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1901年:一個帝國的背影(連載完)》飄浮的神靈(1)
洋人們一直固執地認為,帝國的農民如此仇恨他們,並且在戰鬥的時候面對槍彈能夠如此不顧生死地前赴後繼,如果沒有被一種"非自然"的力量所控制,是絕對不可想像的。因此,洋人們一直想弄明白,帝國的農民所信奉的"神"到底是何許人也?此"神"有什麼樣的來歷?有什麼曲折動人的歷程?屬於何種宗教體系?洋人們的思索所受到的打擊是空前的:帝國的農民並沒有共同承認的"神",但中國到處都有農民信奉的"神"。義和團的前身是"神拳",義和團的"神"實際上就是中國農民心中的"神"。中國農民的"神"實際上就是中國人的"神"。如果開列出中國人所信奉的"神"譜,將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情,因為其成員包羅萬象,五花八門,龐雜而臃腫:有在中國歷史中確實存在過的人物--帝王將相、公主賢臣、江湖異人、綠林好漢;有長久地生活在中國民間傳說中的人物--神功武士、佛道大師、俠客強盜、貞女烈婦;有中國文學作品中創造的人物--天地諸神、才子佳人、妖魔鬼怪、陰魂精靈;有自然界中的生物或與自然界生物相似的東西--植物動物、天上星鬥、地面頑石、大河小溪。在流傳至今的義和團的史料中,出現最多的"神"大約有四類:一、佛道教及其民間教門崇拜的佛祖神仙,如釋迦、彌勒、菩薩、觀音、濟公、玉皇大帝、洪鈞老祖、張天師、元始天尊、金刀聖母等;二、唱本戲劇中的英雄豪傑,如劉金定、樊梨花、魯智深、武松、孫悟空、豬八戒、黃天霸等;三、中國歷史上的著名人物,如薑子牙、孔子、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嶽飛等;四、自然神和自創神,如天地日月、雨雪星辰等。以上諸神幾乎包括了中國農民所信奉的"神"的各種類型,天上地下、各朝各代、鬼魂幽靈、神話傳說,甚至當代人物,都集合在義和團的旗幟下,成為帝國農民的精神寄託和力量源泉。而令人驚詫的是,這些帝國農民自己指定的"諸神"居然能夠融洽和睦地並存在於一個集體之中。《凌霄一士隨筆》言:"義和團諸壇所供之神,又有供紀小唐者,則小說之年羹堯。"紀小唐,小說《升仙傳》中的主要人物,為"濟小唐",而《兒女英雄傳》中的一個重要人物為"紀獻唐",學界和民間都認為這個人物的原型是當時的帝國官員年羹堯,帝國的農民們把兩部小說中的人物給弄混淆了,但是這絲毫不影響他們的跪拜。尤為離奇的是,在義和團所供奉的"神"中,竟然還有帝國的官吏--"祁相國"。"祁相國",指山西人祁文瑞。祁文瑞,清代道光年間的軍機大臣。鴉片戰爭中國與英國簽訂條約的時候,他是一個堅決的反對者。被義和團同時供奉為"神"的還有帝**隊的軍官李秉衡,此人曾經當過山東巡撫,和毓賢一樣,也是一個堅定的"反洋派",殺起洋人來氣貫長虹。這些人物的共同特點是一律有激烈的"平倭之舉",這是帝國的農民們把他們統統列入"神"譜的根本原因。在中國歷史中,除了特殊時期內的特殊情況下的特殊例外,中國人信奉的"神"基本上都不是當代活著的人。即使是對自稱為"神"的當朝皇帝,帝國的農民們也從來沒有把他當成過"神",他們甚至一生都不可能見到他。帝國農民對當朝皇帝的心理僅僅是懼怕,採取的是敬而遠之的冷漠態度。從沒有哪一個中國農民在家中供奉正在掌權的皇帝。義和團們把活著的人尊為"神",定是受了當時帝國政治氣候的影響,同時也說明帝國的農民在指定自己的"神"的時候有多麼隨意。中國人雖然供奉"神",但他們的供奉卻並不鄭重--中國人的瀟灑幽默、膽大包天在這裡顯得淋漓盡致。玉皇大帝是一個溫和的君主,是中國"神"中的"諸神之最"。但是,在中國人的心中,玉皇大帝長得很胖,雖然是個男性但女性的特徵十分明顯。他永遠坐著,沒有人見過他走動,遇到危機的時候只能戲子般地細聲細氣地嘆一口氣,把眉頭微微地皺起來。他常常受到小妖魔們的嘲弄,一隻來自人間的猴子就把他的家給砸了,他居然一點辦法也沒有。