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1901年:一個帝國的背影(連載完)》"與走私鹽一樣危險"的…
1900年的夏天,帝國政府官員極端愚蠢陰暗的私心對中國百姓的傷害,甚於洋槍。飯館裡酒過三巡之後,一個官員透露了一個好消息:各位,洋人們這回恐怕是真栽了!京城來了八個老頭兒,全是甘肅人,個個年過200歲,白鬍子一直垂到小肚子,真正的天上神仙模樣,據說都是義和團的老前輩!您猜他們打哪兒來?敢情人家攜帶500團民遍遊了歐美各洲地界,在洋人們的老家已經折騰了個夠。今兒一大早兒進的德勝門!這下夠洋人們一瞧的了!戲園子裏壓軸戲還沒開鑼的時候,一個官員的聲挺大:知道義和團的曹老師不?神了!一座洋樓上住著不少洋人,任憑怎麼攻打就是不降。老師火了,站在樓下,從懷裏掏出一把青銅子兒,往樓上這麼一扔,洋人的腦袋撲通撲通直往下掉!最後剩下個大個兒洋人沒死,老師用一根柴火棍兒那麼一指,腦袋也掉下來啦。這是我親眼所見。兵荒馬亂的時候,誰也沒閑功夫編瞎話兒玩!時間一天天地過去,帝國的官員們真的很為使館這麼久打不下著急。知府曾廉上奏摺,獻"決水灌城之法":引玉泉山水灌使館,"必盡淹斃之"。上書獻"三策"的那個編修王文龍是個思維活躍肯動腦筋的官員,他又一次上書,向朝廷鄭重推薦可以殺洋人的"三賢",結果慈禧真的信了,讓人去尋這三人來。王文龍的"三賢"果真被找來了:一個是叫普法的和尚,據說是個"妖僧",念的不是正經的經。一個叫周漢,是個吹牛吹得天花亂墜的"狂夫",具體讓他幹什麼的時候就是個徹頭徹尾的無賴。第三個"賢人"找起來費了點兒勁兒,這個叫余蠻子的漢子原來是個以攻鏢為職業的土匪,朝廷的人到他家找他的時候,家人說他出門了,經過打聽才知道正在四川"幹活",結果"至盡發蜀中兵,乃捕得之"。三個"賢人"到了北京是如何發揮"才能"的,沒見史書記載一字,能見到的還是局勢一日日地在壞下去。局勢壞起來的時候,官員們終於找到了失利的原因:女人。全是女人壞的事。在這個世界上,沒有哪一個民族的女人從降生之日起就是壞東西。只是,從理論和文化上把女人說成是一種邪惡的東西,以封建的中華帝國為最--"惟小人與女人難養也"。從孔子的那個遠古時代起,中國的女人就被和道德水準低劣的小人並列在一起了。在中國傳統儒家文化中,女人被說成生來就是目光短淺且汙穢不堪的一個特殊的種類。僅僅從中國的文字上看,許多最可恥的字眼,幾乎都帶著一個"女"字旁。中國男人每到自己無法挽回局勢的時候,就會想到女人。女人是他們最好的借口,女人是禍國殃民的罪魁--小到引誘男人犯"作風"錯誤,大到毀滅一個朝代的政權--千百年來女人們的罪行罄竹難書。美國人史密斯在其《中國人的氣質》一書中這樣給中國女人下的定義:"在中國,女孩子一進入青春期,就成為'與走私鹽一樣危險'的商品。"這個定義極其準確微妙:在生活中,女人如同鹽一樣不可或缺;但是,與女人打交道如同做一件冒險的走私生意--首先這是一件見不得人的生意;其次,這是一樁要付出代價的刺激的"買賣";再其次,不可預知的風險時刻威脅著這樁生意的"利潤"。義和團放火燒教堂,結果"法術"不靈,連帶著把民房也燒了,但這不是義和團們的錯:"聞三處教堂已焚,延燒數十家。團雲火時有婦人外出,致破其術,故延及,於是見婦人則殺。"佚名:《天津一月記》,載《義和團》。後來,京城裏乾脆出現了這樣的告示:"匪黨不令婦人出門,防汙穢也,違則殺之。"管鶴:《拳匪聞見錄》,載《義和團》。蕩滌"汙穢"的辦法是反其道而行之,即中國人慣常說的"以毒攻毒"。既然女人是"臟"的,那麼就讓中國的女人們徹底地"臟"下去吧,這樣也許可以對洋人們起到威懾作用。於是,"令婦女七日不梳頭,不洗臉,不裹腳,安坐床上,勿行動"。