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1901年:一個帝國的背影(連載完)》大沽口炮台和中國姦細(2)
"當然了解,你們的軍艦開到了我們的家門口!""我們希望您通知你們的總督大人,明天凌晨2時之前交出炮台,以便讓給聯軍做屯兵之用。否則,會有不愉快的事情發生。""我是朝廷命官,惟朝廷旨意從事。未接朝令,誰也休想奪我炮台!""如果屆時不交出炮台,聯軍將發動進攻。""悉聽尊便!"俄國中尉剛剛離去,部下通報:聯軍的軍艦已經開進內河,而水雷營並沒有按照命令在今日之前把水雷布完。羅榮光渾身一冷。他立即向各炮台官兵下達了準備迎戰的命令。深夜,海河河口深深地陷在北方的黑暗之中。突然,一聲炮響劃破寂靜。時間是1900年6月17日凌晨0時50分。關於這發炮彈來自何方,一直是中外史書爭論的焦點。中方所持的觀點是,聯軍在一種"對中國領土迫不及待的佔有**"的促使下,首先開始了對中國炮台的攻擊行動。西方史料所持的觀點相反,說中方在最後通牒生效前70分鐘首先開炮,證明"中國人是不守信用的"--西方人顯然忽視了一個基本的問題,因為此刻雙方對峙的地點不是一塊主權尚未確定的"飛地",或者是一塊國與國之間的"中立地帶",而明明白白是中華帝國的領土和領海,聯軍們無論從哪個角度上講都是一群不折不扣的入侵者。入侵者不但規定了被入侵者交出土地的時間,而且還規定了被入侵者不許反擊,如此古怪的邏輯不但令人匪夷所思,而且在世界戰爭史上也絕無僅有。炮聲一響,清軍炮台上的大炮立即還擊,於是,幾乎是同時,雙方所有的大炮都開始了最猛烈的射擊。這是中華帝國的戰爭史上罕見的炮戰,數百門火炮發出震耳欲聾的爆炸聲,炮口噴出的火光映紅了帝國北方這片荒涼的海岸。內河河面上,近海海面上,陸地的田壟中和高大的炮台四周,泥土飛濺,硝煙升騰,一片火海。清軍官兵鬥志是高昂的,因為他們的炮火強度要比聯軍大得多。帝國炮台上岸炮的口徑和數量是聯軍艦炮無法相比的,儘管清軍平時訓練不多,但在這個時刻,血性十足的帝國青年發射出的炮彈,把整個內河和海面都打開了鍋。在清軍岸炮的猛烈射擊下,首先受到重創的聯軍軍艦是美國的"莫諾卡西"號和俄國的"高麗芝"號。這兩艘軍艦的艦長犯的是同樣的錯誤:攻擊開始前沒有移動艦位。清軍的大炮在天還沒有黑下來的時候,已經瞄準了聯軍的每一艘軍艦,其射擊諸元已經經過精密的計算。只是,戰鬥打響前,除了這兩艘軍艦外,聯軍其他各艦都移動了位置,從而躲過了清軍炮火的第一輪射擊。俄艦沒有移動的原因是俄國艦長輕視了清軍的大炮和炮手。而美艦沒有移動的原因令人疑惑,據說美軍艦長在這天夜幕降臨之前接到了華盛頓的指示:美國不參加戰鬥。理由是"不能向一個和美國處於和平狀態的國家發起戰爭。"結果,俄艦中彈後立即起火,螺旋槳被打斷,45名官兵負傷,16名官兵當場被炸死,其中有軍官4人。而美艦"莫諾卡西"號更慘,艦長的"我們沒有參戰,軍艦處在絕對安全的位置"的喊聲還沒落,清軍的炮彈就準確地先落下來了,從天津租界逃上軍艦並且正站在甲板上看熱鬧的美國僑民頓時死傷狼藉--美國人天真得可以,既然"不參加戰鬥",把軍艦開到戰場上來幹什麼?清軍的第一輪炮火戰果明顯,但是接下去就是胡亂轟擊了。與之相反,聯軍落在炮台上的炮彈的落點十分精確。清軍夜間射擊的技術低劣,加上各**艦都是水面上的遊動目標,命中率大大打了折扣。聯軍早在兩個月之前就派偵察兵對清軍的炮台進行了詳細的偵察和勘測,炮台是固定目標,射擊諸元早已經經過反覆計算。這時,發生了一件嚴重傷害清軍士氣的事件:中華帝國最精銳的海軍艦隊北洋水師的魚雷艦艇被聯軍俘虜了--只要敘述到中國近代史上中**隊與入侵者的戰鬥,這樣的事件便時常突然出現,如鯁在喉,令人扼腕--戰鬥開始以後,帝國海軍艦隊官兵接到的是這樣一道令他們無論如何也不可理解的命令:不準出擊,不準開炮。命令的下達者是北洋水師提督葉祖■。葉祖■,帝國海軍中的一名英雄般的戰將。