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1901年:一個帝國的背影(連載完)》大沽口炮台和中國姦細(3)
作為強攻部隊來講,這是最艱難的時刻。而就在這時候,一個天塌地陷般的聲音轟然響起,接著,在清軍炮台的方向升起了一個巨大無比的火球。這聲音之大,火球之烈,令混亂的戰場一瞬間寂靜了下來,雙方所有的射擊都停止了,因為雙方的官兵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整個帝國北方的海岸在濃濃地向天空翻卷而去的黑煙中驚呆了。一發來自法國"獅子"號軍艦上的炮彈,擊中了清軍炮台後面的彈藥庫。這是致命的一發炮彈。關於這發炮彈,西方記者曾經這樣評述:很神秘地,一個法國炮彈,恰好落在中方的大火藥庫,於是爆發起來,他們的炮兵也散亂起來……如果沒有這個偶然,則大沽口外的所有的外**隊,是免不了要完蛋的,而聯軍的登陸,是成問題的或者不可能的,而戰事將變成另外一個局面。(法)貝野羅蒂:《北京的末日》,見金煒主編《中華民族恥辱史》,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5年10月版。直到今天,中國海防線上依然遺留著當年中華帝國修築的炮台遺跡。中華帝國的海岸炮台大都修築成半圓,臨海的一面有高台,而身後卻是敞開的。這個半圓,深刻地體現著中國人"拒敵於國門之外"的決心,同時也體現著中國人可愛的單純:身後不用擔心也不用提防,因為身後是自己的土地。於是,修築在炮台後面的彈藥庫,也是敞開式的,並且沒有任何防禦設施。作為炮兵來講,保障彈藥的安全是最重要的,因沒有了炮彈,大炮不如一把匕首。"獅子"號的這發炮彈,神差鬼使地脫離了正常彈道,正好越過炮台落在了帝國炮兵的彈藥庫中央。堆積成小山般的千萬發炮彈瞬間被引爆,在巨大的爆炸聲和火焰中,方圓10裡內所有的建築物全部被摧毀,巨大的煙火衝上萬丈夜空。千年前,帝國就能夠用磚砌長城,千年後的帝國卻依舊用土堆炮台--爆炸摧毀了西北炮台,這座炮台上的清軍官兵,包括管帶封得勝,當場被炸死。倖存的西北炮台上的官兵拿起了槍。爆炸聲剛落,聯軍的強攻恢復了。這次是日本人一馬當先。日本人和俄國人是歷史上的冤家對頭,日本人要顯示自己的善戰,他們首先衝到了炮台前的壕溝邊,直接衝擊炮台大門。黎明的曙色已經蕩漾在大沽口海面上了。清軍官兵紛紛離開炮位,衝出圍牆,和聯軍展開肉搏戰。西北炮台的兵力700人,經過一夜炮戰,能夠參加肉搏戰的僅剩下200人,而聯軍擁上來的官兵是900人。日軍上校夫部沖在最前面,他帶頭衝進炮台通道,立即被一顆子彈打倒。日軍中尉白石接替他的指揮位置,帶領官兵繼續衝擊。最後時刻,數十位衣衫襤褸的帝國官兵被擠壓在一個角落裏,他們圍成了一圈,東方人黑色的眼睛裏佈滿了血絲,長辮盤在頭頂,被硝煙熏黑了的面孔扭曲成一張憤怒的面具。他們端著槍,舉著刀,發出低沉的吼叫。聯軍官兵們沒有上前,他們在高處架好了機槍,然後開始掃射。中彈的帝國士兵在倒下之前的最後時刻依舊在開槍。一個日本士兵爬上了西北炮台,剛準備掛上日本國旗的時候,頭部中彈摔下來。一個英國士兵接著爬上去,升起了英國國旗。英國國旗在中國大沽口西北炮台升起的時間是:1900年6月17日5時30分。東方天際一片血紅。帝國的北岸炮台失守,聯軍開始集中攻擊南炮台。巨大規模的炮戰重新開始。但是,南炮台的彈藥庫也中彈爆炸,在帝國炮兵彈藥已盡的同時,聯軍從側後的強攻也步步逼近。羅榮光跪在炮台上,向著西北方帝國都城的方向磕了三個頭:"榮光無能,辜負天朝雨露!"6時3分,帝國大沽口炮台全部失守。大沽口炮台的整個戰鬥持續了六個小時。