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1901年:一個帝國的背影(連載完)》水面上的繁星(1)
荷花燈上市了。今年中元節,帝國宮廷裡破例沒有京劇演出。往年的規矩是,從農曆七月十五開始,頤和園的戲樓和前門外的戲園子一樣,將夜夜燈火。劇目是固定的,是一個中國式的勸人行善,因果報應的故事,劇名叫做《目連救母》。和民間不同的是,乾隆年間根據這個故事專門編撰了宮廷大戲,改名為《勸善金科》,全劇主題紛雜,故事拖遝,長達240出,每天演出24出,10天方能演畢。今年宮廷裡雖沒有演戲,但還是照例舉行了小型的盂蘭盆會的道場,小太監們依舊把上千隻玻璃荷花燈放到了西苑的水面上。夜色下,荷花燈亮晶晶地在平靜的水面上漂浮,如同滿天的星鬥。今年市上的荷花燈好賣。幾乎家家都早早地把買來彩紙、南瓜、西瓜製作的水燈放進了護城河裏,護城河一下像一條綴滿珍珠的絲帶。《京師竹枝詞》雲:"繞城秋水河燈滿,今夜中元似上元。"入夜,破敗的京城成了一座仙境般的瑰麗之都。和往年不同的是,河裏的燈多,觀燈的人少,人們都待在家裏,把房門關閉。在街上歡喜著的全是孩子,他們拿著買來的各式燈籠,買不起燈籠的貧窮的孩子,就把蠟燭插在荷葉上舉著。孩子們一直鬧到半夜。已經分不清這個明顯帶有宗教意義的節日到底來源於什麼教。道教有"太上三官"之說,謂"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今天是地官清虛大帝的生日,這是"中元節"的正宗來由,自漢以來便有此說。但是,今天佛教徒們也很忙碌,他們照例舉行大型盂蘭盆會,唱誦《佛說盂蘭盆經》,據說第一次在這一天舉行此法事的倡導者,是漢武帝。"盂蘭",梵語,意為"救倒懸",佛教經典中為此有一個故事:一個叫做目蓮的孩子自願去拯救道德上出了點兒小問題而被倒懸於地獄中的母親,孩子的真誠感動了佛祖,同時,孩子答應把"百味飲食"和桃、李、杏、栗和棗五種果子放進盂蘭盆內,"以供養十方佛僧",母親由此得救。今天的中國人似乎沒人再知曉這個故事,偶爾涉及這個故事也不是因為他們崇拜那個熱愛母親的孩子,而是因為一部流行甚廣的武俠小說,在那部小說敘述的這個佛教故事裏,孩子救母親的時候,佛祖命令一群快樂的神仙去把地獄的大門打開,這群神仙的總稱叫做"天龍八部"。讓京城人心裏發生古怪聯想的是和尚們往河裏放的巨大的法船。船頭立著猛虎圖案,圖案上有手持鐵叉的"開路鬼"。後面站的是兩位表情永遠憤怒的鬼,即"黑白二無常",其中白衣鬼為"白無常",俗稱"活無常",手持一根哭喪棒;黑衣鬼為"黑無常",俗稱"死有分",手持一個"勾魂牌",牌上有字,雲"你可來了,正要拿你"。船艙裡的鬼達10位之多,雖然各具名目,但哪一位都不是好惹的,在鬼神名錄上都歸屬於閻王爺之列。夜晚的窗外,孩子們還在嬉鬧,他們清脆的童音在夜幕下的京城裏飄蕩:"荷花燈荷花燈,今兒點了明兒扔!"孩子們的歌謠令大人們心裏瀰漫著的那種怪怪的滋味更加濃烈起來。夏風吹拂,滿城水面上的荷花燈蕩蕩漾漾地遊動,猶如這座城市忐忑不安的氛圍。不知道京城人是否看見了聯軍在通州城有意點燃的那堆巨大的火堆。洋人們已經佔了通州,這個消息京城人不可能不知道。通州距離京城有多遠,京城人不可能不明白。京城到底能否守得住,京城人嘴上不說,心裏不可能沒有個大致答案。但是,奇怪的是,事情到了這個時候,人們反而沉靜下來,不那麼慌張了,彷彿在等待什麼,全城悄無聲息。