從這個角度出發的話,天子就是全部諸侯的領主,對諸侯們具有天然的統治權,是比王位還要高一級的存在。也正是因為這樣,天下各國只有稱王的,卻沒有稱天子的,因為那等於向天下所有的諸侯宣佈,我是你爸爸,你必須過來舔.我。

這等於是嘲諷全天下,向全天下宣戰。這樣的事情估計也之後韃清的老妖婆能夠做得出了,腦子正常的人都不會這麼做。

君不見,當初僅僅只是因為稱了東帝,齊國就被各國齊宣,隨後差點滅國嗎?雖然後來緩過來了,但是國力卻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原本的超級大國,也因此而直接成為一個二流國家,再也沒有逐鹿中原的實力,只能龜縮自保。

扯遠了,總之稱王和稱天子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前者大家還會賣你一個面子,捏著鼻子認了,後者卻是絕對不可能有人承認的,因為那等於是將自己國家的主權上交給秦國了。

想到這裏,一旁的陽泉君羋宸出列對著呂不韋說道:

「相國此舉,是否有些操之過急了?這稱天子和稱王畢竟不同,貿然繼天子位,可是很容易被天下諸侯群起而攻之的。」

「那又如何?我秦國難道還懼怕六國嗎?」

呂不韋聞言,淡淡說道:

「六國之中,韓.國已經基本被我秦國打殘,這些年來一直在扮演我秦國附庸國的角色。齊國雖然實力不差,但是自從樂毅伐齊之後,齊國就已經失去了對六國的信任,再也不插手六國事務,隻想著關起門來過自己的日子。如此算來,所謂的六國,也就只剩四國了。」

「那麼憑藉這剩下的四國難道就能對抗我秦國嗎?當然不能!趙國自從張平之戰之後元氣大傷,至今沒有恢復過來。魏國燕國全都是實力不濟的小國,未必能出多少兵馬。至於剩下的楚國,看上去不小,但是國內封君林立,國王根本調動不了多少力量,因此也抽調不出太多的實力來對抗我國。」

「仔細算來,六國其實已經沒有一個能打的了。就算我們秦國繼了天子位,這些國家最多也只能口頭上憤怒,實際上卻什麼都做不了!」

「這還不夠嗎?」

羋宸微微皺眉道:

「繼天子位可不比其他,這種事情是需要其他國家承認的!若是天下諸國不認,那咱們這天子位不就成了笑話了嗎?」

「陽泉君說笑了,我秦國有著天底下最強的虎狼之師,還怕六國不認咱們的天子位嗎?他們若是不認,咱們就出兵攻打他們,打到他們服從為止!」

呂不韋淡淡笑道。

「此舉是否有些不妥,畢竟這天子位乃是收服人心用的,強行用武力壓服六國,是否有違天意?」

羋宸還有有些不解道。

「已經管不了這麼多了。」

呂不韋聞言,忍不住嘆了一口氣道:

「這是我秦國一統天下的最好辦法,錯過這個村的話,將來可就沒有這個店了。」

「相國此言乃是何意?」

聽到這話,坐在王位上的嬴政忍不住開口道:

「為何這是我秦國一統天下的最好辦法?難道不用這種辦法我秦國就一統不了天下嗎?」

「是啊是啊,我秦國有著天下無敵的虎狼之師,假以時日,我秦國是必然能夠將山東六國全部消滅掉的,相國有為何說著是我秦國一統天下的最好辦法呢?」

羋宸出聲附和道,他實在是無法理解呂不韋為什麼會這麼說。

「原因很簡單,馬上可以得天下,卻不能治理天下。」

呂不韋忍不住嘆了一口氣道:

「諸位,難道你們沒有發現,我秦國現如今已經陷入死胡同之中了嗎?」

「軍功授爵製確實是大幅度提升了我秦國的實力沒錯,但是這個制度並不是沒有缺點的,那就是極度依賴戰爭。」

「只有戰爭,才能產生軍功。而只有軍功,才能選拔官吏。一旦戰爭停止,我秦國的管理選拔系統就會直接崩潰。到了那個時候,國家得不到新鮮血液的加入,老的官吏又仗著不會有後來人和自己競爭而肆無忌憚,長此以往,國家不崩潰才怪呢!」

