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1901年:一個帝國的背影(連載完)》河船中的秀女(4)
慈禧和光緒是這個世界上最奇特的母子關係。光緒本來應該是個無憂無慮的貴族子弟,要不是慈禧的親兒子那個荒唐的同治皇帝因為**染上惡疾而死,這個叫做載■的孩子並沒有任何可能當上皇帝。載■的父親奕■是道光皇帝的第七子,這本來也就是個宗室貴族罷了。但是,他娶的夫人恰巧是慈禧的親妹妹,這使他這一支宗室當中,竟然神差鬼使地連續出了兩個皇帝,即光緒皇帝和大清末代皇帝宣統。因為和慈禧的這層關係,奕■在慈禧奪取政權的"辛酉政變"中和恭親王一起成為協助慈禧成功的"功臣",他最大的功勞是在慈禧帶著小皇帝秘密回宮的時候,身上"藏"著一份殺肅順等三人的"詔書"。"辛酉政變"成功後,他的封號由郡王加親王銜,即醇親王,並授予都統、禦前大臣、領侍衛內大臣,那年他只是個22歲的小夥子。這是一個"厚道之人",說難聽點,就是一個"窩囊廢"。他的柔弱的性格恰恰是慈禧最需要的。當沒有留下一個兒子的同治皇帝夭折之後,想繼續"垂簾聽政"的慈禧決定再尋找一個幼童當皇帝,於是她想到了奕■家那個四歲的男孩兒載■。《翁同■日記》:戊刻,太后召諸臣諭:"此後垂簾如何?"樞臣中有言:"宗社為重,請擇賢而立,然後懇乞垂簾。"諭曰:"文宗無此子,今遭此變,若承嗣年長,實不願!須幼者乃可教育。現在一語既定,永無更移,我二人同一心,汝等敬聽。"則即宣曰:"某"。維時醇郡王驚遽敬唯,碰頭痛哭,昏迷伏地,掖之不能起。諸臣承懿旨,即下,至軍機處擬旨意。《翁同■日記》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日。"某",即載■。猛然聽見自己的兒子當了皇帝,奕■竟然一邊將自己的頭使勁兒往地上碰撞,一邊大哭不止以至哭昏了,他癱在地上,別人拉都拉不起來。這昏天黑地的大哭已經不是激動和感恩的表現了,這個表現的不正常想必現場的人包括慈禧都看得出來。因為自己的夫人是慈禧的親妹妹的關係,奕■太了解慈禧的為人了。年幼的兒子就這樣被人捉來投入了虎口,他心疼加心碎,那個瞬間他也許陪著兒子一起死的心都有。弈■沒有力量拯救自己的兒子。回到家他就真的病了,雙腿麻木,站不起來了。他給慈禧寫了個奏摺,要求辭去一切職務,奏摺"詞頗悲楚":"突值大行皇帝之喪,復聞新命,悲悸不知所為,觸發舊疾,步履幾廢,乞罷諸職守,苟盡餘生,為天地留一虛糜爵位之人,為宣宗留一頑鈍無才之子。"費行簡:《近代名人小傳》。弈■辭去一切職務的原因不僅僅是以後要在自己兒子的面前俯首稱臣難免尷尬,更重要的是,他成了皇帝的生父,生父和太上皇雖然不一樣,但是如果皇帝握有充分的權力並且希望父親當太上皇的話,於情於理都說得通,可這樣勢必就得與慈禧形成勢均力敵的局面,而他深刻地明白把權柄看得比性命還重的慈禧是絕對不能招惹的,他的辭職就是為了徹底打消慈禧的這個猜疑,以絕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有可能降臨頭頂的大禍。醇親王奕■的奏摺立即被慈禧批準了,他被解除了一切職務,慈禧給他的明確工作是:到普陀谷去當修皇陵的監工。雖然後來慈禧要把權力越來越大的恭親王去除的時候,曾將弈■重新搬出來當政治工具使用,但是他始終小心翼翼地看著慈禧的臉色行事,一切聽從慈禧的任意指派。他最受世人指責的是為討好慈禧而主持修建頤和園。一次,大太監李蓮英因為受賄而受到他的"詢問",結果第二天他聽說慈禧身體不舒服而去請安的時候,被慈禧當頭來了一句:"你還能想得起我來?"這句話生生地就把弈■給嚇病了。病本無大礙,可他竟然病死了,年僅51歲。關於他的死,世人都說是被慈禧害的。從史料上看有兩個說法比較常見:一是慈禧為了促他早死,利用他好色的特點"賜"給了他一個妓女,結果他得了治不了的性病。此一說聽上去有點荒唐。二是他病了之後,慈禧以關懷的借口不允許他私自請醫生,所有的藥方均出自經過慈禧審查的宮廷醫生之手,於是"疾病日深"。