西方戰地記者走上炮台,記下了他們看見的情形:"在所有被攻佔的炮台的大炮附近都可以看見斷手、斷腳和斷頭的勇敢的守衛者。沿著胸牆,到處都躺著中國的步兵和炮兵。"(法)貝野羅蒂:《北京的末日》,見金煒主編《中華民族恥辱史》,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5年10月版。描述應該是真實的。中外史料中均沒有帝國官兵投降的記載。惟一有出入的是,帝國的步兵沒有參加戰鬥,英勇戰死的全部是帝國的炮兵。帝國的步兵沒有增援。帝國有可以在短時間內調來數萬步兵參加戰鬥的能力,如果增援的話,戰鬥的結局決不會像1900年6月17日早晨這樣,因為聯軍的兵力是極其有限的。在戰鬥最激烈的時刻,帝國直隸總督裕祿數次接到羅榮光請求增援的報告,但是他沒有派出一兵一卒,他依舊在這個火光衝天的夜晚睡得十分安穩。他的理由是:保留重兵守衛京津。放棄大門退守內室,是何戰略?不得而知。事實是,三天后,天津淪陷。對國家感到絕望的羅榮光服毒自殺。在中華帝國,前線軍官可以失敗,但是不可以失敗後依舊活著。他們惟一的選擇是自殺。這樣的死被中國的倫理道德視為"殉國",殉國者的靈魂將會受到長久的景仰。幾天之後,大沽口炮台旁邊荒涼的海岸邊,密密麻麻地堆起了成百上千個土墳。中國大沽炮台守軍數千人全部陣亡。聯軍方面66人死亡,170人負傷。中國的大沽口炮台上,飄揚著五顏六色的各國國旗。但是,最終佔領了大沽炮台的聯軍軍官們依舊心情沉重,因為,到現在為止,他們仍然沒有西摩爾部隊的任何消息。赴京衛隊總司令西摩爾和他的官兵難道全部被義和團消滅了?大沽口炮台的戰鬥正在激烈進行的時候,被義和團的農民們圍困在廊坊車站的西摩爾的聯軍正處在進退兩難的境地。西摩爾,這個自認為有豐富海外作戰經驗的英國皇家海軍中將精神恍惚地在悶熱潮濕的夏夜中徘徊著,他的身邊是不斷掠過的冷槍流彈的嘶叫聲和修復鐵路的官兵們痛苦的呻吟聲。他的思維已經混亂不堪。黃昏的時候,一個商人打扮的中國人溜進了他的車廂,這是北京公使館派來充當秘密信使的虔誠的中國基督徒。北京公使館兩天以來向西摩爾方向一共派出了三名中國基督徒,其中兩個在半路上被義和團截獲殺掉。僥倖到達西摩爾車廂的中國人傳達了北京公使們請求緊急援助的口信,並且用"最駭人聽聞"的語言形容了此刻京城裏洋人們的處境:"使館遭到最猛烈的攻擊","各國公使有的被殺,有的被俘,數百名歐洲官兵危在旦夕","中國政府已經下令殺死所有的外國人,教會學校、跑馬場和外國人的住宅遭到徹底的洗劫"。西摩爾立刻下達了"繼續修復鐵路"的命令,但是,對於這個命令的效果連他自己都沒有信心。幾天以來,他們一直被圍困在此,鐵路在修復和破壞中不斷循環,義和團們不但頑強地破壞鐵路,而且無論白天還是夜晚,小規模的襲擊一直在持續。更嚴重的是,聯軍的給養已經枯竭,義和團把周圍村莊所有能吃的東西全部轉移和匿藏起來,並且破壞了周圍所有可以提供飲用水的水井。目前,北京公使館的安危對西摩爾來說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自己率領的2000名官兵的生死。前進似乎不可能了,而一旦撤退,義和團必定步步追擊,誰知道結局會是什麼樣子?黎明到來了。並不知道大沽口的聯軍已經取得了勝利的西摩爾終於做出了最後的決定:原路向天津方向撤退。開始撤退行動的第一步,是尋找可以果腹的食物,不然官兵們沒有行軍的力氣。趁著黎明前的寂靜,尋找食物的俄軍和德軍分隊出發了。他們在周圍所有的村莊裡進行了徹底的搜尋,但是,在所有的村莊裡不但沒有看到任何一個中國人的影子,而且沒有找到任何一點可以吃的東西。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