中國人對叫做狐狸的動物有一種奇怪的感覺,認為這種動物是不能得罪的,因為所有的狐狸都是精靈,而且"法力"高強。中國百姓供奉狐狸的牌位叫做"敬狐仙"。所有的"狐仙"都是女性,而且是性情放蕩姿色誘人的美女。中國人一向對這個美女懷有複雜矛盾的心情:希望自己遇到並且和她溫存一番,但是又怕被她糾纏不休甚至被她"吸幹了陽氣"變成悲慘的流浪鬼魂。龍在中國人心裡應該是最神聖的東西了,中國人自稱是龍的後代,而且龍還管理著氣候,無論鬧水災的時候還是求雨的時候,龍王都是最受尊重的"神"。但是,幾乎所有的龍--無論在中國百姓的民間傳說中還是在中國文人的文學故事中--其品質都有一點問題,不是說話不算話就是無緣無故地發怒。龍王衰老、暴躁而愚蠢,龍子龍孫們個個都是花花公子。龍雖然可以翻江倒海,但最後還是常被一個來自人間的普通農民子弟打敗,這個英雄掄著有著奇怪名稱的中國民間兵器剝下幾片龍鱗,於是龍就一瘸一拐地逃跑了。中國的每條河都有一個"河神","河神廟"是中國鄉村中最常見的小廟之一。小廟裡往往供奉著一尊泥像--一個戴著官帽子的綠色臉龐的中年男人--他就是河神,名叫"河伯"。中國人認為這個"神"很好色,每年要求人間供奉給他女孩子,具體地說,就是祭祀的時候,把一個女孩子扔到河裡去,不然河水就會泛濫。河伯的這個要求最後弄得中國人忍無可忍,因為每一戶人家都可能有一個女孩子,於是,中國人派了一個水性好武藝高的人去把河神打敗了。在中國的南方,農民們索性給河神配了一個夫人,叫做河奶奶,小廟裡河奶奶的塑像看上去有點兇惡,至少從形象上看,是個醋意很大的老女人。洋人們最不理解的中國"神"是孫悟空,他們認為這是中國人"缺少真實與虛構的明顯界限"的最極端的例子。"原是從石頭裡長出來的一隻猴子,後來慢慢變化成人,有些地方的中國人把這隻猴子當做保護神來看待。用一隻本不存在的猴子來祈禱平安,中國人心裡的因果概念是怎樣的,無從知曉。"《中國人的氣質》,(美)亞瑟·亨·史密斯著,張夢陽、王麗娟譯,敦煌文藝出版社1995年9月第一版,第222頁。義和團們對這隻猴子格外感興趣,它是他們最願意供奉的"神"。其實,孫悟空的性格,正是帝國農民性格的一面鏡子:不安分,極具叛逆心理,調皮、油滑、勇敢、仗義,寧願被威力無邊的玉皇大帝綁在柱子上刀砍火燒也絕不屈服,卻心甘情願地忠實於一個軟弱無比的主人。在義和團的諸"神"中,道教的教主老子也是被隆重供奉的"神"。老子實際上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哲學家和作家,他對自然界現象的解釋帶有深奧的辨證思維,他的著作被中國看做是指導道德問題的經典。當這個哲學家成為中國農民的"神"之後,他原來的身份就完全消失了,他對風雨雷電等自然現象的哲學解釋,都被農民們當成了對一切不可抗拒勢力的製約力量,於是,他的學術和名字也就被蒙上了一層詭秘的法術色彩,被賦予了巨大的魔怪般的力量。而且,和這樣的一個"神"齊名的另一位哲學家莊子,卻成了所有中國人熟知的一出喜劇的主角,這出喜劇的名字在各地不盡相同,一般叫做《大劈棺》--把躺著死人並且已經釘好的棺材重新劈開的意思--沒事閑逛的莊子看見路邊有個用扇子扇墳頭的漂亮女子並與之交談,得知墳墓中的死者生前和他的妻子即這個拿扇子的女子有個約定:他死了之後,要等他墳頭上的土完全乾燥了之後,他的妻子才能另嫁,而現在這個女子已經等得不耐煩了,隻好日日拿著扇子來扇墳土。回到家之後,莊子為了考驗自己媳婦對他的忠貞程度,於是假裝死亡。他剛躺進棺材裡,便聽見了媳婦和一個年輕貌美的公子哥兒結婚時樂器吹打的熱鬧之聲,又聽見新郎可能是因為激動而昏倒在地的聲音。有人說,解救新郎的惟一辦法是用另一個男人的心臟。於是,沉溺於愛情之中的寡婦立即拿起斧頭走向躺著莊子的棺材,劈劈啪啪地砍起來。結果很容易猜到,莊子微笑著從棺材中坐了起來,他說他睡了一覺並且做了一個夢--這是莊子設下的一個小小的、善意的騙局。看戲的中國人大笑,尤其是男人們笑得更厲害些,在議論那個裝扮莊子媳婦的演員姿色如何之餘,都說這個老頭的"點子"真夠損的。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