無論怎樣說,儘管弈■千般小心萬般順從,慈禧仍一直把這個皇帝的生父當做了一個潛在的政敵,她不曾有過一絲一毫的放鬆警惕,只要稍有風吹草動她就毫不留情地下手了--從奕■的結局上看,當年他在朝廷上哭昏了確實有充分的理由。不滿五歲的載■被一個宮內的嬤嬤抱起來進入了一頂轎子,從此他成了一個命運悲慘的孩子。因為勸說慈禧不要在國家內憂外患的時候修建頤和園而被"杖殺"的太監寇連才回憶:(光緒)自五歲起,無人親愛。雖醇邸福晉,亦不許見面。每日必至西後前請安,不命起,不敢起。稍不如意,罰令長跪。一見即疾言厲色。積威既久,皇上膽為之破,如對獅虎,戰戰兢兢。日三膳,饌雖十餘,然離禦座遠者半臭腐,近禦座之饌,即不臭腐,亦久熟乾冷,不堪下箸。以故皇上每食恆不飽。有時欲令膳房易一適口品,管膳者必面奏西後,西後輒以儉德為責……《清代野史大觀》之《寇太監述聞》。要不是深宮太監的披露,無論如何也無法相信這就是帝國皇帝過的日子。至於慈禧出於什麼目的和心理如此虐待小皇帝,史家多有分析,但始終沒有一個說得過去的解釋。不能解釋的原因是,按照人間常規思維,慈禧的舉動實在不可理喻。如果硬要尋找理由的話,只能認為這是慈禧的一種故意,她在虐待一個巨大帝國的皇帝中獲得了某種快樂--雖然她當不了帝國的皇帝--或者,她在有意地從小培養帝國的皇帝對她的遵從和恐懼。這一點慈禧確實做到了。這個叫做載■的孩子由於長期的恐懼,連想說的話都說不清楚,而且特別的膽小:"上幼畏雷聲,雖在書房,必投身翁師傅懷中。""畏太后甚。上本口吃,遇責問,益戰慄不能發語。"惲毓鼎:《崇陵傳信錄》。光緒的親政大典在光緒十五年的二月間舉行。被慈禧"精心培養"的載■已經19歲了,按照中國的觀念18歲就是成人了。慈禧必須交出權力。但是,慈禧製訂的一個規矩令她依舊是權力的核心,即:光緒皇帝每天所批閱的奏章文件都要送頤和園慈禧處審閱;二品以上官員的罷免和任命必須請示太后才能最後決定。這個規定有一句最關鍵的話:"皇上不能自專"--這也許是帝國有史以來最難以理解的一句話了:在中國人的心目中,天子一言九鼎,皇帝是天下惟一一個不需要對自己的言行做出解釋的人。不能自行做出決斷的皇帝還叫什麼皇帝?更令光緒感到難過的是慈禧對他的婚姻的干涉。在選擇皇后的時候,慈禧以命令的口吻指定他必須選擇桂祥的女兒,而光緒根本不喜歡甚至討厭這個女人。光緒皇帝婚後生活之淒苦可想而知,他對皇后根本沒有建立正常夫妻感情的可能,皇后便到慈禧那裏去哭訴皇帝對她的冷落,於是慈禧把怨恨全部發泄到瑾妃和珍妃的身上,這種發泄又反過來導致了光緒對慈禧的更大的逆反心理。後人把慈禧干涉光緒的婚姻大事所造成光緒與慈禧之間的不和,說成是帝國晚期國家一切不幸的根源,雖然偏頗,但也有道理。皇族奕謨說過:"因夫妻反目而母子不和,因母子不和而載漪謀篡。"兩語概括了1900年帝國災難的最隱秘的根源,可謂簡明扼要。"戊戌變法"失敗之後,被囚禁的光緒因苦悶而生病,因生病而萬念俱灰。帝國的皇帝幾近瘋癲了。但聯軍對北京的攻擊卻使皇帝的精神狀態有所復原。光緒的重新清醒令慈禧嚴重地警惕起來,慈禧絕不允許皇帝再恢復到一個正常人的狀態,既然他曾經病到了連證明自己還活著的機會--皇家的祭祀--都必須放棄了。離開雁門關之後,慈禧的心情變得煩躁起來。在往太原去的路上,一個晚上竟然連個避風睡覺的地方都找不到,好容易找到了一個泥屋,進去一看,裏面放著數口大棺材。隨行人員見慈禧臉色發青,全跪下來"請罪"。慈禧半天才嘆了一口氣說,能抬走就抬走,抬不走就在這裏吧。慈禧在棺材邊吃飯,食物是附近的一個看管監獄的獄官大老遠地送來的,其中的幾個雞蛋讓慈禧惡劣的心情稍微緩解。最後,慈禧一行終於到達太原。接著榮祿也從保定趕到。因為不能回京主持國事而憤怒不已的光緒皇帝立即把這些大臣召來,他情緒衝動,高聲訓斥,曆數這些大臣往日的荒唐舉動,嚴厲指出庸臣、內奸不但要為帝國的今天承擔負責,而且要為此付出代價。畢竟還是皇帝,畢竟誰都對未來局勢的發展心裏沒底,尤其是對往後慈禧是否還能控制局面沒有把握,因此大臣們個個心驚膽戰,汗流浹背,尤其是端郡王載漪,退出來時還雙腿發軟,兩眼發黑。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