義和團還特別為這道命令編了個順口溜,以便讓人人皆知家喻戶曉:"七天不梳頭,砍下洋人頭;七天不洗臉,能把洋人趕;七天不裹腳,天下洋人殺盡了。"僑析生:《京津拳匪紀略》。華學瀾《庚子日記》:本日為拳民蕩平西什庫之期,擺金網陣,惟洋人有萬女旄一具,以女人陰毛編成,在樓上執以指麾,則義和團神皆遠避不能附體,是以不能取勝。華學瀾:《庚子日記》,載《庚子紀事》。僑析生《京津拳匪紀略》:連日每戰不利,皆由西人用赤身婦女裸騎炮上,或赤身高樓巔,婦女皆租界旁西開一帶娼妓及河東住戶也。吾輩神術最惡汙穢,婦女又為最忌。又傳言,西人用人皮製一巨炮,滿塗汙血,一經施放,穢氣遠出,故神兵卻退而不敢犯,每次戰敗職此之故。僑析生:《京津拳匪紀略》。為什麼如此和女人過不去?義和團內不是就有由女人組成的"紅燈照"麽?根據帝國官方的解釋,是"義和團法術雖大,然尚畏穢物,紅燈照則一無所忌。"更重要的是,"紅燈照者,皆選室女未嫁者為之",即"十二三歲未通經之閨女"。這也就是說,未成年的女子,是乾淨的。漫長的帝國歷史上,罕見真正意義上的女人。正因為如此,漫長的帝國歷史上,真正意義上的男人也少之又少。《金鑾瑣記》為高樹所撰,是一本奇書。全書有絕句130首,所詠多庚子年間事,並附有小注,饒有風趣。其一則雲:八十高年徐太師,傖言俚語信偏癡。誰言避炮猩紅染,瞽說無根豫席之。注雲:一個算命的瞎子,字席之,對徐太師說,西什庫之所以攻不下來,原因是洋主教樊國梁腦門上塗上了血,這不是一般的血,而是婦女的"猩紅",所以咱們的炮根本打不中他。徐太師"信之"。再一則雲:學守程朱數十年,正容莊論坐經筵。退朝演說陰門陣,四座生徒亦粲然。注雲:徐國相以講授程朱理學聞名,還是大阿哥的師傅,但是退朝之後卻召集翰林們大講"陰門陣"。所謂"陰門陣",也是那個算命的瞎子算出來的,說教堂裡的洋人們"割教民婦陰,列陰門陣,以禦槍炮"。"徐太師"指的是帝國大學士徐桐。大學士不是帝國的等閑職位,是宰相之一。徐桐,帝國末年著名的理學家,漢族,光緒二十二年由翰林至體仁閣大學士,為帝國四宰相之一。80歲的年紀,加上學問大,被視為帝國學識最淵博的高級官員,他的存在幾乎等於中國文化傳統的存在。徐桐受到慈禧太后格外的恩崇--"孝欽(慈禧)以耆臣碩望,每見恆改容禮之,大政必詢焉,故晚尤驕橫。"羅■■《拳變余聞》,載《清代野史》卷一,巴蜀書社1998年9月版,第213頁。--可正是這樣一位崇尚宋儒學說、每天給未來的皇帝上詩雲子曰、面對翰林弟子門"正容莊論"地講孔孟程朱的鶴顏皓首的學術權威,竟然把算命瞎子的胡言亂語當成了涉及帝國要事的真實,無法想像帝國的國學大師講起"陰門陣"這等事來會是什麼神情--已有近三百年歷史的大清帝國離它的滅亡不遠了。中國人永恆的信念是:倫理道德的力量是這個世界上惟一真實可靠的力量。"一部《論語》治天下",經濟上可以窮,但是文化上的富有可以彌補一切。中國人就是靠這個頑強地活了幾千年。但是,對待女人的態度不屬於中國倫理道德範圍之內的內容。因此,基本上都是讀書人出身的帝國官員在大談中國道德倫理的同時,娶小妾、**女也就都是合理的了。關於帝國的大學士徐桐,正史野史記載頗多,其內容大多是他如何與洋人們勢不兩立:他絕不穿洋布製作的衣服,永遠是一身中國綢緞或者中國土布;他收禮不收銀圓,只收本土的松江銀;他仇恨一切外國的東西,絕不使用進口的一切物品;他最不喜歡看見中國人戴西洋眼鏡,看見了就罵;他有一個做官做到刑部侍郎的兒子叫徐承煜,究竟是兩代人,兒子與他正相反,私宅裡是全套的西洋傢具,於是,他每次從兒子的門口過,都閉著眼睛捂著耳朵。有一天,他看見兒子居然當著他的面吸西洋雪茄煙,便大怒:"我在爾敢如是,我死,其胡服騎射作鬼奴矣!""罰令跪暴烈日中,以儆其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