「這也是臣之前不同意用外交手段奪取六國領土,而是提議用戰爭手段奪取六國領土的一個重要原因。因為我秦國需要軍功,而獲得軍功的方式又只能是戰爭。你將六國的領土全都通過外交手段奪過來了,我秦國將來又能去哪裏獲得軍功呢?」

「六國的土地是有限的,這就註定了我秦國在將來所能建立的軍功是有限的。咱們現如今最應該做的事情就是暫緩軍功獲得的腳步,同時慢慢整改我秦國的制度,確保可以在天下一統之前搞出一套全新的官吏選拔制度。只有這樣,我秦國才能在一統天下之後繼續存在,而不是快速崩潰!」

呂不韋不愧是當代秦國最傑出的政治家,只是一眼,他就已經看出了秦國制度中的弊病——雖說其中有王沉和韓非的功勞,但是知道王沉和韓非學說的這這麼多,真正能夠理解其中內涵的卻只有他一個,這也足以證明其不凡了——而在得知了秦國制度的弊病之後,呂不韋並沒有如同後來的李斯他們一樣只知道抱著原有的制度沉船,而是積極改革,試圖挽救秦國那註定滅亡的命運。

只是知道是一回事,做到又是另外一回事。傳統的力量是巨大的,尤其是當這個傳統還在源源不斷地給人們輸送利益,同時還沒有顯現出太多弊端的時候,人們是絕對不會輕易對其進行修改的。

就好像現在,雖說呂不韋已經將事情說得很明白了,但是在場眾人卻依舊顯得有些不以為然。大多數人都覺得呂不韋這是在危言聳聽,軍功授爵製哪裏有那麼多的弊病?

尤其是李斯,更是直接抓準機會站了出來,對著呂不韋說道:

「相國此言,未免過於危言聳聽了。軍功授爵製乃是商君留下來的法度,我秦國正是靠著這個法度,才能成為天下第一強國的。如今這個法度尚未顯露出弊端,相國卻要先一步將其修改掉,這是個什麼道理?恕下官不能理解!」

「是啊,這軍功授爵製乃是我秦國的立國之本,又豈能輕易廢棄呢?」

「商君之法傳承百年,自有其道理在。我等後人還是不要隨意折騰了,搞不好會將國家越弄越差啊!」

李斯的話音剛落,場內楚系和贏姓宗室的人就紛紛開口附和了起來。很顯然,他們並不覺得軍功授爵製有什麼大的問題,沒必要瞎折騰對其進行修改。

「李斯所言極是,軍功授爵製乃是我秦國的立國之本,輕易不能更改。相國此言還需要再多多商議才是,不能因為一時興起就輕易更改我秦國的基本制度。」

就在這個時候,端坐在王位上的嬴政也開口了。而內容也是維護軍功授爵製,反對呂不韋的建議。

「臣,自然是明白這個道理的。」

聽到這話,呂不韋倒也不惱,而是繼續朝著嬴政行禮道:

「軍功授爵製確實幹系重大,輕易不能更改。但是臣也沒有說立馬就對其進行更改,而是說慢慢來,先搞出一個新的,足以取代軍功授爵製的制度,等確認其可以運行之後,再將軍功授爵製改掉。亦或者說,讓兩種制度同時存在,讓我秦國可以多渠道獲得人才,而不至於因為一條道路閉塞就得不到人才。」

「這……」

嬴政聞言,不由沉吟片刻,隨後轉頭對著一旁的李斯問道:

「愛卿以為如何?」

「臣以為不妥!」

李斯冷笑著回答道:

「商君當初之所以隻留下軍功授爵製,而廢掉其他上升通道,就是為了斬斷國人的思緒,讓他們全心全意打仗,不想其他。如今相國卻要搞出新的上升渠道來,這不是鼓勵大家不要打仗,而去走捷徑嗎?長此以往,我秦國的戰鬥力又如何能夠保證呢!?」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