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1901年:一個帝國的背影(連載完)》河船中的秀女(3)
熱河,鹹豐十一年,因為英法聯軍攻擊北京而跟隨皇帝逃亡至此的慈禧目睹了丈夫的死亡。鹹豐皇帝臨死的時候出自對慈禧的巨大戒心,曾經立下一道詔書交給皇后慈安。皇帝明確給了慈安皇后這樣一個權力:如果慈禧一旦"失行彰著",皇后就可"召集群臣,將朕此旨宣示,立即處死,以杜後患"。鹹豐十一年農曆七月十七日醜時,鹹豐死於熱河行宮的煙波致爽殿。在最後的時刻,懿貴妃及時地把自己生的那個六歲的皇子載淳抱到了皇帝的榻前,哭問"事當如何"。鹹豐長久地閉著眼沉默著,懿貴妃反覆地說:"兒子在此。"鹹豐還是閉著眼,但他終於說了那句"當然立之為君"。懿貴妃立即召來禦前大臣替彌留中的皇帝寫下"立載淳為皇太子"的聖旨。這時,滿朝沒有人知道,慈禧不但知道了鹹豐寫給慈安皇后的那個有權將她殺死的密詔,而且還知道了鹹豐為了防止她日後"垂簾聽政"所寫的另外一個針對她的密詔:任命八位"顧命大臣"扶助六歲的皇帝行使帝國的權力。臨終才顧得想及帝國安危的鹹豐皇帝終於意識到了在他身後對於朝廷來說最大的禍患將是什麼,彷彿是為了彌補他當年沉湎於女色的誤國之過似的,鹹豐在帝國歷史上擬出的最著名的聖旨都是針對當年那個名叫蘭兒的美貌女子的。皇帝臨終的安排意味著懿貴妃不但沒有篡權的可能,甚至連亂說亂動的權力都沒有。這豈是那個為了吸引皇帝而躲在"桐陰深處"等待露容的女人,那個為了心中的"嫉忌"而向皇帝獻上"牡丹之寵"的女人,那個為了爭寵而刻苦研學以至可以代皇帝批複奏摺的女人能夠容忍的?!於是,鹹豐剛一咽氣,這個在以肅順為首的八位"顧命大臣"的眼裏僅僅是個"無兵無權的女流之輩"的懿貴妃,立即開始了決定她自己也是決定帝國未來命運的大動作,史稱"辛酉政變"。"辛酉政變"是一個出自女人之手的政治傑作--帝國先帝任命的八位"顧命大臣"或被乾淨利落地砍了頭,或被不動聲色地革了職。世間只剩了那個孤零零的需要母親的小皇帝--此一傑作與女人的美麗毫無關係,但與國家的命運息息相關。"辛酉政變"的故事足可以寫一部大書,此部大書幾乎可以囊括篡改真相、無中生有、指鹿為馬、利益聯盟、結黨營私、蓄意陷害、政治謀殺等等自帝國有宮廷以來其內幕劇所需要的所有駭人聽聞的戲劇因素,同時也可以向世人徹底展現東方宮廷裡設計陰謀的離奇與玄妙、幽深與複雜。特別要強調的是,慈禧當年年僅27歲,由於生了皇子,有了封號,沒人再叫她"蘭兒"了。而她也確實遠不是清江浦小河船上的那個"滿洲秀女"了。她柔潤豐滿,容光煥發,環佩鏗鏘,咄咄逼人。這個因為抱著剛剛登基的小皇帝從而可以出現於帝國最顯赫的政治場合的美麗年輕的寡婦已經具備了征服整個帝國的所有的條件。她像嗜好華麗的服飾、上等的胭脂一樣嗜好權力。這個嗜好貫穿了她的一生,即使在最危險的時刻都沒有絲毫的改變。無法得知她何以對執掌政治權力如此執著,可能的解釋是,這個女人自丈夫死後就斷絕了包括生理需求在內的其他所有的**,能夠讓她感受到活著的樂趣的就只剩下玩弄權柄了。後人對她守寡之後放縱**方面的一切傳聞都是沒有根據的,所有製造這種傳聞的人依舊把她當成了正常的女人,而她從27歲那年開始就已經不是一個純粹的女人了。她美麗的容顏隨著歲月的動蕩而一點點地消損著,如同這個帝國美麗的山河在坎坷命運中逐漸走向衰亡一樣--大清帝國最後數十年的歷史,彷彿是一個掛滿滄桑佈景的舞台,那個曾經名為"蘭兒"的河船中的秀女,在此上演著一個女兒家被權力的**年復一年地煎熬成帝國的"老佛爺"的淒涼過程。導致慈禧從此掌握帝國政權的"辛酉政變"離開本來有能力當皇帝的恭親王的鼎力支持是不可能成功的。雖然恭親王非常清楚慈禧的野心,但是精明的他同樣被權力的**所征服。