在六年前的甲午海戰中,他是北洋海軍的中軍總兵兼"靖遠"號管帶,作戰勇猛,身先士卒,以至青史留名。但是,在這個悶熱的夜晚,他突然亂了方寸。他想到的不是羅榮光派專人給他送來的情報以及戰鬥開始之後帝國炮台所受到的壓力,他知道如果北洋海軍艦隊出擊,聯軍的軍艦將處於兩面受夾擊的狀態,戰鬥的勝負幾乎不用猜想。可是,值此軍情緊急之際,他偏偏想到的是六年前的甲午海戰,他雖然在戰鬥中捨生忘死,但是因為威海衛的陷落和"靖遠"號的被擊沉,他受到了革職的處分,直到去年才官復原職。這個帝國的官員明白了一個聽上去荒唐、但在帝國的官場上卻屢試不爽的邏輯:戰則無功,敗則無過。於是,在整個大沽口炮台發生戰鬥的時候,北洋水師的艦隊一直停靠在一邊觀戰。帝國海軍官兵眼看著炮台上的炮兵們單獨作戰,在聯軍艦炮的轟擊下死傷慘重,不禁怒火中燒。長官命令"不準開炮",於是他們就開槍。他們集中在軍艦的一側,使用輕武器向聯軍軍艦射擊。帝國的海軍在戰鬥中充當的是陸軍的角色,而且還是海軍官兵們自發的。海軍官兵的輕武器射擊根本幫不上什麼忙,反而招致了聯軍炮火的反擊。葉祖■害怕自己的軍艦受損失,急令艦隊撤離戰場。但是,英國的"牙鱈"號和"名譽"號軍艦各拖著一條載有十名水兵的小船已經包圍上來,北洋海軍四艘德國造的魚雷艇被聯軍水兵俘獲並且開走了。而那艘無論火力還是噸位都不亞於英國驅逐艦的北洋水師現代化旗艦"海容"號竟然被英國水兵"扣留",在這個悶熱的夜晚始終沒有發出過一道戰鬥命令的葉祖■被爬上軍艦的聯軍官兵俘虜了。戰後,被聯軍水兵開走的帝國海軍的四艘魚雷艇,始終沒有歸還,後來才得知,魚雷艇分別被俄、英、法、德四國當做"戰利品"分了。聯軍消除了帝國海軍的威脅,便開始對炮台進行全面攻擊。在羅榮光的指揮下,帝國的炮台官兵誓死一戰。在聯軍炮火的轟擊下,炮台開始破碎,血肉橫飛中,帝國的炮兵們瘋狂了。他們經過暫短的實際戰鬥,開始對大炮的性能熟悉起來。憑藉著他們的聰明和勇敢,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分,戰果開始鼓舞人心:俄艦"基略克"號為了給其他軍艦指示射擊目標而打開了探照燈照射炮台,結果招來下雨般的炮彈。桅樓首先中彈,官兵被炸飛。更嚴重的是彈藥庫中了一彈,引發了驚天動地的巨響,大沽口海面上頓時大火衝天,"基略克"號的整個甲板被掀翻。緊接著,又有一發炮彈命中了它的水下部分,於是它徹底地失去了作戰能力,艦長不得不命令搶灘。全艦8人死亡,40多人負傷。德艦"依爾提斯"號中彈18發,上層甲板全部被炸毀,8名官兵死亡,17名官兵負傷,其中包括艦長蘭茨,他身上中的彈片有25塊之多,同時,一條腿不知飛到何處去了。即使在身負重傷的情況下,他的頭腦依舊清醒,他對身邊的人說:"朝咱們射擊的那些大炮都是德國克虜伯製造的!"俄艦"朝鮮人"號的艦炮被打壞,一發炮彈又命中了它的右舷,把鍋爐房的通風機炸碎。而在戰鬥的繼續中,它不斷地中彈,最後失去了戰鬥能力。攻擊南炮台的四艘聯軍軍艦,除了"海狸"號之外,全部受創。炮戰進行到此進入僵持階段。天就要亮了。聯軍的強攻部隊開始行動了。已經事先埋伏在西北炮台側後的聯軍強攻部隊由800名各國官兵組成,分三路散兵線前進。當前進到距離西北炮台500米左右的時候,被清軍炮台官兵發現,立即遭到炮火的阻擊,被迫停止前進。這是17日早晨4點的時候,昏暗的曠野裡,聯軍官兵趴在地上,忍受著猛烈的炮火打擊,傷亡大量出現。軍官們開始辯論,他們操著不同的語言,秉承著不同種族的性格,在是否前進的問題上意見不同,於是吵成一團,幾近鬥毆。俄國人堅決主張拚死前進。自戰鬥開始以來,俄國人一直有一個良好的感覺:他們的兵多,軍艦多,他們是戰鬥中的當然主力。吵架的結果是,日本人和德國人開始向後緩慢地移動,英國人和意大利人原地不動,俄軍官兵往前移動。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