沒有人再議論自己的軍隊"又上去了多少"之類的話題了,到是從朝廷裡傳來的一條大臣的奏摺流傳了一下子。這個大臣奏摺的內容是:建議發動群眾,在洋人將要進攻京城的路上,無論是陸路還是水陸,遍地插紅旗,越多越好--"張旗為疑兵,百裡皆滿"--說這樣"可以怵夷"。這個話題讓大夥"笑"了一陣之後便沒有下文了。接著,一個驚人的消息又流傳開來,令京城更加寂靜下來,氣氛更加怪異了。消息說:帝國的軍隊沒有失敗!所有關於洋人已到通州的消息全是假的。帶領帝**隊和義和團出征的李秉衡不但沒死,而且還獲得了"空前勝利"!不信?聽聽皇上為此發出"上諭"是怎麼說的:李秉衡奏,李秉衡、馬玉昆、宋慶與西兵鏖戰,共斃聯軍十餘萬人,實屬奮勇可嘉,李秉衡著賞給雙眼花翎,馬玉昆賞穿黃馬褂,宋慶賞加尚書銜,由戶部撥出庫銀十萬兩,交李秉衡散給官兵,以示激勵,並著帶兵克複天津。欽此。僑析生:《京津拳匪紀略》。和這道"上諭"同時流傳的,還有一個據說是洋人們失敗之後向帝國政府"乞求議和"消息,而朝廷為此對洋人的答覆是:要想議和,除非答應如下條件:一、還通商口岸;二、隻許海口通商,不許上岸;三、英法各國隻稱君主,不得稱大皇帝;四、不許學中國語言文字;五、公使歸理藩院;六、琉球、越南各侵地須還;七、稅則由我國定;八、都中不許立使館;九、不許傳教;十、要賠我兵費十千萬。《高■日記》,載《庚子紀事》。口氣到像一個真正朝廷的口氣。儘管京城裏不少人家已經住進了從通州方向逃難而來的親戚,儘管稍微有點常識的人就能看出來所謂"乞求議和"的虛假成分,但是中國人還是興奮地傳播著這種消息,流言導致的片刻快感讓絕望的人們感到興奮和幸福,在如同吸食了鴉片一樣的暫短虛幻的快感中,中國人的願望和現實徹底地混淆在一起了。這種近似狂亂的想像在蒼白的頭腦中逐漸擴大,最後竟然擴展到徹底清算洋人的25條--這個民族脆弱的心靈和奇異的想像力混合在一起,在1900年的動蕩日子裏發展到了極致。皇太后召各大臣會議,立有"和約"25款,送交各國:一、各國前所索賠款一律作廢;二、各國應償中國兵費四百兆兩;三、各國兵船已在中國口者不準駛出;四、各國租價照今加倍;五、將總署交還中國;六、康有為回國治罪;七、所有各國教堂一律充公;八、日本將台灣交還中國;九、德國將膠州交還中國;十、俄國將大連灣交還中國;十一、所有教士各歸其國不準再來;十二、中國仍有管理高麗、安南之權;十三、中國海關仍歸華人管理;十四、各國使臣來中國者照乾隆時所定之例不準進京;十五、另賠義和拳兵費四百兆;十六、日本亦須照乾隆時例入貢;十七、華人交通西人及不遵官場約束者歸朝廷治罪;十八、所有東西洋人於中國官場相見須行叩頭之禮;十九、外人不準在中國遊歷;二十、俄國西伯利亞及各處鐵路均須拆毀;二十一、英國須將新安九龍交還中國;二十二、各國運來中國貨物應加倍收稅;二十三、洋人商船到口者須先稟明該處守口中國兵官方準入口;二十四、大米不準出口;二十五、凡貨物運往外國者亦須加倍收稅。僑析生:《京津拳匪紀略》。民間瀰漫著的是美麗的幻覺,朝廷瀰漫的是恐怖的現實:抓緊最後的時間殺人。7月27日,一群步軍統領衙門官兵來到太常寺卿袁昶的家,"詭言諸大臣在總署相候議事"。袁昶立即上車,官兵扯下車簾,便告之袁昶不去總署了,諸位大臣都在提督府。騾車顛簸著疾駛而去。袁昶的家人當時沒有產生任何懷疑,但是,袁昶直到天黑也沒有回家,一打聽,人已經被關在了刑部。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