懷著對已死的鹹豐皇帝的怨恨,在慈禧事成之後的許諾的誘惑下,他終於和慈禧在政治上串通在了一起。他幫助慈禧度過了她生命中最艱難、最危急的時刻:包括精巧地利用已經掌握了帝國實權的"顧命大臣"們日程安排上的疏漏,包括利用"推行革新"的肅順剝奪保守的滿族大臣的某些特權所引起的不滿,包括配合慈禧迅速地挾幼帝先於大臣們回到紫禁城,包括努力挑動滿族大臣對肅順重用漢大臣的反對,包括用政治恐怖手段嚴密地堵住了宮廷中所有敢於爭辯的嘴,包括不露聲色地抓人再毫不遲疑地殺人。鹹豐皇帝最怕的事還是出現了,慈禧開始了垂簾聽政。面對朝廷上那張在珠簾後永遠讓人無法看清表情的臉,軟弱厚道的慈安"自願"把鹹豐帝"立即處死,以杜後患"的聖旨當面給了慈禧,之後皇后就突然"暴死"了。而那個當上了議政王且"食親王雙俸"的恭親王也沒能高興太久,慈禧最終等到了他自己犯錯的時候--抑鬱了11年的恭親王一旦得意哪能沒有疏漏--他被毫不留情地趕出了軍機處。至此,一個年輕的女人天才地完成了她對於中華帝國最高權力的所有政治企圖。鹹豐皇帝竟然沒能成功地防止那個叫做"蘭兒"的女子在他死後篡奪政權,這是一件十分可悲,也十分不可理喻的事情。帝國這種政治事變的出現,總結起來源於一系列的歷史因素:道光皇帝誤用了奕■為皇位繼承人,鹹豐皇帝的沉於女色,一個滿族官吏的女兒驚人的美貌和愛穿漢家衣服、會唱江南小曲、能夠很快懷孕並順利生下一個男孩兒,鹹豐皇帝的短命,鹹豐生前對曾經與他競爭皇位的恭親王的疏遠甚至壓製,鹹豐對果斷地處理已經露出權力慾望和政治手腕的慈禧的猶豫不決,鹹豐生前沒有建立可靠的權力基礎以壓製慈禧在他死後製造的政治動亂--以上任何一個因素哪怕有絲毫的異樣,都會令帝國今後數十年的歷史重寫。而歷史的現實卻是,中華帝國的實際權柄掌握在這樣一個女人手裏達47年之久,即使在她已經成為一個老人並且像鹹豐年間一樣需要政治逃亡的時刻,她依舊按照她固定的模式把一個可憐的傀儡皇帝緊緊地攥在手心裏--她在以一個女人的情緒和一個統治者的心理控制著這個巨大的帝國。光緒皇帝在猛烈的塞上秋風裏不可能想到熱河。此刻他隻想回京--"一旦顛危至此,仰思宗廟之震驚,北望京師之殘毀,士大夫之流離者數千家,兵民之傷死者數千萬,自責不暇。"榮祿致許應■書:《庚子拳變始末記》,載《清代野史》卷一,巴蜀書社1998年9月第一版,第189頁。自從逃亡開始,皇帝的膽子突然大了起來,偶爾敢於跟太后頂撞幾句,"我是皇上"的感覺似乎要死灰復燃了。更嚴重的是,光緒多次向慈禧表示他要單獨回北京與洋人談判。光緒的這個意思在逃亡剛開始的時候就對慈禧流露過:"無須出走,外人皆友邦,其兵來討拳匪,對我國家非有惡意。臣請自往東交民巷向各國使臣面談,必無事矣。"王照:《方家園雜詠紀事詩》第七詩附註。現在,光緒再次向慈禧提出這個請求:已定議再西,帝尤憤,雲:"我能往,寇奚不能?即入蜀無益。太后老,宜避西安,朕擬獨歸。否則兵不解,禍終及之。"太后以下鹹相顧有難色,顧無以折帝辭,會晚而罷。翌晨,乃聞扈從士嘈雜而行,聲炮,駕竟西矣。帝首途,淚猶溢目也。黃■《花隨人聖盫摭憶》,上海書店出版社1998年8月第一版,第111頁。光緒皇帝要求回北京直接面對洋人,這是慈禧絕對不能允許的事,原因依舊涉及權力的問題。光緒皇帝一旦從她的掌握之中跑了,就無異於帝國的最高權力從她手中丟失,洋人本來就指責慈禧剝奪了皇帝的權力,光緒一旦和洋人直接對話,哪裏還有慈禧再插手的份?光緒是她藉以發號施令的本錢,本錢沒了,今後的日子可怎麼過?明知道皇帝如果能夠直接與洋人"面談",至少可以使整個帝國少受災難,但是慈禧考慮的不是這些,她隻關心自己賴以生存的權力。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