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1901年:一個帝國的背影(連載完)》昂貴的船票和姓劉的腦袋(3)
無論對1900年帝國南方官員的"抗旨"行為持"愛國"還是"賣國"的見解,劉坤一的個人人格和風骨足以令不少中國官場之人為之汗顏。帝國政府宣戰的第五天,即6月26日,盛宣懷、上海道余聯沅、帝國南方各總督的代表以及各國駐上海的領事坐在了一起。這時正是北京的義和團和甘軍在載漪的帶領下向教堂和使館大舉進攻的時刻,也是渤海海面上各國聯軍向大沽炮台攻擊的時刻。而在帝國的南方,在五光十色的上海,中國人和洋人雙方經過協商,正式簽訂了《東南互保章程》。《東南互保章程》內容共有九款:一、上海租界歸各國共同保護,長江及蘇杭內地均歸各督撫保護,兩不相擾,以保全中外商民人命產業為主。二、上海租界共同保護章程,已另立條款。三、長江及蘇杭內地各國商民教士產業,均歸南洋大臣劉、兩湖總督張,允認真切實保護,並移知各省督撫及嚴飭各該文武官員一律認真保證。現已出示禁止謠言,嚴拿匪徒。四、長江內地中國兵力已足使地方安靜,各口岸已有的外國兵輪者仍照常停泊,惟須約束人等水手不可登岸。五、各國以後如不待中國督撫商允,竟至多派兵輪駛入長江等處,以致百姓懷疑,借端啟釁,毀壞洋商教士的人命產業,事後中國不認賠償。六、吳淞及長江各炮台,各國兵輪不可近台停泊,及緊對炮台之處,兵輪水手不可在炮台附近地方練操,彼此免致誤犯。七、上海製造局、火藥局一帶,各國允兵勿往遊弋駐泊,及派洋兵巡捕前往,以期各不相擾。此軍火專為防剿長江內地土匪,保護中外商民之用,設有督巡提用,各國毋庸驚疑。八、內地如有各國洋教士及遊歷洋人,遇偏僻未經設防地方,切勿冒險前往。九、凡租界內一切設法防護之事,均須安靜辦理,切勿張皇,以搖人心。盛宣懷:《愚齋存稿》。據說當時各國領事認為《東南互保章程》對各國在長江的活動限制得太多太死,雙方爭執頗久,最終各國還是接受了帝國南方官員提出的全部條款。《東南互保章程》簽訂之後,各國駐上海領事保證在中國方面執行該章程的同時,各國絕不在中國長江流域地區採取敵視行動,並且寫信給已經在大沽口登陸的聯軍司令,要求聯軍把對中華帝國的軍事行為局限在長江以北。中國老百姓自古以來的說法是:"財大氣粗",當然,這也是中國老百姓的切身體會。擁有了相當經濟實力的帝國南方官員,不但敢於和朝廷分庭抗禮,而且敢於對洋人提出嚴正的警告--這就是與迂腐的北方同時存在的帝國開放的南方。帝國南北不同社會局面的形成是歷史的一種必然。儘管帝國南方的官員們認為只要引進西方的先進技術帝國就實現近代化了的觀念還是絕大的天真,中國的變革需要很長的時間,因為這個古老而巨大的帝國還缺乏變革的政治和經濟的基礎,且背負著幾千年沉重的文化包袱;但是,他們終究走在了帝國北方的前面,走在了整個帝國時代步伐的前面。正是他們在1900年違背帝國政府意願的斷然舉措才防止了帝國動亂的大規模蔓延,從而保持了帝國南方大半國土上的社會穩定。有趣的是,帝國南方官員的抗旨不但有效地實施並且成功了,而且當這個帝國重新回復平靜之後,朝廷也認可了他們的抗旨舉動,參與策劃《東南互保章程》的帝國南方的大員都升遷了。但是,作為一個國家,它的北方在和"敵人"殊死戰鬥,而它的南方在和敵人翩翩起舞,對於歷史而言,無論如何都是咄咄怪事。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